1、读拼音,写词语。
(1)夏洛蒂姐妹凭着顽强的yì lì( )在xiá zhǎi( )陡峭的文学之路上攀登,终于取得了成功,她们kān chēng( )nì jìng( )成才的典范。
(2)他正在zhuàn xiě( )论文,不希望人们去dǎ rǎo( )他。
(3)yì sōu( )轮船触到了jiāo shí( )上,搁浅了。
2、看拼音,写词语。
bīng gùn kū wěi páo xiào xiōng yǒ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dǐ yù shén mì liú tǎng fèi huà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多音字
绷bēng(_________) běng(_________)
弹dàn(_________) tán(_________)
着zhe(_________) zhuó(_________) zháo(_________)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永远忘不了《狼牙山五壮士》中_____________的五位战士,“捐躯赴国难,_________”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永远忘不了《灯光》中__________的__________;也忘不了伟大领袖_________的《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所体现的红军战士_________精神;更忘不了______(时间),在首都北京举行的气氛庄严、热烈的_______,毛主席宣布“__________”时中国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
5、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常将______________,莫把______________。
(2)书到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难。
(3)读书须用意,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胜读十年书。
6、诗歌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原文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喜踏岷山。
【3】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7、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 )
A. 圆圆的月亮。 B. 新月。
【2】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越中山色镜中看。( )
A. 越过中间。 B. 周代诸侯国名。
【3】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兰溪三日桃花雨。( )
A. 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 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4】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__)
8、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作者辛弃疾是_________朝的豪放派词人。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
B.“稻花香”和“听取”两句,写诗人闻着稻花香,看着丰收的景象,欣悦之情,尽在言表。
C.“七八个”和“两三点”两句中,七八个写出“星”的稀疏,“两三点"写出雨的细微。
D.“旧时”和“路转”两句表现出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节选)
①这一天,她正跪在那里虔诚地祷告,外祖父闯了进来,吼道:“老婆子,着火了!”(1)“什么?啊!”外祖母“腾”地一下从地板上跳了起来,飞奔而去。
②“叶芙格妮娅,把圣像拿下来!”“娜塔莉娅,快给孩子们穿衣服!”外祖母大声地指挥着。外祖父则只是在那里哀号。我跑进厨房。向着院子的厨房被照得金光闪闪,地板上飘动着闪闪烁烁的红光。
③雅科夫舅舅一边穿靴子,一边在乱跳。好像地上的黄光烫了他的脚似的。他大喊:“是米希加放的火!他跑啦!”“混蛋!”外祖母大声训斥着他,出手一推,他几乎摔倒。
④(2)染坊的顶子上,火舌舒卷着,舔着门和窗。寂静的黑夜中,无烟儿的火势,如红色的花朵,跳跃着盛开了!黑云在高处升腾,却挡不住天上银白的天河。白雪成了红雪,墙壁好像在抖动,红光流泻,金色的带子缠绕着染房。突突、嘎吧、沙沙,哗啦,各种各样奇异的声音一齐奏响,大火把染房装饰成教堂的圣壁,吸引着你不由自主地想走过去,与它亲近。
⑤我抓了一件笨重的短皮大衣,把脚伸进了不知道是谁的鞭子里,吐噜吐噜地走上台阶。门外的景象实在太让人震惊了:火舌乱窜,啪啪的爆裂声和外祖父、舅舅、格里高利的叫喊声响成了一片。
⑥外祖母头顶一条空口袋,身披马被,飞也似地冲进了火海。她大叫着:“不好,硫酸盐要爆炸了!”
⑦“啊,格里高利,快拉住她,快!……哎,这下她算完啦……”外祖父狂叫着。
⑧外租母又钻了出来,躬身快步,两手端着一大桶硫酸盐,浑身上下都在冒烟。
⑨“老头子,快把马牵走!”外祖母哑着嗓子叫喊:“还不快给我脱下来,老头子,我都快着火了!”
⑩格里高利用铁锹铲起大块大块的雪往染坊里扔着。舅舅们拿着斧头在他身边乱蹦乱跳。外祖父在忙着往外祖母身上撒雪。外祖母把那个桶塞到雪堆里之后,打开了大门,向跑进来的人们鞠着躬:“各位街坊邻居,快救救这大火吧!马上就要烧到仓库了,我们家就要被烧光了,你们也会遭殃的!来吧,把仓库的顶子扒掉,把干草都扔出去!格里高利,快!雅科夫,别瞎跑,把斧头拿来,铁锹也拿来!各位各位,行行好吧,上帝保佑!”
⑪外祖母的表现就像这场大火本身一样特别好玩。大火好像抓住了她这个一身黑衣服的人,走到哪儿都把她照得通亮,她东奔西跑,指挥着所有的人。
(选自(童年)高尔基/著 刘辽逸/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注)文中的“我”指的是阿廖沙。
【1】选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短文内容填空。
(1)第①自然段的句子(1)中“跳”“飞奔”等词语是对外祖母的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的句子(2)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进行环境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哪些是外祖母在这场大火中的表现?____
A.大声地指挥。
B.头顶一条空口袋,身披马被,飞也似地冲进了火海。
C.钻了出来,躬身快步,两手端着一大桶硫酸盐,浑身上下都在冒烟。
D.打开大门,向跑进来的人们鞠着躬,请求街坊邻居救火,以免自己遭殃。
从这些表现可以看出外祖母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结合(童年)这部小说,说说外祖母给阿廖沙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少年闰土(节选)
①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②“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③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读第①自然段,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素:__________
如许:__________
单:__________
【2】选文第②自然段写了闰土说的一件新鲜事是: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反复出现“不知道”三个字,有什么作用?从中可以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信念
有一个女孩,没考上大学,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学教书。由于讲不清数学题,不到一周就被学生轰下了台。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说,满肚子的东西,有人倒(dào dǎo)得出来,有人倒不出来,没必要为这个伤心,也许有更适合你的事情等着你去做。
后来,她又随本村的伙伴一起外出打工。 不幸的是,她又被老板轰了回来,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时候,手脚太慢了,品质也过不了关。母亲对女儿说,手脚总是有快有慢,别人已经干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书,怎么快得了?
女儿先后当过纺织工,干过市场管理员,做过会(huì kuài)计,但无一例外,都半途而废。然而,每次女儿沮丧地回来时,母亲总安慰她,从没有抱怨。
三十岁时,女儿凭看一点语言天赋,做了聋哑学校的辅导员。后来,她又开办了一家残障学校。再后来,她在许多城市开办了残障人用品连锁店,她已经是一个拥有几干万资产的老板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儿凑到已经年迈的母亲面前,她想得到一个一直以来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前些年她连连失致,自己都觉得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什么原因让母亲对她那么有信心呢?
母亲的回答朴素而简单。她说,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jì jǐ)的话,撒(sā sǎ)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听完母亲的话,女儿落泪了。她明白了,实际上,母亲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坚韧的种子;她的奇迹,就是这粒种子执著而生长出的奇迹!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8分)
(2)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6分)
半途而废:
功成名就:
天赋: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6分)
①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②母亲恒久而不绝的信念和爱,就是一粒坚韧的种子.
12、阅读
好的故事(节选)
①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②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③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⑿。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④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⑤我就要凝视他们……
⑥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⑦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⑧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阅读链接】
一个"昏沉的夜"里,作者于工作之余闭眼休息的刹那间,在蒙胧中看见一幅很美丽的生活的画,其中"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这一幅美丽的生活图画也绝不是模糊的,而是十分清楚和真实的,它像记忆中的江南农村的美丽景色那样实在,像河岸美景倒映在澄碧的河中那样分明……作者希望着这样美丽的生活,是这篇作品的主要精神。
——选自冯雪峰的《论<野草>》
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所以只能梦中看见;醒来却"只见昏暗的灯光","何尝有一丝碎影"。表现了作者的怅惆和失望,也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但作者最后还是坚信他看见了一篇好的故事("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事"),虽然"在昏沉的夜"。在黑暗的现实中,他强烈地追求美好的事物,把美好的事物描绘得非常"美丽,幽雅,有趣"艳绚多姿;表面是在描写风景,春恋故乡的景物,实际是有所象征或寄托……
——选自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
【1】单选题:本文的语言表达与现在不完全一样,以下说法中有误的是( )
A.本文中的“乌柏”“伽蓝”两个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猜出分别是一种植物、建筑物。
B.本文中的“石油”这个词可以通过注释理解意思。
C.本文中的“泼剌奔迸”这个词可利用工具书查找出其意思。
【2】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请针对上文内容或写法提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上文①~③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能体现“好的故事”“美丽、幽雅、有趣”的其中一句,并写一写这个句子表达上的特点以及你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阅读链接”中的材料,理解上文内容,完成填空。
“昏沉的夜”象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美的人和美的事、美好的梦境”象征________________ ,“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目之一,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龙舟节、五月节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据学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列举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人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yān”,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材料二:
端午节吃粽子的历史
春秋时期 | 出现菰叶黍米的“角黍”,竹筒装米的“筒粽”。 |
晋朝 | 品种增多,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
唐朝 | 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 |
宋朝 | 出现果品入粽的“蜜饯粽”。 |
元明时期 | 品种增多,包裹材料变为箬叶,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
清代 | 出现“火腿粽子”。 |
【1】端午节的别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关于它的由来,最受人们认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说。
【2】端午节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始于______________朝代。出现“蜜饯粽”的朝代是_____________。
【4】随着时代的发展,粽子的包裹材料由最初的____________变成了箬叶或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是南丁格尔的誓约:“余谨于上帝及公众前宣誓,愿吾一生纯洁忠诚服务,勿为有损无益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当尽予力以增高吾职业之程度,凡服务时所知所闻之个人私事及一切家务均当谨守秘密,予将以忠诚勉助医生行事,并专心致志以注意授予护理者之幸福。”她用自己的一生实践了自己的誓约。
读了这段话,在看课文,你怎样评价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
15、句式训练。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新鲜的水果 疲惫的脸 心灵的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明明会对他说什么?请你把明明说的话写出来。(不要出现“说”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我忐忑不安地想:“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和妈妈解释……妈妈会不会生气呢……”(照样子,写写人物“期待”的心理活动)
我期待的寒假要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怀念母亲。(扩句)
2.欢乐的首都人民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修改病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仿照例子写句子。
例: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大海,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我们热爱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2)用关联词语将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一切生命都需要它。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宝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河水养育了我们的子子孙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姑娘说:“哥哥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
19、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例如: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20、仿照示例,选择一个词语,试着写一写符合这个词语的情景。
备选词语:悲伤 高兴 入迷 震惊 害怕
例:我选悲伤:天黑沉沉的,只有远处的一盏台灯蒙蒙地照亮脚下的路。走在路上,雨丝渐渐密集起来,冷冷的,像寒针,手里已揉皱的试卷一次次攥紧,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我选:__________
21、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个,自拟题目完成作文。字数不少于400个。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切忌雷同文!
1.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丁香结》最后一段也提到“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请你写一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这样的事。
2.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很有特点的农村少年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表达了“我”对他的怀念之情。请你也来写一写自己的一个伙伴,通过一两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