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句子。
例:即使我们只是一只春蚕,也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
(1)即使我们只是一支蜡烛,也应该“_____________。”
(2)即使我们只是一片树叶,也应该“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词语。
1.急急忙忙(AABB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显显威风(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心翼翼(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_______)年过半百,(_______)仍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她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出满勤,(_______)遇到什么情况,她(_______)尽量不耽误我们的课。她备课十分认真,讲起课来,(_______)清楚明白,(_______)形象生动。她(_______)有空,(______)和我们谈心,特别是对后进同学,她(______)批评一下了事,(______)耐心地做工作,正(______)这样,(_____)同学们都十分尊敬她,爱戴她。
4、看拼音,写词语。
1.jiù jiu(_______)为我讲《红楼梦》,我听得jīn jīn yǒu wèi(________),贾府的xīnɡ shuāi(_______)让我感叹不已。
2.订阅的qī kān(______)总会引起我的无限期待,每yì piān(_______)文章的文字都是那么zhì pǔ(_______),内容都是那么精彩。
5、按照课文内容填上修饰语。
( )的秋天 ( )的激流 ( ) 的冰排
( )的气概 ( )的时候 ( )的景象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共____句,全诗是围绕“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2】诗中写五岭山脉高低起伏,绵延不绝,用的词是“________”;写乌蒙山高大雄伟,很有气势,用的词是“________”,但是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只不过是“________”。
【3】描写红军翻过了雪山后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
A.赞扬了红军战士不怕死的精神。
B.赞扬了红军战士非常乐观的精神。
C.赞扬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明豪迈的气概。
7、阅读与理解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根据原文补全诗文。
【2】这首词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词意,解释下列词语。
相媚好:_______________。 亡赖:____________。
【4】词的上片和下片各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迢迢织女星》,做题。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民间故事《__________》,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
【2】解释字词。这首诗中多处运用了叠词,你认为这些叠词用得好吗?为什么?
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脉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找出诗中眼见之实的景象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是谁?表达了他(她)怎样的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
9、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1】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萦(yíng yǐng) 重(zhòng chóng)
【2】“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用“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歌词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抽陀螺(节选)
①“杨柳活,抽陀螺。”
②这是我童年时候学过的一首童谣中的两句,说的是初春时节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
③陀螺,是一种很简单的玩具,小孩子自己都可以制作。找一块木头,削成一寸多高、直径也一寸多的圆柱形,再把下端削尖,尖端安一粒滚珠,陀螺就算做成了。再做一根鞭子,就可以玩起来。
④玩的时侯,先用鞭梢儿缠住陀螺的腰身,直立地放在地上,用手指按住陀螺顶端用力一拉鞭绳,陀螺就在地上转起来,再用鞭子不断抽打,越抽转得越快。
⑤为了让陀螺转得更快,我们常到冰上去玩。鞭梢噼啪噼啪响,陀螺滴溜滴溜转,尽管天寒地冻,谁也不觉得冷
⑥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现在想起来,大约是( )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 )你必须一下一下去抽打,它才转。稍一怠慢,它就会东倒西歪。
⑦抽陀螺,还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把别人的撞倒就算赢了。
⑧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知是谁,把“抽陀螺”改叫“抽汉奸”。这个新名称,很快就被大家认可。一说起“抽汉奸”,我们的鞭子抽得更响、更有力,把那些投敌卖国者视作陀螺,一鞭一鞭抽得它在冰上团团转,很是解气。
【1】在文中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短文第①段引用了一句童谣的作用是( )(多选)
A.交代了抽陀螺的节令
B.使短文具有趣味性
C.概括短文内容
【3】如果给你以下任务,你会怎么读这篇短文?想一想,填一填。
任务一:写陀螺制作指南。
任务二:教别人玩抽陀螺游戏,体会这个游戏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1)为了完成任务一,我会_______读全文,找到第_____段,即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内容,然后仔细读。
(2)为了完成任务二,我要重点读第____到第⑦段,这部分内容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抽陀螺刺激性较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抽“汉奸”等方面写出了玩抽陀螺游戏的乐趣。
【4】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说说你从课文第⑧自然段内容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剥豆(节选)
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
【1】短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我知道“瞻前顾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作者“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都是在描写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童年》(节选,略有改动),完成题目。
①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子高矮来分辨他们。
②我从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我喜欢他们那么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两个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个哥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小弟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干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还对他说:“瞧你这笨样儿……”
③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赶快下树,拾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怅然若失。
④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权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在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⑤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⑥“一,”二哥喊道,“二……”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井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井栏壁上咚咚响地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⑦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就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掉到井里啦!……”老二和我同时跑到井栏边,他紧紧抓住井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井绳,就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请轻一点!”
⑧我们很快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了眼睛笑着,拖长了声音说:“我怎一—怎么掉——掉下……去啦……”
⑨“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接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你们会挨打吗?”我问。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井的事不要说!”“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三兄弟走了。
⑩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⑪兄弟三人将近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出来玩时,比以前玩得还热闹。老大看见我在树上,亲切地向我喊道:“下来,到我们这儿来吧!”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1】若为以上节选内容加一个小标题,最适合的是( )
A.邻居三兄弟
B.我和邻居三兄弟
C.邻居弟弟遇险记
D.我的邻居
【2】三兄弟有许多吸引“我”的地方,“我”特别喜欢的是( )
A.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衣服。
B.两位哥哥对“小不点儿”的态度。
C.他们快乐地玩我没有见过的游戏。
D.他们活泼机灵,相互关心。
【3】第③自然段“这使我怅然若失”句子中,“我”怅然若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兄弟误解了“我”。
B.三兄弟看不起“我”。
C.“我”失去与三兄弟玩的机会。
D.“我”失去与三兄弟打架的机会。
【4】文章主要对“我”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
A.语言、外貌描写
B.动作、神态描写
C.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D.外貌、心理活动描写
【5】注意文中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 )
A.自由自在
B.悠闲快乐
C.孤独寂寞
D.顽皮捣蛋
【6】如果要讲述文中弟弟掉到井里的故事,应采用的阅读方法是( )
A.快速阅读全文,重点把握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B.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主要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把握说话的语气。
C.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主要关注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D.重点阅读⑤—⑨自然段,重点关注情节,梳理好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7】文中画“ ”线的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处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8】在与三兄弟结为玩伴的过程中,“我”留给你怎样的印象?结合相关描写,具体说说童年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天使的礼物
(1)黄昏,儿子一如既往地推我去广场散心。二月的风变得暖起来,但是吹到脸上依然带着股寒意,就如我此刻的心境。
(2)刚坐上轮椅的时候,医生尚笑呵呵打趣,说我最多只能享用三周。可是如今漫长的三个月过去了,我依然坐在轮椅上。广播里正放着《吉祥三宝》,真羡慕那个丰腴健硕的妈妈,想必她到了80岁还能健步如飞吧?不像我,三十几岁就坐在轮椅上了。
(3)儿子兴致勃勃地问:情人节送什么礼物好?
(4)我漫不经心作答: “那要看对方喜欢什么,如果是心爱的,一句话,一首歌也是好的。”说完才觉惊骇,他刚上一年级,居然提出这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不禁想起上学期他曾说与一小女生相爱,我问,怎么爱?他答:“我们下课后一起在草坪里找灵芝草,给妈妈治病。”现在,灵芝草没找到,居然懂得过情人节了。
(5)忽然间,在淡金的晚霞里,一首英文歌响起来,我不禁感慨:“人长耳朵,就为享受这样美的声音吧!”儿子动容。
(6)回家后,儿子替我按摩,他见过名医生为我做按摩,手法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可力度还远远不够。窗外传来孩子的笑闹声,我发现了儿子的心不在焉,顿时心生黯然,命他快快去玩。
(7)第二天黄昏,竟然又听到那首歌,是洒水车在唱,一时间,只觉得漫天繁花落了又开,连时光都淹没了。回过神来,才发现儿子早出去了。
(8)钟点工临走时提醒我,说整个寒假儿子日日在闹市区出没。那一带网吧颇多,里面未成年人也很多,要我千万管紧孩子,她说她的儿子就是在网吧里毁了的。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
(9)可儿子似乎总是很忙,没等我谈到正题,他就鱼一样溜了。是的,外面春日融融,谁耐烦整日对着一张蜡黄的面孔呢!
(10)每一次,听着楼道里咚咚远去的足音,每一步,都似踩在我心上,想起从前他寸步不离地守候着我,小朋友叫去踢足球、堆雪人一概不理,如今,怯得连边都不肯沾了。
(11)长叹一声,吃药罢,这一粒吃掉的是老公的轿车车灯,那一粒咽下的是儿子模型飞机的翅膀,家人的梦想悉数掉进我胃里。一时间,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12)突然,乞喘吁吁的儿子冲进来:“嘿,妈妈,情人节快乐!”我惊呆了,捧着他递过来的礼品盒不知所措,儿子一迭声地催我拆开,是一张唱片,他替我放进CD机里,音乐水一般漫过来,正是我最爱的那一首。
(13)我哭笑不得,原以为这礼物是送给那个小女生的,现在居然给了我!望着那张汗津津的脸,纵有千个疑问我也只能咽下。
(14)傍晚,儿子又推我出去,他指着华丽的橱窗得意地说:"哈,我又找到一个错字!”顺着那手指望过去,花团锦簇的五个大字:情人节快乐,哪里有错?
(15)见我疑惑,他急忙用手指在我手心画着:“是亲人的‘亲’,不是事情的‘情’,明天我要告诉老师去。”原来是这样,他一直以为是亲人节,所以误把礼物给了我。
(16)这时,一个陌生的中年人朝我们走过来,他很友好地问:“小朋友,你找到了吗?”儿子回答:“找到了,谢谢叔叔。”我诧异地望着他们。那人说,他是负责在广场播放音乐的。有天晚上儿子去找他,询问下午放的一支英文歌的名字,他说妈妈喜欢听,想买给妈妈。一下午放了那么多唱片,哪里能记得清呢?于是把所有的英文歌拿来一首首试放,最终也没有找到,但他却记住了那个执着的小男孩。
(17)洒水车过来了,开到我们身边缓缓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脑袋笑着问:“找到了吗?
(18)原来,那首叫做《斯卡布罗集市》的英文歌,正是这位司机帮助找到的。他也一直惦记着这个倔强的小男孩,惦记着他能否买到唱片。
(19)洒水车开走了,我们继续向前。路边一个老太太在卖音像制品,她笑咪咪地问儿子:“找到了吗?”我与儿子一道感激地回答:“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
(20)我终于知道,我的孩子没有去网吧,也从来没有冷落我,他一直都不曾放弃对那棵灵芝草的寻找。反复地听那首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个痴痴的孩子所感动,可我知道,这份礼物,足以温暖一个母亲的一生。
【1】以下( )句最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A.文章主要描写“我”生病后,儿子细心地照顾“我”的经过。
B.文章主要描写儿子为“我”寻找英文歌曲的事,表现了儿子的懂事、孝顺。
C.文章主要描写“我”生病后,儿子对“我”细心地照顾,为了在“亲人节”送上我喜欢的英文歌曲,他到处寻找,表现了儿子对母亲深情的爱。
D.文章主要描写儿子在“亲人节”送给我一首英文歌曲,让我很感动。
【2】儿子总是急匆匆的出去,是因为他( )。
A.去帮小女生买礼物
B.要与小朋友去玩
C.去网吧玩游戏
D.去找那首英文歌
【3】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我心里百味杂陈,酝酿着如何同儿子谈”,这“百味杂陈”里包含( )(多选)
A.对儿子沉迷网吧的担忧
B.给家人增加负担的内疚
C.对自己未来的憧憬
D.对儿子冷落我的失望
【4】对“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声音里竟有了微微的哽咽。”句子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我很感激老太太还在关心儿子找英文歌曲的事
B.我很感激老太太对儿子找英文歌这件事的关心,更感动儿子默默为我付出的这么多
C.想到自己麻烦这么多人,我心里觉得很愧疚
D.想到儿子那么孝顺,而自己的身体却如此不争气,我心里突然很难过
【5】文章第⑧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承上启下,让文章的结构更严谨,故事内容更完整
B.补充说明,可见“儿子”本质上也是一个爱玩的孩子。
C.侧面衬托,通过钟点工对“我”善意提醒的描写,表现儿子的懂事、孝顺。
D.设置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文题“天使的礼物”实际上指( )
A.一张英文唱片
B.一棵灵芝草
C.儿子对母亲的爱
D.儿子陪我散步
【7】你喜欢文中这个小男孩吗?请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火光
柯罗连科
①很久以前,在一个漆黑的秋天的夜晚,我泛舟在西伯利亚一条阴森森、凄清的河上。船到一个转弯处,只见前面黑黢黢的山峰下面,一星火光蓦地一闪。
②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
③“好啦!谢天谢地!”我高兴地说,“马上就到过夜的地方啦!”
④船夫扭头朝身后的火光望了一眼,又不以为然地划起浆来。
⑤“远着呢!”
⑥我不相信他的话,因为火光冲破朦胧的夜色,明明在那儿绽放、闪烁。不过船夫是对的,事实上,火光的确还远着呢。
⑦这些黑夜的火光的特点是:驱散黑暗,闪闪发亮,近在眼前,令人神往,乍一看,再划几下就到……其实却还远着呢……
⑧我们在漆黑如墨的河上又划了很久。一个个峡谷和悬崖,迎面驶来,又向后移去,仿佛消失在茫茫的远方,而火光却依然停在前头,闪闪发亮,令人神往——依然是这么近,又依然是那么远……
⑨现在,无论是这条被悬崖峭壁的阴影笼罩的漆黑的河流,还是那一星明亮的火光,都经常浮现在我的脑际。在这以前和在这以后,曾有许多火光,似乎近在咫尺,让人心驰神往。可是,生活之河却仍然在那阴森森的两岸之间流着,而火光也依旧非常遥远。因此,必须加劲划桨……
⑩然而,火光啊……毕竟……毕竟就在前头!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蓦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读全文,请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第①--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这句话中的“好像”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写一写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整篇文章,你觉得题目中的“火光”有几层意思?分别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无风的湖面,没有一丝波纹。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尼尔斯使劲地把马丁拖到湖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逃不出我的手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与表达。
每个人都要成长,成长有书香陪伴,也有浓浓的亲情相依;成长中有诚挚的友情,也有殷殷的师恩;成长有收获的快乐,也有痛苦的教训……在“ 伴我成长”中填上有关的词语,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语句通顺,感情真挚,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