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江门六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源于历史故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源于读书故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看拼音,写词语。

    yōu yǎ shāo wēi yàn yù kāng kǎ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ǐ yù jiàng yóu tái xiǎn shùn ji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知识回顾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2.《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在困难和打击面前毫不动摇的决心。

    3.“近水知鱼性,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4.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_______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____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匆匆》)

    5.《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6.《北京的春节》一文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之情;《那个星期天》一文则表现了作者从盼望到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变化过程。

    7.必背古诗词考查,默写《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补充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____无际      无____无尽

    ________大笑 恍然大____

    北风____________吞枣

    1.听了他讲的幽默故事,我忍不住____

    2.经过老师的指点,刚才还一头雾水的我现在____

    3.在一个____的黄昏,一个拉黄包车的车夫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4.闰土的心里有____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高山_____水  余音绕_____  天_____之音  轻歌_____舞  _____山流水

    _____天工  惟妙惟_____  画龙点_____  笔走龙_____ _____笔生花

    (1)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真是___________

    (2)梅兰芳演唱的京剧可以说是___________,三日不绝,美妙极了。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古诗赏析二。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陶者

    [宋]梅尧臣

    陶尽门前主,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

    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

    麦场高处望云开。

    【注释】①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②陶,同“掏”,指挖土烧瓦。③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麟般整齐排列。

    【1】了解诗人通过写哪些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补全下列思维导图。

     

    《江上渔者》

    《陶者》

    《农家望晴》

    人物:

    ______

    ______

    ______

    三首诗都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三首古诗。

    (1)《江上渔者》一诗将____________进行对比,反映了渔民______________

    (2)《陶者》一诗将“______”与“______”两句进行对比(用原诗句回答),写出了_________,体现了当时社会的________

    (3)《农家望晴》一诗中“白发老农如鹤立”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鹤立”一词比喻_____的站立姿态,形象地表现了他_______的心情。

    【3】下列对三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君看一叶舟”中的“一叶舟”突出了打鱼的船很小。

    B.“鳞鳞居大厦”一句中的“鳞鳞”二字既写出了大厦之多,也写出了剥削者比比皆是。

    C.《农家望晴》一诗中的“早晚回”即何时回,这一问表现的心情是喜悦的。

    D.这三首诗都是悯农诗,写出了当时劳动人民生存的不易。

    【4】读下面的资料,结合三首诗的内容,说说你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政治抱负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专项训练。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四时田园杂兴》是一组大型田园诗,共60首,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田园风光与生活。本诗写的是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可以看出来。

    【2】用恰当的词语描写下面景物的特点。

    ( )的梅子 ( )的杏子 ( )的麦花 ( )的菜花

    【3】有人评价前两句诗“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花,________、__________是果,_________、_________写色,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形。

    【4】细读本首诗,体会诗人看到景物时的心情,以第一人称写出诗人在田间的所见、所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绝知此事要躬行。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结合古诗,解释下列词语

    (1)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一诗。

    4“________”画出表示”“关系的诗句,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与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课间 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  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 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 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 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 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原来他脚上缠着一 圈大大的药纱布。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我忍 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 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作者的感触是什么?

    2.在文中找出拟人的一句话写在下面。

    3.~~~标出文中照应的句子。

    4.——  中的 ———”号起 作用。 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 中的 ———”号起   作用。

    5.把你对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的理解写在下面。

    6.   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文字。

    7.文章先写回忆,再具体写   的校园、 的校园、

    的事例及感触。

     

  • 10、 根据课文填空。 

    (1) 本文讲述了老狐狸给被抓的小狐狸 ,为了救小狐狸在郎家地板下做窝,并救了正太郎。赞扬了狐狸的   品质。也表达了作者   (2)课文以主人公正太郎的观察视角为明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具体的事例体现了老狐狸爱子情深,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同时,课文也以正太郎与狐狸一家日益亲近的情感及行为变化为暗线,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关系,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共同家园,人类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好!

     

  • 11、阅读理解。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       )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精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       );蝴蝶的触角像两个(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       );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       )。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麋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峰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布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蟬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鼻子”加上引号表示______

    【2】在第③段的括号内依次选填恰当的词语。

    A.小麦穗             B.小鼓槌             C.小胡子             D.小小的羽毛       E.念珠             F.蜜糖

    【3】第⑦段“因此受到启迪”中“此”指______;“启迪”具体表现在______

  •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站牌示意图,首班车发车的时间是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

    ①小明家在水南社区,他从道县一中东门上车,坐这路车,只需6个站就可以到家了。(______

    ②乘客坐这路车时,票价需要两元钱。(______

  • 13、课外阅读。

    材料一:

    《太原日报》新闻一则

    本报讯2021年1月1日当日,截至运营结束,太原地铁2号线当天进站总客流21.61万人次,同步刷新单日客流最高纪录。地铁2号线一开通,就在太原刮起了一阵“地铁风”,不少市民先乘为快。开通前3日,乘客突破50万人次。2021年新年第一天,不仅刷新单日客流最高纪录,截至当日16时02分,地铁2号线累计客流突破100万人次。这种火爆程度,远远超出运营公司想象。

    地铁2号线2020年底开通之时,正值太原大幅降温,在金融部门工作的徐先生在地铁开通第二天就放弃了驾车出行,选择乘坐地铁上下班。他说,到了冬天,早上驾车出门,总得预热几分钟车。现在出家门就是地铁站,地铁里暖和、舒适,速度又快,还不会堵车,比开车方便多了。

    地铁在改变着太原人出行方式的同时,也为太原增加了一处新的游览景点。不少市民在新年首日专门乘坐2号线,目的就是要体验一把40分钟从南到北穿越太原的酷爽感,感受一次山西文化历史欣赏之旅。与其他城市的地铁不同,太原地铁2号线的展示位置少了广告,而把绝大部分展示位置留给了太原、山西本地的历史文化、景点美食等。市民普遍反映,太原的地铁站,不是那种单纯供人出行的候车点,而是一种历史、文化、艺术的熏陶之地。

    材料二:

    太原地铁2号线全线车站装修主题为“寻梦晋阳”,在保证简洁大气的前提下,于细节处展现当地特色文化。全线23座车站按照装修类型分为10座特色站、9座标准站及4座裸装站,尤其是10座特色站,可谓一站一景,展现了丰富悠久的山西、太原特色文化。

    太原地铁2号线由南向北部分特色车站设计主题

    车站名称

    龙兴街站

    晋阳街站

    南中环站

    大南门站

    开化寺街站

    府西街站

    设计主题

    风流人物

    汇通天下

    戏曲民歌

    晋阳古都

    食尚山西

    古建瑰宝

    材料三:

    乘坐太原市轨道交通的优惠政策

    (一)持地铁卡刷卡实行9折优惠;

    (二)65周岁及以上老人、现役军人、烈士遗属等抚恤优抚对象人群、残疾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乘车;

    (三)每名成年人可以免费携带1名身高不足130厘米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实行5折优惠;

    (四)太原市学生(包括本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凭有效证件办理学生卡和身高130厘米以上的学龄前儿童实行5折优惠;

    (五)市委、市政府规定的其他优惠政策。

    【1】家住太原龙兴街附近的市民王先生想带着自己67岁的父亲和身高128厘米的小女儿乘坐地铁去感受一下太原的地铁文化,他应该重点阅读上面的哪些材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面的材料,王先生和他的父亲、女儿一行三人乘坐地铁需要买几张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王先生的父亲对古建筑艺术很感兴趣,王先生又想带着父亲和女儿感受一下山西的饮食文化,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给王先生一些乘车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材料一”中提取关键信息,说说广大市民热衷于乘坐地铁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5】“1月1日,太原地铁2号线当天进站总客流达21.61万人次”,读着这样的信息,你脑海中一定出现了当时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画面,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描述一下地铁站或地铁车厢内的情景吧。

    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给正确的读音画“√”。

    (xǔ hǔ) 打(ái āi) 囫吞枣(lún   nún)张李戴(guān guàn)

    【2】给选段加个小标题: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说明“我”囫囵吞枣地读《水浒传》的句子。

    【4】“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在夸自己_______,实际是含蓄地批评我_____________,从这句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伯父__________的特点。

    【5】试列举《水浒传》中的两个好汉,简要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给句子换个说法,使句子意思不变。

    (1)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 17、改为转述句。

    奶奶对我说:“我去跳广场舞了,你在家要注意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这篇课文,使我受到很大的启发。(修改病句)

    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仿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例句所用的修辞改写下面的句子)这辆车开得太慢了。

    __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情境续写句子,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感情。

    放学了,同学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孤独地走在操场上,__________

  • 20、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假如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如:一只蟋蟀、一块石头、一棵大树、一朵白云……请你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

    要求:1.题目自拟,想象要合理。

    2.重点部分要写得详细一些。

    3.做到语句通顺,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