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乐读书。
《童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这是作者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三部曲之一。书中的外祖母______________(性格),忠厚老实的老工人名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茨冈,都让他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温暖和美好。
2、息息相关(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无论……都 之所以……是因为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1)( )我们怎样在水里闹,( )不能超越那道荷叶形成的绿色边缘线。
(2)( )叫野荷塘月牙泡,( )它的形状像月牙。
(3)( )往事已忘了许多,( )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4)荷塘( )景色优美,( )也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天地。
3、中国古诗词经典永流传,至今读来仍感栩栩如生,意味深长。比如同样是描写雨,《桥》这样写雨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雨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词中作者还常常发挥想象,比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古诗还运用典故,比如《浪淘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夜喜雨
(唐) 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4分)
(2)这是一首著名的咏________诗。(2分)
(3)用江船的明来反衬________云层的________。(4分)
(4)诗人用“潜”字描写出春雨的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曼( ) 袜( ) 屹( ) 怖( )
漫( ) 妹( ) 汽( ) 布( )
恕( ) 俱( ) 侮( ) 疑( )
怒( ) 惧( ) 诲( ) 凝( )
6、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①白玉盘②。
又疑瑶台③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④垂两足,桂树何团团⑤。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注释:①呼作:称为。②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③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④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望舒,又名纤阿。⑤团团:圆圆的样子。
【1】这首诗的作者是被后人称为“____”的____代诗人李白,他与____合称“大李杜”。还有一位被称为“诗鬼”的诗人,他是____。
【2】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和“____”,十分稚气可爱,语言简朴,比喻风趣。
【3】写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的意思。
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
7、古诗阅读。
春 日
[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胜日”的意思是(____),“东风面”的意思是(____)
A.胜利的日子。 B.天气晴朗的日子。
C.春天的面貌。 D.东风的模样。
【3】这首诗中的( )一词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A. “万紫千红” B. “泗水滨”
【4】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我还能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完成古诗阅读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读一读,用“/”标出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2】解释诗中的标下划线的字。
(1)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基调不同,一“________”一“________”,但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思想感情。包含这种情感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尔德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是《快乐王子》和《自私的巨人》。《自私的巨人》在王尔德童话中,是篇幅最短的一篇,也是最优美、最富诗意的一篇。国最著名的童话作品之一,多次再版。一次,王尔德给儿子讲《自私的巨人》,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真正美丽的事物总会使他流下眼泪。
机智、风趣和戏剧性,孪生般贯穿于他所有的童话中,也是他的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王尔德将人性的至美归于至爱,像《快乐王子》中的王子和燕子,《夜莺与玫瑰》中的夜莺。几乎每一个童话都有一个因为至爱而变得至美的形象,体现了王尔德追求理想艺术的初衷,无愧为这位“为艺术而艺术”之始祖的佳作。
你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写一写自己在读完一篇后的感受吧!
10、光阴(节选)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缝里流过去。
他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他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行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1】在文中括号里填写词语,按先后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A.而 尽管……尽管 便
B.在 即使……即使 就
C.但 不管……还是 便
D.都 哪怕……或者 就
【2】读画线句子,再仿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在作者的笔下,“他”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___
【4】对下面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后括号中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还是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拟人)
B.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排比)
C.他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比喻)
D.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拟人)
【5】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告诉人们的是:( )
A.岁月无情,不要有非分之想。
B.光阴似箭,要珍惜时间,发奋努力。
C.时光易逝,不如及时行乐。
D.年华虚度,无可奈何。
【6】下面对本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了排比句式,使句式流畅,文气贯通。
B.最后两段十分形象地阐述了时间与人生的辩证法,富有哲理。
C.这篇叙事散文将作者的感情与说理寓于其中。
D.本文行文缜密,含义深刻,而语言又不失生动自然。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旭日
听人说,日出的景象非常美丽,我总想亲眼看一看。今天我起了个大早,怀着新奇的心情悄悄地走到阳台上。
我仰望深蓝色的天空,稀落的残星疲倦地眨着眼睛。周围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我凝视着东方,东方渐渐有些发白了。过了一会儿,星星全都不见了,远处的楼房、树木、街道隐约可见。渐渐地,东方有些微红,并越来越浓,不断的向上扩展着。终于,太阳公公露出半个火红的脸,染红了天边,我不由的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空气。升高了,更高了,火红火红的太阳悬在空中,放出耀眼的光芒。周围的一切清晰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啊!太阳升起来了,它把温暖洒向大地,把光明带给人间。
【1】“旭”是_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____画,本文组词是________,词义可理解为________。
【2】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①看的不明显,不清楚。________
②清楚明白。________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糊(hú hū)________ 露(lù lòu)________ 呈(chéng chěng)________
【4】短文赞美了太阳的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找出描写旭日升起过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怀着什么心情看日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看过日出么吗?写一写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蜘蛛的优势
大森林中,一只蜘蛛出生了。它高兴地这儿走走,那儿瞧瞧,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但没两天,它就坐在树下号啕大哭。见它哭得如此(伤心 伤害 伤残),上帝过来问它哭什么。
蜘蛛一边擦着眼泪,一边抽咽着:“我太不幸了,我是整个森林中最可怜的动物。不是吗? 野兔、黄羊可以自在地以青草为食,狼、狮子有着天生的追捕本领,小鸟、老鹰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老虎、大象足以称王称霸……我呢?飞不能飞,跑不能跑,跳不能跳,一辈子只能慢腾腾地爬来爬去,连蚂蚁的力气都比我大,我天生就注定是弱小的。怎么生存啊?世道多不公平啊!”
上帝听了,语重心长地对蜘蛛说:“孩子,你错了。每个人都会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异 优势 优先),关键是自己要去努力(发掘 发展 发明)。”
蜘蛛听了,半信半疑,开始寻找自己的长处。后来,它学会了织网。只要随便找到几个支点,它就可以巧妙地织成一张网。这网不怕风吹,不怕雨淋。蚊子、苍蝇等飞虫只要撞上网, 就无法脱身。它守在网边,天天都可以饱食一顿。还有,由于它的样子长得古怪而丑陋,身上又有毒腺,也不用担心像其他动物那样时时面临危险。现在,它活得非常开心。
完美的人生在于自我的努力。“临川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挖掘自己的潜力,每个人都有着别人无法比似的长处。
【1】画去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用“ ”画出点明本文中心的自然段。
【3】蜘蛛如果不去寻找自己的长处会是怎样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就要小学毕业了,在中学假如你发现不少同学在许多方面都比自己强,你准备怎样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背向大地的爱
父亲带着七岁的女儿去十里外的村子走亲戚。从大路上下车后,父亲发现原本阴沉的天色变得越来越黑,铅灰色的乌云越聚越浓,仿佛黑夜来临。闪电如利剑一次又一次刺穿黑暗,雷声伴着狂风“轰隆隆”滚过天际,然后像炸弹一样在头项炸裂。在闪电的强光里,父亲看到一个项天立地的巨大黑色烟柱飞速移来----龙卷风!
父亲本能地想要加快脚步。但一刹那间,脚下陡然失去了支撑,身子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吸得轻飘飘的。他知道此刻他和女儿都被吸到了高空!“爸爸,我怕!”紧紧贴着父亲胸膛的女儿颤声叫道。“乖女儿,爸爸在和你做飞行的游戏呢,你不是一直想和小鸟一起飞翔吗,现在紧闭眼晴数小鸟,一只小鸟,两只小鸟,三只小鸟……”
他感觉自己像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了起来。他尽力地躬身将女儿更紧地接住……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感觉巨手的力量渐渐小了,身体也开始慢慢下降。
突然,他背部撞到了什么东西,这东西掠过衣服勒进他的背——电缆!一瞬间,他一只手接紧女儿,另一只手拼尽全力死死抓住那根电缆!
他就这样单手悬吊着支持父女俩的重量。天慢慢亮了,狂风也小了。渐渐地,他感到手臂发软,后背在流血。最要命的是,女儿数小鸟数得睡着了,她不自觉地放松了抱紧父亲的双手!
女儿抓他的手一点点松开他的身体,不能再犹豫了,他看到脚底十多米的地方是一块旱地,他接紧女儿,紧抓电缆的那只手一松,成了一个背朝大地面向天空的自由落体。
此刻怀里的女儿正在睡梦中甜甜地呓语着。他笑了。
父亲保住了性命,却多处骨折并重度脑震荡,女儿纤毫无伤,睡醒了还天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爱的小鸟。”
有人问他:“你知道不知道,你这次是侥幸从死神手里逃掉,因为这样背对地面从高空掉下,极有可能丢掉性命。”
他憨憨地说:“我知道,但如果我不这样背对地面,我的女儿就可能丢掉性命。”父亲这句简单朴实的话,五岁的女儿现在还不懂。等她长大了,他会懂得,父亲对她的爱,比父亲背对的大地,还要深沉。
【1】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故事的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详写________________,略写________________。
【3】关注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背向大地的爱。从文中摘录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神态: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____
【4】从修辞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感觉自己像面团一样被一只巨手揉来揉去,五脏六腑都翻腾了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以“背向大地的爱”为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建,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选自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材料二:
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在传统纸媒和电媒上的人均分配时间表(摘自网络)
读书时间 | 读报时间 | 看电视时间 |
20.38分钟 | 12分钟 | 14分钟 |
材料三:加拿大的两位科学家将观看电视的人的大脑神经与测试仪器连在一起,得出结论:电视主要是在和我们的身体而不是心智对话。具体来说,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而电视拒绝给我们这半秒钟。媒体研究专家卢格曼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认为,书籍是与我们的左脑交流,而电视是与我们的右脑交流,而左脑通常是负责理智的部分,电视使我们头脑中理智的部分休眠。因此,对于习惯电视画面的孩子来说,阅读印刷媒体是痛苦的,几乎令人无法忍受,它无法适应我们目光跳动的习惯。
(摘自报纸)
【1】上面三则材料是六年级的小宇同学在调查过程中搜集到的。从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搜集信息的渠道有阅读书籍、______和______。
【2】根据材料一,周国平认为人们读书的目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三则材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为了消遣,我们可以阅读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
B.我国成年国民看电视的时间远远超过读书读报的时间。
C.阅读书籍是在和我们的右脑交流。
D.人类的心智至少需要半秒钟才能为复杂的刺激提供适当的感觉闭合。
【4】结合三则材料,你会对那些爱看电视不爱读书的小朋友提出什么建议?理由是什么?(恰当地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_____
15、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 唱白脸 | 花架子 | 对台戏 |
___________
16、变魔术,改句子。
1.这雄关外面的乱石纵横、野草丛生的一片片土地,哪一处没埋葬过入侵者的累累白骨?(改为陈述句)
2.用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2)我们之所以意志坚强,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太阳。
17、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跟我学:扩句要先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然后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中的主要成分自己提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1.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苦难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年之梦终相圆,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漫长的岁月中,思念着你啊,香港;在那一串串的故事里,讲述着你啊,香港。(仿写句子)
在那漫长的岁月中,______着你啊,______;在那____________,______着你啊,______。
19、岸边,柳条随风摆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20、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任选一题作文。
(1)曾几何时,天真无邪的童年已走远。带着憧憬和梦想,我在漫漫的人生之旅中不知不觉地成长。懵懂的心中充满了太多的希望。终于,在一个个稚气的梦破碎后,渐渐地感受了成熟,理解了责任……请以“成长”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人名、校名。
(2)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了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情……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 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有关。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相关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