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散文要有“文眼”。所谓“文眼”,就是表现主题思想内涵的句子,也就是揭示主题的字眼。《我的“长生果”》一文的文眼是( )
A.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B.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C.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
D.醉心阅读使我得到报偿。
2、下面的成语中用故事说明道理的一组是( )
A.不计其数 语重心长 千姿百态 五颜六色
B.赤日炎炎 得意忘形 川流不息 琳琅满目
C.兴高采烈 举世闻名 足智多谋 能歌善舞
D.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黎明 红晕 陆续 漆黑
B. 大雁 夜幕 木桩 愈发
C. 炭火 静寂 竹竿 荧火虫
D. 涨潮 纠正 走廊 留恋
4、给下列划线的词换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使句子保持原意。
①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________
②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________
③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________
5、积累运用。
(1)古人有很多描绘四季景色的诗句。我知道描写春天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夏天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秋天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冬天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我知道这样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有人浪费粮食时,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他。
(4)本册书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是______________,你喜欢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你最想推荐给大家的书是__________________,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不可( )( ) ( )( )大悟 风( )雪( )
( )天( )地 ( )头( )节 烟波( )( )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描写梅花的诗词,____________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展现了梅花总是在最寒冷的季节开放,哪怕受到____________也从来都是____________,不肯____________的品格,所以备受文人青睐。
(2)表示数量很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7、根据语境,规范地写出词语。
我家有一只qīng xiù( )的小鹦鹉,它guāi qiǎo( )可爱,经常shū lǐ( )自己的羽毛。我轻轻chù dòng( )它guāng huá( )的身子时,它不会jǐng jué( ),反而慢慢靠向我。
8、品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1)“‘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从“急切”一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从“平静”一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9、有理有据(在表格中填写作者想象的依据)。
作者的想象 | 想象的依据 |
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
|
一个夏天,太阳暖暖地照着。 |
|
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
|
树林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 |
|
10、课内阅读。
父爱之舟(节选)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后来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轮换( ) 明显( ) 亲切( ) 破旧( )
【2】《父爱之舟》的开头这样写道“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而结尾是“…醒来,枕边一片湿。”这样的写法叫作_____________。结尾句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姑爹的小船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是( )
A.因为这只小船承载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B.因为这只小船对作者来说非常熟悉。
C.因为这是姑爹的小船,姑爹是作者的亲人。
【4】用一句话概括原文所描绘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de dí)确是鸟的天堂啊!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应接不暇”的意思是______。文中描写“我”应接不暇的句子是:______。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不超过15字)______。
【4】画线的句子从鸟的大小、______、______三方面写了鸟喧闹的景象,这是景物描写中常用的描写方法,这个句子属于______描写。
【5】最后一句话中有两个“鸟的天堂”,前一个“鸟的天堂”是指______,这里的引号表示______,后一个“鸟的天堂”是指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12、阅读理解
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
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
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1】画线的诗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因此写得生动、形象。第一行中的“联欢”一词跟第三行中的“________”一词相对应。
【2】诗中的“你们”是指________,“它们”是指________。
【3】读了这节小诗,我们仿佛听到了大自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诗句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它们心中的声音”指的是什么?请默写出相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拓展阅读。
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聚集在一起商量办法。
有人说:“恶龙躲在潭底,只有请到水性特别好的人才能战胜它们。”还有人说:“恶龙非常凶猛,只有拿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才能将它们制服。”可哪儿去找水性特别好的人呢?怎么才能得到阿里山里的金斧头和金剪刀呢?就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大尖哥和水社姐手拿砍刀,高举火把,来到阿里山。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回到潭边,他俩又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潜入湖底,与两条恶龙激战了三天三夜。大尖哥用金斧头砍死了它们,水社姐用金剪刀剪开了龙肚子,救出了太阳和月亮,人们重又见到了光明。
【1】“降伏”中“降”的读音是( )。“降”是多音字,另一个读音是( )。
【2】文中“一筹莫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指的是_____________。
【3】大尖哥和水社姐来到阿里山,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尽了___________,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从以上所填的词语中我们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从而更加突出了大尖哥和水社姐____________的精神。
14、班级开展“关注身边形形色色的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下是小文同学《形形色色的人》习作中开头的片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这学期我们从书本中认识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人物:有在shuāi jiāo( )中急于求胜的小嘎子,有颧骨突出、长得像一棵tǐng tuō( )的树的祥子,有hóu lóng( )里卡着一口痰不肯咽气的“吝啬鬼”严监生,有粉刷技术湛称一流的奇人刷子李……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难道就没有个性鲜明的老师和同学吗?也有很多:喜欢朗诵古诗文的小明、喜欢阅读的小张、喜欢在校园中duàn liàn( )身体的李老师……
【1】根据拼音,在以上括号中写出相应的汉字。
【2】文段中加点字“颧骨”的正确读音是( )
A.quán gǔ
B.guáng gǔ
C.guàn gǔ
D.yè gǔ
【3】找出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 )改为( )
【4】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难道就没有个性鲜明的老师和同学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永恒的母亲
我的母亲——朱进兰女士,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八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去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心碎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使得父亲、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亲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我一直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还是九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终于在父亲对她的肯定里,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惟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能够比她更周全。
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文中写“我”向母亲大喊:“那你去读呀!”这句话表明“我”对母亲怎样的态度?后来“我”又是如何看待自己当时的言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对母亲没有更多的描写,你能想象母亲“说没有”“还是说不晓得”“在叫”时的神态表情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带子”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判断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窃读记(节选)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我”阅读后的快乐和满足?用波浪线画出来。
【2】“脚站得有些麻木”与“浑身轻松”运用的写法和作用是( )
A.对偶,用来表现身体和心理上的不同感受。
B.对比,用窃读的不容易来突出读书的快乐。
C.对仗,用身体上的不适来反衬心理上的轻松。
【3】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读书长大的,也是吃饭长大的。
B.一个人既需要粮食哺育身体,又需要读书来增长智慧。一个是物质食粮,一个是精神食粮,二者缺一不可。
C.一个人要读书、吃饭才能长身体。
17、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基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以及智能手机等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文件的保存等,纸质文件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由于电脑以及手机输入法的方便性,在远程沟通交流方面,键盘打字也在慢慢取代手写汉字。虽然时代与科技的进步给现代人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但是汉字文化危机也因此而形成。
【1】由材料一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2】材料二主要介绍了:
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如何应对汉字文化危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遇到不会写的字,立即查询,加强记忆。
B.多看书,多动手写字,多记笔记,多写日记。
C.电脑打字,熟练使用“拼音输入法”。
D.平时阅读文字材料时多注意字形,有意识地强化对字的正确写法的记忆。
18、课内阅读。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织女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她常常想,人人都说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给加点字注音。
彩锦(____) 梭子(____)
【2】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织女为什么想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谈谈织女的性格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文片段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1) 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1分)
A.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2) 读句子,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1分)
吞天沃日: 。
(3) 这段文字从 、 、 、 四方面描写浙江潮。(1分)
(4) 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1分)
(5) 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你对浙江潮的印象是: 。 (1分)
20、湖面银光闪闪。
扩句:
改为拟人句:
改为比喻句:
改为反问句: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明对老师说:“是我不对,请老师批评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银白色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平稳的飞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读一读,仿照例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巨石呈半球形,像一个竖着的巨型馒头。
我爱大海,它那无边无际的空旷,仿佛使我看到它的伟大胸怀。
那高大的烽火台,有的像奋起的勇士,傲视长空,有的像沉思的巨人,默对苍穹。
(2)众多游人来西湖来赏月、划船,一片欢歌笑语。
这就是人间天堂。(请把这句话改写成反问句。)
改写:
联系上面的句子,你认为哪一句更符合上面句子的语境,为什么?
23、请根据所提供的开头,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围绕“亲情”这一主题,把这段话续写下去。
窗外,一轮明月爬上树梢,柔和的月色轻轻地洒落下来。我做完了作业,随手翻开我的相册。你看,这张是妈妈教我蹒跚学步,那张是爸爸背着我爬山,还有……突然,我紧紧地盯着一张照片,眼前浮现出一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