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晋中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B.田野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黄瓜、冬瓜、西瓜、青菜、茄子等

    C.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迅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决定看其成就的大小。

    D.在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 2、下面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谈笑着。

    B.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C.卖国求荣的人必然臭名远扬

    D.老师们为了我们的学习而处心积虑

  • 3、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种种的浪费现象常常出现,现在用一句话来提醒大家践行勤俭节约,正确的一项是(       

    A.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D.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所以,我愿意(   ),( )地读那本书。(   )我会(   ),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   ),我会在脑子里( ),回过头来( ),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 )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 )。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 )。( ),我会( ),他( ……这( )与另一个人( )。

    这一段话主要写了  

    从作者读书的过程中,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你能说说自己平时最成功的读书方法吗?

     

     

     

  • 5、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绿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6、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          、印度洋、大西洋……(《在大海中永生》)

  • 7、看拼音,写词语。

    jìng xiá   xiàn mù    qīng chéng      shēn yè   yōu rán

    _____ _____  ____  _____ _____

  •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松鼠( )漂亮,( )乖巧驯良。

    (2)(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会逃到别的树上去。

    (3)(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松鼠( )到地上来。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彩色的翅膀

    一场暴雨刚刚过去,碧空如洗,海面上波涛起伏。船有节奏地前后晃荡着。陪我同船前往宝石岛的,是个矮墩墩的战士,宝石岛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姓高,刚从黑龙江回来。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却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愣。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为了调节一下沉闷的气氛,我有意地同他开玩笑:“我猜这只纸箱里,一定装着好吃的东西。从家乡带来的吧?”

    小高淡淡地一笑:“不,不能吃。”

    “我才不信呢!”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快公开吧,让我也尝尝。”

    小高有点急了:“真不能吃。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蝴蝶呀什么的,一打开就飞跑了。”

    从没听说过战士探亲回来带这种东西的。我正想问个水落石出,可是小高的嘴唇又闭紧了,脸色比先前还难看。我知道晕船是什么滋味,便打住了。

    傍晚,船把我们送到宝石岛。当岛顶的灯塔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的时候,观察通讯站站长拉着我,说:“走,参加我们的晚会去。”

    这真是个特别的晚会。黑板上用仿宋体写着“尝瓜会”三个大字,小讲台上的白瓷盘里放着一个大西瓜。站长右手托起那个大西瓜,笑呵呵地说:“同志们,这是我们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今晚,我们开个尝瓜会表示庆祝,大家来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

    在一片欢笑声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原来这里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不传播花粉怎么能够结出西瓜呢?后来,战士们一个个地给每一朵雌花进行了人工授粉。

    此时我豁然开朗,推推坐在身旁的小高,笑着说:“你那个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开了。”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水落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居乐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回答:文中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高的纸箱里装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带着上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品味文中画线句子,请写出其中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战士们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这么晚了,不知道这个时候老师有没有休息。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出现在我的眼前。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挂着一层淡淡的笑意,她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那装满智慧的额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好让她早些休息,但她却认真地说:“自己再做一遍!”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刚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有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是,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掉泪痕,又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后,我们才知道,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浇灌着我们……

    “做完了?”“好!”老师露出赞许的笑容。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

    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前面的道路。我觉得有一股暖流通过全身,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1】读这篇短文我大约用了________分钟,我初步了解到_____________这些内容。

    【2】第二自然段写着“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忐忑不安”的意思是________。(A.心里很高兴B.不安好心C.心里不平静)我“忐忑不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句子中第一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场景、细节,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________的精神。

    【5】用“ ”画出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6】给短文拟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类文阅读。

    竹子的启示(节选)

    那一棵棵竹子虽立根在破岩中,却青翠挺拔。它的叶子没有多大,却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再强的阳光也晒不死它,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它,再大的雨也淋不坏它。它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韧精神。

    在我家的家谱中有这样一句话:“每户人家要栽竹子一株,要做到有心有节。”有心,对万物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有节,做人要有气节。要像竹子生长一样,向上努力,在困难面前昂首挺胸,永不低头。

    【1】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关于竹子的诗句。

    【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竹子的坚韧精神?用“______”画出来。

    【3】竹子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和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养尊处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屏障——(______           扶衬——(______

    【3】“中指”和下列哪个人物最相似?(   

    A.诸葛亮

    B.张飞

    C.刘禅

    D.吕布

    【4】选文中的“中指”有什么特点?你喜欢作者的表达方式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画出表示桂花摇落以后,人们动作的词语。

     

  • 14、阅读理解。

    挖竹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每年清明节回到家乡扫墓,我便带孩子到竹林里去挖笋子。在密密麻麻的竹林里,我们亮着眼睛寻找,看到刚冒出土,还很嫩,但长得粗壮的,我们就惊喜万分地欢呼着将它挖出来,这样的笋子最好吃了。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会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呢?我告诉他们,胖笋子当然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坚硬的地底下,利用漫长的寒冬默默成长。暗自孕育笋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他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冒出时根部已经生的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挺挺拔拔,长成一棵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听了很诧异地说,那我们不要挖笋子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不容易长的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头缝里的孩子们努力挣扎,努力冒出头来了。我说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是会忘掉努力的。

    孩子笑一笑说,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说,中国人喜欢吃笋子,在我最鲜嫩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而很高兴。但是,如果我没有被挖笋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因为我有足够的力量往上伸,往上长,只要我能够超过身边的长竹子,我就能得到雨露,也能享受到阳光。然后我要跟着同伴们在寒风和烈日下磨炼,等我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点点头,默默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候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更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真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忍精神呀!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的内容,可知竹子的用途有( )

    A.可以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太阳。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读文章画线的句子,句中的“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一)一字毁千军

    19355月初,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在中原展开大战。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联合讨蒋,曾商定双方部队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以集中兵力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不幸的是,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qìn)阳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不过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错过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在近半年的中原大战中,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

    1、你知道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在中原战场的全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吗?

     

    2、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16、阅读理解

      他在这一秒钟之内,想了许多,手里捏着两把汗。突然,对面来的枪声提醒了他,这枪声是那样的远,子弹又飞得那样的高,并可听到隐约的喊声,座山雕这个老匪又事先站在他们的门前,他一定早知道今天的事情,确切一点儿说,是他布置的把戏。想到这些,他的脑子顿时开朗了。他默默地确信自己的判断:听枪声就不是小分队的战术,小分队对匪徒的袭击,向来不喧哗,也绝不会这样远距离射击,这一点我深信战士们的军事素养和白刃拼杀的勇气。二零三首长即便袭来,也绝不会从夹皮沟方向,因为他的虚张声势,就是为了把匪徒的注意力吸引到那里去。他完全相信自己那位青年首长的作战智谋。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喧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虚张声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秒钟之内说明杨子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子荣是通过哪些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段话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理解与感悟。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  )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 )很多,(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

    2.从这段句子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下来。

    ( )——(   )  (   )——(   )

    3.在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4.不改变意思,将句中加粗的字换成另外一个。

    (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2)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5.这两个段落文字分别描述了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你想到了哪些?(至少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壁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壁交给相如。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怒发冲冠,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壁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快速阅读,把握关键信息。下面对文段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蔺相如摔和氏璧

    B.相如据理力争,保护和氏璧

    C.相如与秦王约定献璧时间

    【2】“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指的是什么?用“ ”在文中画出。从这情形可以看出秦王

    【3】边读边思考,及时概括句子意思能提高阅读速度,加深内容理解。

    画“﹏﹏”句子是对相如的_______描写,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全文可以知道,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 )

    A.展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

    B.赢得送和氏璧回国的时间。

    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地位,秦国理屈被动。

    【5】从文段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与欣赏

    蜗牛的秘密

    ①蜗牛总是背着房子四处旅行,它的房子可不是装饰品哦。当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打不过,躲!瞧,它把头和触角迅速缩回壳内,快速分泌粘液将缺口封住。等到敌人离开很久后,它才慢慢地从壳里伸出头和触角,继续舒适地生活。此外,它还是修房子的高手,外壳坏了不用请工人,自己分泌出一种物质修补一番就可以了,怎么样?厉害吧!

    ②蜗牛的寿命很短,一般只活2—3年,最长也只有7年。但是它总是慢慢爬行着,悠闲地过着每一天,不因为生命短暂而自怨自艾。

    ③不要看它小,牙齿可不少哦。在它针尖一样大的嘴里,有一条长满牙齿的舌头,上面大约有25600颗牙齿呢。所以,它们吃东西毫不含糊,连带刺的树叶也能咬碎吃下去。

    ④蜗牛只吃素吗?不,也有吃肉的蜗牛呢。比如玫瑰蜗牛和嘉纳蜗牛,它们以蚯蚓、小蛞(kuò)蝓或其他蜗牛为食。

    ⑤蜗牛爬得慢是公认的。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蜗牛在干燥的地面上,每分钟能爬行9-13厘米;到了遮阴的地面时速度减慢,每分钟爬行6-8厘米;等到了有薄冰层的地面时,每分钟可以前行25-30厘米。

    ⑥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每年都举行蜗牛赛跑。在一次蜗牛赛跑中,一只来自西班牙的蜗牛获得关注,它竟然在5秒内跑完了124厘米!

    ⑦蜗牛爬行可是有诀窍的,它们总是气派地前行。不信你看,它们会在走过的地方,铺上一条白色的地毯。那白地毯是蜗牛脚下分泌的粘液,可以用来减小摩擦力,以帮助它们更好地爬行。

    【1】文章第⑥段介绍蜗牛,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一项(       

    A.列数字、举例子

    B.举例子、分类别

    C.列数字、打比方

    D.列数字、分类别

    【2】文中提到的“白色地毯”是指(       

    A.铺在地上的落叶

    B.白色的毯子

    C.工人做下的记号

    D.蜗牛脚下分泌的粘液

    【3】文章列举蜗牛赛跑的事例,目的是哪一项(       

    A.说明蜗牛爬行速度并不慢。

    B.说明西班牙的蜗牛爬行速度全世界最快。

    C.说明这样的爬行速度是个例外,更加突出蜗牛爬得慢。

    D.说明西方一些国家很喜欢蜗牛。

    【4】文章画线句子中的“大约”能否去掉?请简要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提供的信息判断下面这则新闻是否属实,并简要说明理由。

    日前,智利一位妇女在家庭装修时发现一只蜗牛被钉子钉住十一年无法动弹,靠同伴运送的树叶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照样子,写出语句的主要意思。

    例: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其数据传输速度可达每秒10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10倍以上。举例来说,一部1G的电影可在4秒之内下载完成。

    ______________

  • 21、请你用词语“新鲜”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新奇、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等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完成句子。

    (1)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我可没逼他!”(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奶奶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嘱:“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记得回来看看奶奶啊!”(从下面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比赛落选       焦急地等人        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样子,补充句子。)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科技迅速发展,世界变化日新月异。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请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语句通顺,语言连贯,表达有条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