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设问句,目的是引发人们的思考,去想象白鹭在做什么。
B.这句话隐含了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
C.作者这样写是在表现白鹭的悠闲、安宁,作者并不认为它是在望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智深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B.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都是《西游记》中的故事。
C.“刘姥姥进大观园”比喻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来到陌生新奇的地方。
D.“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出自《水浒传》中的故事。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 摇摇欲坠 含苞欲放
B.比翼而飞 将心比心 比比皆是
C.正襟危坐 居安思危 乘人之危
D.举世闻名 一举两得 举一反三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采用——(_____) 企图——(_____)
凉爽——(_____) 盗窃——(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ù( ) gōng diàn( ) yóu yǒng( )
zhēn xī( ) lǎn duò( ) xiāo huǐ( )
6、课文综合回顾。
(1)搜集资料一般有 、 、 等方法。
(2)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有甲骨文 、小篆 、 。
(3)把下面汉字的艺术形式与对应的名称连起来。
|
|
|
|
|
|
|
|
(4)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星”的形旁是 ,声旁是 。我还可以写出几个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①无法对事情的性质、数量、变化等作出大概的推断。________
②全世界都有名。________
8、仿写成语。
(1)众星拱月(带有天体名称)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千真万确(“千~万~”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3)指指点点(AABB式) __________ __________
9、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他倒在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圣坛上。今天,我要向爸爸献上一束最关的鲜花,因为他是保卫世界和平的光荣战士。
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yǒng zhù rén jiān( )。
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mí màn( )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wēi xié( )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我们一定要向爸爸那样热爱和平,勇敢地用自己的生命保卫和平。
敬爱的加利先生,在此,我代表我的家庭,代表所有的中国孩子,通过您向整个国际社会hū yù( ):“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爸爸,全社会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21世纪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为战争敲响最后的丧钟,让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1.根据拼音把词语填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维护——( ) 勇敢——( )
3.根据第一节内容摘录信息。
雷利的爸爸 |
|
|
4.用“______”划出文中的一句排比句,并照样子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吧。
________________
1938年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
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被敌人发现。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
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
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拂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死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八名女战士勇敢表现的句子。
【3】给短文填上合适的题目。
【4】“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名女战士英勇牺牲了,面对烈士壮举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1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2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3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以后,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但是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4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是陌生黑暗的,而是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5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6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7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8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的意思。
震耳欲聋——____
情有独钟——____
【2】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如下:
第一件(第2段):____
第二件(第3段):____
第三件(第5——6段):____
【3】阅读第5段,当小群为书包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这一细节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____
【4】认真读第8节,为什么父亲追悼会上的一句话震撼着小群,又好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他的心灵?
____
【5】给短文加个标题:《____》
12、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下面是明明在“遨游汉字王国”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材料二】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的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1】从材料一中,你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
【2】汉字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请根据下面图中字形的变化、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
字体:甲骨文→________→小篆→隶书→_______
【3】下面对材料二的信息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类节目走上荧屏,深受观众喜爱。
B.汉字文化的传承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C.《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意在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
D.《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虽然能让人在游戏中领略汉字之美,但是不利于学生学习汉字。
【4】作为小学生,你觉得可以为传承汉字文化做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阅读。
祖父的园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 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2】园子里的_____、_____、______是自由的,倭瓜、______、______、______也是自由的。
【3】先说说片段中画线句子好在哪里,再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片段中,“愿意”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你从这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景物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劳动和金钱
秋天,迷人的景色浓似酒。而勤劳的蚂蚁们并没心思去游玩,他们正在储藏冬季所需的食物! A
两只大蚂蚁用小锯,把一个偌大的土豆一块一块均匀地锯下来。许多小蚂蚁扛的扛,搬的搬,拉的拉,推的推。 B
这时,蚂蚱先生带着一只沉甸甸的钱包,在花朵上蹦来蹦去,一会儿尝尝这朵花的蜜,一会儿吸吸那朵花的汁。 C
当蚂蚁皇后拖着小车从他身边经过时,蚂蚱假惺惺地说道:“哎呀呀,皇后也亲自动手,了不起!”“蚂蚱先生,冬天就要来临了,您怎么不去储藏食物呢?”皇后问道。“我有钱!”蚂蚱拍拍鼓鼓囊囊的钱包,“俗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皇后摇摇头走了。
冬天到了,冰雪覆盖了整个大地。蚂蚱带着他那只钱包,走了一家又一家,谁也不愿把食物卖给他。
蚂蚱来到蚂蚁家门口,透过门缝看到里面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干杯,烤土豆,喝蜜汁……蚂蚱迫不及待地敲了几下门,可蚂蚁们理也不理。皇后说:“只有劳动者才能与我们蚂蚁家族一起生活,我们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劳动,付出了汗水,得到成倍的幸福;金钱,会使人成为一个有钱的“乞丐”。
1.下面的句子放在文中的画“ ”处最合适。
就连蚂蚁皇后也不例外,正在吃力地用小车拖。
2.当蚂蚱假惺惺地称赞蚂蚁皇后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3.结合短文内容,说一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4.读了这篇短文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5、阅读分析
“数”说雷电(节选)
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很早就被人类观测到并记录下来。《周易》中记录了发生在公元前1078年的一次球形雷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雷电记录。我们所说的雷电,( )包括内电,( )包括雷声。关于雷电的一些数字是非常有趣的。
通常情况下,雷电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的,难怪古代典籍对雷电有这样的描述:“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从当代科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称得上“快”的是闪电,而非雷。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340米/秒。闪电的速度则远非这个量级。很多人认为, 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也就是3×108米/秒;但实际上,它的移动速度受到空气电导率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与光速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确定的是,闪电的速度远低于光速,同时又远高于雷声的速度,美国能源部给出的闪电速度为1.5×108米/秒,大致为光速的一半。
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雷声是自然界产生的最大的声音之一。
那么 ,雷声到底有多大呢?雷声最高可以达到 120分贝。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很吵的,而且开始损害听力神经;而100~120分贝,比一列火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要大,正常人如果在这样高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左右, 就会暂时性失聪。所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实不为过。
【1】下列对雷声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雷声最高可以达到210分贝。
B.当声音达到70分贝时,人们可以承受,对身体没有损害。
C.正常人可以在100至120分贝的空间内待1分钟,没有任何问题。
D.人们通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雷声。
【2】判断题。
(1)雷电是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之一。______
(2)闪电的速度就是光速。______
(3) 因为雷电的速度快,所以多是在人们没有防备的一瞬间发生并完成。______
【3】在文章括号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关联词造句。
【4】文章主要是从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雷电这一大自然神秘而壮观的现象。
【5】文中说“一提到雷声,人们也许马上就能想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等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雷声的成语呢? 把它们写下来吧。(至少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故事,做题。
推 敲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画画,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贾岛是________代的诗人,他在长安城外拜访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簇拥——( ) 避让——( )
斟酌——( ) 衬托——( )
【3】细读短文填空。
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具有_____________的创作态度和__________的钻研精神。
②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试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西北第一哨”热血铸军魂
被誉为“西北第一哨”的新疆白略巴边防哨所,位于祖国西北边唔,防区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两国接壤(rǎng)。这里气候严寒,交通闭塞,每年大雪封山长达6个月之久。“雪海孤岛”的边防官兵常年守卫着祖国172公里的边防线。
天色微亮,第一缕晨光越过山巅的峰顶,照在“西北第一哨”的岗亭上。当你站在两位年轻战士的身旁,可以看到壮美的自然景观。特别是秋天,河谷内金黄的杨树叶,山脚下火红的桦树叶和淡黄的落叶松针叶,山岗上一片褐红的草甸,再配以白雪覆盖的雪峰、飘着白云的蓝天,构成了一个奇妙的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
更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驻守在这里的白哈巴边防连官兵。自1962年9月建连以来,一代代官兵,训练、巡逻、站哨,是他们一日的主要生活内容。他们56年如一日,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守护着祖国的西北边陲。在他们脸上,看到永远书写的是坚毅与忠诚。“一心向党、一心戍边、一心为民”是连队的优良作风、“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艰苦,扛得起责任”是人民对连队战士的夸赞!连队建站之初,老一代戍边人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挖地窝、筑工事、搭建简易木房,靠炒面、馕饼充饥,靠蜡烛、煤油灯照明。连队官兵不畏艰难困苦,始终牢记使命任务,积极练兵备战。如今,边防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4G信号己覆盖营房的各个角落。连队大力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架设边境管控信息系统,对边防线实施全天候监控,有效提升了连队备战执勤和边境管控能力。
白哈巴边防连不仅严守边关,还热心为当地群众服务。一次,一位牧民的孩子发高烧,执勤的官兵二话不说,马上把孩子带回连队及时治疗。这样的故事在边防连举不胜举。连队先后与村里20多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科技兴农等活动,帮助解决生活困难。针对冬季牧民看病难就医难的实际,连队每周派军医走村入户义务巡诊,免费送医送药,修建具有现代风格的“便民理发室”,开通“便民澡堂”、“便民医务室”,受到驻地群众的一致好评,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连政府”。与牧民融洽和谐的关系让连队完成边防任务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坚强后盾。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这是诗人李白对新疆天山周边天气的描述,突出古代军旅生活的苦寒。如今,这里早已是今非昔比。在这里,能处处感到春潮的涌动,那是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身影;在这里,能处处看到山花的烂漫,那是有“西北第一哨”戍边守疆战士热血铸就的军魂!
摘自《央广网社会》报道(有删改)记者赵清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闭塞:________
(2)举不胜举:________
【2】用“”在第②自然段中画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________
【4】文中第③自然段中“连队的优良作风”内容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靠炒面、馕饼充饥,靠蜡烛、煤油灯照明
B. 一心向党、一心戍边、一心为民
C. 守得住寂寞、吃得了艰苦、扛得起责任
【5】从第④自然段中摘录一个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________
【6】读文章结尾段,根据理解做简单批注。________
【7】文章首尾呼应,这样表达的作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巧妙过渡 B. 承上启下 C. 总结全文 D. 结构严谨
18、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草地上撒满了野花,也撒满了阳光。小黄麂又嗅到了山林的气息,它收拢身子刚想往前跳,猛不防让男孩抱住了。男孩知道小黄麂饿了,忙从书包里掏出一大把豌豆粒给小黄麂吃。啊,小黄麂可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嚼起来嘎嘣嘎嘣响,香味引得满嘴流口水,可吃着吃着,小黄麂记起了“醉酒”的教训——好吃的东西总是靠不住,这些圆豆豆会不会使自己晕晕乎乎呢?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大嚼起来。
【1】照样子,写词语。
嘎嘣嘎嘣 ________ ________。
【2】文中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写男孩是怎样对小黄麂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黄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海滨仲夏夜(节选)
①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为________(壮丽 雄壮 壮观)。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________(呼呼 霍霍 扑扑)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②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③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灯火也相继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④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晚间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给第①自然段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2】下列与第③自然段词语“煞是好看”中的“煞”意思不同的是( )
A.脸色煞白
B.凶神恶煞
C.煞有其事
D.煞费苦心
【3】短文按时间顺序依次描绘了三幅图,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句子中所用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灯光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
B.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
C.夜色加深,苍穹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
D.满月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
【5】“一切景语皆情语”,短文中作者虽然没有直接抒情,但细腻的景物描写中已经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请摘抄一个这样的句子,并写一写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按要求改写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百花洲。
(1)请将下面句子变个说法,意思保持不变。
“这只老羚羊,一定有求于我们。”年长的科考队长对大家说。
(2)请将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等科考队员把小羚羊放到地上时,随着小羚羊欢快的叫声,一只老羚羊从草坡背后跑了出来。
22、改成“把”字句.
飞溅的水花打湿了我薄薄的衣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天地。
漫画往往能教给我们一些道理,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你对漫画的理解写一篇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