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华书店给这所小学捐赠了各类图书三百多本。
B.他已经端正了学习态度。
C.既然你知道了读书的好处,就应该好好读书,多读好书。
D.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2、我能在带点汉字的正确解释下标上自己喜欢的记号。
故地: A.原因 B.意外的事情 C.老,旧,过去的
忽略: A.大致,简单 B.省去,简化 C.计谋
3、选择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 )
A.吩咐(fēn)
B.俯冲(fǔ)
C.搭乘(chéng)
D.召集(zhāo)
4、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_______敌人来了,我们_____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秦王______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______有我们两个人在。
(3)冀中平原上的人民______坚持了生产,______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4)______一个人拿一根木棒,______可以把“孑口”守住。
5、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毽子越做越讲究__________有黑鸡毛__________白鸡毛__________芦花鸡毛等__________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飞。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著名作家_____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的人。
②《白鹭》为我们描写了三幅画面:白鹭钓鱼图、白鹭望哨图、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_之情。
7、写出下面节日纪念的人物的名字。
(1)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纪念( )。
(2)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这个节日是纪念( )。
8、根据积累完成填空。
1.“风一更,______,______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句话出自______代______写的《长相思》一词,抒发了作者的______之情。“长相思”属于______名。
2.我们来到圆明园,了解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______、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的历史;我们走进“鸟的天堂”,欣赏了______的大榕树,见到了______的鸟儿,发出感叹:______啊!
3.古人说:“诗中有画。”瞧,“竹喧归浣女,______”,那是一幅村民晚归图;“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那是一幅清澈明净的方塘图;“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那是一幅忧愁难眠图……真是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4.“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十吨重的鲸,约十八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句话使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本册书中我们学习了几篇说明文,我还学会了其他几种说明方法,如:______、______、______。
5.要劝说某位朋友要珍惜时间,你会想到名言:______。同学喜欢乱花钱,你会用这句名言劝告他:______。
9、仔细观察下图,完成练习。
【1】图中,“多半都是自己放走的”前面可以填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2】根据图意,写一段鼓励自己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现代文,完成练习。
书架
冯骥才
①人们大凡都是先有书,后有书架的;书多了,无处搁放,才造一个架子。我则不然。我仅有十多本书时,就有一个挺大、挺威风、挺华美的书架了。它原先就在走廊贴着墙放着,和人一般高,红木制的,上边有细致的刻花,四条腿裹着厚厚的铜箍。我只知是家里的东西,不知原先是谁用的,而且玻璃拉门一扇也没有了,架上也没有一本书,里边一层层堆的都是杂七杂八什么破布呀、旧竹篮呀、废铁罐呀、空瓶子呀等等,简直就是个杂货架子了。
②至于拿它当书架用,倒有一个特别的起因。
③那是十一岁时,我到一个同学家里去玩儿,见到这同学的爷爷,一位皓首霜须、精神矍铄、性情豁朗的长者;他的房间里四壁都是书架,几乎瞧不见一块咫尺大小的空墙壁。书架上整整齐齐排满书籍。我感到这房间又神秘又宁静,而且莫测高深。这老爷爷一边轻轻捋着老山羊那样一缕梢头翘起的胡须,一边笑嘻嘻地和我说话,不知为什么,我这张平日挺能说话的嘴巴始终紧紧闭着,不敢轻易地张开。
④反正我回家后,就把走廊那大书架硬拖到我房间里,擦抹得干干净净,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然后把自己的宝贝书也都一本紧挨着一本立在上边。瞧,《敏豪生奇遇记》啦,《金银岛》啦,《说唐》啦,《祖母的故事》啦,《铁木儿和他的伙伴》啦……一时我觉得自己有点像同学家那老爷爷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感。遗憾的是,这些书总共不过十多本,放在书架上,显得可怜巴巴,好比在一个大院子里只栽上几棵花,看上去又穷酸又空洞。我就到爷爷妈妈、姐姐妹妹的房间里去搜罗,凡是书籍,不论什么内容,一把拿来放在我的书架上,惹得他们找不到就来和我吵闹。我呢,就像小人国的仆役,急于要塞饱格列佛的大肚囊那样,整天费尽心思和力气到处找书。大概最初我就是为了填满这大书架才去书店、遛书摊、逛书市的。我没有更多的钱,就把乘车、看电影和买冰棒的钱都省下来买了书。
⑤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为了充实书架而买书,记不得了。我有过一种感觉:当许许多多好书挤满在书架上,书架就变得次要、不起色,甚至没什么意义了。我渐渐觉得还有一个硕大无比、永远也装不满的书架,那就是我自己。
⑥此后,我就忙于填满自己这个“大书架”了。
⑦书是无穷无尽的。一本本书就像一个个潮头,一页页书就像一片片浪花,书上的字便是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它们汇成了海洋吗?那么你最多只是站立浪头的弄潮儿而已。大洋深处,有谁到过?
⑧有人买书,总偏于某一类。我却不然。两本内容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书,看起来毫无关系,就像分处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滴水珠,没有任何关联一样,但不知哪一天,出于一种什么机缘和需要,它俩也会倏然融成一滴。
⑨这样,我的书就杂了。还有些绝版的、旧版的书,参差地竖立在书架上,它们带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风韵气息,这一架子书所给我的精神享受也是无穷无尽的了。
⑩我爱这一架子书。
(选自冯骥才的《书架》,有改动)
【1】选文围绕“书架”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条简要写一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1)“此后,我就忙于填满自己这个一“大书架”了。”这个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 )
A.总起句 B.中心句 C.过渡句 D.总结句
(2)多选题。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
反正我回家后,就把走廊那大书架硬拖到我房间里,擦抹得干干净净,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然后把自己的宝贝书也都一本紧挨着一本立在上边。瞧,《敏豪生奇遇记》啦,《金银岛》啦,《说唐》啦,《祖母的故事》啦,《铁木儿和他的伙伴》啦……一时我觉得自己有点像同学家那老爷爷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快感。
A.细节描写 B.动态描写 C.场景描写 D.静态描写
【3】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大洋深处,有谁到过?”(“大洋”指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写一写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爱这一架子书。”(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这一结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渐渐觉得还有一个硕大无比、永远也装不满的书架,那就是我自己。”这句话的理解与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下面是同学们爱喝的某种酸牛奶包装盒上的部分资料,分析问答
产品种类 | 全脂风味酸牛奶 |
生产日期 | 2021年6月26日 |
保质期 | 21天 |
营养成分;每100克产品中 | 能量≥236千焦 蛋白质≥22.8克 脂肪≥2.9克 糖类≥23.4克 铁三≥56毫克 钙≥293毫克 |
储藏条件 | 2℃-6℃冷藏存放,开启后请24小时内饮用完毕 |
注意事项 | 可能会有少量沉淀和脂肪上浮,属正常现象。请勿带包装用微波炉直接加热。 |
【1】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正误,对的打“√”,错打“×”。
(1)酸牛奶可以带包装加热______
(2)夏天,酸牛奶必须放在冰箱里冷藏。______
(3)今天是2021年7月11日,这盒酸牛奶没有过期,还可以喝。______
【2】在购买酸牛奶时,需关注外包装上提供的营养成分、储藏条件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信息。
【3】在体育课之后,最适合喝的是( )
A.白开水
B.酸牛奶
C.可乐
D.橙汁
【4】如果星期天打开了这种酸牛奶,星期二还能喝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人间最美是故乡
徐晓林
故乡生长的不只绿叶红花,还深深根植着我念念不忘的初心。我曾痴迷于这个世界斑驳的色彩,也曾天马行空地想象。我喜欢翩翩飞舞的蝴蝶,鸽子美丽的翅膀,还有燕子的呢喃,我曾不知疲倦地到处奔跑。在蛐蛐儿鸣叫的墙角,我用泥巴捏过一座城,里面有国王的骄傲,有凡人的淳朴,没有真正的悲伤,只有永远的笑容。
我曾冒着磅礴的雨,为母亲送伞,为她擦掉脸上的泥土。简陋的教室里,我曾一丝不苟地坐着听课,用拙劣的笔迹,重复着刚学会的汉字。也曾躲在无人的角落,盯着一个女孩偷偷傻笑。我也曾不知天高地厚地大喊,对着山,对着河,对着灿烂的繁星,说要当一个国王,要有无边的疆域,要买吃不完的方便面,要买吃不够的麻辣条……这些,都是我最璀璨的记忆,它深深地,烙印着我美丽的童年。
当然,我也有过眼泪,有过害怕,但忘记了。我只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勇敢、简单、快乐,有梦想,有坚持,也有幻想,对世界有朋友般的微笑,对众生有亲人般的问候。
而如今,故乡是我最纯粹的心跳。每次回到故乡,我都留恋这里的风景;每次回到故乡,我都会面对“赤裸裸”的初心。在这里,我收起了所有骄傲,扔掉了所有负重,也忘记了所有追逐,卑微地站着,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我又高贵地笑着,俯仰天地、浩然独立。
人间最美是故乡。那一棵古树,沧桑的如同这片纵横的土地,却刻着我生命的悲喜,我成长的岁月。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天马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者的“初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我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长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地,“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以前“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长大了。
【2】“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吃饭场景的描写,通过这一场景,“我”的感受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双横线的部分是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结尾的特点是( )
A.抒发感情。 B.点明主旨。 C.总结全文。
【6】对短文结尾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学会承担责任就是长大了。 B.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
C.长大了就要承担责任。 D.能够承担责任的人不一定是大人。
14、阅读下面的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
“鸟的天堂”是一株大榕树。树龄 500 多年。它生长在一座小岛上,位于广东省新会市。这株榕树树冠巨大,笼罩着 20 亩左右的河面,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各种各样的鸟儿。
【1】看到这幅图片,你会用哪些四字词语来描绘?(不少于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为“鸟的天堂”设计一则旅游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童真
我的女儿已经上幼儿园,亲戚朋友们见了,无不____(A.惊叹 B.感叹 C.赞叹)道:“这小姑娘长得越来越像你了!”“是吗?”每每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仿佛灌了蜜似的,“怪不得越长越难看呢!”众人大笑,可女儿却瞪大了一双眼睛,乌黑的双眼亮晶晶的:“我就要像爸爸!爸爸会讲好多好多故事,会写好多好多文章。”
在女儿的心目中,她的父亲无疑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伟人,这使我深受感动,从此也就更加喜欢她了。
这一天,我带着女儿到一个朋友家去。车上的人很挤,我抱着女儿尽力稳住身子。突然,女儿把嘴凑到我的耳边:“爸爸,有人在偷东西。”我一惊,扫了一眼车厢,刚巧看到一个穿夹克衫的小青年手从一位老妇人的口袋缩回。
我的心“突突”乱跳起来,同时转过了身子,低身关照女儿:“别说话!”
但是,那位老妇人却叫了起来,声音中带着哭腔:“我的钱包不见了!”
车里顿时静下来。过了片刻,售票员才不疼不痒地说:“谁拿了钱包,扔出来算了。”没有谁接茬,车厢里____(A.依然B.竟然C.陡然)一片静寂,甚至连空气都凝固了。 .
眼看就要到站了,就在这一刻,女儿却伸手一指,石破天惊般的尖声嚷道:“是他偷的!”
【1】从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第1段中通过对小姑娘的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的天真和倔强。
【3】“我”听到女儿的话后,也看到小偷的手从老妇人的口袋缩回,还低声关照女儿别说话,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曲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展开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给短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松鼠》选段,完成训练。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写出小松鼠搭窝的具体的过程。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窝口有一个____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B.松鼠身上的毛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C.松鼠属于胎生,身上的毛很光溜,很干净。
D.松鼠过了冬就换毛。
17、动物的弄虚作假
自然界一些动物为了生存竞争、fán yǎn子孙,常会弄虚作假,玩弄骗术。其技巧之高超,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装死是动物的一大伎俩,椿象、金龟子只要稍动它一下,立刻会装死从农作物上掉落地面,过会儿又活动开来。鸭子似乎是傻乎乎的,但当其被红狐追捕时,会翻着白眼装死。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
蟹、虾、蛇、壁虎、水螅等能施用分身术,mí huò对方,保护自己。人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蟹或虾的螯足一大一小,有的蛇或壁虎的尾巴粗细与身子相差悬殊,这绝不是先天的畸形,也不是什么稀有品种,而是当它们遇到了强敌,使出了断足截尾的绝招,来一个“舍车保帅”,新的足、尾还未长成原来大小的yuán ɡù。水螅的分身术更高一筹,它被切成数段之后,每一段都可像蚯蚓那样,长出新的完整的个体来。
变色法是动物的又一招式。栖息在北极圈内的白狐、北欧山区的雪兔、日本北部的高山兔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雪鸟,能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如雪鸟到白雪皑皑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春暖花开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盛夏酷暑,浑身又换成栗褐之色;当秋风xiāo sè的时节来到,又穿上与环境协调一致的暗棕色羽裳。
见过竹节蝗、木叶蝶的人,无不为它们的形态与所附着的茎叶是那么相似而叫绝,这是一种生就的拟态。生活在澳洲的叶海马,其体态能模拟周围物体,全身生出许多叶形突出物和丝状物,好似马尾藻一样,在海水中缓缓飘荡,使对手极难辨别。
有的动物甚至会“行诈术”。一位学者曾发现,一只苍鹭为觅食一条小鱼,颇费了一番脑筋:它嘴叼一根小羽毛,在小溪岸边踱着方步,两眼扫视着浅浅的溪水。随即突然止步,有意让羽毛掉进水里面;小鱼误以为是饵料,游近羽毛,苍鹭便以闪电般的动作扑向水面,吞食美味。
动物在面临它的对手或要达到某一目的时,绝不是简单地屈从或毫不yǎn shì其真面目。人们在认识和利用动物时,务必要注意到这点。
【1】根据拼音写词语。
fán yǎn mí huò yuán ɡù xiāo sè yǎn s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椿象、金龟子装死是为了_______,蛇和壁虎施用“分身术”是为了________,苍鹭施用“行诈术”是为了________。
(2)雪鸟到_______的时候,便银装素裹;当_________时,又着上淡黄色的“春装”;_________,浑身又换上栗褐之色;当_______时节到来时,又穿上暗棕色羽裳。
(3)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这点”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概括全文说明内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说明的顺序是( )。
A. 空间顺序 B. 时间顺序 C. 逻辑顺序 D. 程序顺序
【4】本文的说明结构是( )。
A. 总—分 B. 分—总 C. 分—总—分 D. 总—分—总
【5】说说下面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和好处。
有人曾做试验,用红狐追捕养鸭场的50只鸭子,竟有29只在狐爪下逃生。(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
“骗术”伎俩 | 装死 | _____ | 变色法 | _____ | 行诈术 |
动物 | ____ | 蟹、虾、蛇、壁虎、水螅 | _____ | _____ | _____ |
表现 | ____ | _____ | _____ | 模拟周围物体 | 用诱饵引诱猎物 |
【7】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到的“___________,适者生存”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说明短文中各种动物“弄虚作假”的原因。
18、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之所以不厌其详地记下这一节,是这里着实使人迷恋,使人分外感觉到青岛那似海的胸襟。而造成这一感觉的,乃是建设者的聪明,是他们没忘为高楼林立的城市安上一双双明眸。恰恰是这双双明眸,倍加亮丽了青岛,让她永恒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
(1)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永恒:________________ 不厌其详: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一双双明眸”到底是指的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我们所居住的城市有这样的“明眸”吗?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小木船
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明和我是同班同学。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每天我们一块儿上学、回家,一块儿温习功课。我们成了离不开的好朋友,一直到四年级。
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我们俩温习完功课,把自己在舰模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我见他那只做得很精致,就拿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总舍不得放下。不料我一失手,“啪”的一声,小木船掉在地上,摔坏了。他一看,急了,哭着要我赔。我上前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气地说:“谁叫你不小心,非赔不可!”还用力推了我一下。我往后一退,正好一脚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这一下,陈明更生气了。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一把抓起书包,转过身,头也不回就走了。看着被他踩坏的小木船,我也气得说不出话来。我们的友谊从此破裂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右手插进兜里,裤兜胀得鼓鼓的,不知攥着什么。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我惊讶地望着他。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踩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想想那天发生的事,本来是我的错。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陈明跟着爸爸妈妈搬到外地去了。
那天以后,我们俩再也没有见过面。我把他送给我的小木船藏在抽屉里。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
【1】文章围绕小木船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学到的“摘录、删减、概括、改写”的方法,缩写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下面的语句,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人物情感。
(1)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踩坏你的船。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从陈明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从“我”的动作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之间如何相处,这个《小木船》的故事启发我们( )(只填序号)
A.永远不要对同学生气,更不能在生气的时候说话和做事情。
B.同学之间相处,如果有人喜欢你的东西,就大方地送给他。
C.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相互体谅才能增进友谊。
20、仿照例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例:他的作品获得了国内大奖。
他的作品获得了国际大奖。
他的作品不但获得了国内大奖,而且获得了国际大奖。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圆明园也叫圆明三园。
21、下面这组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请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几句话。
兴高采烈 | 得意忘形 |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用“新鲜”写句子。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围绕心爱之物,试着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吧!
要求:1.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2.感情真实,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