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好吃懒做是不体面的。”中体面的意思相同的是( )
A.我们给别人提建议要顾及体面,尊重他人。
B.这件事他做得很不体面。
C.妈妈说人不能只讲长得体面,还要有美好的品行。
D.新闻发言人面对各种提问都不能无故发脾气,否则有失体面。
2、下列汉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惊京掠 B.木目沐 C.烽峰凤 D.抵底地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节即我国传统的( )。
A. 春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D. 中秋节
4、看拼音,写词语。
ài mù ēn huì fáng ài chí yán jìng ji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qīn lüè dīng zhǔ hǎo dǎi xiāo huǐ lǎn duò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5、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2)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下列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_________________
7、照样子,找规律,补充词语。
例:不声不响 ______言______语 ______来______往
______边______际 ______信______疑
例:神采奕奕 书声______ ______ 怒气______ ______
生机______ ______ 风尘______ ______
例:异口同声 扬______ 避 ______ ______ 嘲 ______讽
争______ 恐 ______ ______ 腔 ______调
8、看拼音,写词语
chǔ | yì | fá | miǎn |
基___ | ___然 | 讨___ | ___怀 |
wàng | bào | qín | cǎn |
___想 | ___虐 | ___获 | ___烈 |
9、阅读理解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我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下来。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清澈的笑容。
想起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过分了。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他的价值。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瞻前顾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剥豆速度变化的过程是:快→ → → → 。既然是和儿子比赛剥豆,母亲放慢速度是因为 。
后来母亲加块剥豆速度又是因为 。
【4】“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他都应有完整的体验。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他的价值。”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小学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为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
有一次 上活动课时 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 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到她跟前 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______) ,“骄傲”的反义词是(_______) 。
【2】用波浪线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三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写出文中第二自然段的段落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
【6】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练习。
聂耳
聂耳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
聂耳很聪明,学习非常刻苦。因为家里穷,他上不起音乐学院,就把冬衣买了,买了一把小提琴自己练。聂耳拉小提琴常常入迷,忘了周围发生的一切。有一天,他在河边练琴,天阴沉沉的,一会儿就下起了小雨。聂耳全神贯注地拉着小提琴,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悠扬的琴声透过蒙蒙细雨,飘荡在林间的小路上。许多行人都被吸引住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拉琴。
后来,聂耳成为了一位出色的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革命歌曲。1931年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聂耳万分气氛,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战斗的歌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很快传遍了全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这支战斗的曲子永远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前进。
1.用“”画出第二段的段意。
2.解释下列词语。
(1)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神贯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聂耳写的最有名的曲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支曲子所起的作用是______。后来被定为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请简单介绍聂耳。
12、1、《钓鱼的启示》写的是“我”钓到了一条 ,父亲 ,“我”从这件事中受益的事。
2、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句中“ ”“ ”这两个词语说明毛衣品种多、订货量大,“我”终于取得了成功。
13、阅读理解
了解汉字
汉字是中华儿女伟大的创举,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是一种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很多标志的设计都以汉字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各种元素巧妙结合。如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以汉字“飞”为灵感来源,结合了中国书法艺术与残奥会精神。其设计既体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又展现出运动员不断飞跃,超越自我,奋力拼搏激励世界的残奥精神。
材料二:
2021年5月31日,某校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
小记者:张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张老师:好的。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华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表败?
张老师: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大家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哦,我明白了。
【1】根据以上材料进行判断。
(1)冬残奧会会徽“飞跃”的设计理念,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______)
(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键盘敲击替代了汉字书写,汉字的生命力将逐渐消失。 (______)
【2】请你观察下面的标志,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_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_)
A.中国银行 B.北京大学校徽
C.冬奥会会徽“冬梦” D.故宫博物院院徽
E.世博会会徽 F.中国铁路
【3】根据材料二请你策划一次班级“汉字节”活动。你想和小伙伴们设计怎样的活动名称?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你会搜集哪些资料,组织哪些形式的活动,让活动更有意义?请你填写表格,完成策划。
活动名称 | 活动目的 | 活动内容与形式 |
|
| 1.了解汉字历史,讲讲汉字故事。 |
2. | ||
3. | ||
4. |
14、阅读《鲸》文段,完成练习。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A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B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1】语段中A句运用了___________说明方法
【2】语段中B句运用了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方言
材料一
不同的活法就有不同的方言
同一件事情,用方言说,就可能比用普通话说有趣。广州有个词叫“砂煲兄弟”。砂煲兄弟也就是酒肉朋友,但比酒肉朋友更俏皮,因为有双关的意义。广州人把“混”叫作“捞”,把“泡”叫作“煲”。混日子就叫“捞世界”,泡电话就叫“煲电话粥”。吃砂锅,是既要“煲’又要“捞”的,所以砂煲兄弟就是指一起混世面煲生活的人。
材料二
关于方言的不同声音
[民间的声音] 甲:城市越来越开放,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方言他们听不懂,还是说普通话好。乙:也是啊!而且有些方言听着很生硬、很土,还是说普通话好。 丙:语言如果失去交流沟通的功能,离消亡也就不远了,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 | [专家的声音] 1.方言里有比普通话丰富得多的情感用语,事物的形状描绘也更具体。 ——钱乃荣(著名语言学专家) 2.我们的态度是大力推广普通话,同时采用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 ——陈章太(研究员) |
【1】材料一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用“ ”画出来。
【2】阅读材料一,根据方言猜测意思,将选项填在横线上。(填序号)
(1)成都话“贴心豆瓣”____________ (2)北京话“柴火妞儿”_____________
A.豆瓣酱 B.心腹 C.卖火柴的女孩 D.乡下姑娘
【3】材料二中,民间的声音认为方言可以消失的理由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而专家认为要保护方言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有专家指出要“采用必要的措施积极保护方言”,请你针对保护方言提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爷爷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 上面写着 煮书 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哪能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得心应(yīng yìng)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chǔ chù)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第一节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5.从爷爷的话中,我们知道了“煮书”的含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生命的一部分
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每天都离不开书。每天必看书。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但最可惜的是一本心爱的书。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一样,躺在床上后也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在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忽然,我眼光扫到了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当作一本书读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我没有感到空虚和寂寞,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在旅行途中,在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不可一日无书。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灵的书,赏心悦目的书。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重点读;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出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不妨翻翻,发现某本书是“瞎糊弄”“骗钱货”,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1】“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是指___,作者建议我们读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2】第3自然段记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写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第6自然段,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用“ ”画出来。
【4】文中首尾呼应的两句话是( )。
A.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B.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C.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该是你不可离异的终身伴侣!
D.不可一日无书。
【5】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写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给画“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请用“﹏﹏﹏”画出来。
【3】选文第一自然段用______的手法,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突出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作者在父亲的启发下,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要做____________,不要做___________。
19、请仔细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品名】美林
【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年龄(岁) | 体重(公斤) | 一次用量(毫升) | 次数 |
1-3 | 10-15 | 4 |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
4-6 | 16-21 | 5 | |
7-9 | 22-23 | 8 | |
10-12 | 28-32 | 10 |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 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美林注意事项】第9条“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做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半夜,3个月的宝宝体温39℃,妈妈赶紧把上次剩下的美林倒了4毫升喂他。______
B.玲玲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晚上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______
C.丁丁9岁了,咳嗽得厉害,就自己喝了8毫升美林。 ______
D.妈妈感冒发烧,看到儿子的美林还剩一大瓶,闻闻没怪味,就把它都喝了。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每天大黑骡子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 (仿写句子)
2.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改为反问句)
3.黄晓文正在奔跑。(扩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2.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改成“被”字句)
3.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改成反问句)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紫色的云彩微细地飘横在那里,这是很有意思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小练笔
母爱是下雨时的一把伞;母爱是跌倒时的一句鼓励;母爱是慈祥的目光;母爱是唠叨的话语……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要求:题目自拟,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写出母亲对你的关爱。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