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作者李清照是( )人。
A.清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下面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诡计多端,我特别喜欢他。
B.司马迁呕心沥血创作了《史记》。
C.我不想吃药,为了让我好起来妈妈处心积虑必须让我吃完。
D.李明十年寒窗苦读,成为了高考状元,他得意忘形的样子真让人羡慕。
3、下列诗句中不是表达思乡情感的一项是( )
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4、看拼音,写字词。
1.那méi(______)火jiàn(______)飞向了浩瀚的太空。
2.赵王 zhào jí(________)大臣进gōng(______)商yì(______)解决难题的办法,蔺相如xiàn(______)出了一条妙计。
3.人们在共产dăng(______)的领导下,隐蔽在修zhù(______)的地băo(______)里作战,有力打击了qī lüè(________)者。
4.周末,我去拜făng(______)朋友,途中需要过一条小溪。因为xùn(______)期溪水上涨,搭石被淹没,我索性脱xié(______)wăn(______)裤,蹚了过去。
5、词语美容院(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照着 ( )的翅膀
( )地飞舞 ( )的松树
( )地腐烂 ( )的光彩
( )地划动 ( )事情
( )地响 ( )的森林
一( )苍蝇 一( )触须
一( )香味 一( )毫毛
6、想想填填。我能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______)
(2)无法想象、难以理解。(______)
(3)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之中。(______)
7、写出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______
(2)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______
(3)花生的果实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______
(4)母亲吩咐我们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______
8、将能够替换加点词的词语写在后面括号里。(3分)
(1)茶水对这山旮旯的群众来说,确实新鲜。 ( )
(2)喝了它你会觉得浑身有精神。 ( )
(3)你出去看看外面有什么动静没有。 ( )
(4)多年的战争生活,我早已习惯了各种环境。 ( )
(5)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 ( )
(6)着碾子一转,对你的工作打扰太大了。 ( )
9、阅读短文《不容忽视的光污染》,完成短文后的题目。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其实,很多动物也同样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大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yǔn)命。
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令人非常不适。
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1】短文已经用“‖”划分为两个部分,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做“光污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光污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着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光污染的危害的?结合这个例子想想用这种说明方法介绍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还用了其他什么说明方法介绍光污染的危害的?请你在短文中用波浪线分别画出两种方法的句子,并写出分别是哪种方法。
第1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捡砖头思维
郭永刚
新东方学校被人们称为“出国梦的制造者”,其创办者俞敏洪也被誉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而俞敏洪成功与其小时候他父亲做的一件事不无关系。
俞敏洪在博客中说,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直到有一天,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父亲向俞敏洪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奥秘。此后做事时,俞敏洪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俞敏洪说,“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年第二年我都没考上,第三年我终于考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放弃——(_______) 希望——(_______) 乱七八糟——(_______)
【2】“第一、第二”是表示顺序的词语,还有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在下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无关系”的意思是 ( )
A.没有关系 B.有关系
【4】父亲所阐释的做事情的奥秘是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东方学校被人们称‘出国梦的制造者’”这个称号的意思是( )
A.它帮助你完成出国的梦想 B.它能让你产生出国梦想
C.它能培养出让人产生梦想的人
【6】这篇文章给你以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课文《新型玻璃》,解释课文题目
“新型玻璃”指什么?
12、课内阅读。
商人夹(jiā jiá)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xiān xiǎn)的空气。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sǎn sàn)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2】根据选文第1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 活动 |
_____ | 沿河做生意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老人 | _____ |
【3】画“﹏﹏﹏”的句子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威尼斯由_________到_____的过程。
【4】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威尼斯的夜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根据自己对威尼斯的了解,为它写一句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训练。
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解释词语:
出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章分段,用“‖”在文中标出,并写出段意。
【3】选择短文的中心思想( )
A. 反映了“我”受灾后悲伤的心情。
B. 抒发了“我”非常感激同学们的思想感情。
C. 表达了同学们对“我”的纯洁真挚的友谊。
【4】短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
A. 时间的变化 B. 地点的转移 C. 总分结构
D. 事物几方面 E. 事情发展顺序
【5】将“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缩成最简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一段除了标点符号停顿外,还有哪些地方朗读时需要稍加停顿,用“|”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八仙过海
八仙是中国古代神话里的八位神仙,他们分别是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以及何仙姑,这八位神仙各有道术,法力无边。
有一天,八仙驾云去参加神仙会,路过东海。吕洞宾说:“驾云过海,不算仙家本事,咱们不如用自家的拿手本领,踏浪过海,各显神通,你们看好不好?”众仙都说:“好!”
铁拐李第一个过海。只见他把手中的拐杖抛入东海,拐杖像一叶小舟,浮在水面上,载(zǎi zài)着铁拐李平平安安地到达了对岸。
这时,汉钟离拍了拍手中的响鼓说:“看我的。”随后,把响鼓扔进了海里。他盘腿坐在鼓上,稳稳当当地渡过了东海。
张果老笑眯眯地说:“还是我的招数最高明。”只见他掏出一张纸来,折成了一头驴,纸驴四蹄落地后,仰天一声长啸,驮着张果老踏浪而去。张果老倒骑在驴背(bēi bèi)上,向众仙挥挥手,一会儿就到了对岸。
接着,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曹国舅也都用身边带的东西做渡船,一个个平平稳稳地渡过了东海。
七位仙人到了对岸,左等右等不见蓝采和的人影。原来刚才八仙过海时,惊动了东海龙王的太子,他派虾兵蟹将抓走了蓝采和,还抢去了他的花篮。吕洞宾找不到蓝采和,又急又恼,他对着东海大声喊道:“龙王听着,赶快把蓝采和交出来,要不让你见识我的厉害!”太子听了勃然大怒,冲出海面大骂吕洞宾。吕洞宾拔出宝剑就砍,太子一下子潜入了海底。吕洞宾哪肯放走他,他拔出腰间的火葫芦,把东海烧成了一片火海。龙王吓得魂不附体,忙问出了什么事。太子只得老老实实地讲出了事情的真相。龙王立即下令放了蓝采和。
八位仙人告别了东海,逍遥自在地去赴神仙会了。
【1】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解释,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各自显示出高超的本领。______
(2)人突然变脸大发脾气。______
【3】我会抓住关键词概括八仙过海的方法:铁拐李,__________;汉钟离,__________;张果老,__________……此时我想到了用一个歇后语来概括选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4】蓝采和是怎么过海的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围魏救赵
战国的时候,中国分成七个国家,常常互相打仗。一次,魏国派兵攻打赵国,大将庞涓带兵直接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王立即向齐国求救。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领兵援救赵国。
齐国的军队到了魏国与赵国交界的地方后,田忌打算进入赵国,以解除邯郸的包围。但是孙膑却不这样想,他说:“有人打架时,调解的人一定不能也参与打架,平息纠纷最要紧的是抓住要害,双方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倾巢而出攻打赵国,如果这个时候去攻打魏国,庞涓肯定得回兵救援。这样一来,邯郸的包围就会自动解除。而且,我们可以再在庞涓回师的路上设下埋伏,以逸待劳,一定能打败敌军。”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带兵直扑防守空虚的魏国首都——大梁。果然,庞涓不得不带着军队撤离邯郸往回赶,可是在路上又中了田忌和孙膑早已设好的埋伏,人困马乏的魏国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庞消勉强收拾残兵败将,狼狈地退回魏国。
魏国派大军攻打赵国,本来是志在必得,但是救援赵国的齐国军队向魏国的大梁进军,使庞涓不得不回师。这样,齐国不但通过“围魏”达到了“救赵”的目的,还通过在魏军回师途中设下埋伏,大败魏军。在这个故事里,孙膑不是直接与敌人大军交战,而是进攻敌人重要但又防守薄弱的地区,使得敌人不但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还疲于奔命,最终落败。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1)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来攻的敌人疲劳后再出击。( )
(2)被打得七零八落,不成队伍。形容惨败。( )
(3)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侵扰。( )
(4)战败了的部队。有时也比喻样子惨不忍睹,不堪入目。( )
(5)形容体力不支,疲劳不堪。( )
【2】填空。
战国的时候中国分成七个国家,号称“战国七雄”,它们是( )、( )、(齐)、(燕)、( )、( )、(韩)。
【3】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魏国的首都是邯郸,赵国的首都是大梁。( )
(2)魏国倾巢而出攻打赵国,这个时候齐国一面去攻打魏国,一面再在庞涓回师的路上设下埋伏,以逸待劳,最后打败了敌军。( )
【4】仔细阅读文章,将“魏”“赵”“齐”填写到相应的括号中。
( )国攻打( )国,( )国向( )国求教,( )国派遣的由田忌、孙膑带领的救兵向( )国进发,迫使庞涓从( )国撤退,赶回( )国,途中被伏兵击败。这样,( )国得到了拯救,( )国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被( )国打败。
【5】赵王立即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军队到了魏国与赵国交界的地方后,田忌是怎么打算的?用“ ”画出来。孙膑是怎么打算的?用“﹏﹏”画出来。
16、阅读名著选读,完成文后问题。
①国王触碰到的所有东西都会变成金子,他起初的兴奋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恐惧,他现在害怕极了:“怎么会这样?天哪,太可怕了,再这样下去,我会饿死、渴死的!”
②接下来,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小女儿金玛丽看见亲爱的爸爸站在餐桌前面,就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想要给他一个惊喜。调皮的金玛丽从后面蒙住了爸爸的眼睛,兴奋地喊道:“爸爸……”
③但是,金玛丽的话还没有说完,她就变成了不会说话、不会微笑、不会动的金子了。
④国王别提有多伤心了,虽然金子对他来说很重要,但金马丽才是他独一无二的宝贝呀!
⑤国王跑出宫殿,来到河边,乞求道:“神奇的精灵啊,我再也不要金手指了,求求你,快收回我的愿望,救救我可爱的小女儿金玛丽吧!”
⑥精灵听到国王的请求后现身了,国王连忙向他忏悔:“我简直太傻了,生命中有很多东西比金子重要得多,尤其是我的小女儿……”
【1】选文是( )的民间故事。
A.中国 B.欧洲 C.非洲
【2】为什么国王的手指碰到的东西都会变成金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片石
“南极属于全人类,不准动南极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这已成为所有到南极的人们的共识。在考察期间,船主在我们每次登陆之前都反复讲:“不要拾石头!”“不要挑逗企鹅!”“不要踩坏苔藓!”( )是因为拍摄工作( )不允许!否则,将不允许您再上船。”
企鹅、海豹、海狮都是南极的主人。前来考察的科学家或旅客在道路上走都是悄悄的。记者无限感慨:( )在南极,动物( )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如果有人问我:“南极怎么样?”我的回答是:“南极仍然是一个童话世界!”
保持南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一次,几个记者在冰海中穿行寻找蓝鲸,因为下小雨都用塑料袋套住摄像机。有一位不小心把塑料袋掉进海里了。为我们驾驶小艇的卡地亚小姐不顾风浪,执意去追赶那只漂得很远的塑料袋,直到捞上来为止。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共识——
执意——
【3】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4】 “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片石。”说明了什么?
18、读下面片段,做题。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xiè( )汪洋。qián( )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hì( )翼,风尘吸张。奇花初tāi( ),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方。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读拼音,写出汉字。
【2】本片段选自《______节选)》,作者是_______。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修辞手法,把少年中国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少年中国生机勃勃,前程灿烂,前途无量。
【4】在“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中“干将”的意思是( )
A.姓干的将军
B.古代宝剑名
C.战斗。
【5】在“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中“履”的意思是( )
A.鞋子
B.个人经历
C.踩、踏
【6】这篇文章后来被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改编成歌曲,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歌词,请你根据歌词大意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少年自有_______,心似骄阳________,千难万挡________,今朝唯我少年郎。
天高海阔万里长,华夏少年意气扬,发奋图强_______,不负年少。
A.做栋梁 B.我去闯 C.万丈光 D.少年狂
19、阅读课文语段,回答问题。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dàng dāng )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_____出来_____到树枝底下或者____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sāi sè)到老树空心的缝(féng fèng)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被惹恼(lǎo nǎo)了,( )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hěn hèn)恨声。
【1】在语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2】给语段中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3】在最后一句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句子中的“横渡”是指 ,这句话介绍了 。
【5】下面内容分别表现了什么?请选择序号填空。
A.丰富的感情 B.轻快 C.聪明 D.警觉 E.智慧
①从松鼠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 ;
②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 ;
③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 ;
④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 ;
⑤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句。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从提供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词语:满怀期待 忐忑不安 垂头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湖面上溅起了涟漪。(扩句)
(2)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改为陈述句)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4)妈妈的手紧紧地抱着生病的孩子。(缩写句子)
(5)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修改病句)
(6)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23、习作。
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缩写,请把《一幅壮锦》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让它变得短一些、简单一些。缩写完成后,与原文比较一下,看看故事是否完整、情节是否连贯、语句是否通顺。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