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大理州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   )、释放出的能量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太阳 D.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较多 B.气候异常 C.地壳运动 D.缺树少草

    3秦始皇陵兵马俑是(   )。

    A.青铜艺术品 B.陶塑艺术品 C.铁制艺术品 D.铜制艺术品

    4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是(   )。

    A.嘉峪关 B.山海关 C.雁门关 D.玉门关

  • 2、下列关于研究报告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究报告的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

    B.写研究报告时要写出研究目的,写清楚研究方法。

    C.搜集资料的办法主要有:查找图书、网络搜索、请教别人等。

    D.研究报告必须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结论”。

  • 3、本篇课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________,从而提醒人们________。( )

    A. 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特点;保护动物

    B. 端详变色龙、发现变色龙、放回变色龙;奇怪;保护动物

    C. 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特异功能;细致研究变色龙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A.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2~3次,一般在4、6月产仔数多。每次产仔4~6只。

    B.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请比较A、B两处内容,体会表达上的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yí xiè wāng yáng     qián lóng téng yuān      shì     biān jiāng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 6、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依旧——(__________ 索性——(__________ 茂盛——(__________

    反义词。

    亲近——(__________ 细腻——(__________ 孤独——(__________

  • 7、看拼音,写词语

    píng   héng        dǎn   qiè          chǔ   zhì          chōng

    ( )            ( )               ( )            ( )

    lóng   zhòng          guàn   jūn             yǔn   nuò              shāng   

    ( )            ( )               ( )            ( )

  • 8、1.“心旷神怡”中“怡”的意思是______,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手捧着(______)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______)的心情和这(______)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理解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1)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2)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3)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1“√”标出下面标下划线的字的正确读音。

    (huā huá)   人喧马(sī shī)   (péng fèng)

    2横线①画出文中具体描写银雨洒金街奇景的句子。

    3细读选文,不难发现作者是这样处理三个自然段的关系的:先写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

    4读画横线②的句子,完成练习。

    (1)这三个句子都是比喻句,第(1)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第(2)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第(3)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从这三个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离瀑布越来越________,所以听到的声音越来越________;黄果树瀑布的特点是声响________,形态________。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再完成练习。

    【材料一】离开地球的日子里,神舟十三号创造了一项又一项新的航天纪录: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中国人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女性首次出舱活动、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过春节、神舟飞船首次快速返回……

    【材料二】2022年4月17日,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实现全部既定任务目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完美收官,阶段任务目标全面实现,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三】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飞天梦圆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缩影,更是创新发展的真实写照。“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北斗”组网,“海斗”深潜,一项项重大工程硕果累累;国产大飞机实现首飞、高速铁路屡创纪录、三代核电成功出海,一批批“中国智造”打响口碑。

    【1】根据材料一,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神舟飞船首次太空径向交会对接。( )  

    (2)中国女性首次登陆太空活动。( )

    【2】如果你想了解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的意义,应细读材料_______。读完后,你想对航天工作者说: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三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中国智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成长的桥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 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的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说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一起回来的同学,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我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爱的花瓶,我把碎渣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味一声笑了

    也许智商有限加上读书不用心.。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但我小学时的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像皮皮鲁那祥,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重大转折。

    那年,春天的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是我家向阳的窗下(那里有个半来宽的窄台),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板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后我已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自行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泥水不管地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死亡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清醒意识。于是,父母每隔一个小时就忐忑不安地唤我一次。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就被父母一声又一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稳而又(     ),掺杂着心疼与希翼的呼唤声拉回了 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掉没留下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掉开了窍,变聪明了。只有我自己知道,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的面容上的极大喜说,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对父母来说我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一一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 拿到成绩单时父母脸上流露出的(        )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成了习惯,一 读就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清楚我的智商属高属低,但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全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根据人物心情,短文括号内应填人的恰当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

    【2】读了短文,你认为“成长的桥”在文中指的是(       )。

    A.家乡的一座桥

    B.父母温厚的爱

    C.一座想象中的桥

    D.座印象深 刻的桥

    【3】读画“ ”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可知,母亲转怒为笑是因为( )。

    A.不忍心责怪“我”

    B.怕“我”哭

    C.觉得“我”老实得可爱

    D.“我”笨,责骂“我"也没用

    【4】在别人眼里“我”本来是个笨小孩,但经过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原因是(        )。

    A.“我”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明白了要为父母好好读书

    B.“我”长大了,变聪明了

    C.那次变故让“我"突然变聪明

    D.考全年级第是“瞎猫碰 上死耗子”

    【5】结合短文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中多处写父母给予“我”的爱,请举例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结尾画“ ”的句子,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直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量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秉性:__________________

    低头折节: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文,想想课文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比如说精忠报国的岳飞.你还知道有哪些?(至少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一联关于梅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理解

    有两件事,我认为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镜子,其中一件是老外干的,另一件也是老外干的。我把它们分述如下。

     第一件事: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也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设计的,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

    真是闻所未闻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是怎样一种因素(体制?岗位责任制?金钱的诱惑?铁的纪律?敬业精神?个人品德?还是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日常的共同遵守的生活准则?)使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在时空中更新换代了数茬人的机构,虽经近一个世纪的变迁,仍然守着一份责任、一个承诺?面对咱们自己的豆腐渣工程,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第二件事:在东北地区滨洲铁路穿越小兴安岭那条最长的隧道的山顶,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里长眠着一位异国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曾负责这条隧道的设计。当工程进度由于意外没有按照预定时间打通时,这位工程师开枪自杀了!她以自杀抵补自己的失职和耻辱。

    这种自责方式对我们来说太陌生了。我们太习惯于在失败面前寻找客观原因了,我们也太习惯于在失误面前为自己开脱了。一个肩上负有责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责任事故,别说引咎自杀,辞职谢罪的也少有。一位异国女工程师喷洒着鲜血的自责行为,让我异常分明地看到了我们灵魂中的暗点。

    以上两个故事,将是我后半生永不丢弃的镜子,既照我的言行,也照我的内心,我愿意把这两面镜子送给所有有自省精神的人。

    1真是闻所未闻!________的意思。这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惊讶感慨的感情,在上下两层中起________作用,从表达方法上说是由________转到________。第二件事也有起这样作用的一句话,它是:________

    2下面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80个春秋。________

    ②景明大楼现已超期服役。________

    ③豆腐渣工程。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大钊小时候是个知错就改的孩子。有一年,7月的一天响午,大钊还没有回家。爷爷 焦急地拄着拐棍来到大门口,不停地望着村西头,发现孩子正站在老母庙前一伙赌博的人旁 边看热闹,气得他扭着头进了屋。严肃地问: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看扔玩儿的来着。大钊照实说了。那儿热闹不热闹?”“热闹。大钊低头回答。爷爷用眼盯着他,说:是比在家里念书要热闹得多,可我不让你往那些游手好闲的人堆里凑,你偏去,现在你认错不认错?”“认错!大钊诚恳地回答着。爷爷又说:以后再不要挤在那伙人里看热闹啦,要真学会了赌*博,你这一辈子可就完了!接着,老人又把庄里一些爱赌博的人的丑事, 讲给大钊听,使大钊深受教育。从此,大钊再也不去老母庙里看热闹了。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解释词语:

    (1)游手好闲:( )。

    (2)语重心长:( )。

    【3】本文赞扬了李大钊怎样的优秀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华佗学医

    据说有一年疾病流行,华佗亲眼看到许多人被疾病折磨着。为了(解除 消除)病人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辛苦 艰辛)来到西山,拜精通医术的老人为师。

    华佗拜师后,师傅说:“这里有许多病人,你就专门侍候他们吧!”华佗( )耐心地侍候病人,( )留心观察每个病人病情的变化和用药的情况。(因此 因为),几年后他就掌握了不少治病方法。

    三年过去了,师傅说:“你已经(磨炼 训练)了三年,虽然学了不少东西,但是还要读些医书。”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这里到处是书籍。华佗高兴极了,

    从此不分昼夜地攻读起医书来。

    寒来暑往,一转眼又是三年。一天,华佗正在读书,忽然有人跑来说:“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

    华佗连忙跑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了摸师傅的额头,又摸了摸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无大病,自会好的。”人们都认为华佗医术不精。就在这时,师傅突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不得不人佩服华佗的本领。

    后来,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们治病去了。

    【1】将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恰当的词语用“×”划掉。

    【2】在第二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寒来暑往”是表示时间流逝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四个与时间有关的四字词语 。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5】用“ ”在文中划出最能反映华佗认真学医的两句话。

  • 1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慈母情深(节选)

    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看。

    ②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③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④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由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第①段中描写母亲动作的词语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动词不重复)

    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和“龟裂的手指”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旁边的女人劝母亲时,母亲说了什么?请用“____”画出来。从母亲的回答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塞给“我”的不仅仅是钱,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描写,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文中四个加点的“立刻”,可依次换成“迅速”、“马上、“赶快”、“立即”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理解。

    我们的互联网

    材料一:

    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2018上半年新增网民数量为2968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长3.8%,互联网普及率为57.7%。

    材料二:

    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互联网这种高科技时代的新兴媒体大大方便了人们学习、研究、工作、交流和娱乐。

    材料三:

    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许多人认为,过度上网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上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上网让人更孤独;46.2%的人认为上网会让人缺乏创造性;41.5%的人认为上网会让人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四:

    互联网正在使人们的某些习惯被弱化,甚至渐渐消失。对此,某班同学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统计如下:

    “互联网使人们的习惯被弱化或渐渐消失”调查表

    被弱化或渐渐消失的习惯

    面对面沟通

    看纸质书

    写信

    外出参加聚会

    参加运动

    打电话

    比例

    37.7%

    56.5%

    69.1%

    30.0%

    46.8%

    36.9%

     

    1调查显示,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过度上网最可能导致人(  

    A.内向 B.孤独 C.情绪低落 D.变得被动

    2互联网使人们的某些习惯被弱化,其中被弱化最明显的是(   )

    A.写信 B.看纸质书 C.参加运动 D.面对面沟通

    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网民数量增长十分迅速 B.互联网方便了人们学习、工作和交流

    C.互联网使人们不能面对面交流 D.互联网弱化了人们的某些交流习惯

    4对于小学生应该怎样合理使用互联网络,你有什么建议?至少列举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槐花开了

    ①又到了槐花飘香的季节!

    ②一到花开的季节,门前那一棵棵槐树互不相让,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儿,一簇簇压弯了枝头,在这初夏的清风里散发出了浓浓的清香。盛开着的槐花热烈奔放,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微风轻拂之下,颤颤巍巍(wēi)。尚未开放的,像是婴儿的小脚丫,肉肉乎乎的,细腻白嫩,在碧绿的槐叶衬托下格外漂亮。

    ③古人对于槐花的描述多有伤感。比如张籍的“街北槐花傍马垂”、朱庆馀的“绿槐花堕御沟边”、子兰的“满地槐花乱草生”,里面都满含凄清之意,而白居易的“夜雨槐花落,微凉卧北轩”更使人徒增凄凉。

    ④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槐花带给我无穷的快乐。少年时,家境不好,槐花就成为少有的美食。几个小伙伴一起,扛一根绑着镰刀的长长的竹竿,去割槐花。刚摘下来的槐花嚼在嘴里满口香甜。捋(luō)一小篮儿,母亲下地回家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滴,拌面,蒸上,出锅,加点蒜泥,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是天底下最好吃的美餐。槐花,在那个衣食尚不丰盈的年代里,在那种青黄不接的季节里,就成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⑤槐花开了!淡淡的洁白,淡淡的清香。

    【1】短文围绕槐花写了______、古人对于槐花的描述多有伤感、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的情感。

    【2】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到对应句子后面的括号里。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1)盛开着的槐花热烈奔放,像一只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微风轻拂之下,颤颤巍巍。( )

    (2)尚未开放的,像是婴儿的小脚丫,肉肉乎乎的,细腻白嫩,在碧绿的槐叶衬托下格外漂亮。( )

    【3】仿照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写一种景物,展现出它的动态或静态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垃圾堆上的阅读

    米凯·阿尔伯特是美国一名自由摄影师,一天,他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旅游,经过一处约15公顷大的垃圾场时,一个不可思议的情景映入他的眼帘:一个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的妇女,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腿套长袜,脚穿线绑鞋,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的一个蓝色塑料袋上,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此时,天空悬浮着乌云,一场暴雨即将降落,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她遨游于知识海洋的专注……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

    阅读的妇女叫安杨拉布尼,就住在附近的贫民窟里。“我从小喜欢读书,因家境贫寒,小学没上完就开始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长大结婚后,丈夫没有固定工作,要养活四个孩子,靠他打零工挣的那点钱根本不够,我只好继续捡垃圾。虽然又苦又脏,但毕竟有些收入,孩子们也勉强能够吃饱,这让我很欣慰。”说完她又笑了。

    米凯被安杨拉布尼的乐观情绪所感染,也跟着笑起来:“你的生活如此艰辛贫困,在这样的环境竟还能热爱阅读,确实令人钦佩。”对于赞扬她显然有点不适应,脸也微微涨红了:“看书让我在捡垃圾外,还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改变了我的内心世界,安慰了我不安的灵魂,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在第56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中,《垃圾堆上的阅读》从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5666名摄影师提交的10万余份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当代热点类单幅作品一等奖。评委会的颁奖词是:“这张照片既让人心碎,又让人充满希望。那位肯尼亚妇女生活虽然艰辛,但她只要捡到书就会花时间去阅读。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她拥有好奇心,这好奇心将引导她走向外面的世界,那是远比这里的垃圾场宽广得多的世界。”

    1“米凯迅速端起相机,凝神屏气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个震撼人心的镜头。”之所以说这个镜头“震撼人心”是因为( )。(多选)

    A.靠捡垃圾为生的妇女,却如此热爱阅读。

    B.暴雨即将来临,却丝毫没有影响她专注地阅读。

    C.妇女善良而又好学的精神,打动了摄影师。

    D.她的身份与装扮和她此时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反差。

    2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的是______描写。“说完她又笑了”,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她的____________

    3摄影作品《垃圾堆上的阅读》获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品析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她用知识武装起来的强大的内心世界,嘲笑了世间不肯阅读的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析题目的亮点。

    亮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亮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缩写句子

    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缩写句子)

    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

     

  • 21、缩句 (4分)

    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闪现。

     

  • 22、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你喜欢看漫画吗?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谁?请选择一位老师,用一两件事写出老师的特点。字数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