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服(chénɡ) 抵御(yǜ) 喉咙(lǒnɡ) 间隔(jiàn)
B.穿梭(suō) 酿酒(niànɡ) 抖擞(sǒu) 步履(lǚ)
C.剔除(tì) 雏菊(chú) 勉强(mián) 冤枉(wǎnɡ)
D.狭窄(xiǎ) 僻静(pì) 直奔(bēn) 悄然(qiǎo)
2、以下这段话依次填入关联词,最适合的一组是( )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 )认识规律,按规律办事,事情( )能成功。
A.然而 只要 就 B.然而 只有 才 C.因此 只有 才 D.因此 即使 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是哪一项?( )
A.我们不能以半信半疑的态度去做某件事情,否则将得不偿失。
B.礼仪课要求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穿衣派头。
C.那些默默无问地为助学献上绵薄之力的事迹今天终于露馅儿了。
D.我来参加这次宴会着实是你们的荣幸。
4、补充句子。
(1)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少事,从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填字成词。
负jīng (_______)请罪 (_____) xié 调有序 金碧辉huáng (______) 身临其jìng (______)
6、替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1)他完全相信自己那位青年首长的作战智谋。( )
(2)杨子荣隐蔽在山头上的一棵树旁。( )
(3)是为了提高匪徒们的警惕而作军事演习吗?还是这个老匪对我进一步试探呢? ( )
7、给加点的字注音:(7分)
( )( ) ( ) ( )( )( )( )
滥 竽 充数 履行 丧 葬 吩 咐
( )( ) ( )( )( )( ) ( )
欲 罢不能 搓 揉 惩 罚 稻 穗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书莫放“拦路虎”》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习惯。读书时遇到生字,最好的方法就是 。
2、查字典有三种方法:不知读音的可用 ;会读不知意思可用___________;独体字或难检字可用 。我们在阅读时要养成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习惯。
9、 母爱大于爱母
(1)如今的日子甜得流蜜,我和妻子合计一下,决定出国旅游一趟,辛辛苦苦几十年,也该风光风光了。可令我们犯愁的却是:娇小的“莉莉”。我们出国旅游十多天,没人照顾,请别误会。“莉莉”并非是我们的女儿,而是一只纯种的“松鼠狗”。它金黄色的绒毛,闪闪发亮,晚上还摇头摆尾地钻进我们的被窝里。此刻,妻子抱着小“莉莉”,抚摸着它的头说:“我们出国十多天,没人照顾它,准饿死。”小家伙好像也知道我们此刻正在做“重大决策”似的变得格外乖顺听话。
(2)妻子抱着“莉莉”走来走去,苦思冥想,突然惊喜地来到我的身旁,说:“有办法!”我一边听着一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3)晚上,我们带上水果点心等东西,抱着小“莉莉”去探望母亲。母亲独自一人住在河对面,由于我们工作忙,离得也算远,而母亲又习惯独居一处,因而我们一般都是“逢年过节”,左拎一包,右提一盒,回家探望老人家,连邻居见了也赞誉有加,我则免不了有点飘然自喜:口碑不错!
(4)回到家里,母亲正在看电视节目,我把东西放下,便直截了当地向母亲说明来意:“我们打算出国旅游十来天,这只小家伙就有劳您来照顾了。”据说母亲小时候让狗咬过一次,从此以后就没养过狗。这次为了出一趟国门,只好让她老人家勉为其难了。母亲听了十分爽快地说:“行!这小东西就放在这里吧,保证一日三餐有肉吃!放心吧。”
(5)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老妈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出外游时要注意安全,就好像小时候学校组织郊游的前夜一般,反复强调:药品、日常用具、御寒衣服都应带齐,尤其是必须把钱放好,放妥当!
(6)突然间,母亲不说话了,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电视画面。原来此刻正播放电视专题“古稀老人,携母万里游”,讲的是哈尔滨的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头儿,骑着三轮车携带百岁老母亲,从北到南,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母亲看着看着,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嘴角微微地颤动着。此刻,我看着电视,心里真不是滋味:古稀老人尚能携母走南闯北,看风景,而我们今天却为了图自个快乐,居然斗胆让母亲去照顾“宠物”。相比之下,我顿时感到无地自容,为人之子,亏我想得出来!
(7)母亲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从衣柜的角落里掏出一只淡红色的小布袋,走到我面前,从袋子里拿出一千块钱,递给我说:“这钱是你们平时给我的,我没花,你们把它带上,路上用!”
(8)此刻,我又能说什么呢?母亲这一千块钱,就像鞭子一般一下一下地抽着我。我有的只是自责。我用眼睛狠狠地瞪了妻子一下,只见妻子也羞愧地低下了头,抱起“莉莉”轻声地说:“我们走吧。”
(9)母亲说:“太晚了,把小东西放下,你们回去吧。”妻子并没有把小“莉莉”放下,而是内疚地说:“妈,不用了,我们再想法子安顿它。”母亲觉得有点迷惑不解,她一边说一边把钱“强行”塞进我的口袋里。
(10)我拉着母亲的手,说:“妈,这只狗我们另外设法安置。把你的身份证拿给我。”母亲从枕头底下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问道:“你要身份证干嘛?”
(11)拿起母亲的身份证一看,粗心的我这才留意到妈今年已经75岁了,我心里一酸,嗓门有点哽涩:“妈,给你办护照,我们一起出国旅游!这钱我帮你保管,留着到了国外再花。”
(12)“一起?我?一个老太太?” 我坚定地点点头:“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
……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段中的“有办法”指的是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多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概括说说第(4)自然段对比的内容选项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母亲看电视和我们说明来意相对比。
B.母亲被狗咬过,所以没养过狗和她爽快地答应帮助我们照顾小狗形成对比。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7)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结尾当听到“我们一起出国旅游!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去!”之后,母亲会是怎样的呢?请你想象当时的情景,进行描写,用上两种以上的人物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
【材料一】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墙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
【材料三】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祈盼——_______
奇特——_______
【2】上面三则材料分别介绍了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这三种中国的“老玩意儿”,表达了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 _______的思想感情。
【3】根据材料内容,归纳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为当今的我们,该如何传承中国的这些老玩意儿?
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在英国有位孤独的老人,( )无儿无女,( )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住。因此,老人(宣告 宣布 宣传)出售他漂亮的住宅。
( )这是栋有名的住宅,( )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的底价是8万英镑,但是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而且价钱还在不断(高升 提升 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状况不好,他是不会卖掉这栋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面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但是它的底价是8万英镑。”老人淡淡地说:而且现在它已经升到10万英镑了。青年并不沮丧,他(诚恳 诚实 诚意)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站起来,挥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朋友们,这栋住宅的新主人已经产生了,就是这个小伙子!”
青年以 赢得了这栋住宅的购买权,梦想成真。
【1】请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最准确的词语。
【4】联系上下文,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回答:此时此刻,老人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横线上写上合适的话。
【6】你想对这位青年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登高望远
说到登高,大家一定会非常开心!可是,在忙碌的现实生活中登高的机会对我们来说真是并不多。今天,当我第一次来到韩阿姨家,在这个高达23层的住宅楼里,我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下登高望远。
站在阳台向远方一望,啊!太美了!太高了!难怪古人说:“站得高望得远。”真是名不虚传啊!向下一看,真是有趣。那蚂蚁般的小人在人行道上慢慢地走着,马路上行驶的汽车小得简直像玩具车。再看马路两旁的杨柳树则像一条条小金鱼,春风吹来,柳枝像一条条金鱼在摆动尾巴,真是漂亮极了!马路中央的那座公路桥像一条运动场上的跑道,各种型号的汽车像是运动员一样正在比赛,而站在高处的我好像是观赛的巨人,悠闲自得地看着那些奔跑的车。这种感觉真是威风极了!当我仰头向上看时,我又被另一种景象所吸引:碧蓝的天空一望无际,好像一片大海洋;蓝天上飘动的朵朵白云像小白兔、小猴子、绵羊、金鱼……美丽极了!它们离我是那样近,我好像一伸手就能摸到蓝天似的,真是太有趣了!
我想学习也是这样,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见多识广。登高望远,不仅使我看到了有趣的景象,更给了我许多启示。
1.解释词语。
登高望远:
名不虚传:
2.作者登高远望时看到了什么?
3.由“登高望远”,我们可以想到___(朝代)____的《______》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13、阅读《鸟的天堂》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应接不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话中“到处……到处……”写出了鸟____________;“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有……有……”写出了鸟____________。
【3】从选文中找出一处动态描写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动态描写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那茂盛的大榕树 ②鸟儿栖息的好地方,
画线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指______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指____________。
【5】短文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夜读
书籍是通往心灵的小路。读书,使我远离浮躁(zào zóo);读书,使我宁静淡泊
(bái bó)。读书让我在沉闷的日常生活中还能呼吸到一点自由清新的空气。忙完一天的工作,伴着一室的温馨(xīn xiāng),找一个舒适的姿势,捧一本心仪(yí yì)已久的书,快快进入那个空灵美妙的读书境界中去吧。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平静 宁静)从容地流连于书籍之间,让书香溢满我的心田,让书香释放我的情感,让书香提升我的境界。今天,留存一点读书的情结,多好呀!
书籍是人生忠实的伴侣。别看它沉默不语,它却能满足我情感的一切需要。至少,它在我(沉闷 烦闷)的时候不会将背脊(jí jǐ)向着我。有书相伴,在我悲哀的时候让我得到安慰,在我消沉的时候会得到警示,在我兴奋的时候帮助我恢复平静,在我得意的时候也教我不要忘形。无论多忙多累,无论走得多远,随身带一本书,我就永远不会感受到孤独。
书籍是生命旅程的写真。不同年龄、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阅读,是不一样的韵味。年少时候读《三国演义》,读《水浒传》能一口气读到天明。但现在,我喜欢看人生感悟、生活哲理的书,体味着人到中年的那种况味。我也不会贪读过久,因为明天还有许多重要的事等着已进入而立之年的我。在这宁静的夜里,哪怕只读个三五页,对我来说,已是一种奢侈,已足以让我感到自豪,感到满足。
窗外夜色渐深,我的睡意渐浓。合上书全,塞于枕下,坦然入睡。(平静 宁静)的读书为我每日的繁忙画上一个(优美 优雅)的休止符。三更有梦书当枕,纵然明日有再我的繁忙等着我,在梦乡里,我们会因气息如兰的一枕书香而露出一丝无忧的微笑。
(1)用“/”画去文中带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2)用“——”画出文中括号里用得更合适的词语。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4)填空。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书籍还是什么,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拓展阅读。
_______的巴尔扎克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一生都勤奋写作。一把咖啡壶,支持着他一天写十几个小时的文章。
一次,他写一部小说已经( )写了一个通宵,可他还没有停笔的念头,快到中午时,巴尔扎克累(lěi lèi)得实在( )不住了。碰巧有位朋友来拜访他,巴尔扎克对他说:“我睡一会儿,请你一小时后叫醒我。记住啊,就一小时。”朋友点头答应。
一小时很快就到了。朋友见巴尔扎克睡得那么香,心想:“他为了挤(jī jǐ)时间写作,一点儿也不顾及身体,就让他这一次好好睡一觉(jué jiào)吧。”于是,这位朋友没有( )把巴尔扎克叫醒。一会儿,巴尔扎克自己醒了,他一看手表,呀!自己竟然睡了近两个小时。他马上生气了,对着朋友吼起来:“你,你,你为什么不叫醒我?你可知道我已经( )了多少时间吗?”巴尔扎克没等朋友解释,径直走到书桌前,头也不抬地飞快地写起来。
被弄得尴尬的那位朋友,望着巴尔扎克奋笔疾书的背(bēi bèi)影,无奈地摇着头说:“你呀你,真是惜时如命啊!”
【1】在文前的横线上把短文的题目补充完整。
【2】用“√”在括号中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勤奋—( ) 拜访—( )
【4】选出一组你认为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最恰当的词语。( )
A.继续 支持 耐心 延误
B.持续 支持 忍心 耽误
C.持续 坚持 信心 耽误
D.继续 坚持 忍心 延误
【5】读完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感受。
________
16、阅读下面的药品说明书,完成习题。
【1】王琳因为喝水呛着而不停地咳嗽,她需要吃“止咳灵”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岁的张涛感冒咳嗽了,他每次吃几片?还要注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学校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组织了很多个课外兴趣小组。请根据下面的表格内容,完成练习。
A.游泳小组
B.围棋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3】四(3)班的陈田同学只有周五有空,他能参加的兴趣小组是( )。
A.围棋小组
B.游泳小组
C.足球小组
D.科技小组
【4】小辰周二、周五有时间,但他没有下过围棋,他想参加围棋小组。请问他可以参加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一个朋友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者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更是管得紧。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丹麦很开放,许多方面可以说自由得不得了。然而一个人倘没有或缺乏维护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便会处处受制,颇不自由。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庄子说过“族与吾同类”的话,丹麦人乃至北欧人,对自然的崇尚,对与自然万物达到融洽相处的追求,大有一点庄子理想的境界的意思。
在丹麦生活了几年的中国人,自然也会受到这风气的影响。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常有一只狐狸来光顾。使馆几位爱好者每天为它备好食物,狐狸吃完,抹嘴就走,来亦无影,去亦无踪。有段日子,几位狐狸之友因为出差而未能及时备食,狐狸竟然对中国使馆有了意见,悄悄溜到台球室,把台球叼到院子里,陶个洞埋起来。但打台球的人并没有把台球的失踪同狐狸联系起来,甚至压根儿就不往狐狸头上想。狐狸看看人们这么缺心眼,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太过复杂,弯子绕得太大,让人不懂,便又把那些台球从土里刨出来,让它们滚得满院子都是。总算使馆人们开了窍,开始用心思,找原因。分析来分析去,终于分析到狐狸头上。在那几位狐狸之友回来之前,恢复了对狐狸的供给。大使馆这才天下太平。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准确________(zhǔn zǔn) 符号________(fǔ f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________ 准确——________
安静——________ 开放——________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自己的观点。
19、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没有什么能让我退却
①2018年,69岁的原国家登山队队员夏伯渝成功从珠穆朗玛峰南坡登顶,成为中国双腿截肢者登顶珠峰的第一人。
②1975年,中国登山队第二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夏伯渝被选拔为登山队突击队队员。当时,登山只能依靠老运动员的经验来决定什么时候突击登顶。登山队在攀登至海拔8600米时,强大的高空风挡住了去路。两天三夜的等待,所有的食物、燃料等补给都消耗完了,队员不得不放弃登顶。下撤到海拔7600米的那天晚上,当时才26岁的年轻、不怕冷且在登山队有“火神爷”外号的夏伯渝,将自己的睡袋让给一位体力透支的队友,结果他的双脚不幸冻伤坏死,只能截肢……双脚截止后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专家告诉他:安上假肢可以继续登山。从此,希望的火苗在他心中燃烧!再登珠峰,成了他的梦想和奋斗目标。
③2014年,夏伯渝决定穿戴假肢去攀登珠峰,其困难是令人难以想象的。脚踩的地方地面平不平,落脚的岩石有无松动,他都是感觉不到的。等他用腰部感受到的时候,身体晃动的幅度已经很大了。所以,登山的时候,他的眼睛得始终盯着脚下,看脚往哪边歪就用两只登山杖来维持身体平衡。上山的时候,他只能用脚尖往上爬。下山的时候,就用脚跟。它和山体的接触面积只有一条线,非常容易打滑。然而,当他来到珠峰大本营时,恰巧尼泊尔政府因雪崩取消了2014年所有的攀登珠峰的活动,他只好无功而返。
④2015年,夏伯渝第三次挑战珠峰,他先攀登珠峰旁边海拔6000多米的岛峰。多年登山的经验让他对这次挑战充满信心。可是到了大本营准备突击顶峰的时候,又遭遇了尼泊尔百年不遇的8.1级大地震。幸好他从帐篷里跑得及时,才幸免于难。
⑤夏伯渝第四次攀登珠峰是2016年。这次,他顺利到达了海拔8750米,离顶峰只差94米多的地方,他只需一个多小时就可以登顶了。这时,强劲的高空风突如其来,暴风雪骤降。这样的气候下,无论是冻伤的概率,还是攀登的危险性,都在成倍增加……第四次登峰功亏一篑。
⑥为了实现梦想,2017年,夏伯渝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积蓄力量。他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训练:负重下蹲,150一组,练10组;引体向上,10个一组,练10组;俯卧撑,60个一组,练6到8组。练完以后,他还骑车到距离家20多公里外的香山爬山,爬完香山再骑车回来……此外,他还穿越了腾格里沙漠,攀登了玉珠峰。2018年5月8日,夏伯渝五攀珠峰。六天之后,夏伯渝终于凭借自己不息的梦想、过硬的素质和惊人的毅力,成功登顶珠峰。
⑦夏伯渝第五次的成功攀登珠峰,距离他第一次登峰,已经整整过去43年了。43年,夏伯渝经历了珠峰受阻和双腿截肢、癌症及血栓等病魔的挑战。在困难和死神面前,他一次次告诫自己:“没有什么能让我退却!”坚持43年只为一个梦想,夏伯渝用生命诠(quán)释了攀登者的精神。
(根据相关报道改编)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无功而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如其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章第②段画出说明夏伯渝双腿截肢原因的语句。
【4】文中第④段“多年登山的经验让他对这次挑战充满信心”中“多年登山的经验”所指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道什么时候突击登顶
B.怎样用两根登山杖维持身体的平衡
C.知道什么时候会有雪崩
D.预先攀登珠峰旁边的岛峰积累的经验
【5】给文章第⑥段做简单的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你对文章的结尾“坚持43年只为一个梦想,夏伯渝用生命诠释了攀登者的精神。”中“攀登者的精神”的理解(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②~⑦段叙述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个句子。
(1)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小草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苍蝇和蜘蛛都没有注意到松脂滴下来。他们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万花筒。(12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
(2)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狼论个头和力气比不过狮、虎、豹等。
狼也有胜过狮、虎、豹的地方。
(3)读一读,回答问题。
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儿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①请把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
②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用“尖锐”的不同意思写话。
尖锐(表物体):
尖锐(表声音):
22、句子加工厂。
1.根深叶茂的果树上结满了丰实的果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那真诚的目光感动了我。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诚是一道雨后的彩虹,助你感受生活的希望。(仿写)
真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因为在家里,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细心的你有没有发现,父母的爱也许藏在令你厌烦的唠叨里,也许藏在严厉的批评里,也许藏在琐碎的事情里……请你以“ 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