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要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C.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D.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下列对句子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浸”字很传神。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两句诗只有静态描写,衬托了诗人的忧愁。
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阳的体积庞大。
D.“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这句话写出了景物的动态美。
3、给下列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1】西湖歌舞几时休( )
A.歇息 B.停止 C.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
【2】王师北定中原日( )
A.平静;稳定 B.平定;收复 C.必定;一定
【3】万马齐喑究可哀( )
A.悼念 B.怜悯 C.悲伤;悲痛
【4】江枫渔火对愁眠( )
A.面对 B.对待 C.相合;适合
4、根据词语写同音字。
pínɡ ( )论 ( )风 ( )果 ( )子
yì ( )立 ( )术 ( )志 回( )
5、比一比并组词。
湿( ) 密( ) 棉( ) 形( )
温( ) 蜜( ) 绵( ) 型( )
6、我能列举出两位著名的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孩子呀,不是我要耽误你。这几年年成不好,只靠我做些针线活儿挣的这点钱,实在供不起你读书。如今只好让你到隔壁人家去放牛。”
(1)“不是我要耽误你”说明( )
A.只要有一点办法,母亲也不会影响儿子读书,但是一个人毕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B.母亲怕让儿子埋怨自己,告诉他耽误上学另有原因
(2)“只好”让王冕到隔壁人家去放牛,我可以用一个四字词语表达: 或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世___名 兴高________
足____多____ ____心____血
____名远____ 得____忘____
____计多____ ____心积____
(1)请用上面画横线的词语分别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形容华袁隆平名气极大的时候可以用______,在形容秦桧名声极坏时可以用______;形容彭德怀的智慧可以用______,形容鬼子的奸诈可以用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讲中文,用汉字。”
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和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
“芳草”“眷眷”“依依”……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应该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
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吗?
【1】作者认为中国人的凝聚力强的原因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关于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特点的东西,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
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
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4】这篇短文写了汉字的哪些知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茅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茅士绳结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五十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掉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聘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聘者都答非所问。这位朋友答到:“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要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
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断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子果断地舍弃脚趾,以局部的牺牲换取了生命;服务员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倒向自己,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即使遇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含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了一两次被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作出果断的取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3分)
舍弃—( ) 果然—( ) 果断—( )
(2)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用小标题概括出来。(3分)
(3)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4)亚历山大剑砍绳结,说他是“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想一想,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会怎样呢?(3分 )
(5)孩子果断地“割掉中毒的脚趾”。你认为他这样处理正确吗?如果是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2分)
11、快乐阅读轻松答。(19分)
时 间
每天早晨起来,我都计划这一天该做些什么,到晚上躺在床上时,却又好像什么也没有做。记得幼年作文,总爱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从哪里找来这些词句,似懂非懂地照抄。箭也好,梭也好,在小小心灵里,今天就是昨天,今夜就是昨夜,只是同一个白昼,同一个夜晚,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去了又回来了,直到鬓(bìn)边有了白发,才__________惊觉光阴果真似箭如梭,去了永不再来。于是,问自己:过去几十年,我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一生肯定要交白卷了。
8月中,在美国一小镇,拜访( )了一位84岁的老学者,在他那狭窄( )的厨房里,我向他倾诉内心的困扰( )。
他说:“你应该抓紧现在和未来的日子。”
我说 是的 我在尽力 但是 我已浪费了几十年 他摇摇头说:“达尔文说他贪睡,把时间浪费了,却写了《物种起源》;奥本海默说他锄地拔草把时间浪费了,后来成为‘原子弹之父’;海明威说他打猎、钓鱼,把时间浪费了,终于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说她为了家务和孩子忙,浪费了时间,也能发现镭(léi)元素,而又把孩子教养成科学家。”
我大喊:“这些人都是天才!我只是个平凡人,愚蠢的平凡人!”
“你有权评定你自己是愚蠢的平凡人,我的意思是提醒你,只要有确定的目标,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都不会__________思考和研究,甚至有助于思考和研究,他们自以为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并没有浪费。”
“但是,我年纪大了。”
“我70岁那年,拟定一个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计划,当时,和一位30岁的年轻朋友谈到这计划,他笑了笑, 我知道他为什么笑,在他看来,70岁的老人,时日已不多,还能做些什么,10年过去,我的工作如期完成,仍然在实验室里忙着。”他挺了挺胸,笑了。
“你那位年轻朋友呢?”我问。
“不再年轻,已经中年啦!”
“对他来说,这10年,应该是黄金年龄,想必有很不错的纪录。”
“没有,他承认过去的10年是空白,真正的空白。”
“为什么?”
“依旧__________、推推挤挤地生活,1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这一番话,如__________,我呆住了。
(1)把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写在文中括号里。(3分)
(2)在文中未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3分)
(3)我能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横线上。(2分)
当头一棒 蓦然 熙熙攘攘 妨碍
(4)你敬佩文中的老人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达尔文、奥本海默、海明威、居里夫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类文阅读。
天鹅(节选)
张抗抗
刚看见它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人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芦苇也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我总算亲眼看见了。
【1】“凝视”的意思是___________。从“凝视”一词中可以看出作者_______。
【2】天鹅“外表美”美在__________;“气质美”美在__________。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3】描写“发黑的沼泽地”“黑色的水”的目的是( )
A.突出环境的恶劣。
B.运用对比的写法,用黑色突出了天鹅的白。
C.黑色是深沉的,突出了黑色的美。
D.点明了天鹅的喜好,爱在黑色的沼泽地里生活。
13、阅读小长廊
新型玻璃(节选)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盗窃—(_____) 企图—(_____)
【2】作者要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却先写了博物馆里传出的报警声,是为了( )
A. 突出“夹丝网防盗玻璃”的广泛用途。
B. 引人入胜,为下文介绍“夹丝网防盗玻璃”埋下伏笔。
【3】画“ ”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百宝箱。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片段)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①_______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②,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 给 永远比 拿 愉快
【1】给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
A. :“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2】“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这句中的“它们”指_____________,破折号起_____________作用。文中两个“美好的东西”分别指: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
【3】文中的“给”和“拿”的意思分别指什么?
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1)儿子回家后,高尔基看到儿子栽的花都开放了,这时他有什么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尔基写这封信给儿子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感悟
金蝉脱壳(节选)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1】从金蝉脱壳的过程看,这段话介绍的是 ( ) 的情景。
A. 脱壳前 B. 脱壳时 C. 脱壳后
【2】从作者写的语句看出,发生变化最大的是蝉儿的( )
A. 翅膀与颜色 B. 翅膀与肚子 C. 肚子与触角
【3】与这段话内容不相符的一个说法是 ( )
A. 蝉儿身上颜色的变化是逐渐的。
B. 出壳的蝉儿全身没有一处不是灰白色的。
C. 出壳的蝉儿触角渐渐显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4】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用“ ”画出。
16、阅读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
①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我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衔接着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水。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
②抬眼望去,一片碧绿的草滩上耸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草滩上那几头漫步的牦牛,显得分外悠闲。我曾经领略过西湖的妩媚、东湖的清丽、南湖的辽阔,以及鄱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桨声、昆明湖的笑语……可是此时,我却被青海湖的质朴所震慑,原先那些华丽的感慨被一股大自然的魅力所推翻了。我幻想着,当年大自然在创造青海湖的时候,一定毫不犹豫地甩下那些精细的刻刀,酣畅淋漓地挥舞着最大的画笔,一抹黄,一抹绿,一抹蓝……尽情泼洒。因此,留下了这没有丝毫粉饰和雕琢的湖,留下这粗犷的美,自然的美,质朴的美。
③青海湖还是鸟的世界,是个绝妙的世外桃源。每年都会吸引数万乃至数十万不同种类的水鸟,那红的、蓝的、花的鸟儿,甚至那洁白的天鹅、欢快的云雀、优雅的黑颈鹤,年复一年地从世界各地飞到这里,在这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只有这种神奇、美丽、和平的地方,才能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啊!
④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⑤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形容山脉接连不断,高低不平。( )
(2)形容十分畅快。( )
【2】选文第①段作者是这样写青海的“蓝”的:一是比较,将青海的蓝与_________、_________的蓝进行比较;二是比喻,将青海湖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青海湖蓝得纯净、深湛、温柔恬雅的特点。
【3】选文中主要描写的是青海湖,画横线的句子却提到了其他的湖,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在选文中画出描写作者奇特幻想的句子,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巨大而奇美的画卷。作者能将青海湖描绘得如此美轮美、十分醉人,其原因是( )(多选)
A.运用叠词,如“绿茵茵”“黄灿灿”,写出美好的感受,又具有音韵美感。
B.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青海湖自然质朴的美。
C.实写与虚写相结合,使青海湖具有梦幻般的美,增添文章的感染力。
17、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
①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咽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手指头。大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因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那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擦擦——( ) 医生——( )
挂念——( ) 立刻——(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严监生的( )描写。
A.外貌
B.语言
C.动作
D.心理
(3)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手指头,大家纷纷猜测其中的含义,请概括着写下来。
大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妈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严监生临死时伸着两个手指头不得咽气这个动作,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的人。
(5)结合选文联想严监生的日常生活,写出一个可以体现他性格特点的生活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
(āi ái)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jiā jiá)缝,从大人的腋下钻(zuān zuàn)过去,哟,把短发(fā fà)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的位置了。
1.用“/”划掉文中不正确的读音。
2.选段中的动作描写非常生动,请你找出四个动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中的一系列动词突出了“我”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野菊花,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野花。深秋时节,假若你到乡下走走,只要(捎、稍、梢)加留神,在小路边,河岸上,田野里……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形、印、影)。
野菊花细细的茎杆只有几寸高,细小的绿叶略带褐色,五分硬币那么大的黄色花朵不那么鲜艳。只因为它出身低贱,又没有翠绿的叶子,艳丽的花朵来浓妆艳沫自己,所以没有被人们请为盆中“贵宾”,也没有被文人墨客赏识。
然而,野菊花却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在山间,岸边、篱旁、砖砾中,都能生根、发芽、开花。既使是到了秋风瑟瑟、落木萧萧、百草枯萎的季节,别的名贵花草早已被人们移到暖房,野菊花也仍然以它独有的风姿倔强地挺立着,永不退缩。这时要是你在乡间,会忽地发现东一簇,西一簇,黄澄澄的野菊花在寒风中摇(摆、曳、动),它给人们献上了一份春意,带来了一份生机,你定会情不自禁地说:“好美啊,多勇敢啊!”
【1】圈出文中合适的字。
【2】照样子写词:
黄澄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瑟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
近义词:假如( ) 留心( )
反义词:高贵( ) 前进( )
【4】摘录描写野菊花茎杆、叶、花的语句。
茎杆:
叶:
花:
【5】面对如此美丽、勇敢的野菊花,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死了,比鸿毛还轻。(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改成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写史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司马迁悲愤交加。(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打消了这个念头。(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世界上怎么没有您最想要的东西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不 是一条道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将句子的意思概括出来)
2.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将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3.爸爸常说:“记得改革开放前,我上小学那会儿,天天步行7公里上下学,中午还得饿肚子。”(改成转述句)
4.201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生2565周年纪念日。中国多地举行盛大的“祭孔大典”,以表示对先贤的仰慕和追思。(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连成一句,再写一句孔子说过的话)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改为反问句)
(2)我们按照告示牌的要求去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23、习作展示。
A.题目:我爱汉字
要求:记叙自己学习汉字的经历,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学习汉字的体会,表达对汉字的热爱及学好汉字的决心。
B.题目:学习汉字的故事
要求:记叙自己学习汉字中印象深刻的故事,从而表达自己对汉字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