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阿里地区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几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填序号。

    A.姻(hūn)             好(chì)            款(fǎ)

    B.奠(jì)                 枉(yān)            级(chāo)

    C.敌(chóu)            军(guàn)          (jiào)

    D.水(xǔ)               妒(jì)               杀(zhǎn)

  • 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的《西游记》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B.这些玲珑剔透的艺术品,真让人大开眼界。

    C.弟弟得意扬扬地把奖状递给了妈妈。

    D.当他意识到自己错怪了别人后,便下定决心,登门造访,负荆请罪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时候,可以适当丰富故事的细节。

    B.阅读时,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C.《田螺姑娘》是一本民间故事,从中可以领略到动人的情节,还能认识许多精彩的人物,如勤劳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

    D.借助关键词可快速地阅读和理解课文。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拼音,写词语。

    为了xiāo huǐ_____罪证,三千多名侵略者fèng mìng_____在圆明园内放火,那hóng wěi_____的宫diàn____建zhù____被烧毁了,只留下几道gǒng____门,作为残迹留在那里。

  • 5、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将相和》一文讲了战国时期的三个小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_____________,第二要有_____________,第三要有_____________

    3.《示儿》是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最能表现他爱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

    5.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

  • 6、课内阅读。

    《松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很______

  • 7、课文回顾。

    1.“北京的春风似乎不是把春天送来,而是狂暴地要把春天带走”这句话出自《____________》,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

    2.在《开国大典》一课,____________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奏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名字是《____________》,升起的国旗是_________红旗。

    3.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__________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_________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 8、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再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珍珠鸟外形的______

    2.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珍珠鸟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   搭石(节选)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责这里的人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给选段中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这两段是围绕哪二句话写的?把它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赏析与运用。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这句话采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比作____,这样就写出了脚步的韵律感和____感。我也能用这样的手法来写一写妈妈下班后回家的脚步声:________________

    4选段中画“__”部分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段最后写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请你说一说作者都展现了哪些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慕田峪观云海

    暮春的一天,一位朋友约我去慕田峪长城看桃花,我却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几年前我游黄山时,那“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云雾中不断传来游人的说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定,感触万千: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正因为慕田峪一带群山环抱,草木苍翠,风微沙少,气候湿润,雨雪天后,才容易出现云雾。像今天这样壮观的景象真不多见。

    我们正谈着,一大片白云慢慢飘来,把我们前面的山坡遮盖了,而连绵起伏的长城恰似一条巨龙,昂首翘尾,穿云破雾,伏在这茫茫云海上,大有奔腾欲飞之势。烽火台上,一缕青云正徐徐升起,一眼望去,真像是当年御敌报警的“狼烟”。

    一阵轻风袭来,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山峰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俊秀。白色的云团在山腰浮动,墨绿色的山峦远近高低,层层叠叠,融在蓝天白云之中,构成了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我指着对面的山峰问朋友那是什么地方。他说,那个地方叫苇店。据说,当年修筑长城的壮举感动了二郎神,他在夜间挑了两块巨石赶来相助。刚走到苇店时,鸡叫了,二郎神不愿露其真身,放下石头埋好扁担就回去了。后来,那里就留下了两块巨石,当地人叫“一担石”。人们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上苇店,下苇店,中间藏着金扁担。”人们说,谁若是能找到金扁担,谁就能过上好日子。

    这时,一束阳光透过云层,射到大地上,天晴了。阳光照着风景如画的旅游区,照着长城内外一排排红砖青瓦的农家新房,照着蜿蜒如带的柏油公路,照着一望无际的肥沃农田。

    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话。

    A.形容雾有浓有淡,有重有轻,模糊了人的视线,使景色辨认不清。______

    B.指雾中的花香浸入五脏六腑,使人感到舒适。____

    C.形容云千姿百态,人的眼睛看不过来。____

    【2】从文中找出概括写黄山景色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

    【3】用原文回答慕田峪山雾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正确答案下面画横线。

    ①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②阳光下,山显得更青了,云显得更白了。(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

    【6】文中引用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sā sǎ)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你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quān juàn juān)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xiān  xiǎn)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文中的词填空。   

    ________的仙女 ________的果实  ________的衣衫 

    ________的图书  ________的词语

    3作者从写作中感悟到了什么?阅读做笔记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是电

    我是电,我是电,哈哈!我唱着欢快的歌儿来啦!

    喂!小朋友,我的本领可不小,人们缺我就会恼!也许你认为我在吹牛吧!我啊,既不是吹牛,也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是千真万确的,如果你不信,就听我来讲讲:你们生活在缺我不可的时代。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我,咳!那简直是不堪设想的。城市会瘫痪,工厂得停工,电灯不能亮,电车开不动,广播成哑巴,电视无图像,就连你那宝贝电动玩具,也动弹不得呀……。

    我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很久以前,一个叫富兰克林的人发现了我。后来又有好多勤奋的人利用科学的方法,把“火爷爷”“水奶奶”“太阳妈妈”的能量转化给我,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呵!想起来了,还得向你介绍介绍我们电的两大家族:那就是正电荷家族和负电荷家族。你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所产生的电荷,是正电荷,那么,许许多多正电荷的团体,便是正电荷家族喽。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所带的电荷便是负电荷,许多负电荷组成的团体,当然就是负电荷家族了。不得不提醒你,我们有一个特别古怪的脾气:同一家族的内部,彼此勾心斗角、互相排斥,而不同的两个家族之间却能和睦相处,互相吸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我通常是脚踩着钢丝前进的,我的行走可快呐!最快时1秒钟就能飞奔30万公里,只有光伯伯的速度才能和我相媲美。

    但是,有的时候我也十分苦恼。人们如果不小心碰上了我,轻则会麻木,重则会身亡。你们在用我时,线路可千万不能接错,我穿的橡胶皮衫也千万别弄破。在家用器具上多了一根尾巴套的便是地线,使用时通入地下,那安全性就大多啦!如果使用我时万一碰上了我,该怎么办呢?第一,切断电源。第二,给碰上我的人进行人工抢救,使他起死回生。

    【1】阅读本文时,你运用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写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古怪——( )                    勤奋——( )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是被一个叫富兰克林的人发现的。( )

    (2)人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把“火爷爷”“水奶奶”“人妈妈”的能量转化给我。( )

    (3)“我”的家族分为正电荷家族和负电荷家族,不同家族互相排斥,同家族之间才能和睦相处。( )

    【4】“我通常是脚踩着钢丝前进的,我的行走可快啊!最快时1秒钟就能飞奔30万公里,只有光伯伯的速度才能和我相媲美。”的意思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五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写出“我”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使用“我”时,如果不小心碰上了“我”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潭(有删节)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

    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

    ……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我们来到潭边,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少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文中画“~~~~~”的句子①和②属于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写出了瀑布飞溅水花的______。请你找出一句静态描写的句子,用“_____”画出来。

    【2】文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是_______,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比作_________,写出了梅雨潭“绿”得___________

    【3】读读文中【   】里的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4】下列关于短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全文重点在写梅雨潭“绿”的特点,第二自然段对梅雨亭的描写是多余的。

    B.全文的观察点是:先是在山边,接着在梅雨亭边,最后在梅雨潭边。

    C.作者在观察、描绘上极为精细,如写梅雨瀑的水花,从轻风起来时的飘散状态看,作者觉得像杨花。

    D.短文先写“梅雨瀑”,不仅仅是为了描写“梅雨潭”周围的环境,交代“梅雨潭”的绿的成因,更是为了刻画一幅完整的梅雨潭的绿色图。

    【5】试比较短文开头和结尾两个句子在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了大雨,便被浇成了“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说   你别再熬夜了  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 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包袱喜眉笑眼地说 :“去吧,你要的伞!”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联系上下文说说“落汤鸡”的意思。

    落汤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短文第4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短文,揣摩人物心理。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娘沉思良久,她在想: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5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在方框内做简单批注。

    6用横线画出和短文第一自然段内容相照应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好处:  

    7“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这是为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昆虫的“鼻子”——触角》,完成习题。

    昆虫的“鼻子”——触角

    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聚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军师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

    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并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聚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嘤嘤声,知道雌蚊的呼唤;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示。他们模拟昆虫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选自“瑞文网”,略有改动)

    【1】短文以“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开头有什么作用?(       

    A.增强文章的科学性,说明昆虫的触角作用大

    B.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激发读者了解昆虫触角的兴趣

    C.增强文章的准确性,说明人类对昆虫触角的研究深远

    D.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说明昆虫的触角对人类生活影响大

    【2】下列说法符合文章意思的是哪一项?(       

    A.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

    B.仿生学家根据报警器发现了昆虫触角很灵敏。

    C.昆虫全凭它头上的触角判断周用是否存在危险。

    D.昆虫外形各不相同,但触角都长在头上很相似。

    【3】下列哪个例子能够体现出昆虫触觉灵敏?(       

    A.苍蝇逐臭

    B.蟑螂逃跑

    C.蚂蚁聚集

    D.雄蚊听声

    【4】最后一段“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示”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A.无数蚂蚁在江边聚集成六个大字

    B.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不同形态的触角

    C.昆虫的触角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

    D.昆虫的触角上分布着许多不同功能的感觉器官

    【5】短文主要介绍了昆虫触角的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介绍这种特点?请结合文中信息简要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从下面的词语中,挑出相当于文中划线词语意思的(  

    A、即使…………

    B、不管…………

    C、虽然……还是……

    (2)文中画线的句子,写了吃音玻璃________

    (3)读下列句子,找出它的说明方法,把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上。

    举例子

    打比方

    列数字

    A.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________

    B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________

    C.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________

     

  • 17、阅读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萎打猪草,娘起早贪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茏花。//

    有一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蛛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回家路上,看看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的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的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笑着,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1)第5自然段中的“你看——”使用的破折号表示( )

    A、声音延长 B、话题转变 C、解释说明

    (2)第6自然段中的“我慌乱地点点头……”使用的省略号表示(

    A、说话断断续续 B、语意未尽 C、列举的省略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文章三次写到了娘的“笑”,但其中的含义各不相同。请联系上下文理解“笑”的含义。

    ①处:“娘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娘笑笑,没吭声”似乎在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娘笑着向二丫娘夸我”,笑中包含着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呢?

    5.作者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拟了以下三个题目,根据本文的中心,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是否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在不易觉察的生活细节之中,你是否发现了珍贵的母爱?说说发生在你身上的母爱故事。

     

  • 1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_____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释,“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地解释:“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关联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绿的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晴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

    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食其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循善诱: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3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这是一个__句,把__比作___。从中体会到了____

    4将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这是对父亲______的描写。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下,小群为书包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了父亲关爱小群的三件事,请你简要概括。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1)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19、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敦煌鸣沙山位于祖国西北,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旅游胜地之一。

    出敦煌城向南6千米,一眼就看到( )起伏的鸣沙山。它东枕西北明珠莫高窟,西至党河口,( )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牙儿,弯弯(  ),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 ),排列整齐。

    由于山势陡峭,攀登只能缓缓而上。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真是扣人心弦。

    【1】给短文加个题目。

    【2】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使语句通顺。

    相接 连绵 延绵 相连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胜地 :  

    扣人心弦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陡峭(   一尘不染(

    【5】敦煌鸣沙山有三个特点,分别是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在那儿,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悦。(改为反问句)

     

    (2)我们按照告示牌的要求去做。(改为双重否定句)

     

     

     

     

  • 21、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那样不会被人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松鼠不是肉食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鸟在笼子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下面是一篇“新闻报道”中的六个句子,根据文体要求和事情发生的时间排列句序并自拟一新闻标题。

    ① 不久,国务院批准扬州港正式对外开放。

    ② 年初,扬州市委、市政府向中央办公厅提出了请江总书记为扬州港题字的要求。

    ③ 大家无不衷心赞叹:这是江总书记对家乡人民的亲切关怀啊!

    ④ 在扬州港的开港仪式上,有关领导展开了这幅题字。

    ⑤ 这以后,江总书记挥毫写下了“扬州港”三个大字。

    ⑥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曾经是历史上东方四大通商口岸之一的扬州港亲笔题写了港名。

    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标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2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