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件事背后大有文章”这句话中“文章”的意思是( )
A.指做事情的方法、计划等
B.泛指著作
C.指暗含的意思、复杂的情况
D.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挣钱(zhèng) 呼啸(xiào) 侵略(qǐn) 涨潮(zhǎng)
B.商量(liang) 磨灭(mó) 称赞(chēng) 脊背(jí)
C.红晕(yùn) 强逼(qiáng) 述说(shù) 搭乘(chéng)
D.冠军(guàn) 杀菌(jūn) 龟裂(jūn) 降临(jiàng)
3、和“因为光是做这些事已经令我忙得晕头转向,哪有空儿做坏事”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A.这些事情让我忙得晕头转向,我没有空儿做坏事了。
B.即使做这些事让我晕头转向 ,我还是有空做坏事。
C.因为做这些事情占用了一些时间,虽然晕头转向,但还是可以做坏事的。
D.虽然做这些事已经令我忙得晕头转向,难道没有空儿做坏事?
4、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书( )画 顶天( )( ) 良( )美( )
( )( )皓渺 乐( )不( ) ( )( )旖旎
( )( )胜数 美妙( )( ) ( )( )大悟
(1)含有反义词的同_______,我也能写出这样的词__________
(2)形容“非常美妙,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词是___,形容“美好的时光和景物”的词是___。
(3)请任选上面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日积月累。
1.南宋理学家朱熹对怎样读书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说:“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告诉我们要以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
3.《论语》中说要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莎士比亚说:“________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6、读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
(1)春天最美是lí míng( )。单单是天边那微微的hóng yùn( ),就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了。
(2)我不rěn xīn( )去看母亲shòu ruò( )的背影,鼻子一酸,留下泪来。
(3)一走进国家bó wù guǎn( ),那各式各样的qí zhēn yì bǎo( ),真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叫人yìng jiē bù xiá( )。
7、背一背,然后补写完整。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朱熹)
(2)__________,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
(3)要想获得成功,离不开吃苦,就如俗话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
(4)每当和同学谈到淡泊名利时,我总会想起诸葛亮的那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
8、[近义词]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近义词。
(1)妈妈临出门前嘱咐我一个人在家要把门窗关好。________
(2)海力布镇定地对大家说,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了。________
9、阅读理解。
心灵的伤疤
很小的时候,我和一群淘气的小伙伴在我家庭院一棵梧桐树的树干里嵌进了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没想到两个月后,我们再去取那个石头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怎么也取不出来了。
没办法,就只好眼睁睁看着那石头长在那棵树的树千里。后来,石头裸(luǒ ruǒ)露的部分越来越少了。五年时间,那块石头(果然竟然)被完全裹在了梧桐树青色的树干里。站在树下,已经一点儿也看不到石头的踪影了,而且包裏起石头的那一段树皮,明净、光滑,完好如初,一丁点儿的伤痕都没有。我高兴地跟祖父说“那块石头一会儿也没影响这棵梧桐树的生长。”
祖父摇着头叹息说:“伤疤结在树心里了。孩子,总有一天,这个伤疤会害掉这棵树的。”我一点儿也不相信祖父的话。看着那棵梧桐树那么蓊(wěng)蓊郁郁地成长,看着它一年一年变得粗壮、高大起来,我根本不觉得那一块石头能害掉一棵那么粗壮的树。
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了。一天早晨,父亲忽然来电说:“昨天夜里咱们这里制起了大风。”我问父亲家里有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被风刮断了,断树把树旁的柴屋砸塌(tà tā)了。”我听了大吃一惊,一棵那么粗的树,怎么会被一场大风吹断了呢?
我急急忙忙搭车赶回去一看,(果然 竟然)看见那棵梧桐树断了,而折断的地方正是我们嵌进石头的地方,在白森森的断裂处,那块石头若隐若现地裸露着。父亲叹息说:“如果这伤只是在树皮上,那倒没什么,但可惜它是伤在树心里……”
是的,有什么伤能比心里的伤要能毁掉一个人呢?皮肤表层的伤疤,只不过会给我们的外貌带来一丝丑意,而心灵上的伤疤,却可以不露声色地毁掉我们。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踪迹——______葱葱茏茏——_____隐隐约约——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所讲述的事件概括完整。
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十多年后,树被风刮断了。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2自然段中,“我高兴地跟祖父说”,“我” “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第3自然段“祖父摇着头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5】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今年87岁。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所在的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团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7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这位博士以辛勤的汗水换取了累累硕果,用来报答自己的祖国。他和同志们共同努力,研究脑神经疾病,现在这项研究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杜子威的语言描写,通过读他说的话,我感受到他的( )。
A.谦虚 B.节俭 C.健谈
【2】你认为要想更好地理解这篇短文,可以查找哪方面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题目是“爱国的杜子威”,他的爱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你用简短的话概括出三点。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让你采访杜子威博士,你会问他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表达了什么情感?
12、课外阅读。
童年的时光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沁人心脾,留给我长久的回味。
童年是清香的。那时的天很透明,蜻蜓、蝴蝶、“拜拜跳”在草丛中飞舞、跳跃。我在草丛中追着蝴蝶奔跑。山间清朗的风,带着花草的芳香,迎着我的面颊吹过。我能感觉风在耳边吹过,心中无限喜欢这种清香的感觉,想再多待一会儿,多享受一会儿。只是山间旖旎(yǐ nǐ)的风光在太阳落山后仿佛就无处找寻了,不知疲倦的我只得随母亲下山。
童年又是甜蜜的。那时我参加了绘画班。老师姓陈,年轻貌美,温和善良。班里的同学大多是温文尔雅的,而我相比较则胖点,而且年龄最小,可能因为这样,陈老师最喜欢的就是我。绘画的时候,我的眼睛总是盯着门口,仔细观察是否有人参观。有人看的时候,自然要表现得最好,一笔一画都要规范;没有人看时,自然是能省就省啦。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叫。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童年偶尔会酸。7岁的阳春三月是我忘记不了的。那时的我平凡又调皮,总是忘带作业本甚至课本,火山爆发的语文老师一怒之下,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揪起我的衣领,把我放进办公室。面壁“思过”了一节课,我终于写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啊老师,我想对您说我犯了错,您可以批评我、骂我,但不要不让我读书,您不让我读书,我学不到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不了本领,将来找不到工作,是会来找您算账的啊。”当语文老师当众宣读这段话的时候,全班爆笑,大家都笑出了眼泪。
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我时时喝它,越喝越想喝,越喝越回味无穷。
1.文章的总体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2.你从哪里可以看出童年是清香的?请画上横线。
3.童年是甜蜜的,这种甜蜜表现在( )
A.休息的时候,“我”总是第一个躺下,好像一只懒猫。“过来!”陈老师叫。“我”就会迅速地爬过去,倚在她腿上,同她谈天说地,甜蜜无比。
B.老师让“我”面壁思过一节课,“我”终于写了一段话,让全班同学爆笑不止。
4.当语文老师宣读“我”写的那段话时,全班同学爆笑的原因是( )
A.“我”写的话真实可信,同学们认为“我”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B.“我”不怎么懂事,写出来的话幼稚可笑。
5.童年犹如一杯清香甜酸的柠檬茶,除此之外,你感觉童年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火神山医院是首个接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也是凝聚多方力量、诠释“中国速度”的一座医院。几百台大型机械、数千名工人同时作业,施工画面吸引4000多万中外网民在线观看……广大网友变身“网络包工头”“云监工”,密切关注医院建设过程。10天10夜争分夺秒,火神山医院在日夜轰鸣的机械声中拔地而起。这速度的背后,是中国建造技术的创新,是更丰富的抗“疫”经验,是同舟共济、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材料二)无论是非典还是此次疫情,我国皆在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现将三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A.火神山医院的建成与使用完美诠释了“中国速度”,是技术创新和中国力量的体现。
B.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5G网络全覆盖,得益于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
C.北京小汤山医院与武汉火神山医院编设床位数一样,建设用时也相同。
D.疫情防控不是单个人或是单个部门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
【2】结合材料谈谈在“中国速度”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写一段讲解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午夜。香港,
让我拉住你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听所有中国人的心跳和叩问。
(l)这里的“午夜”是指哪一时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风雨归程”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①我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它就装在我的小枕头里。
②小时候,我就有落枕的毛病,早晨起来,常常是至着脖子,疼得直掉眼泪。母亲小心地在我颈上揉捏着,愁眉不展。市场上买不到合适的枕头,母亲决定自己动手为我做枕头。这可是个细心活,棉花太软了易凹,太硬了又易伤。母亲便用筷子把棉花弹得蓬松,感觉适中才放进枕袋。两天后,我终于有了舒适的枕头。晚上,头枕在上面,枕头的中间凹得适中,我的颈椎正好被高起的部分托举着,被棉籽轻轻按摩着,那感觉只能用幸福来形容。枕头就像母亲温软的手,枕着它,就像躺在母亲的怀里,呼吸之间全是爱的味道。
③可是夏天来了,棉花被汗水一浸,难免要发霉,皮肤特别敏感的我索性推开枕头,仰着头睡觉。结果自然是又歪了脖子,母亲又有了心事。
④后来我就有了一只绿豆皮做成的枕头。枕着它,只要轻轻一动,就会发出一种“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像没有歌词的童谣,在静静的夜空弥散。枕着这只绿豆枕,就是枕着满满的幸福,我自然睡得格外香甜。后来才知道,为了攒这些绿豆壳,妈妈学会了自己生豆芽,并一个一个把绿豆壳从豆芽上剥下来。
⑤上中学了,离家那天,母亲又在我的行李中悄悄地塞进一只新枕头。 新枕头溢着一股股药香,沁人心脾。母亲说,这个枕头里面装着红花、当归等好几种中药材,不仅能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还能安神助眠。这只枕头也是母亲亲手缝制的。枕着药枕,听着中药材的窸窣声音,我仿佛又找到了家的感觉。每一次闭上眼睛,就像是一手牵着父亲,一手牵着母亲,来到了一片落叶林,眼前一地金黄。幸福就像那金黄的落叶一样,唱着歌,缓缓飘进我的梦里。
⑥直到现在。无论是走亲戚,还是旅游,我上哪儿都得带上我的小枕头,有了它我才能睡得安稳。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的小枕头里装得满满的都是母亲的爱,是幸福。
【1】请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2】第③自然段中母亲的“心事”是_________。
【3】短文写了“我”的三只枕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它们之所以让“我”幸福,是因为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是“我”枕着枕头时联想和想象,请写出你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_________
【5】文中作者用枕头生动地写出了幸福。如果让你以“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你会选择下面的哪些材料来表达?(多选)( )
A.绿萝有若顽强的生命力。
B.在坐公交车忘了带钱时,我得到了陌生人的帮助。
C.奶奶常在我回老家时为我做上一碗我爱吃的饺子。
D.在考试前,老师热情鼓励我们。
E.爷爷记不清很多事情,却不忘给我买我最爱吃的烤红薯。
F.爸爸总是批评我。
16、阅读
景阳冈(节选)
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揪,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1】选段中用“//”把短文分成了三个层次,即武松打虎的三个回合,请根据提示为一、三回合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2】“大虫”的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这三个动作描写了老虎____的特点。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写武松“打折了梢棒”,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烧棒的这一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康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选文中划“ ”的有两个问句,第一个是_______句,第二个是________句。请将第二个问句换个说法,使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
【2】文中划“ ”的句子,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__________。
【3】“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中蔺相如“往回赶”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语段,你认为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蔺相如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月光下的童年
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乘凉。
我也是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小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着扇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故事声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近草堆,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双手一捂,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小伙伴斗蛐蛐儿。
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在月光下品尝月饼,还一边唱着“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歌,真快乐。
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和的月光。
在我眼中,月亮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美丽的月光。
【1】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2】幼年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3】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4】“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可以仿照作者回忆童年的三件事的写法,写一写自己童年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注意写清楚事件,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睛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的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第6自然段的比喻句,用“﹏﹏﹏”画出文中的反问句。
【4】从全文看,白鹭的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用两个字概括,不少6个字,不超过10个字,包括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下面两句话。
花生的味道美。 花生可以榨油。
______
21、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改成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
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悠然自得
____________
23、表达与交流。
每一种平凡的事物都能给我们以启迪,就像我们从落花生身上知道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就像我们看到荷花就想到要出淤泥而不染……请选择你熟知的一种事物来写,要抓住它的特点,并联想到生活中有类似特点的人,从而说明一个做人的道理。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