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期末葫芦岛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对下面这句名言理解不正确的是( )。

    只有按照正当的法则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

    A.动物不会按照人类的法则来生存。

    B.人类的生存法则只是针对人,按照正当的法则生活的人有别于动物。

    C.不受道德法则约束的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

  • 2、宋代诗人陆游有诗句:“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这里的“期颐”指人的(       

    A.七十岁

    B.八十岁

    C.九十岁

    D.一百岁

  • 3、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透(tì)     爪(lín)     候(shì)

    B.健(jiǎo)   记(zhuàan)   (kuàng)

    C.落(pò)     良(xùn)   弱(xiāo)

    D.缝(rèn)   殿(biàn)       (guān)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 )如醉        兴高( )          应接不( )     ( )( )

    ( )画意        丰衣足( )        ( )然无味       ( )( )有味

    1.仿照画“ ”的词语的形式,再写两个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词语是一个褒义词,与它意思相近的贬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构成反义词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填上动词,例:腿(不能重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不及______ ____________忘食 美____________

  • 7、按查字典要求填空。(4分)

    ①“字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   ,去掉部首第十一笔是   。用这个字可组成词语  

    ②“字的部首是 ,换部首可以组成新字  

     

  • 8、读句子,写词语。

    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zhēnɡ áo(  ),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它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 gěi(   )它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上苍每一滴lián mǐn(  )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的沙土上,即便是入地即干,也会让这批战士继续 lì(  )在那里奋勇杀敌。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1】如果将这个场景拍摄成电影,我会抓住____的细节进行拍摄,因为这样可以突出_____

    【2】选文主要写母亲给“我”钱,第二自然段却写了另一个女人,这是否多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四自然段中“立刻”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塞给“我”的不仅仅是钱,还是________

  • 10、摘录描写英雄人物的词语。

    例:顶天立地   气壮山河

     

     

     

  • 11、阅读

    心脏咚咚跳不停

    常言道,生命不息,心跳不止。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就意味着死亡。而且,在人体器官中,心脏也是唯一从不休息的器官。它就像一个强力泵,推动着血液不停息地在血管里来回流动,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身体各部位的细胞。

    与水泵不同的是,心脏不需要外力,它天生就是个“永动机”。当然,这和心脏的构成有很大的关系。心脏是由心肌构成的人体器官,而心肌呢,是能进行有节律运动的肌肉,这就是心脏长时间、有规律跳动的原因。如果有一天,心肌收缩停止了,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

    心脏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概有我们的拳头那么大。它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中间有隔膜分隔,由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和心脏瓣膜组成。左心房和右心房是两个空腔,位于心脏的上部,它们负责把血液压入心室。而左心室和右心室,主要是把血液压入血管。右心房接收身体各部分的血液,并输送到右心室。右心室泵出血液到肺部,在那儿释放出二氧化碳,溶入氧气。然后,回到左心房,再到左心室,左心室泵出血液经过循环系统,给全身的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也在不断长大。在婴儿时期,心脏只有17克左右,16岁时可达160克左右,而到了成年,男性心脏为250~340克,女性的为230~280克。通常情况下,心肌每分钟跳动75次左右,每跳动一次搏出的血液大约有60毫升。这样推算,由心脏排出的血液一昼夜就有6吨多,简直可以装满一辆大卡车。如果一个人能活到80岁,心脏就要跳动大约30亿次。怎么样,这也算是个天文数字吧!下面这组数字更令人吃惊。倘若把一个人全身的大小血管加起来,那么总长度大约是10万千米,足足可以绕地球两圈半。这些血管里的血液都要靠心脏的工作来供给,而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一周的时间只有25秒。可见,心脏的工作多么繁重啊。

    关于心脏,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去医院体检,有时候医生会量一下你的血压。那么,血压是什么呢?原来,心脏不分昼夜地重复着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流动。这种由心脏收缩和舒张所产生的压力,通过血液作用到了血管壁上,就形成了血压。

    当心脏收缩时,血液的流速最大,动脉中的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最大,这个压力的最高值就叫收缩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压。相反,当心脏放松,在舒张时,动脉内的血液压力下降,就产生了低压。血压就是用高压和低压两个数字表示的。正常人的收缩压约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约为80毫米汞柱。根据这两个数字,当你再体检时,就会知道自己的血压是不是正常了。(选自《中国少年儿童趣味百科全书》,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删改)

    【1】下列信息与文本相符的是哪一项?(  )

    A.心脏只输送营养物质给各个细胞。

    B.心脏是人体从不休息的器官之一。

    C.如果心脏停止了跳动,就意味着死亡。

    D.心脏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朝一个方向流动。

    【2】关于心脏的构造和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心脏分为左右两个部分,中间有隔膜分隔。

    B.左心房和右心房负责把血液压入心室。

    C.心脏由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和心脏瓣膜组成。

    D.左心房和右心房是两个空腔,位于心脏的下部。

    【3】第4自然段主要使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心脏负担很重?(  )

    A.举例子

    B.列数字

    C.作比较

    D.打比方

    【4】关于血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

    A.心脏收缩时,动脉中的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最小。

    B.当心脏放松时,动脉中的血管壁受到的压力最大。

    C.血压是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细胞所产生的压力。

    D.正常人的收缩压约为120毫米汞柱,舒张压约为80毫米汞柱。

    【5】[疑难]“心脏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大概有我们的拳头那么大”,这句话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仿照这句话的说明方法描述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

    【6】“通常情况下,心肌每分钟跳动75次左右,每跳动一次搏出的血液大约有60毫升”,这句话中的“通常情况下”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从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考虑——(   )  赞赏——(   )

    忽视——(   )

    (2)读书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 13、综合实践。

    下面是小王在新华网搜索到的一条简讯。

    55岁的武汉人陈玉蓉患有重度脂肪肝,为了割肝救子,她从2010年2月18日开始,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青菜只用水煮,不放一点油。7个月下来,陈玉蓉走破了4双鞋,脚上的老茧长了就刮,刮了又长,几条裤子的腰围紧了又紧。最终她的体重由68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消失,医生连称“简直是个奇迹”。

    【1】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

    【2】互联网上,大量网友为母子俩送上真情祝福。你想怎样祝福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母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我们已经渐渐长大,我们应该怎样回报父母呢?

    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鸟的天堂》两个片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片段一】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片段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1】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吗?是的打“√”,不是的打“×”。

    (1)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______

    (2)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______

    (3)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______

    【2】“应接不暇”中“应”的读音是________,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找出短文中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一】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对大榕树进行了描写。尤其近看大榕树时,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大榕树大而茂盛的特点,侧重于________描写。

    【4】【片段二】描写早晨鸟的天堂由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写出了鸟________;“大小,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________。这一部分侧重于________描写。

    【5】你认为“鸟的天堂”有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回答问题

    身份证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的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的,它们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是10,则用X代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5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10年的居民身份证;26~45周岁的,发给有效期20年的居民身份证;46周岁以上的,发给长期有效的居民身份证。

    【材料二】:

           ●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

           ●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

           ●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

    【材料三】:

           张明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明发现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

    身份证用处知多少:

    (1)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

    (2)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

    (3)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

    (4)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

    (5)在邮局邮寄物品。

    【1】居民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码是第几位?(  )

    A.第1~6位

    B.第7~14位

    C.第15~17位

    D.第18位

    【2】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的居民身份证。

    A.5年

    B.10年

    C.20年

    D.长效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身份证可以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B.身份证丢失,不用到公安机关挂失。

    C.爸爸今年45周岁,可以办理长期有效的身份证。

    D.身份证可用于办理住宿、打印火车票、邮寄物品等。

    【4】身份证复印件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身份证还有哪些用途吗?请试着举至少两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拓展阅读实训

    月是故乡明(节选)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睛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飘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限的非洲大沙漠上,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我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上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1摘抄出文章中的四个成语。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找出和“月是故乡明”照应的一个句子。

    3作者在第2、3自然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回答。

    4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5从第3段中摘抄与第4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 17、阅读。

    走遍天下书为侣

    ①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八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②似乎很难做出选择。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唯有一本书——一本你喜爱的书,才可能是一位永远亲切而有趣的旅伴。它将伴随你,带给你无穷无尽的想象和欢乐,使你不断地感知和发现新的真理;它将帮助你战胜寂寞和孤独,帮助你去认识世上的善恶和美丑。

    ③一本书!我听到有人感叹了: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

    ④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读上一百遍,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⑤书还能让你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⑥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1】默读短文,说说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梳理文章信息,分条列一列。(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⑤自然段,作者的读书方法是什么?这种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示: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下面的句子,再根据自己读书的感受填空。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

    【4】作者的读书方法与下面哪句名人名言不相符( )

    A.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B.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D.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 18、阅读短文。

    母亲的珠宝

    在几百年前的罗马城,两个孩子正在清晨的阳光下快乐地玩耍,他们的母亲康妮黎亚走过来对他们说:“亲爱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来我们家做客,她还会向我们展示她的珠宝。”

    下午,那个富有的朋友来了,金环在她的手臂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闪闪发光,脖子上挂着金项链,发髻上的珍珠饰品折射出柔和的光。

    兄弟俩羡慕地看着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只穿了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珍贵的饰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却照亮了她的脸庞,远胜于任何宝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头发编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盘绕在头上,像一顶皇冠。

    □你们想看看我其他的珠宝吗□富有的女人问□

    她的仆人拿来一只盒子并放在桌子上。这位女士打开盒子,里头有成堆的像血一样红的红宝石,像天一样蓝的蓝宝石,像海一样碧绿的翡翠,像阳光一样耀眼的钻石。

    这对兄弟呆呆的看着这些珠宝:“要是我们的母亲能够拥有这些东西该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宝之后,自满而有怜悯地说:“告诉我,康尼黎亚,你真的这么穷吗?什么珠宝都没有吗?”

    康尼黎亚坦然地笑道:“不,我当然有珠宝,我的珠宝比拟的更贵重。”

    客人睁大眼睛□是吗□快拿来让我看看吧□

    母亲拉过两个男孩儿,特贝瑞斯和卡尔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母亲当时脸上骄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爱意。数年后,他们成为罗马伟大的政治家,但他们仍然常常忆起当年的这一幕。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光芒   (__________的饰品

    __________的翡翠   (__________的外套

    2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

    3用“____”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

    4短文第2.3自然段对人物进行了什么描写?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母亲的珠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课外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节选)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心情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大约有10万里。

    ⑦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请提炼出最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核心关键词:__________

    【2】文章中,“和母亲的最后约定”指( )

    A.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B.陪母亲去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C.让母亲“落叶归根”

    D.把母亲的骨灰撒到西藏去

    【3】下列对第③段画“ ”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吱呀上路”说明儿子年纪大,体力衰弱,动作缓慢

    B.“74岁的儿子”、“99岁的老母亲”从年龄角度写出了这是一对不寻常的母子

    C.“破旧的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母子俩旅途的辛劳可想而知

    D.从“中国最北端”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路途之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强调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暗示了故事具有非同寻常的情节

    B.是与母亲的“约定”和对母亲的爱支撑着王一民克服千辛万苦创造出孝与爱的奇迹

    C.母亲99岁了还吵着去看世界,“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实在不可理喻

    D.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王一民的孝心超越了国界

    【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这对“夕阳红”年龄的母子的旅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照样子,用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

    例: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

    _________________

  • 21、请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怎么会知道拉车的民工日子过得有多苦呢?(改成陈述句)  

     

    (2)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缩句(缩到最简)

     

    (3)我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改为转述句)

     

    (4)改病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

     

     

  • 22、句子工程师:(12分)

    (1)难道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吗?

    改成陈述句:

    (2)树叶在飘动。

    扩写句子:

    (3)改成拟人句: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知识。

    明媚的春风出开了洁白的梨花。

    (4)将下面的词语组成三个意思不同的句子:

    完全  大家 说服  没有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妙笔生花。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完成一篇习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题日一] 我爱你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补充某处的景色、某种小动物或某一项活动,也可以是某一个人物、事物。围绕所填的内容写一篇习作,注意写出事物或人的特点,写清楚事件或活动过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题目二]假如我有超能力

    孙悟空会七十二变,哈利·波特拥有神奇的魔法,蜘蛛侠拥有超人的能量,假如你也拥有超凡的力量,你会去做什么呢?以《假如我有超能力》为题,写一写你拥有超凡的力量后最想做的事情。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