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非常喜欢慈母情深这篇《课文》。
B.“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C.我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香蕉,葡萄等等……
D.我爱读“中国少年报”。
2、下面关于“心旷神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怡”应该是“愉快”的意思。
B.“心”字第二笔的笔画名称是“点”。
C.“神”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SH”,再查音节“shen”。
D.“心旷神怡”四个字在字典里出现的先后顺序为“神、旷、心、怡”。
3、虽占据山寨,却因为嫉贤妒能,而不肯相留前来投奔的豪杰,最终被杀的是落第秀才是( )
A. 吴用 B. 宋江 C. 柴进 D. 王伦
4、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先后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特点和_________,体现出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用漂亮的钢笔字在下面方框中默写一首以“爱国”为主题的古诗,注意布局要美观。
____________________
6、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流响出疏桐。《蝉》
(2)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乞巧》
(3)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渔歌子》
(4)____________,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
(5)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6)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7)昔人已乘黄鹤去,_________。《黄鹤楼》
7、结合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________送给孟浩然的诗,诗中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一首送别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平乐 村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图画。其中“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相媚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翁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中“无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注音并组词。
疗(________)__________ 驯(________)__________
仁(________)__________ 栗(________)__________
矫(________)__________ 舵(________)__________
杈(________)__________ 苔(________)__________
藓(________)__________ 敞(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掩饰过失的猫
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是我不想捉它──捉它还不容易?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把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目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就沉没(méi mò)了。
( )走吧( )同伴们说( )现在( )它大概又在表演潜(qiǎn qián)水了( )
【1】选出文中词语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说说“百般掩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捉它还不容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这则寓言写了猫掩饰过失的几件事?请用简要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只猫最后为什么被淹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二泉映月》片段,回答问题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蜓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1】这部分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描写琴声的词语,在回答问题。(词语四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这些词语的运用,既表达了阿炳对_______________,又体现出阿炳对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二泉映月》不仅仅是一首曲子,还记录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出阿炳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11、赏析文段,完成问题。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选自《落花生》)
读文段,我们能读懂作者许地山的父亲通过花生与_____进行对比,说出了花生_________的特点,让人联想到那些__的人。
1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微塑料
2016年,日本九州大学与东京海洋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南极海域漂浮着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的“微塑料”。这被认为是首次在南极海域发现微塑料。该调查于当年1月至2月,在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间的五个地点实施。经换算,每平方千米有14万至29万个,与北半球海洋平均数量不相上下。
研究者表示,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3亿吨,约有10%的塑料会进入海洋。在风、阳光和水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极小的碎屑。这些塑料难以降解,会在海里存在数百年。另外,我们使用的带有磨砂颗粒的牙膏、洗面奶、洗衣粉,这些颗粒的体积小,漂浮在水面上,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根本没办法处理它们,于是它们不能被分解,最终都有可能进入大海。据估计,现在的海洋中已有数十亿个塑料微粒在海水中沉浮,海洋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塑料汤”。
除了海鲜类正在遭受塑料的污染,海盐等海产品也正在受到微塑料的影响。据马来西亚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从全球各地采集的几十个海盐样本中,不含塑料微粒的仅有个例。它们会登上人类的餐桌,进入人体。
2018年1月10日,正在执行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域首次发现微塑料的存在,目前学术界对微塑料的尺寸还没有共识,但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五毫米的塑料颗粒,它也被科学家形象地比作“海洋中的PM2.5”。
【1】画“____”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使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与短文表述不一致的是( )
A.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海域都有微塑料的存在,说明微塑料的影响非常广远。
B.微塑料已经通过海产品,对人类产生影响。
C.牙膏、洗面奶、洗衣粉中的磨砂颗粒一定会进入大海。
D.治理塑料制品对海洋的污染迫在眉睫。
【3】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中加点的“约”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说出微塑料的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本阅读。
黄山奇松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成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1】这段话描写得有详有略,其中详写_______ ,略写了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 )
A.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重点突出
B. 陪客松;迎客松、送客松;重点突出
C.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有轻有重
【2】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引号,表示_______,两句都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是写作者的_______。 ( )
A. 特殊含义;拟人;联想
B. 特殊含义;比喻;联想
C. 普通含义;拟人;联想
【3】短文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的写法,分别描写_______的迎客松、_______的陪客松及_______的送客松,让人读来十分有趣。 ( )
A. 写实;热情好客;耐心陪客、姿态优美
B. 虚实结合;热情好客;耐心陪客、姿态独特
C. 联想;姿态优美;耐心陪客、姿态独特
【4】“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这句话水到渠成地点明了黄山奇松的作用,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 )
A. 对黄山奇松的留恋 B. 对黄山奇松的热爱、赞美 C. 对黄山奇松的惊讶
【5】可以将第三自然段分为_______层,这三层之间是 关系。 ( )
A. 三;总-分-总 B. 两;总-分 C. 三;总-分
14、美文冲浪岛。
黄山松
黄山的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而黄山松被称为黄山春天的象征。
黄山松娇娆、翠绿和挺拔。有的翠枝轻柔,如行云流水;有的虬枝盘曲,如苍龙探海……生于玉屏楼至莲花沟路旁的“蒲团松”,高不盈丈,却枝丫茂密错落,枝冠如盖,可坐数人不坠,形似一个大蒲团。位于天海海心亭右侧的“凤凰松”枝干葱茏,顶端坐四个枝丫,弯曲呈凤凰头颈。在北海狮子峰下贴地而坐的“麒麟松”,屈曲如兽形,卧伏石侧,状如传说中的麒麟。
在北海宾馆通往始信峰途中,有一棵“黑虎松”,粗壮雄伟,枝叶茂密,颜色黝黑,形似一黑虎。
当走到始信峰西侧,就能看到一棵“连理松”,树高近三米,自根部上有两株松枝,紧紧偎依而立,酷似一对情意缠绵的情侣。举目远望,石笋峰峭壁之上,一棵古松枝干横生,伸出长长粗臂,恰似一道扶栏,接引南来北往的游客,是一棵名副其实的“接引松”。它那任劳任怨,甘当孺子牛的精神,不正是勤劳、勇敢的黄山人的真实写照吗?
【1】摘抄选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续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有的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介绍了黄山的哪几种名松?请你用“○”在文中圈出名称。
【4】将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段,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
②作者在介绍名松时主要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
③作者不仅赞美了黄山松,更赞美了黄山人勤劳、勇敢的品质。( )
1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爸爸的爱
①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②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③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趹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爸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爸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④在我生日会上,爸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⑤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⑥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爸却挥手要地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⑦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信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⑧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排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⑨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侯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爸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⑩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1】第⑦段中“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调皮捣蛋的孩子终于离开家了,爸爸很高兴。
B.当年爸爸反对孩子在草坪上踢球。
C.爸爸很欣慰;从此以后他的草坪会一直长得很美。
D.爸爸怀念孩子小时候在草坪上踢球的情景。
【2】短文写的是爸爸的爱,却多次描写妈妈的爱,是因为( )
A.一个家庭中,写爸爸的爱,那肯定要写妈妈的爱。
B.用妈妈的爱作对比,更鲜明地表现爸爸的爱的特点。
C.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所以要多写写妈妈的爱。
D.作者不知道爸爸的爱是什么样的,只能多写妈妈的爱。
【3】下列对于短文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的语言描写,表达了父亲当时焦急的心情。
B.第⑥段中的神态描写,反映了父亲看“我”成功时的欣慰。
C.“爸爸不懂得怎样表达爱”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D.第⑩段用疑问的句式,告诉读者“我”最终未能体会父爱。
【4】短文写了爸爸关心“我”的好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的3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爸爸的爱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是从哪个细节体会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搭石(节选)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走搭石是要讲技巧的,请用波浪线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描绘了乡亲们________的美景图。
【4】你从“紧走搭石慢过桥”这句俗语中获得了怎样的生活经验?生活中,你还通过哪些俗语获得了生活经验或是深刻道理?至少写出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
天鹅
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yán)美,与它那种天性的温和正好相称。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羽毛,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让我们感到舒畅。无论它到哪个地方,它都会成为这地方的点缀品,使这地方美化;人人喜欢它,人人欢迎它,人人欣赏它。
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那么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禽类里第一名善航者,而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海术中最完美的典范。可不是么,它的颈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
天鹅在一切方面都高于家鹅一等。家鹅只以野草和籽粒为生,天鹅却会找到一种比较精美的、不平凡的食料;它不断地用妙计捕捉鱼类;它做出无数的不同姿态以求捕捉的成功,并尽量利用它的灵巧与气力。它会避开或抵抗它的敌人:一只老天鹅在水里,连一只最强大的狗也不怕;它用翅膀一击,连人腿都能打断,共迅疾、猛烈可想而知。
【1】这篇短文的作者也是《松鼠》一文的作者——法国作家____________。
【2】短文介绍了天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3】短文第2自然段采用____________的结构,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了天鹅的体形非常便于它水上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一个作比较的句子,用“﹏﹏﹏”画出一个举例子的句子,并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说说它的作用。
【5】先读画“ ”的句子,再读下面的句子,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
天鹅颈修长,超过体长或与身躯等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眼睑裸露;尾短而圆,尾羽20-24根;蹼强大,但后趾不具瓣蹼。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扇动双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用横线画出描写中年闰土外貌特点的语句。对比课文中的少年闰土,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
A.表现闰土年龄逐渐增大,身体日渐衰老。
B.突出了闰土这些年来所遭受的苦难,展现了当时农民们的悲惨生活。
【2】闰土见到“我”时为什么不叫“迅哥儿”,而称“老爷”?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他十分尊敬“我”。 B. 因为他非常害怕“我”。
C. 因为他有封建等级观念。
【3】文中描写了闰土说话时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神情和动作,这说明他哪方面的情况?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生口吃,说不出话。 B. 处境悲哀,有口难言。
C. 心里害怕,不敢说话。
【4】闰土见到“我”时“欢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凄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转过街角,( )三阳春的冲天招牌,( )炒菜的香味,( )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忙忙赶到这里,身子已经汗津津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2)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
(3)“形容微微出汗的样子”说的是文中______一词,请你也写两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
(4)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①表示解释说明 ②表示意思的转折 ③表示意思进一层
20、按要求写句子。
(1)象的耳朵拍到了我的肩膀上。(改为“把”字句)
(2)非洲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3)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仿写比喻句)
(4)为了减少“新手”上路后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的发生,交管部门扩大了考试难度。(修改病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惩治了官绅。 西门豹教育了百姓。(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门豹对巫婆说:“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这姑娘不漂亮。”(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田忌的马比齐威王的马差。(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训练营。根据提示写句子。
(1)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给句子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2)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照样子,用加点词语写一句话)
(3)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缩句)
23、习作。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你敬佩的人是谁?请选择他(她)身上最让你敬佩的一件事来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重点突出,能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