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襄阳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冀得兔

    B.吾盾之

    C.甚聪 谢谢

  • 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步入( )岁的豆蔻年华,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美好时光努力学习。

    A.十三

    B.十四

    C.十三四

    D.十五六

  •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B.制作风向袋要准备竹竿、细铁丝、粗铁丝、尖嘴钳、尼龙纱布或其他较轻的纺织品、塑料绳、针线等材料和工具。

    C.爸爸带着我们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玉米居然收获了。

    D.有了太阳,地球上的鸟、兽、虫、鱼才能生存。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多音字组词

    满分5 manfen5.com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了《将相和》,我学会了两个成语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搭石》这篇课文引用了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通过这篇课文我领悟到的做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

    (5)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悲切。

  •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粥一饭,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 

    (2)《山居秋暝》一诗的作者是_______。诗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风一更,雪一更,_____乡心梦不成,_________。”这句词出自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 

    (4)“源头活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引申出来的。这两句诗出自朱熹写的 _________________

  • 7、日积月累。

    1.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2.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岁月不待人。

    3.莫等闲,___________,空悲切。

    4.《将相和》这个故事出《_________》。这篇课文是由“__________”“渑池之会”“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组成的。

    5.《__________》的作者是_________,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信赖,住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6.《落花生》这篇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的道理。

  • 8、课外知识考查

    《水浒传》主要人物有及时雨____________,行者______________,花和尚___________。梁山泊__________落草,汴京城_________卖刀。大闯五台山___________、误入白虎堂___________、风雪山神庙_______、大闯野猪林___________、醉打蒋门神___________、怒杀阎婆惜________、智取生辰纲____________、血溅鸳鸯楼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空城计

    ①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②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憋,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③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座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傍若无人。

    ④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日:“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⑤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日:“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⑥众皆惊服日:“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日:“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后人有诗赞日:“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言讫,拍手大笑,日:“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1】结合语境,写出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笑容可掬:______

    骇然:______

    【2】这篇文章的情节可以分为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1)起因(第①段):司马懿兵临西城。

    (2)发展(第②段):______

    (3)高潮(第③④段):______

    (4)结局(第⑤⑥段):______

    【3】孔明为什么不弃城逃走?为什么敢使用空城计?请摘取原文句子回答。

    (1)不弃城逃走的原因:______

    (2)敢使用空城计的原因:______

    【4】文中多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分析第⑤段中的“抚掌而笑”是一种什么样的笑,并分析人物当时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①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那时漫山遍野的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那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②可是有一年,山里来了一个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人们只好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

    ③在大山的西边住着母女二人。母亲勤劳善良,女儿花珊十九岁,美丽、聪明又勇敢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她决心除掉妖怪。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

    ④一天,花珊告别妈妈,要上山去除妖了。妈妈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妈不拦你,可是千万要小心啊!你除掉了妖怪,就赶快回家。”花珊姑娘也含着泪说:“妈妈放心,我除了妖怪,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生活在一起.”说着便离开了家。

    ⑤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绿洲光渐渐向她靠来。姑娘断定这就是妖怪,于是搭上箭,用力朝绿洲光射去,妖怪被射中了眼睛,痛得直打滚。花珊跳到妖怪身上,举起大刀,朝它的肚子使劲砍去,直砍得妖怪乱蹦乱跳。忽然,她觉得大地在向下陷,只听一声巨响,高大的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妖怪“轰”的一声,掉到了沟底。花珊一下子跳到了山的东边。这时,奔腾的海水涌进了大沟,形成了台湾海峡。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

    ⑥从此以后,树木、瀑布、土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海水却把花珊和妈妈隔开了。

    ⑦妈妈( )高高的武夷山顶,( )女儿能早一天回到自己的身边。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妈妈( )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 )地立在武夷山上。

    ⑧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着母亲。她站在阿里山的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天长日久,她变成了一棵红桧树。红桧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这棵红桧树就被人们叫作阿里山的思母树。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

    盼望 爬上 渐渐 高高

    【2】查字典填空

    (1)“举”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_ 画。

    (2)“举”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往上托,往上伸②举动③提出④推选⑤全。

    下面词语中的“举”字,应选择哪种解释?在括号里填入对应的序号。

    举世闻名_____ 举手_____ 选举班长_____ 举例说明_____

    【3】第8自然段有两层意思,请分析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表达了人们心中怎样的期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蚕和蜘蛛

    蚕和蜘蛛都是纺织能手,他们俩决定比一比,看看到底谁的成绩优秀。孔雀从它那扇子般的羽毛中,选出最漂亮的一根做成奖状,准备送给优秀者。

    蜘蛛抢先爬上墙角,绕着圈儿不停地织着。不一会儿织成了一张网,一环套一环又细又密。织完了网,蜘蛛连忙向大家介绍:“我织的网非常结实,(        )刮风下雨(        )能粘住许多飞虫。一日三餐,我每一顿都能吃个够。”

    白胖胖的蚕爬上了草山,她织得那么快,那么好。左一下,右一下,一丝不苟,不一会儿就织成浑圆的茧子,雪白的茧子光溜溜的。这时,蚕也向大家作了说明:“我吐出的丝(          )很多,(          )我一点不留,把它全送给人们,织成五光十色的彩绸。”

    蜘蛛兴高采烈地爬到孔雀的跟前   对孔雀说   听了蚕的介绍   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她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颜六色( )        谨小慎微( )

    兴致勃勃( )        光秃秃( )

    【4】想一想,为什么蜘蛛觉得这个光荣的奖状应当属于蚕。

    __________________

    【5】蚕和蜘蛛,你喜欢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文片段

    阅读课文《钓鱼的启示》片断,回答问题。

    jǐn jìn)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zhuàn zhuǎn)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jǔ jǐ)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sì shì)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请用“——”选出片断中带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转眼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举个例子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句话中的“启示”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收获?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①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 (蛰伏 潜伏)不动。它们是十分 (警觉警惕)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 (轻盈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②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权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宽、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③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新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1】给文中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2】①②两个自然段都说明了松鼠的特点,请分别指出这两段文字说明的角度。

    第①自然段:_________

    第②自然段:_________

    【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

    【4】文中写松鼠搭窝的过程,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找出语言标志。

    ______

  •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9+2+1%)

      )中挂着一轮(   ),下面是( ),都种着(   )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 ),手捏一柄( ),向一匹猹(   )。那猹却( ),反从他的胯下( )。

    (1)以上这段话表示数量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段话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情境一:五年级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主题教育活动。下面是同学们为制作小报收集的相关资料,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袁隆平、于敏,屠呦呦……是首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屏幕上(rè   bō)的电视剧《功勋》,就取材于他们的真实故事。剧中的于敏爷爷终日伏案演算,计算用的稿纸(bú         shǔ),他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青蒿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人们并不稀罕它。但是,屠呦呦奶奶整日在实验室里(máng   lù),从青蒿中研制出抗疟新药,造福世人……他们是国之脊梁,是真正的(yīng   xióng)。少年儿童要以他们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续写(huī   huáng)。

    【1】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下面的方格里,按顺序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

    【2】将文段中“脊”字第五笔正确的一项,用“√”标出。

    【3】文段中“疟”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除部首还剩_______笔。

    【4】与文段中“稀罕”一词,意思相同的一项,用“√”标出。

    A.钱学森不稀罕国外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阻力,毅然回国。

    B.圆明园中的十二生肖铜首,每一件都是稀罕而珍贵的文物。

    C.骆驼在南方是稀罕东西,但是在大漠里是习以为常的动物。

    D.父亲糊的万花筒,在那个年代是稀罕的玩具,我十分珍惜。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继续在画,这些怪物在水中很会掌握速度,始终与B号的速度保持一致,去似乎没在游动似的。我几乎可以通过舷窗玻璃观察他们临摹下来。当然,我们的艇速也不算太快。B号突然停下来不动了。一阵撞击使它的整个艇体在颤抖着。

    “是不是触礁了?”我问道。

    “即使触礁也无大碍,因为艇并未搁浅。”加拿大人接嘴说。

    1文中其潜艇(B)全名是_______

    2潜艇是被_______ 撞击了。

    3其结局是_______等人获胜,其中一名船员____

  • 17、阅读

    传递快乐

    公共汽车在夜里急驶,乘客一站站下车离去。我忽然发现身上居然没有一元零钱。情急之下忙询问身旁的女乘客:“对不起,请问您有10元零钱帮我换开吗?不幸,大家对我的困境都爱莫能助。

    当我长叹一口气,正要在投币口投下10元大钞时,身后突然响起一个声音:“这一块钱给你。”一位年轻的姑娘拿着一元硬币递给我。

    “不行不行!我不能平白无故接受你的钱。

    “可我没那么多零钱和你交换,而你又急需这一元零钱,不是吗?”

    你说得没错,不过我还是不能拿你的钱。”我想了一下只好又说:“如果你和我在同一站下车,我就到便利商店换零钱给你:或者我下次在车上遇见你再还给你;要不然你留下地址给我,我……”

    她忍不住打断我的话:“不用麻烦了,你就当作我拿着一元钱向你‘买快乐’好了。能帮上你的忙我很高兴。我想,你一定也觉得适时得到别人的帮助是一件快乐的事吧!”虽然我同意她的说法,但我还是摇了摇头,仍表示不能接受她的钱。

    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建议:“那么请你帮我做一件事,来交换这一块钱可以吧,下次你在车上碰到和你相同遭遇的人,也送给他一元钱,让这份‘快乐’能继续传递下去。”

    我上车时拖着疲惫的步子,下车时心里却暖融融的。

    后来,我在口袋里多放了一元硬币,以便继续传递快乐。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______

    (2)无缘无故。______

    (3)非常疲乏。______

    【2】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是:( )

    A.表示省略的部分

    B.表示没有说完的话语

    C.表示断断续续的话语中的停顿

    【3】为什么说“我上车时拖着疲惫的步子,下车时却暖融融的”?

    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

  • 18、读短文做题。

    抗日英雄杨靖宇

    1940年2月的一天晚上,杨靖宇带着十几名战士向濛江东边的大森林进发。但此次行动不幸被叛徒告密,他们在离濛江不远的地方被数千名日寇包围了。

    ……

    杨靖宇把大家招呼到一起,果断地说:“情况非常危急,大家必须分开走!”

    同志们紧紧拥在一起说:“死,就死在一块;活,也活在一块。”

    A“我们不能无谓地死。多活一个,革命就多一份力量。”杨靖宇深情地说。

    杨靖宇让四位负伤的同志往回走,到可靠的老乡家暂避养伤。他和留下的两位同志忍受着饥饿和寒冷的煎熬,与数千名日寇又奋战了三天三夜后,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战士也负了重伤。杨靖宇把受伤的同志隐蔽到一个树洞里,只身一人与敌人周旋了五天五夜。

    23日凌晨,乌云密布,狂风肆虐,凛冽的寒风裹挟着盐粒似的细碎的雪,打得人脸上生疼。借着微弱的亮光,杨靖宇边打边走,来到了濛江县的保安屯附近。但不幸被敌人发现,一大股敌人将杨靖宇团团围住了。B杨靖宇沉着地紧握两支短枪,倚着一棵古松,弹无虚发地痛击扑上来的敌人。敌人吓得不敢上前,缩在远处猛叫着:“杨靖宇,你跑不了啦,快投降吧。你过来就让你当东边道司令。”杨靖宇回答敌人的是一梭子仇恨的子弹。

    鬼子军官气得发疯,机枪、步枪一起向杨靖宇射击。突然,杨靖宇右手一沉,他挂彩了。杨靖宇顽强地用左手向敌人射击,在他面前,敌人的尸体倒了一大片。又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顿时鲜血把军装浸透了一大片。敌人见杨靖宇负了重伤,嚎叫着蜂拥而上。这时杨靖宇枪里仅剩下最后一颗子弹。他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然后把最后一粒子弹留给了自己。为了人民的解放,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杨靖宇牺牲后,敌人无法理解一个抗联战士为何如此英勇顽强,他们把杨靖宇的遗体进行解剖。打开肠胃,鬼子军官惊呆了:在这个只身与数千名日本兵战斗了五天五夜的抗联司令的肚子里,竟找不到一粒粮食,有的只是未消化的野草、树皮和棉絮……

    【1】概括故事的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画线句子A主要通过对杨靖宇的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画线句子B主要通过对杨靖宇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他____________

    【3】为什么称杨靖宇为抗日“英雄”?至少写出两点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在你心中还有哪些民族英雄?请写出三个来:_________

  • 19、课外阅读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最大? 答案纷纭的很,有的说是象,有的说是狮子,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大力气,当然大家都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颗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

    有这样一个例子。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来,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以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棵小草吗? 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        )出地面来。它的根往土里(        ),它的芽向地面(        ),这是一种不可抗据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终于被它(        )翻了。一颗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

    没有一个人把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的确谁都比不上。这种力是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能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 “长期抗战” 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一颗有生命力的种子,如果不落在肥土里而落在瓦砾堆里,它决不会悲观,决不会叹气,它相信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着斗志而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嗤(chī)笑那些玻璃棚中的盆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纷纭   ——   __________       嗤笑 ——   __________

    反义词:牢固 ——     __________       狭窄 —— 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章的括号里。(填序号)

    A.掀          B.透          C.挺          D.钻     

    【3】“长期抗战”的力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说明机械力不如种子力量大。

    B.介绍把头盖骨分开的巧妙方法。

    C.说明植物种子的力量。

    D.赞扬植物种子力量的巨大。

    【5】简要概括“野草” 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 (改写成拟人句)

     

    (2)用关联词将下面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①她爱唱歌。 她爱跳舞。

     

    ②他生病了。 他没上学。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百字练笔。

    仿照课文,用几句话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