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中“故”的意思是( )
A.旧的 B.故意 C.死亡 D.所以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中,“元”同“原”,本来。
B.“九州生气恃风雷”中,“恃”的意思是依靠。
C.“鹰隼试翼”中,“隼”是一种凶猛的鸟。
D.“地履其黄”中,“履”的意思是鞋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B.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C.他那见义勇为的崇高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我都会默写了,就只差《少年中国说》里的几个难字还不会写。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猎人海力布》一文中,海力布从____________那里得到一颗宝石,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_________________,能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夕今宵看碧霄,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之一,我还知道其他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块块、一排排搭石,是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的纽带。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求__解 千篇一__ 别出心__
流光__彩 黯然__伤 天高气__
牵肠__肚 如饥似__ 大__身手
心安__得 浮想__翩 不言而__
6、写出句子中划线词的近义词。
(1)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
(2)《山居秋瞑》中的写景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相和》一文中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
(4)四季之美指的是:春天最美是____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____。
(5)盖士人读书,第一要__________,第二要__________,第三要__________。
8、自主积累。把下列古诗填完整
(1)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
(2)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
(4)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
9、阅读大舞台。
火把花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许多多山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有礁房的磨坊前,开在潮湿的长满墨绿色青苔的卵石垒成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的小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
火把花怎么会开得这样火红呢?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要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来。茂林密篝,山道弯弯,仙女打着火把走着,无数晶亮的火星,围在她身旁飞舞。当她终于走到村口的时候,公鸡叫了,太阳公公惊醒了,仙女一声叹息,将火把插在地上,自己飞走了,霞光中,燃烧的火把,变成满树红花……
但是,我常常想:火把花真是仙女手中的火把吗?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粉红色的晨雾里,有雀鸟嘈杂的叫声,有礁房的舂米声,有牛犊清脆的叫声……突然,我看见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花树下!火把花明艳地映照着,她在打扫校园,在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啊,难道我们的老师不就是那位举着火把的仙女吗?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山路啊!她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识字,教我们画画……啊,她是,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她手中举着知识的火把!
啊,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照亮了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填空。
(1)“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然后再查(______)画。
(2)“卵”用数笔画查字法查(______)画。
【2】“鲜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是指( )。
A. 花红 B. 花香 C. 花多
【3】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表现的意思是( )。
A. 反映作者喜欢火把花
B. 说明山区虽然偏僻,但是十分美丽
C. 赞美在山区辛苦教育孩子的老师
D. 作者赞美家乡,表现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0、阅读理解
梦想成真
人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吗?过去,人们都认为这只是个梦想,可是有些人( )梦想着能飞上青天,( )努力地去实现这个梦想。
实现梦想,首先要计划周详。五百年前,意大利人达·芬奇为了实现飞行的梦想,仔细地观察鸟类翅膀的构造和作用,设计了一个像鸟翅膀的飞行器。虽然他没有真的试飞,但是已经给后来的飞行家很好的启发,在人类的飞行史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要是只有梦想而不去实践,那么计划再美好也没有用,因此还得要有实践的勇气。两百年前,日本人浮田造了一对大翅膀,把它们绑在自己的双臂上,看见的人都说他是个妖怪。浮田不理会别人的嘲笑,仍然继续实验,终于成功地从屋顶滑翔到地面上。以后试飞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除此之外,经验也是不可缺少的,怎会试一次就成功呢?1896年,德国的利安德鲁兄弟成功地使飞机飞了三十米高、二百米远,这项记录震惊了全世界,在飞行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这是由于他们的运气特别好吗?绝对不是!这项成功是两千多次失败的经验汇集而成的结果啊!
要想成功,还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20世纪,美国莱特兄弟为了试验飞行,把钱都用光了。一个马戏团班主想聘请他们巡回表演飞行特技,但莱特兄弟为了要造一架飞得快而且安全的飞机,拒绝了这个难得的发财机会。要不是莱特兄弟有这么坚定不移的信心,人类恐怕还要过好多年才飞得起来呢!
回想起来,不禁令人感慨万分,从梦想飞上青天,到现在的征服宇宙;从鸟儿的翅膀,到现在的太空穿梭机,人类_______________。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第1自然段中有3个“梦想”,它们的意思有细微的差别,联系上下文,写一写它们各自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想人类发明飞机的历史,联系上下文,把文章的结尾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梦想成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第一篇
___
秋天的太阳高悬在天空。母亲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一手拿着小刀,一手拿着野蘑菇,细心削着蘑菇根部的泥土,一刀又一刀,直到根部没有一丝泥土。她仔细地用手指甲掐出躲在伞下细纹中的杂物,再用手轻轻抹去伞面上的灰尘,才放心地将野蘑菇放进筛子里。
一个又一个丑得没样,浑身泥土的大蘑菇在母亲的手里翻转着,不一会便变成了白净净的小雨伞。每次“修理”好一个蘑菇,母亲都要休息一会,严重的肺病让母亲呼吸困难,浮肿的脸黑青黑青的。
这是姐姐五点多钟起床后,走了三十几里山路,从大山里采来的野蘑菇。
姐姐洗漱完了,走出门看见母亲将蘑菇的三分之一都削没了,很不甘心地说:“妈,你别再削了,我那么远采回来很不容易的,晒干了又没有多少,又不是自己吃,干嘛弄得那么干净?太干净了不压称,卖不了几个钱。”
母亲停下手里的活,喘了一会气,看着姐姐说:“丫头,卖出去也是给人吃的,咱少卖两个钱不要紧,我们把不干净的东西给别人吃,那才是昧良心的,咱不能干害人的事!”
姐生气地说□每年我们采的蘑菇最多□可卖蘑菇得到的钱总是最少啊□
□可咱们的心里最踏实□不是吗□母亲笑笑说□
姐沉默了,没说一句话。
蘑菇晒干了,收蘑菇的商人也来了,村上的人像往年一样,将蘑菇拿到了商人面前,姐看着别人家比自己多一倍的干蘑菇,皱起了眉头。
商人收完了别人的,该收我家的了。他打开姐手里的袋子,惊讶地说:“好干净的蘑菇啊,我出双倍的价格拿走!”
夕阳在山间徘徊,乐红了脸……
【1】请给短文加个题目_____
【2】联系上下文可知,“压称”的意思是_____。
【3】在文中□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4】“她仔细地用手指甲掐出躲在伞下细纹中的杂物,再用手轻轻抹去伞面上的灰尘,才放心地将野蘑菇放进筛子里。”品析句子,说说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_____
【5】结尾“夕阳在山间徘徊,乐红了脸……”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
【6】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
_____
12、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小豆豆一直在盼望的吃“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的午饭时间终于来到了。这“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来,这个词本是校长想出来的,指中午饭盒里面的各种菜类。一般情况下,人们提到饭盒里的菜时,总是说“请注意培养孩子们不要挑食”或者说“麻烦您不要让孩子们的营养太单调了”等等,但校长却是一句话“请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给孩子们带来。”校长对孩子们的家长就是这样拜托的。
“山”指什么呢?打个比方说吧,就是指蔬菜啦,肉啦什么的(请注意,肉虽然不是山上生产的,但是若按大的分类的话,牛啊,猪啊,鸡啊,这些都是在陆地上长的,所以归入“山里的”这一类)。“海”呢?就是指鱼、贝类、紫菜等海鲜制作的菜肴等等。这就是说,要求中午带的饭盒的菜里,必须有这两大类食品。
……
不过,由于妈妈忙,或是一时腾不出手来,偶尔也有小朋友只带来了山里的东西或者只带来海里的东西。这时候该怎么办呢?那位小朋友完全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正是逐个查看饭盒的校长先生的身后,跟着扎着白色炊事围裙的校长夫人,她两手各拿一只锅。只要校长在哪个缺一样的孩子面前说了声:“海!”校长夫人就立刻从“海”那只锅里夹出两块烤鱼肉卷放在那孩子的饭盒盖上。如果校长先生叫一声:“山”校长夫人那另一只“山”的锅里就会跑出一块煮芋头来。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谁也不会说“不喜欢吃烤鱼卷”,也不会在心里捉摸“谁的菜高级,水的菜不带劲”了,反而会高兴自己两样都齐全,彼此又嚷又叫地欢笑起来。
小豆豆这回才好不容易明白了什么是“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她有点担心,照这个样子,今天早上妈妈急急忙忙给自己做的饭菜能合格吗?然而,当小豆豆把饭盒盖打开时,差一点“哇哈”地叫出声来,她甚至把嘴捂上了,因为这饭盒里装的太棒了! 黄色的炒鸡蛋、青色的豌豆、茶色的鱼肉松、粉色的炒得松蓬蓬的咸雪鱼子,各种各样的颜色,就像花园那么漂亮。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家名字)的《_____________》。
【2】本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文中划线的句子感受到了 ,我可以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小豆豆看到饭菜时的心情: 、 。
【4】读了本文,我觉得巴学园的校长真是一个 的人,因为:
① ,② 。
13、读书要有选择
当我们在新华书店或图书馆里,看到那一排又一排图书的时候,你难道不会有一种如入“书城”的感觉吗?是呀,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多少书在等着我们去读哇!可是,要读完所有的书是根本做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
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有定评的古今中外名著。这类书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较高的艺术水准。读了这些书,我们就能很形象地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感情才是美好……在得到精神陶冶的同时,我们还会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是真正出色的文章。
第二,可以选读一些名人传记。领袖人物、爱国先贤和科学家的传记,会向我们展现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历程和光辉的业绩;展现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执着的追求。这类书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做出巨大贡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这些人物的传记,我们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思想,这对我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可以选读一些科普类的书。这类书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也可以启迪智慧,帮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还可选择一些工具书,如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这些都是最好的“无声老师”,我们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就可以随时向它们“请教”。
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往往因人而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读物。当然,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也是可以通过读书来培养的。一般说来,一个人兴趣越广泛,读的书越多,他的视野就越开阔,也就越能增强自己的才干。社会在不断进步,科技在飞速发展,我们应该通过有选择地读书来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
选择读物,还可以多向老师或父母请教,或征询读过这些书的同学的意见。
选择合适的读物是一种本领。掌握了这种本领,就能帮助你用有限的时间去读更多的好书,去获取更多的知识。
【1】把文中画“____”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哪些书被称为“无声老师”?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要有选择,作者认为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读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选择地读书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经常锻炼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那么,该如何选择锻炼的最佳时间和地点呢?
研究发现,一天中,空气污染有两个高峰期:一个在早晨,另一个在晚上。中午前后的空气质量最好。可见,选择早晨在绿树丛中进行锻炼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有专家认为早晨气温低,接近地面层的空气污染严重。而在有大雾的早晨,空气污染就更为严重了。如果在雾天进行锻炼,由于呼吸量增加,势必会吸进更多的有毒物质,引起各种病症。
现在,你该知道怎样选择锻炼的最佳时间和地点了吧。
王爷爷准备开始锻炼身体了,下面列出了不同的锻炼时间和地点,在读过上面的短文后,你觉得其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早晨7点在马路边
B.下午2点在公园里
C.早晨5点在树林里
D.雾天中午在操场上
15、课内阅读。
《搭石》节选
……
家乡有一句“ ”的(俗、裕)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在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字。____________。
【2】给横线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平稳——( ) ②假如——( )
【4】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
人影绰绰:
A.宽裕
B.柔美
【5】走搭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段话,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这段话先写一行人走搭石动作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再写声音的美,我是从( )这个词知道的;最后写画面美,我是从( )( )这两个词知道的。
【7】这段话讲的是( )
A.摆搭石
B.赞搭石
C.走搭石。
16、课外类文阅读。
九龙壁
九龙壁,高五米,长二十七米,厚一点二米。在影壁的正反两面,用七色的琉璃砖分别镶嵌成九条巨龙。它们色泽鲜艳,形态逼真,像是在腾云驾雾,要冲出影壁,飞向天空。你看,一条黄龙和一条紫龙正在争夺一个火球。它们瞪圆了双眼,怒目相视。黄龙叉开四爪( ),伸出了锐利的尖钩;那条紫龙也不示弱,傲慢地摆动着尾巴,轻蔑地瞟着对方,仿佛说:“你有什么了不起,敢和我较( )量吗?”
这对巨龙正在挑战,那对巨龙已经开战了。只见蓝、白两条龙,翻滚在汹涌澎( )湃( )的碧涛之上,穿梭( )于险峻的山峰之间。这一场恶斗,真是惊心动魄啊!
再看看其他几条龙,也各有特色。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它们形态各异,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面对这刻画精致的九龙壁,我不禁( )感慨万分。我们的祖先,真是心灵手巧,多么聪明呀!九龙壁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带点的字注音。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 ) 轻蔑——( )
(3)按要求从文中摘录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含褒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含贬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过渡句。
(5)用“____”画出概括描写九条龙特点的语句。
(6)第3自然段中共有______________句话,它们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其中第二句是________句。
17、课外阅读。
想做橡树的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电脑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
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他钻到爸爸的书房里,看不懂法律方面的书,就看起名人传记来,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政治家罗斯福、军事家拿破仑以及大发明家爱迪生等人的传记,他都看。
“我的孩子,你为什么喜欢这些人物的传记呢?”老盖茨抚摸着儿子的头,非常和蔼地问。
“为了思考。”
“为了思考?”
“对,为了思考。这些伟大人物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我要好好揣摩他们是如何思考的,这样就能找出这些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见儿子小小年纪就表现出非凡的想象力,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老盖茨是既吃惊又高兴。一有机会,老盖茨就给孩子买书,买回各种书籍。比尔•盖茨高兴极了,他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建立了一个小书架,把书分门别类地放好,还编上了序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有历史人物传记,有法律、商贸方面的书,还有文学作品等等。
一天,比尔•盖茨的同学来他家做客,发现比尔•盖茨在看这些书。禁不住好奇地问:“你怎么买这么多书?”“在书中可以学到好多好多新的东西。只有多读书,才能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干吗要与众不同?和别人一样生活不好吗?就像草原上的小草一样。”“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荒丘上的橡树,因为小草千篇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高大挺拔,昂首天穹。”比尔•盖茨坚定地说。
【1】根据下面句子的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
形容名气很大。________ 跟大家不一样。________
一千篇文章都一样,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________
【2】请你说说“因为他从小就立下了一个志愿——要做昂首天穹的橡树。”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思想已经走在年龄的前头”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文章,想一想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尔•盖茨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棵昂首天穹的橡树,你的志向呢?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拓展
秋的原野
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忽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觉浑身有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天空像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它已经被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池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美好的天色。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者是嫌这儿过于寂静吧,于是伸长脖颈有节奏地叫着。它们把水面荡出一圈圈的波纹,也为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一团火焰似(sì shì)的呢?
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水稻,好似一片金黄色的大海。一阵微风吹过,泛起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锦缎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炊烟,骑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大雁。村里的孩子们立刻闭上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地喝(hē hè)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理解下列词语。
领悟:______________ 平添: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拟人句,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摘抄下来,并说说是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例句写两句话。
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火焰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是抓住秋季区别于其他季节的哪些明显特征来写本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作者描写的景物“天空、小池塘、枫叶、白鹅、大雁”中,哪些属于静态描写?哪些属于动态描写?
静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 )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这段话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______);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______);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______)。
A.它的轻快 B.它的聪明 C.它的警觉
【4】请将从选段中收集到的有关松鼠的信息概括一下,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松鼠”这个词条写一句介绍。
松鼠十分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在过冬前贮藏食物。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仿写句子)
_____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
(3)我要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_____
(4)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运用该句子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他刚刚还在讲台上大声喧哗,可老师一来,_____
21、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我怎么能忘记老师的关爱呢?
②春天一到,冰不就化开了吗?
22、我能把画面写具体。
太阳升起,小鸟飞出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怎么读书,读了哪些书?从书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读书方法?选自己体会深的地方写一写。题目自拟,要求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语言句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