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便宜 方便 便利 大腹便便
B.空间 间谍 车间 挑拨离间
C.计划 谋划 规划 出谋划策
D.冠军 加冠 冠礼 张冠李戴
2、对下面这段话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新雨初晴,日色斜照,细草丰茂,光泽柔和,在深深浅浅的绿山绿谷中,星星点点地数着白羊、黄牛、枣红的马,十分悠闲安静。迎面陡峭的高山上,密密地矗立着高大的云杉。一缕一缕的白云从黑色的云杉间飞出。
这是一个仙境。
A.这段文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
B.第二、三句只对山景进行了动态描写。
3、下列成语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
A.安居乐业 人寿年丰 丰衣足食 国泰民安
B.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 太平盛世 震天动地
C.兴高采烈 内忧外患 呕心沥血 诗情画意
D.处心积虑 诡计多端 夜不闭户 政通人和
4、日积月累。
1.《太阳》是一篇____性说明文,介绍了__________,从而激起我们_______的兴趣。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松鼠》是一篇_____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3.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____,到处是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也不会有人。
5、补充词语,再按要求填空。
应( )不( ) 千( )万( ) 难( )( )信
国( )民( ) ( )世( )名 臭名( )( )
(1)上面有两个词语,都形容名声传得很广,但词语的感情色彩却不相同,它们分别是_______和_________。
(2)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来,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____________。”
6、正确、工整、美观写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xiá zhǎi zhì liáo shū lĭ zhŭ fàn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cí tuì zhĭ xiè xīn téng zào shēng
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8、古诗与名言名句积累。
(1)《稚子弄冰》描写孩子们冬天的早上剜冰做玩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2)《从军行》中描写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和将士的报国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描写诗人悲喜交集,妻儿欢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与欣赏
晴天“下雨”的怪树
中国四川仁寿县的虞丞乡,在2009年2月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树居然下起了雨,这个现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人前去观看。这棵树长在南宋抗金名相虞允文的墓地里。大树平白无故下雨就让人觉得很惊奇了,而它还生长在墓地的坟头上,更让大家觉得神秘。人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沾染了丞相的灵气,是神仙显灵的表现。
这种说法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人赶来,为的就是沾沾灵气。当地气象局和林业局的工作人员为了找出大树下雨的真正原因,也派了专人过来调查,他们要为这件稀奇的事情找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虞允文墓地的这棵大树是棉丝树,学名滇朴,是一种乔木,树干挺拔高大,在中国南方十分常见。而且这种树的叶子通常为卵形、卵状椭圆形或带菱形,并不是碗状的,也无法把水包起来。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棵大树“下雨”的时候,树干是光秃秃的,不存在叶子积水而形成滴水现象。
为了彻底查出大树下雨的真相,仁寿县派出消防队员爬上大树,取下大树的一根树枝研究。结果,人们发现在干枯的树枝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昆虫,这种昆虫让在场的博士们一时叫不出名字来,只能带回去研究。
经过北京林业大学骆有庆教授的仔细检查和研究,他认为这是一种名叫朴巢沫蝉的昆虫。骆有庆教授说这种小虫子其实和知了是一个家族体系的,虽然这种虫子的个头比知了小了很多,只有一个米粒那么大,但它们的分泌物却很多。这种昆虫依赖于植物的汁液生存,而它们在吸取汁液的同时也在迅速地将汁液排出体外。它们排出体外的液体,其实就是通过消化道肛门排出来的一些多余的新陈代谢的物质。
谜底就这样被揭开了,人们一直困惑的大树显灵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些小虫子在作怪。它们遍布大树的枝干,吃饱喝足后将身体里不需要的水分排出,让人们误以为是大树在下雨。
虽然这种虫子给人们带来了困惑,但它们的危害并不大,不需要采取什么杀灭措施。
【1】晴天“下雨”的怪树是什么树?( )
A.木棉树 B.棉丝树 C.神奇树 D.乔木树
【2】题目中“下雨”的“雨”指的是什么?( )
A.树叶积水 B.天上下的雨水
C.虫子的排泄物 D.大树分泌的汁液
【3】大树“下雨”的原因是什么?( )
A.神仙显灵 B.气象原因
C.长在坟头 D.虫子作怪
【4】最后揭开大树晴天“下雨”秘密的是谁?( )
A.消防队员 B.气象局工作人员
C.林业局工作人员 D.骆有庆教授
【5】“虽然这种虫子的个头比知了小了很多,只有一个米粒那么大,但它们的分泌物却很多。”这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泥土的微笑
我在花园中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有一天,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来探望我,我知道她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了。临别时我说:“采一束玫瑰点缀你的书房吧,保证十里飘香!”
女友轻轻跨进花园,东闻闻,西嗅嗅,神采飞扬,就是不肯采摘。我说没关系,多的是,我又不是花店的老板,不会靠玫瑰赚钱的。说完我就举起剪刀准备献美。女友急忙拦住,高声叫着不可不可。这么美丽的玫瑰剪下来,让人心疼。她抓紧我的袖子叮咛:“千万不能剪啊,玫瑰是泥土的微笑。谁会忍心杀戮美得醉人的微笑?”
我的灵魂悚然一惊,丑陋的泥土,________的泥土,________的泥土,因为玫瑰露出了惊艳的一笑,因为这一笑,让人爱惜非常。
有一个朋友在拍卖会上有幸购得一个唐朝的花瓶,花瓶细颈大肚,碎花蓝白调子,流光溢彩,从造型到色彩,整个如唐朝盛世的化身,雍容,华贵,高傲,悠闲,目空一切。朋友请我们大家观赏。奇怪的是每个参观者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坏这盛世的宝贝。其实不过是一撮泥土,经过窑烧才千修百炼成瓷中经典。
江南的紫砂壶玲珑剔透,泥人张的彩塑令人拍案叫绝,他们不都是泥土的微笑吗?弥真弥贵。即使曾丑陋,即使曾卑微,即使曾朴素,同样让人肃然起敬。我懂得了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
(1) 联系上下文,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 “我”的朋友“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的了,为什么却不让我“献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的题目是“泥土的微笑”,那么在文中“泥土的微笑”具体指什么呢?你知道泥土还有哪些“微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A. 平凡的人找不到理由埋没自己。
B. 平凡的人如果不能让人刮目相看,就要找理由埋没自己。
C. 再平凡的人,只要努力去活出色彩来,也能够让别人刮目相看。
11、课外阅读。
“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哭,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
东家跑,西家串,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了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
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校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了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
【2】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画线句子表现母亲_______品质;她将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_______。
【4】第八自然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__________
【5】文章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思念、感恩、离别”这三个词语分别形容三次不同的流泪:第一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第二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第三次流的是__________的泪。
【6】第十二自然段,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联系全文,当时母亲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怜天下父母心”,读了这篇短文,相信你定有不少感触。你有什么话对文中母亲说,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延伸阅读
我爱花生花(节选)
三年前,我和妈妈路过一块花生地,看见那星星点点的小黄花,我想伸手采一朵玩玩。
“不要采!”妈妈制止我,“花生的花,不像桃花、梨花。花生的花没有一朵是空花。开一朵花,地下就长( )一颗花生,你采掉一朵,就要少长一颗花生。”
“是真的?”
“妈妈还会骗你吗?孩子,桃花、梨花即便结( )出果子,也桂在枝头,可是花生花却很谦虚,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让人知道花生结果是自己的功劳。”
妈妈的话使我感到惊讶,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多可爱的小黄花!千千万万朵小黄花默默地开,悄悄地谢,最后钻( )入土里长出千千万万颗花生。
从此,我对花生花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每次看到它,我就联想到那些朴实无华、不慕名利、勤勤恳恳、踏( )踏实实地为人类奉献自己的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空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慕名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花生花的特点是:开一朵花,_______________;地上开花,_______________。
(2)文章最突出的写作手法是_______________,表面上赞美的是_______________的花生花,实际上是在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 ) 模糊( )
旺盛( ) 确实( )
【2】用“﹏﹏﹏”在文中画出一个拟人句。
【3】选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 ),运用( )描写,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个“鸟的天堂”( );这里的双引号表示(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第二个鸟的天堂指( )。
【5】展开想象,运用静态描写的方法把“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情景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能言善辩的孔融
①东汉文学家孔融是一个博学的人。他从小就很聪明,小小年纪已经很有名气。
②孔融十岁时,跟随父亲到洛阳去。当时的河南太守李元礼很有声望,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但是,来访的人如果不是李家的亲戚或者有声望的人,守门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③孔融对李元礼也很仰慕,很想请父亲带自己去拜见这位李大人,可是父亲说他们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说:“我有办法能让李大人接见我。”
④一天,孔融来到李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请你替我通报一下。”
⑤守门人通报后,孔融被请进了客厅。他不慌不忙地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问他:“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⑥孔融答道:“说来话长。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李聃(dān)是师生关系。因此,我和您也算世交了!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访。”当时,李元礼的家中有很多宾客。孔融小小年纪说出这么一番有根有据的话来,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连声赞叹。
⑦大夫陈韪(wéi)随后赶到。有人将孔融的话说给他听。陈韪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了并不一定杰出。
⑧孔融听了,面不改色地回敬道:“我想陈大人小时候一定很聪明伶俐吧?”
⑨听了孔融的话,陈韪先是一愣,继而哈哈大笑:“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名望——( ) 敬仰——( )
【2】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融为什么要去拜见李元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融是如何解释自己和李元礼的亲戚关系的?宾客们对他的回答有什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⑥自然段,想一想: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都会怎样赞叹?在下面写出人物的语言,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孔融对陈韪所说的话的言外之意是( )
A.陈韪现在很杰出。
B.陈韪现在不杰出。
15、语言赏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的。
【1】“香飘十里”“浸”形象地描写出桂花盛开时香气非常________。
【2】从“没有不”这三个字来看,这是一个( ),这句话中作者使用这种句式,强调了( )。
A.陈述句 B.双重否定句 C.肯定句 D.桂花香给人的感受 E.桂花多
【3】用“没有不”仿写一句话。________
16、阅读平台。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倾慕——________ 优点——________ 辨别——________
【2】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论花生,是因为( )
A.父亲和“我们”相聚,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B.父亲要向“我们”讲做人的道理。
C.父亲要告诉“我们”关于花生的知识。
【3】选文中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说明花生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4】选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
【5】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你妈喊你起床啦
刘标标第一次意识到起床是场战争,是在小学一年级。
刘标标!起床啦!妈妈对着他喊。
刘标标睁了睁眼,又闭上了。妈妈又叫了几遍,还是没用,只能给睡梦中的儿子穿上衣服。刘标标忽然感觉身上很痒,终于忍不住彻底睁开了眼,大声说:我不想起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明显在嗓门上A(占据 占领)优势。
刘标标被吓住了,乖乖起来穿衣服。妈妈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出去。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
刘标标!你是不是想挨揍!妈妈把饭端到桌子上,暗暗B(纳闷 苦闷)为啥穿个衣服要这么久,然后就发现刘标标穿着衣服倒在了床上。
我真的不想起床啊!
不想起也得起!妈妈抓住刘标标的手就往上拉。
我!不!刘标标抗争着,身子用力后仰。忽然,他大哭起来。
起个床,跟打仗似的。妈妈感慨道。
刘标标四十岁那年,不用闹钟就能早起,还能做最喜欢吃的排骨面。他每天早晨叫女儿起床,跟打仗似的。
刘标标坐在桌前,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姑娘对着一个小孩也这么说过。
他突然哭了。
这场战争妈妈终于赢了。他每天都会早起,而她却再也不会早起。
从此,再也没有他和她的战争了。
【1】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词语
A 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刘标标假模假样地动了几下,看见妈妈出了他的卧室,连忙后仰,一头倒在枕头上,再次进入甜美的梦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真是美极了。白的,红的,紫的,墨色的,粉红的……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
有一次,我问一位老花农:“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花骨朵的那股特别劲吗?”
我这才注意起山茶花骨朵来。果真特别!
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了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花的骨朵是这样一个月又一个月,一季又一季地准备着。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儿!
【1】第二自然段对上下文起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为什么说山茶花的颜色“那真叫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瀑布溅出的水片来比喻白色的山茶花,突出它 和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文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山茶花的 和_____,深情地赞颂了山茶花的 与山茶花骨朵的 。
【4】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画线的句子,以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狗虱
①“狗虱”就是“跳蚤”。这些芝麻大的黑色小虫,嗜好(hǎo hào)吸血,唯一的特长就是跳。
②话说有一群跳蚤,在一个潮湿的角落里谋生,跳上跳下,度日艰难。其中有几只曾在狗身上呆过的老跳蚤说:“这里冷飕飕的,没吃又没住。能跳到狗身上就好了,又暖和,又有得吃,还可以到处旅游开眼界。”说得小跳蚤们心痒痒的,皆跃跃试。
③一天终于来了机会,一只大黄狗经过角落,蚤们飞身齐跳,附上狗身,成了名正言顺的狗虱。狗虱们在这个庞大的狗身上热闹地打个转,感觉到毛身厚厚的,非常暖和,饿了就往狗皮上一叮,新鲜的狗血味道好极了,之后随狗到处游逛,风景着(zhuó zháo)实妙。皆叹老蚤所言不虚。
④狗虱们在狗身上过上安逸舒服的日子,逍遥自在。大黄狗可受不了啦!最初身上有十几只时,小痛小痒还能忍受,如今附上几百只,队伍太庞大了。黄狗浑身难受,彻夜难眠,面容憔悴,身形明显消瘦。
⑤为了减少身上的虱子,黄狗首先跳墙滚地,但能甩掉的虱子只是极少数。黄狗又来个寒风逆吹,再入水浸泡,复爪抓尾甩,但全无效果,虱子们紧叮毛下的皮,死活不肯离去,它们嚷嚷道:“我们才不要离开这里呢!”
⑥由于群虱叮咬,黄狗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了。终于有一天,黄狗再也撑不住了,病倒后趴在地上死去。狗死后,再也没有新鲜血液,也没有了体温。虱子们月余后全饿死在厚厚的毛里。
【1】第4节的“黄狗浑身难受,彻夜难眠,面容憔悴,身形明显消瘦。”这句中划线部分可以换成 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
【2】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大黄狗为了减少身上的虱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办法,但全无效果。
20、猎人终于把狼打死了。(改为“被”字句)
。
21、下课了,同学们向操场跑去。(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真令人扫兴。
(1)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手写我心。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让人觉得可爱又有趣。如果要给一个同学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让我们用文字把你熟悉的人“画”出来吧!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