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爹娘 飞禽走兽
B.严历 勤勤恳恳
C.车辆 振天动地
D.晚霞 倾盘大雨
2、大孔雀蝶是( )。
A.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 B.亚洲最大的蝴蝶 C.欧洲最大的蝴蝶
3、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嫉妒(hù) 誊写(yù) 含情脉脉(mò)
B.龟裂(ɡuī) 凛冽(lǐnɡ) 玲珑剔(tī)透
C.煞地(sà) 削弱(xiāo) 精神恍(huǎnɡ)惚
D.眼睑(jiǎn) 爱卿(qīnɡ) 万马齐喑(yīn)
4、认真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有关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下的乌篷船对我而言也永远是那么亲切。
①句子中的“背影”是指:____
②我对“乌篷船感到亲切”是因为:___
③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_____
5、句子品析。
【1】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通过对________和________的描写,“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比翼而飞”写出了它们不同的飞行姿态,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2】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这棵榕树____________,不仅具体写出了榕树的静态,而且静中有动,赞美了榕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亮像个____________,顺着竹帘格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把月亮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写得既活泼又有趣。
6、看谁见识多!
(1)《观书有感》的作者是 ,他是 时期著名的 家、 家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
(2)《神奇的书》作者是 , 国著名的女诗人。她的诗和惠特曼的诗一样,已被公认为是标志着美国诗歌新纪元的里程碑。
7、拼写天地。看拼音,写词语。
(1)我们要养成jǐn shèn(________)的好xí ɡuàn(________),以后就享受不尽了。
(2)让我们开动nǎo jīn(_______),想办法怎样有xuǎn zé(_______)性的jī kuǎ(_______)这个lián ménɡ(________)。
8、知识回顾。
1.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__!
2.《将相和》一文通过“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
3.《桂花雨》一文中,“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9、课外阅读。
怪鸟
蓝山是一个天然的大植物园。这里有许多树种与我故乡的树并不一样。
对于不认识的树,我总要注视良久。我就是在打量一棵树时发现了那只怪鸟的。
这棵树跟我一样高,褐色的树身,绿色的针叶,类似松柏。它身上的果实令我惊讶,它结着一柄柄橘黄色的圆柱形果实,而不像我熟悉的球形松塔。果实中央是实心的,而四周则是无数细密的线毛一样的黄色针叶。果实看上去宛若蜡烛,这样,这棵树就仿佛举着一树的蜡烛,乐陶陶地过着圣诞。
我伸出手,选中一颗果实,打算把它摘下来,当成一盏灯笼,吊在我房间的窗前。然而我刚用手指拍了一下吊着果实的枝条,一团白色的乌粪“啪”地落在我那只手上。抬头一望,见这棵树的背后有一棵干枯的树,一只乌端坐在斜伸出来的枯枝上,虎视眈眈地望着我。
这只鸟跟鸽子一样大,两只翅膀颜色不一,一只白,一只褐中带蓝,长嘴,扁头,雪白的头的中央有一道醒目的褐色,眼睛上还有一图刘海儿似的探出来的毛发,看上去怪模怪样的。它不叫,只是定定地看着我,似在沉思。
我想起采摘蒲公英时白嘴鸦的举动,便疑心这些蜡烛般的果实归属于这只鸟。我掏出纸巾,擦干了手上的鸟粪,欲再次摘下果实时“啪”地一声,又一团白色的鸟粪落在我的手上,而我抬头张望那只鸟,它依然端坐在枯枝上,不动声色地望着我。它的镇定自若和它准确无误地对着我的手排泄行为,让我觉得它是我觊觎的这棵树的守护神。我不知道自己若真的摘下那颗果实的话,它会怎样地报复我。我又取出一片纸巾,擦干了鸟粪,并且收回了手,离开了那棵树。从山冈走下来。当我回头再望它时,它已离开了枯树,它去了哪里,只有天知道,上帝才知道呢!但我相信,只要我折回身来窃取那果实时,它准会从天而降,把那对它来说如炸弹一样的鸟粪,投掷在我的身上。
【1】读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1)“果实看上去宛若蜡烛,这样,这棵树就仿佛举着一树的蜡烛,乐陶陶地过着圣诞。”这句话运用了( )两种修辞手法。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对偶
(2)“它不叫,只是定定地看着我,似在沉思。”中“定定地”说明了( )
A.怪鸟非常害怕人类
B.怪鸟一副痴呆模样
C.怪鸟精神集中,防范“我”的入侵
(3)“它去了哪里,只有天知道,上帝才知道呢!”这句话是( )
A.祈使句 B.陈述句 C.疑问句 D.感叹句
【2】那只怪鸟是什么样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3】认真体会下面的句子,指出哪些是动态描写,哪些是静态描写。
(1)这棵树跟我一样高,褐色的树身,绿色的针叶,类似松柏。( )
(2)我抬头张望那只鸟,它依然端坐在枯枝上,不动声色地望着我。( )
(3)果实中央是实心的,而四周则是无数细密的绒毛一样的黄色针叶。( )
(4)我又取出一片纸巾,擦干了鸟粪,并且收回了手,离开了那棵树。( )
【4】作者认为,怪鸟是那棵树的守护神。你怎么看?再用反问句表达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对这只怪鸟进行一番评价吗?
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桂花雨》段选
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chéng shèng)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mǎn lǎn)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chóng cóng)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桂花盛开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
【3】作者首先拿桂花树与梅树作比较,说明桂花的_____________不美,又从“开花时”与“不开花时”两方面说明桂花的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加点的“可是”一词,我们知道作者喜欢桂花不是因为_________,而是因为____________。
【5】选文中“_____________”句话直接点出了桂花的突出特点。
11、阅读下面的记叙文,按要求作答。
高贵的捐赠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惹得小女孩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赠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要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玩具熊,捐你最宝贵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还是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⑦我终于明白了……
⑧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⑨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
⑩我的眼睛也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第⑥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小女孩的动作,从中可以感受到此刻她的心情是( )的。
A.郁闷和生气
B.恐惧和紧张
C.不舍和矛盾
D.烦躁和绝望
【3】“我”捐赠的是“一点点钱”,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采用对比的手法,起到的作用是( )
A.表现出“我”还不够有爱心,捐赠得太少。
B.让“我”为自己只是捐赠“一点点钱”感到汗颜。
C.用“我”微薄的关爱和同情突出母女俩的高贵,有力地表现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D.让读者看出小女孩的母亲很会引导孩子,让小女孩改变了捐赠玩具熊的决定。
【4】第⑤自然段中“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第⑨自然段中写道:“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她“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的含义。
(1)高贵的捐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贵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贵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母亲和小女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写清楚她给你留下的印象,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阅读片段,回答问题。11分)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_________,写了鸟的体态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还写了鸟的不同动态: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画线部分主要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
(2)“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 )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5】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3、精彩赏析阁。
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1)“颤抖”的意思是 ,课文里表达了父亲 的心情。
(2)选文中画线的句子对阿曼达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曼达的话表现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4、延伸阅读。
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的时候,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叫范喜良。他们结婚后不久,范喜良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牵挂着丈夫。她想:我( )坐在家里干着急,( )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
孟姜女立刻收拾行装,上路了。
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个正要上工的人询问:“你们这儿有个叫范喜良的人吗?”那人说:“是有这么个人。”孟姜女一听,别提多开心了!她又问:“他在哪儿呢?"那人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埋在城墙里了!"
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得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她直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她丈夫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她的丈夫却再也看不到她了。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比喻突然发生的意外事件。______
(2)形容乌云密布或刮大风时飞沙漫天的景象。______
【3】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表现孟姜女伤心绝望的句子。
【4】这个故事讲的是孟姜女的丈夫被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她到长城去找丈夫,听说丈夫已死,孟姜女伤心过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修筑长城的那些普通的劳动人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夹竹桃(节选)
①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却是值得我最留念的花。
②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了自己的家门,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③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里走出走进。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④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最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葳蕤。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四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熏透了整个夏夜的香气也是令人难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很美,变化亦多。
⑤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庭院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地从花枝上袭下来。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⑦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1】夹竹桃花开在____、____、____三季里。
【2】在文中“□”内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3】文章题目是“夹竹桃”,作者为什么在第④段写庭院中各种花卉,却只字未提夹竹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
(1)月光下夹竹桃的影子的两个特点是( )( )。
A.叶影参差 B.浓浓烈烈 C.花影迷离 D.一团模糊
(2)文中的“亚洲”“非洲”指夹竹桃在月光下地图一般的影子,“游鱼”其实就是( ),“海轮”指的是( ),“大海”指的是( )。
A.飞蛾 B.墨竹 C.中间空白的地方 D.小虫子
【5】第⑥段中“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一句在文中起____作用。句中的“此”指( )。
A.夹竹桃香气四溢 B.夹竹桃富有韧性 C.夹竹桃悄然不响
【6】第⑥段中划线句子用了____修辞手法,蕴含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7】作者爱夹竹桃,是因为它有很多“妙处”,结合全文概括这些“妙处”(至少2处)。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8】用一组关联词(因果关系或转折关系),把第①段和第⑦段的内容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成功与失败
失败者对于成功,一方面是羡慕不已,另一方面是急躁不安,巴不得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殊不知成功是由 成 与 功 两个字组成的。成是功的积累,叫做 功到自然成 。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20年临池学书,洗笔把池水都染成黑色了,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功是成的基础,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经过艰苦的奋斗,这个过程也就是功的积累过程。
一滴水从檐楣上掉下来,重重地落在石头上,“啪”的一声炸出一朵水花,可是石头上看不到丝毫的痕迹。然而,经过一年、两年……坚硬的石头终于被水滴滴穿。
如果成功很容易,无需奋斗就能达到的话,如果成功不是需要功夫的积累,不需要努力攀登的话,那成功就会变得廉价,成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耀人的色泽,那这样的成功还有什么意义?
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地收集整理,笔耕不息,才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司马迁游历名山大川,博览经典秘籍,遭受宫刑,忍辱负重,笔耕不辍,才有《史记》的诞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既无捷径,也没有宝葫芦,所以与其坐着羡慕别人“成”,倒不如站起来积累自己的“功”。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需要花苞长期孕育;任何一枚勋章都要成功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成功是自私的,它绝不会将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公平的,它会毫不保留地将满天的灿烂星光照在坚持不懈的奋斗者身上。
【1】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标点。
【2】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成”和“功”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是功的________,功是成的________。成功对于懒汉来说是______的,对于奋斗者来说又是________的。
【3】短文列举了哪些人物的事例说明“功到自然成”?请你找出能体现文中某一位人物品质的词语或句子,并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滴石穿”对你有什么启示?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牛奶包装说明,回答问题。
牛奶包装说明
密闭包装,未开封前无需冷藏,可直接饮用。打开包装后,请贮藏于0~64℃环境中,24小时内饮用完为佳。请勿连同包装在微波炉中加热。
配 方 有机生牛乳
产品类型 全脂灭菌乳
保 质 期 常温密闭保存6个月
生产日期 见盒顶部
有 机 码 见盒顶部
产 地 见包体喷码打印或批次喷码打印前两位代码
【1】妈妈认为买回的牛奶一定要放在冰箱冷藏才安全,小林买回牛奶后没有按妈妈的要求放入冰箱冷藏,被妈妈批评了,他觉得很委屈。小林委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12月18日,小林发现妈妈6月5日买回的那箱牛奶还剩下一瓶,他还能喝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奶把昨天吃晚饭时打开包装而没喝完的牛奶放在冰箱里冷藏,第二天早上,奶奶把冷藏的牛奶倒进碗里,放进微波炉中加热后饮用,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1】“小宝贝”指 。突出了法布尔 。
【2】“没用的玩意儿”引号的作用的是 ,或表示 。
【3】“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是因为象征了
【4】文中划线词语表现了法布尔 。
19、课内阅读。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1.短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声音的延长B.表示语意的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D.表示意思的递进
2.“ 、刹那间”这两个词语写出了变色龙捕食 、准确的特点。
3.用“”画出描写变色龙舌头长的句子。
4.我们为什么被它吓了一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变色龙长相凶恶,看着令人胆寒,它突然跳出来,因此我们被它吓了一跳。
B.变色龙能够迅速变色,令人感觉害怕。
C.变色龙捕食速度很快,而且目标准确,令我们感觉很惊讶。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中,有各式各样的建筑。(将这句话写得更具体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好像似乎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段话描写自己“兴高采烈”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列句子改成“把”字句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钱学森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秋天,熟透了的柿子挂满枝头。(改为比喻句)
3.我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都合不拢眼。(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23、习作表达。
雪是冬的使者,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也是我们最熟悉的自然现象。可是在祖国南端的海南岛的小朋友却从来没见过雪,请你结合相关资料及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向他们介绍雪。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4)字数不少于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