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下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找出来填序号。
【1】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停泊(bó)
B.兴奋(xìng)
C.榕树(róng)
D.乐曲(yuè)( )
【2】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的确(dí)
B.抛开(pāo)
C.缝隙(fèng)
D.涨潮(zhàng)( )
2、下列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干 和 应 解 B. 过 翟 朴 余 C. 华 区 仇 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
B.《珍珠鸟》这篇文章是冯骥才养的。
C.少先队大队部举行了向“希望工程”捐款。
D.我们通过并讨论了新的班规。
4、仿写词语(写一个就可以)。
AABC式词语:如:津津有味( )
如A如B式词语:如:如醉如痴( )
含有两对反义词的词语:如:兴亡盛衰( )
如A似B词语:如:如饥似渴( )
有关读书的词语:如:专心致志( )
5、我会查字典。
为下面句中的“拉”字释义。
拉:①牵,扯;②用车载运;③帮助
(1)他的车来拉货了。( )
(2)他目前学习上有困难,我们大家拉他一把。( )
(3)渔夫把鱼网拉上来。( )
“仰”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脸向上;②敬慕;③依靠、依赖。“信仰”中的“仰”应选( ),“仰仗”中的“仰”应选( )。
6、课本直通车。
1.《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运用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珍珠鸟》一文记叙了珍珠鸟由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从中作者感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形近字组词
锡________ 纸________
易________ 抵________
8、看拼音,写词语。
1.她的睡眠不规律,想jiū zhèng(_____)过来很难。
2.我们划动chuán jiǎng(_____),乘着小船穿过狭窄的河道,终于到达了tǎ lóu(_____)前。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这是一种特殊的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犯罪嫌疑人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警报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博物馆可以采用 银行可以采用 珠宝店可以采用 存放重要图纸 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1)给画直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________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________博物馆可以采用________银行可以采用________珠宝店可以采用________存放重要图纸________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________
(2)我知道它们的朋友。
近义词朋友:盗窃——________ 企图——________
反义词朋友:藕断丝连——________ 珍贵——________
(3)读一读划线的句子,再进行仿写。
①不是……而是……
②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
(4)联系上下文,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再用它写一句话。
(5)我会填。
新型玻璃名称 | 特点 | 作用 |
夹丝网防盗玻璃 | ________ | ________ |
夹丝玻璃 | ________ | ________ |
10、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小豆豆一直在盼望的吃“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的午饭时间终于来到了。这“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来,这个词本是校长想出来的,指中午饭盒里面的各种菜类。一般情况下,人们提到饭盒里的菜时,总是说“请注意培养孩子们不要挑食”或者说“麻烦您不要让孩子们的营养太单调了”等等,但校长却是一句话“请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给孩子们带来。”校长对孩子们的家长就是这样拜托的。
“山”指什么呢?打个比方说吧,就是指蔬菜啦,肉啦什么的(请注意,肉虽然不是山上生产的,但是若按大的分类的话,牛啊,猪啊,鸡啊,这些都是在陆地上长的,所以归入“山里的”这一类)。“海”呢?就是指鱼、贝类、紫菜等海鲜制作的菜肴等等。这就是说,要求中午带的饭盒的菜里,必须有这两大类食品。
……
不过,由于妈妈忙,或是一时腾不出手来,偶尔也有小朋友只带来了山里的东西或者只带来海里的东西。这时候该怎么办呢?那位小朋友完全不用担心。为什么呢?因为正是逐个查看饭盒的校长先生的身后,跟着扎着白色炊事围裙的校长夫人,她两手各拿一只锅。只要校长在哪个缺一样的孩子面前说了声:“海!”校长夫人就立刻从“海”那只锅里夹出两块烤鱼肉卷放在那孩子的饭盒盖上。如果校长先生叫一声:“山”校长夫人那另一只“山”的锅里就会跑出一块煮芋头来。
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谁也不会说“不喜欢吃烤鱼卷”,也不会在心里捉摸“谁的菜高级,水的菜不带劲”了,反而会高兴自己两样都齐全,彼此又嚷又叫地欢笑起来。
小豆豆这回才好不容易明白了什么是“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她有点担心,照这个样子,今天早上妈妈急急忙忙给自己做的饭菜能合格吗?然而,当小豆豆把饭盒盖打开时,差一点“哇哈”地叫出声来,她甚至把嘴捂上了,因为这饭盒里装的太棒了! 黄色的炒鸡蛋、青色的豌豆、茶色的鱼肉松、粉色的炒得松蓬蓬的咸雪鱼子,各种各样的颜色,就像花园那么漂亮。
【1】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家名字)的《_____________》。
【2】本文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从文中划线的句子感受到了 ,我可以用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小豆豆看到饭菜时的心情: 、 。
【4】读了本文,我觉得巴学园的校长真是一个 的人,因为:
① ,② 。
11、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我……”
“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我.……要钱……”
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个字,可是竟然说出来了!
“要钱干什么?”
“买书……”
“多少钱?”
“一元五角……”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连续三次“我的母亲”说明“我”因看到母亲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辛勤工作而震撼,包含了“我”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我鼻子一酸”,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内容填空。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是____________描写,看出_________________。
“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人,脊背弯曲着……”这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_描写,道出这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描写,看出是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母亲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是对母亲_______的描写 ,从中看出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
【5】想想作者写了什么事来表现“慈母情深”,为什么用“慈母情深”做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父亲的画面(节选)
刘墉
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父亲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bó bù)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的身影,站在我的身后……
父亲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yīn yān)红的血迹……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这句话中划线的词语“气候”的意思是( )
A.时令,节气。
B.天气。
C.结果,成就,前途。
D.人的神态风貌。
【3】短文一共描述了五件与父亲有关的画面,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这四个画面表现了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爱,________这个画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思念。
【4】父亲对“我”的宠爱,母亲不无抱怨,甚至认为“我”可能因为父亲的宠爱而成不了气候。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你是怎么看待父亲对“我”的这种宠爱的。
________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提示: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
________
13、阅读
千金一诺
①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②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戚们因此很宽爱地。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的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着新年的到来。
③可是就在腊月ニ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事。
④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道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⑤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工资不足100元,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富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⑥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业市场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⑦在黄昏的幕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没有说一句话。
⑧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碰破的手臂,我问:“爸爸,为什么一定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摸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向:“让姐姐过个愉快的年呀。”
⑨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視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幼小心灵的最深处。
【1】题目“千金一诺”让人想到了许多关于诚信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题“千金一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全文内容,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概括父亲的形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数字上算一算,姐姐的新衣服花掉了全家收入的近三分之一,你觉得值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品析经典文章。
江南落雪(节选)
如今,雪是白了满山,从山中扯出一条涧来,涧上是些白的胖乎乎的卵石,清泉反倒扭出一道乌亮,如镜的水延伸至远方。而田间是白茫茫的,近看却另有风景,因为那雪间,总是有一些盖不住的青苗,探出几片青青的叶子,还有一些冬天开放的小黄花,它们也会在雪中亮出几朵惊喜。水塘中更能见到一些水鸟,它们在一些枯荷间游戏,被雪挤得小了的空间,并未使水鸟们感到困难,反而更为欢畅。
【1】作者细腻的景物描写中有静有动,请用“ ”勾画出一处静态描写。写出了 (事物)的 的特点。
【2】用“ ”勾画出一处动态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侯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还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昵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被我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我要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总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________ 激励——________
【2】作者到A国后为什么情绪低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哪句话适合放在文中画横线处( )
A. 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 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 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这里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毛泽东与儿女(节选)
毛岸英不幸牺牲了!这沉重地震撼了毛泽东的心灵。他是一位领袖,也是一位感情极其丰富的爸爸。当彭德怀内疚地对他谈起没有照料好岸英时,他久久地沉默着,一支支抽着烟,抬头凝望窗外那已经肃杀的柳枝,轻轻地念叨着《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深沉地回忆起岸英短暂的一生。稍停,毛泽东昂起头,轻轻走了几步,激昂地说:“革命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岸英是一位普通战士,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不能因为他是我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共同事业而牺牲。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呀!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 .
彭德怀默默地听着,眼里饱含泪花。他深知岸英的牺牲,对党,尤其是对毛泽东,是个无法挽回的损失。
毛泽东强忍着悲痛,把心血倾注在党和国家的大事上。然而,儿媳刘思齐每周必到的拜晤,对他简直是一场感情上的灾难。思齐每次来,都要问:爸爸收到岸英的信没有?岸英为何几个月不给我来信?……爸爸总是强颜欢笑,装得若无其事地宽慰她。
无情岁月增中减。毛泽东作为爸爸,不能也不愿一直扮演世上最难堪的角色。
两年后,他终于向思齐诉说起毛家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杨开慧、毛泽民、毛泽潭、毛泽建、毛楚雄;还有韶山党支部的毛福轩……思齐越听越不对劲,朝鲜停战协定都签订了,为何岸英没寄片言只字?难道他……她不敢想下去了,反而安慰起年迈的爸爸。这天,她离开中南海时心慌意乱。
思齐又一次去中南海。毛泽东把周恩来请来一起跟她谈心。周恩来委婉地告诉思齐:“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无数战士牺牲了生命,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岸英也是其中之一。”这句话总理说得很轻,传到思齐耳内却如五雷轰顶。她痛不欲生,伏在毛泽东肩上哭呀,哭呀。毛泽东木然地坐着,脸色苍白,心潮翻滚。周恩来让思齐躺在沙发上,他的手碰到毛泽东的手,心里一惊,急忙对思齐耳语:“思齐,你要节哀,你爸爸手都冰凉啦!”思齐一愣,重又哭着去安慰爸爸……
(1)短文的哪部分最让你感动?和爸爸妈妈交流你的想法。
(2)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是怎么做的?从他的做法中,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7、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练习。
菊花
①俗云:“赏菊之趣在于赏花。”菊花的颜色五彩缤纷,以黄、红、白、紫为主。黄的如“黄昏弄月”,金光灿烂,华贵雍容;红的像“金背大红”,绚丽夺目,热情奔放;白的有“白西施”,淡妆素裹,高洁怡雅;紫的是“紫玉蓬”,苍劲有力,凝重浑厚。还有一种叫“绿牡丹”的,花呈绿色,青翠欲滴,恰似碧玉,煞是名责。另有“墨荷”的黑紫堪称花中一绝;更有那“碧玉勾盆”,粉碧兼备,娇而不艳;“凤凰振羽”,红黄相间,妖娆多姿。各种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②菊花的花形也是千姿百态,风貌迥异。这是花瓣的千姿百态所致。瓣分挂瓣、匙瓣、平瓣、管瓣四种。每一种又有内曲、反卷、龙爪、毛刺等形态。各种花瓣以一定规律进行组合,形成一种保持机体均衡、疏密相间的参差美,并由此构成了龙、风、狮、虎四种栩栩如生的优美造型:龙类若舞若飞,潇洒俊逸,花儿内部短瓣紧抱,外部长瓣飘洒,像“龙盘蛇舞”;凤类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花儿内部花瓣疏松或紧密内抱,外部花瓣自然下垂,如“天女散花”;狮类威武雄壮,魁伟挺秀,花儿大部分为匙状花瓣,且长短不一,相互重叠,排列参差,变化多姿,如“醒狮图”;虎类则刚劲沉稳,充盈丰满,舌状花瓣回心而抱,呈层瓦复叠状,似虎爪捕食,如“虎啸长天”。
③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不仅它的花序是一味名贵中药材,其嫩茎、叶、根亦可供药用。此外,还能做成各种精美的佳惯,如菊花肉、菊花囊、菊花酒、菊花糖等。这些菊花食品不仅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再者,杭菊还是驰名中外的清凉茶原料。至于那自古就有“虫见愁”之称的除虫菊,则是效力极高的天然杀虫剂。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异功能,被人称赞为“空气的卫士”。
④菊花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确是一种值得大力发展的珍贵花卉。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文章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①②③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一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主要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怎样说明菊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菊花的颜色以黄、红、白、紫四种为主。
B.龙类造型的内部长瓣紧紧合抱,外部的短瓣自然下垂。
C.菊花的花、茎、叶、根都可以做药材使用。
D.人们称赞菊花为“空气的卫士”,是因为菊花能保护环境、净化大气。
【6】古代文人对菊花大有赞赏,下列诗句中,属于咏菊的诗句是( )。
①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③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④曲沼关蓉映竹嘉,绿红相倚拥云霞。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8、阅读短文。
爱的故事(美 安妮.尼尔康)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里。一天夜里,房子起火了,奶奶在抢救孙女时被火烧死了。大火迅速蔓(màn wàn)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
邻居已呼叫过火警,无可奈何地站在外面(观看 观望),火焰已经封住了所有的进出口。小女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叫着救命,人群中(流传 传布)着消息说:消防队员正在扑救另一场火灾,要晚几分钟才能赶来。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梯子架到墙上,人钻
(zuàn zuān)进火海之中。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消失在夜色之中。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教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qiè xiá)意。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的种种好处。
最后,本镇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她,并且能给她金钱和金钱能够买到的一切东西。”
从始至终,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语,眼睛望着地板。“还有人要发言吗?”会议主持人问道。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去。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他(快步 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孩子叫出声来:“这就是救我命的那个人!”她一下子蹦了起来,双手死命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就像她遭难那天夜里一样。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她抬起头,朝他笑了。
“现在休会。”会议主持人宣布道……
【1】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对的打“√”。
【3】读文章,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1)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孤女被一位富有爱心的男人收养的故事。( )
(2)当小女孩面临火灾时,男人和邻居冲进火海救出了小女孩。( )
(3)当小女孩没有任何亲人的时候,很多人伸出了援助之手,都愿意收养小女孩。( )
(4)作者认为小女孩应该归最富有的居民收养,因为他能够给小女孩所有的好处。( )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 )
【4】文中家加粗的句子“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他”痛苦的原因是( )
A.他认为很多人收养小女孩,但不一定出自内心,所以感到很痛苦。
B.他因为收养小女孩而要增加一些经济负担而感到很痛苦。
C.他为了抢救小女孩而受伤,身体有些痛苦。
【5】根据全文,请你做出判断,会议主持人宣布小女孩由谁来收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黄 继 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被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鸣。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便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 默读短文,想一想,短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叙述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一说,你从下面带点的词句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①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刻画黄继光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为黄继光烈士写一段颁奖词。(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词句段运用。
(1)说发现。读例句,发现了什么秘方呢?用符号勾画或句末批注出来。
①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就是用纯金铸成。
②两边的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道看哪一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语境。夕阳红,群鸟飞过湖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表达。用你发现的写作秘方,把你想象的场景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用加点词语造句)
(2)这清白的梅花,是用污得的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3)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缩句)
(4)想不到外祖父竟像个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扩句)
22、例: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这句话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请你用这种方法仿写一句话:_______
23、读写
(1)当你读到一个比较长的好故事,想把这个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别人,就需要缩写故事内容,让它变得短一些、简单一些。请缩写前面《赵州桥的传说》,注意缩写后的故事情节要连贯,语句要通顺,不超过200字。
(2)二十年,一个多么漫长却又短暂的过程。二十年后的母校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以《二十年后的母校》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