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印信——印章
B.郎中——医生
C.榜文——公告
D.墨客——书法家
2、下面词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繁值 躲藏 B.千真万确 玲珑剔透
C.预仿 煤炭 D.不拘一格 兴高采列
3、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
A.一知半解 不求甚解
B.不计其数 不可计数
C.博闻强识 见多识广
4、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1)句子中动态的事物有___、___、___和___。
(2)请用上任意一种修辞手法,扩写这句话。
_______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__________。
6、请给下列各句选择合适的词语。
不管……总…… 不但……而且…… 只有……才…… 宁愿……也……
(1)我(_____)把大鲈鱼放回湖里,(_____)不愿违背道德准则。
(2)实践证明,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_____)敢于创造,(_____)能不断获得成功。
7、在下面句子中的(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
(1)桃树(___)杏树(___)梨树(___)你不让我(___)我不让你(___)都开满了花赶趟儿(___)
(2)毽子越做越讲究(___)有黑鸡毛(___)白鸡毛(___)芦花鸡毛等(___)
8、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室内有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3.成语“水滴石穿”讲的是宋朝_____________的故事,这个成语现在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跟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是相同的。
4.“________________ 万事能成,_______________ 十事九空。”我还能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风似虎狂,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人临发又开封。
7.小亮说:“老师说我聪明,我觉得我不写作业也能取得好成绩。” 你能用学过的诗句或谚语来劝诫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交际应用。
招募“小小志愿者”
科技馆开展寒假“小小志愿者”的活动,面向社会招募。凡报名的小朋友,将统一安排面试。通过面试的小朋友,我们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表达、礼仪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凡考核合格的小朋友将成为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参加寒假志愿服务工作。
招收条件:
(1)8至12周岁,身体健康。
(2)具有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及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
报名时间:2023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
报名方式:登录科技馆网站,进入“小小志愿者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不接受电话以及上门报名等方式。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1:00,14:00——16:00)
面试时间:2023年10月25日——2023年10月30日(9:00——12:00)
【1】根据材料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4年出生的刘琳有资格申请成为“小小志愿者”。( )
(2)2023年10月24日10:00,妈妈可以陪黄祥到科技馆参加面试。( )
【2】下面属于招收条件的是哪一项?( )
①身体健康 ②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③有志愿服务的热情 ④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要成为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必须要经过的环节依次有( )
A.报名→培训→面试→考核
B.报名→考核→培训→面试
C.报名→面试→培训→考核
D.报名→面试→考核→培训
【4】王虹把自己面试成功的好消息告诉了好友刘瑞:“我是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了!”如果你是刘瑞,也看过以上招募信息,你会提醒王虹注意什么?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风
老舍
济南与青岛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个设若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一个便应当是摩登的少女。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拿气候说吧,济南的夏天可以热死人,而青岛是有名的避暑所在;冬天,济南也比青岛冷。但是,两地的春秋颇有点相同。济南到春天多风,青岛也是这样;济南的秋天是长而晴美,青岛亦然。
对于秋天,我不知应爱哪里的: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在海边。济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黄绿的草丛,苍翠的松树,褐色的石层,仿佛给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蓝空,我觉到一种舒适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着,躺到永远。青岛的山——虽然怪秀美——不能与海相抗,秋海的波还是春样的绿,绿得晶莹剔透,远处的点点白帆在绿波上轻轻荡漾,平时看不见的小岛也清楚地点现在天边。这远到天边的绿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济南的秋给我安全之感,青岛的秋给我带来丝丝的甜美。我不知应当爱哪个。
两地的春可都是被风给吹毁了。所谓春风,似乎应当温柔,轻吻着柳枝,微微吹皱了水面,偷偷的传送花香,同情的轻轻掀起禽鸟的羽毛。可是,济南与青岛的春风都太粗猛,把两地的春都给吹毁了。济南的风每每在丁香海棠开花的时候把天刮黄,什么也看不见,连花都埋在黄暗中;青岛的风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时节忽然来一阵或一天的冷风,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脱,花儿不敢开,海边翻着愁浪。
两地的风都有时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风送来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风,门响窗户动,使人不英雄地把头埋在被子里;即使无害,也似乎不应该如此。对于我,特别觉得难堪。我生在北方,听惯了风,可也最怕风。听是听惯了,因为听惯才知道那个难受劲儿。它老使我坐卧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断我的希望:听见风响,我记得出门,觉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应当有生气,应当有花草,这样的野风几乎是不可原谅的!我倒不是个弱不禁风的人,虽然身体不很足壮。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风。别种的苦处,多少是在一个地方,多少有个原因,多少可以设法减除;对风是千没办法。总不在一个地方,到处随时使我的脑子晃动,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说不出为什么苦痛,而且没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着苦。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单单在春天刮这样的风!可是跟谁讲理去呢?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设若——(______) 狡猾——(______) 足壮——(______)
【2】“可是这两处不无相似之点”的意思是( )
A.这两个地方没有相似之处。
B.这两个地方也有相似之处。
【3】济南与青岛的春风的特点是(________)。
【4】读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_)比作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把(_______)比作摩登的少女。
【5】“济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岛的是海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面的反问句变陈述句,陈述句变反问句。
(1)我不能和风去讲理或吵架。
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跟谁讲理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喜欢春风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选文第1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讲的是榕树的________,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的句子中的“卧”字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榕树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作者看到绿得发亮的榕树叶后联想到的。
B.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充满勃勃生机的榕树的赞美之情。
C.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看到风吹过榕树叶时,每一片树叶都在颤动的景象。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既是总结的句子,也是抒发感情的句子,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2、阅读《西湖的“绿”》节选,完成练习。
①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面而来。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②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洞绿得闲。漫步苏堤,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茵茵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有的青苔,形状也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一幅青绿的山水画。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
③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选自宗璞《西湖的“绿”》有删改
【1】请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莽莽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中作者描写了四处西湖盛景绿的特点,请写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着画线的句子让我想到描写荷叶的诗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借助文章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被淡忘了。
后来,搬了家。家与学校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梢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掉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我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像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吩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以前“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长大。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
【3】文中画曲线的部分是对吃饭场景的描写,通过这一场景,“我”的感受是:________
【4】“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这是一处细节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
【5】本文结尾的特点是( )(填序号)A.抒发感情 B.点明主旨 C.总结全文
【6】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
【7】现实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不好的现象,如:肇事逃逸,遇到摔倒的老人不管不问等事。你如果遇到这样的事会怎么做呢?把你真实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外婆和鞋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空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寻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了浅灰。鞋底也被磨得一边高一边低。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栋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
“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哩。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了,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hé huo)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yín yíng)中好好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
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结合短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嚣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泪眼盈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文中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第3—7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鞋是一双什么样的鞋?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谈谈“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地方,请你找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我”的心情怎样,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蓄碳元素,减小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 )“自然之肾”。湿地还是众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水产品、禽畜产品、谷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芦苇、木材、药用植物)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继发展的重要基础。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漂浮型等;从______________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木,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湿地支力气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支力气、真菌和微生物缩小),其中水禽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总数的80%以上。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1】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2】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除列数字外,用得最多的两是 、 。
【3】请从“誉为”、“称为”、“喻为”、“视为”四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第二段的括号里,使之符合语言环境。
【4】人们说湿地是“自然之脊”而不说它是“自然之肺”,这是有道理的。第二段文字中有个句子能基本上表现这种道理。请把这个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
【5】要理解第三段文字中“分说”部分的层次与内容,应抓住的两个关键语句是:
(1)
(2)
【6】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
16、快乐阅读(16=4+6+4+2)。
乌龟借鼓
豹子在动物中是出了名的吝啬鬼。它有一面大鼓,从来不借给别人使用。一天,天神的母亲去世了,为了把丧事办得隆重点,,葬礼上需要一面大鼓。
“大人,豹子家里有一面大鼓。”仆人说,“可以派人借来一用。”
大象以为自己是大力士,满怀信心地去了,结果被凶恶的豹子赶了出来。
“我去借。”狮子不甘示弱。结果也是空手而归。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我去试试!”狐狸以为自己能言善辩,会说动豹子的。结果,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用。
“这可恶的豹子,它是软硬不吃!
“连天神的面子都卷了,这也太过分了!”
动物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我去把鼓取来!”乌龟站了出来。
动物们哄堂大笑,连天神也忍不住笑了。也难怪,那时的乌龟不但长得小,连甲壳也没有,后背是软软的。
乌龟不慌不忙爬出神殿,来到豹子家。
“你也是天神派来的吗?”豹子吼道。
“天神能瞧得起我这小不点吗?”乌龟说。“我只不过是出于好奇,来这里看看。”“你想看什么?”豹子仍没好气地问。“天神做了面新鼓。”乌龟说,“那鼓可真大,天神藏在里面还有很大空隙。”
“他再大,也没有我这面鼓大。”豹子很不服气。“我看未必。”乌龟煞有介事地端详着豹子的大鼓,摇了摇头,“依我看,你这面鼓没有天神的大,它连你都装不下。”“胡扯!它怎么装不下我?我就试给你看!”豹子说着,真的钻进大鼓里。“大是够大的,可你的脑袋还露在外面呀!”乌龟故意装模作样地说。豹子把脑袋也缩了进去。“可你的尾巴还在外面呢?”豹子又将尾巴收进去。
乌龟眼疾手快,立即盖上了鼓盖,用绳子把鼓捆得牢牢的,并借着豹子在鼓中挣扎的劲,使大鼓滚动起来,一直滚到神殿门前交给了天神。
大鼓就这样被乌龟借来了,后来天神为了奖励乌龟,就送给了乌龟一样防身的东西,就是龟壳。
(1)根据短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 )示弱 ( )堂大笑
煞有( )事 装( )作样
(2)从文中打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反义词:慷慨——( )
简单——( )惩罚——( )
②近义词:讨论——( )
空当——( )立刻——( )
(3)文中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是( )、( ),请再写两个这样的词:( )、( )
(4)去豹子那里去借鼓的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品读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使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现实很快使我们明白:我们原来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会返回龟巢。现在做向导的幼龟被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行。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挡,成百上千的幼龟结群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确实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前面有人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
不一会,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鹰、海鸥、鲣鸟的口中之物,我们的向导赶紧脱下头上的棒球帽,迅速抓起十数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一切都过去之后,数十只食肉鸟已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两只嘲鹰仍静静地伫立在沙滩上,希望能捕捉到最后一只迷路的幼龟做佳肴。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行。似乎在这群凡人中间,一切都寂然静止了。终于,向导发出了他的悲叹:“如果不是我们人类,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1)文中作者为什么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2)如果把文中“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这句话改为“我们干了一件蠢事”好不好?为什么?
(3)“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4)比较下面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①向导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②向导发出了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归根本不会受到伤害。”
18、阅读
《鹅老爷》(节选)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这是表示对人惧怕。所以我们要捉住鸡或鸭,颇不容易。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1】这段文字,作者_______(姓名)通过描写鹅的______,突出了鹅________的个性特点。幽默风趣的语言中透露着作者对鹅的_______之情。
【2】仔细阅读短文,用“ ”画出具体描写鹅个性特点的两个句子。
19、 银杏
①银杏有非常古老悠久的历史。早在2.7亿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经过大约1亿年的漫长岁月,银杏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大片大片的银杏树林,与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通。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植物界的恐龙”。到了第三纪,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剧变,只有少量的银杏侥幸生存下来,它们成了植物界中的稀世之物,科学家心目中的“植物活化石”。
②相对其他植物而言,银杏的生长速度很缓慢。在一般情况下,种下它的幼苗,要经过15~20年才能结果,有的甚至需要30~40年时间。正如俗话说的那样,公公种树,孙子吃果,因此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形象的外号“公孙树”。
③如此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此晚的结果年龄,一定要有很长的寿命才能适应。一点不错,银杏的确是典型的长寿树种。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一棵银态古树生长在山东省浮来山北坡的定林寺中,据说已有4000多岁了,到今天还果实累累。
④那么,银杏为什么这样长寿呢?专家在研究中发现凡是“高寿”的古老银杏,都有极为发达的根系。根系扎入地下很深的地方,还有利于抵抗各种不良环境。另外由于银杏生长缓慢,需要的养分比较少,它完全有可能在一个地方活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还有一个导致银杏长寿的原因,就是它的病虫害较少。这是因为银杏体内含有一种叫乙醛的物质和多种有机酸,这些物质具有强烈的抑菌杀虫作用,所以银杏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1】为什么称银杏是“植物界的恐龙( )
A.银杏长得跟恐龙一样大。 B.银杏存活的时间和恐龙一样长。
C.银杏和同时代生活的恐龙一样普通。 D.银杏和恐龙一样灭绝了。
【2】第三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列数字 B.打比方 列数字 C.打比方 作比较 D.作比较 举例子
【3】本篇短文介绍了银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结合短文概括出银杏树长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中的“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例:李红说:“我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李红说,她要像张平那样关心集体。
1. 小芳说:“我爸爸要带我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赵刚对我说:“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把这支钢笔送给你,留个纪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蔺相如被封为上卿。(用关联词语合并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加工厂。
1.按要求写句子。
(1)我在一家铺子的橱窗里看见跟钓竿钓丝一块儿出卖的钓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草生长。(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 )多花点时间,( )把事情做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并用所填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凡卡如此悲惨的命运难道不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请你立刻把作业连忙完成好。
(2)现在的时间大约是八点钟左右。
(3)我清晰地看到老师模糊的身影。
23、习作。
题目:我不再做那样的傻事了
要求:1.叙述条理清晰,表达出真情实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2.选材要真实,语句要通顺。
3.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