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陵水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忽视 蔬理 生殖

    B.繁殖 升值 琉头

    C.蔬菜 值勤 植物

    D.绿植 值班 梳忽

  • 2、下列关于《搭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

    B.本文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

    C.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D.在作家刘章家乡,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

  • 3、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吩咐       牛朗       金碧辉皇

    B.懒惰       叮嘱       心旷神怡

    C.燥声       启迪       同心胁力

    D.爱幕       慌话       聂氏度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下面歇后语中加点字与哪个字谐音?将字填入括号中,并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歇后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A.四月的冰河——开( )     B.咸菜烧豆腐——有( )在先

    C.孔夫子搬家——净是( )     D.隔着门缝吹喇叭——( )声在外

    (1)李叔叔的山歌唱得特别好,现在是______了,经常被邀请去外地演出。

    (2)经过老师的耐心的分析、点拨,我这脑子算是_______了。

    (3)我和爸爸下棋,但我跟他的实力相差甚远,结果是_______

    (4)今天上午开会的通知,是_______的,怎么还有人不知道呢?

  • 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吸张。____

    (2)干将发,有作其芒。____

    (3)天戴其苍,地其黄。____

  • 6、【积累运用】

    1.吾尝终日不食,____________________,以思,无益,__________________

    2.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心不在此,则眼不看___________,心眼________________,却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到矣,___________岂不到乎?

    5.《论语》中认为对待知识的态度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 7、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 )( )勃勃   出谋( )( )          ( )( )

    ( )( )   ( )然起( )          ( )( )

    (1)类似画“_______”的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__

    (2)类似画“ ”的含有数字的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___

    (3)用画“       ”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

  • 8、课本直通车。

    唐诗宋词,博大精深,令人回味无穷。王维用优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山月夜图。杨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的天真可爱。读了陆游的“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王昌龄笔下的将士“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令我们难以忘怀。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1】文中“欣赏”的意思是___________,它的另一个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读书的?请你模仿示例,归纳出主要方法。

    思考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作者的读书方法给你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

    郭沫若的四为读书法

    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是知识分子学习和工作的有益方法。

    为学习而读书。郭沫若说,一个人自从启蒙以来,到学成一种技艺、养成一种习惯为止,所受的部分教育,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各级学校的课程,大体上都是带着强迫性的,非学不可。他当年在日本学医时,除了攻读专业课,还自修文史哲和社会经济学等,涉猎极其广泛,后来才成为历史学家。

    为研究而读书。只有确定了研究的主题和目的,我们的研究才有意义。为研究而读书,是任何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无法绕过的。有些学术问题是在不同的见解、声音的碰撞中逐渐水落石出的。而肯于钻研的郭沫若最终也成为研究甲骨文的专家。

    为创造而读书。任何一个作家,都是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和生命体验来为我们创造文学艺术世界的。文学艺术世界的诞生不是凭空虚拟出来的,有些灵感就是作家在读某一本书时产生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也是读书人的创作的艰辛,锤炼语言的难度。

    为教育而读书。身为教育者不读书,实在是令人不齿的。学生的求知欲和日益飞速发展的社会,不断促进教师知识的更新换代,也促使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既得的知识,不断迫使我们时刻去读书。

    郭沫若说,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读书的方式,这也是让每一颗心灵休憩、灵魂安妥的美好追求。所以,我们不要做书奴,而要科学而优雅地驾驭书本,用心读书,学会读书,以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不竭源泉。

    【1】用“____”在文中画出郭沫若倡导的“四为”读书法。

    【2】抄出文中集中体现读书人创作的艰辛和锤炼语言的难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读书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B.读书只有下苦功,才能把书读活。

    C.人读书,可以科学地驾驭书本,可以以书为基础,发散思维,触类旁通,得出新的观点;而书读人,是说人死板地、机械地去读书,做了书奴,被书中的内容和观点左右,结果会导致人墨守成规,停滞不前。

    【4】郭沫若认为:“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对于读书,你有何看法?请说一说,至少用上一句读书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礼物

    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输和妻子珍妮。约输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又是(温馨  温暖)的。

    那天,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街道对面,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谢谢您了

    第二天,小镇下了一场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过厚厚的积雪,敲开了老人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bó  báo),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āi ái),怎么受得了。约输点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做好了,棉衣厚厚的,针脚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卖菜,放到了他家门口。

    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着菜篮子。

    嗨,珍妮,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放在我家门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还有,老人略带(羞愧 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的像你一样。

    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或拼音。

    2细读选文,回答问题。

    (1)第②自然段中老人的神情有些黯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自然段中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老人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中的礼物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第⑤⑧自然段写提纲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是(  )

    A. 这句话表现了玫瑰的美丽和勃勃的生机

    B. 娇艳的玫瑰、晶莹的水滴象征了花店老板对珍妮喜欢的情谊

    C. 娇艳的玫瑰、晶莹的水滴象征了珍妮一家与老人之间真挚美好的情谊

    5请针对文章内容写一句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回忆《冀中的地道战》,回答问题

    句1:

           在(宽大     广阔     宽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旧   照常   照样)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

    句2:

           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用“√”标出括号中的正确词语。

    【2】我提炼的信息。

    地道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___”勾画出两处相照应的地方。这两处都在说明地道(   )的特点。

  • 13、快乐阅读:

    将军顺着队长指的方向着去,那一片油布已经翻开,露出了一大块菜地,那绿油油的一片,竟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将军心里一阵沉吟,凝视着那片绿色。

    “全国的省份,一大半有土在这里。岛上的战士知道您身体不大好,又上了年纪,一致要求务必让您吃上蔬菜。……大家不是把您看成首长,而是一个长辈。”队长在边上小声地说。

    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就别过脸去,刚好看见那盘小白菜。他怔了一下,走过去端起来,大步走了出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沉吟: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军心里一阵沉吟,凝视着那片绿色”,此时,将军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3因为___________ ,所以“将军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4读了这个片段,我们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的将军, 一群_________的战士。

  • 14、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 )、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按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入词语。

    2选文分别是从________来介绍圆明园的。

    3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可爱的女孩儿。当她念一年级时,身体里竟长了肿瘤,做了三个月的化疗。出院后,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虽然她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 盼望)生活的信念,她的聪明好学也足以补上被落下的课。然而,每天光着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一个原本美丽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在苏珊返校前,海伦老师热情而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个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喜欢的帽子到学校来,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离开学校3个多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学校。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外却迟迟没敢迈步,她犹豫了……

    可是,使她意外的是,每一个同学头上都有一顶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自己头上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平淡无奇,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与伙伴们自如地见面了。她(轻巧 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笑得那样美。

    【1】用“/”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文中第一自然段中“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的“残酷”是___的意思,文中指的是______的事情。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苏珊因为做化疗,失去了一头美丽的________,班上的老师知道后,以学习认识_____为名,安排班上的同学戴着帽子来________,从而避免了尴尬,使苏珊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愉快地生活。

    【4】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苏珊在教师门口和走进教室后的不同心情?

    (1)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教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这篇短文后我们明白的道理是( )。

    A.我们上学都要戴帽子。

    B.老师的话我们要听。

    C.生活中我们要友善地对待别人。

    D.对待别人要宽容、大度。

  • 16、别了,我爱的中国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看着船渐渐地离岸了,船和岸之间的水面渐渐地宽了。我看着许多亲友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再见,再见!”我听着鞭炮噼噼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  流泪)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上,镜面(模糊  迷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军舰。不,那不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那是帝国主义的军舰。

    两岸是黄土和青草,再过去是地平线上几座小岛。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呈现出一片金光。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许多亲爱的勇士正在用他们的血和汗建造着新的中国,正在以满腔热情工作着,战斗着。我这样不负责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然而我终将在这大时代中工作的,我终将为中国而努力,而呈献我的身、我的心的。我离开中国,为的是求得更好的经验,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暂别了,国;暂别了,在各方面斗争着的勇士们,我不久将以更勇猛的力量加入到你们当中来!

    当我归来的时候,我希望这些帝国主义的军舰都不见了,代替它们的是悬挂着我们的国旗的伟大的中国舰队。如果它们那时候还没有退出中国海,还没有被我们赶出去,那么,来,勇士们,我将加入你们的队伍,以更勇猛的力量,去(驱逐  驱赶)它们,毁灭它们!

    这是我的誓言!

    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

    2短文第三自然段描写了在船上_____的景色,满盈盈形象地写出了______的美丽,令人陶醉。用顽皮的小孩子来比喻______,形象地写出了它______的样子。这段动人的景色描写与前文中对帝国主义军舰的描写形成了______,表达了对祖国的______之情。

    3阅读短文,结合查找的资料可知,作者自称是罪人,是因为作者在祖国_______。这是一种_____的心情。然而,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罪人,是因为他只是______,要去国外求得更好的战斗的武器来______,求得更好的经验来________

    4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在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________

    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C.模糊迷乱。

    【2】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3】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大、多、美),句中的“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4】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5】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 18、   我和母亲过马路

    ①周末带着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我说:“妈,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

    ②到菜市场要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母亲年龄大了,双腿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

    ③横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           

    ④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一个我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⑤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手走到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

    ⑥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年轻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爱子的情肠。

    ⑦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农民面对丰收的农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

    1第①段中的“年近花甲”中“花甲”指____岁。

    2第②段中加点词“家长里短”中“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①家长 ②街坊 ③里边)整个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请联系上下文,将第③段补充完整。

    ……母亲突然停了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画线句“我的心灵震颤起来”,“我”的心灵震颤的原因是:_______

    这一段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

    5文章中写了不同时间的两次牵手,你能概括一下吗?

    第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两次牵手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   露)着鱼肚色的天空,(染 涂 )上微微的红晕,(飘   飞)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1】填空。

    (1)读过短文后,请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结合原文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心旷神怡”是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

    (2)第三自然段中,写了黄昏里哪些动物?请你也写一句与黄昏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文中找出一处动态描写和一处静态描写,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二、三自然段的中心句,抄在下面。

    第二自然段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   露)着鱼肚色的天空,(染   涂 )上微微的红晕,(飘   飞)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A.泛   B.露)( )

    (A.染   B.涂)( )

    (A.飘   B.飞)( )

    【6】写景往往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请从文中找出两处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鲸的祖先后来才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缩句)

      。

    2.松鼠跑得飞快。(改为比喻句)

        。

    3.黄鹂的住宅难道不漂亮吗?(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

  • 21、按要求写句子。

    1.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收集大臣来商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对比的方法仿写句子)(描写方法)

    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请根据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 400 字的习作。

    要求:可以写童年时代的一件事,也可以写自己深受感动的一件事,还可以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语句要通顺,紧扣中心,书写要工整。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