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既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就切记不可骄傲。
B.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C.无论通往成功的路途有多艰辛,我都会迎难而上。
D.网络即使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2、交际内容仔细选。下列要求中,不适宜写在班级公约里的一项是( )
A.保持教室安静,不在教室和走廊上大声喧哗或打闹。
B.尊重老师,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不斤斤计较,不打架,不骂人。
C.课间礼貌活动,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D.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户外活动时,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擅自活动,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
3、关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凯勒打开了心灵之窗,并开始了解和热爱这个世界。
B.因为看不见的原因,导致海伦·凯勒的第一篇小说出现了抄袭事件,海伦因此受到了伤害,后来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
C.海伦·凯勒在结束学习以后,不停地到全国各地发表演讲,表达她反战的理念,为祖国的和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D.假如海伦·凯勒能看见光明,第二天她想去见证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观。
4、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澈( ) 柔软( ) 喜欢( )
潮湿( ) 矮小( ) 凉爽( )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______)
害怕——(______)
精致——(______)
狭小——(______)
饱食终日—(________)
喜出望外—(________)
6、请你把下面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x___ l___ q__ __ào __iàn k__
驯 良 玲 珑 堆砌 噪 音 留恋 刊物
7、读拼音,写汉字。
luò shān jī hùn luàn xī rì jí bù bào zh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填字补词语,并在横线上写出所填字的意思。
①不言而(______):_____ ②(______)世闻名:_____
③千篇一(______):_____ ④一如(______)往:_____
⑤(______)荆请罪:_____ ⑥奇珍(______)宝:_____
9、新型玻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家族中增添了许多新成员。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 )被打碎了,碎片( )能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噪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短文中“变色玻璃”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介绍“吃音玻璃”时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现在让你发明一种玻璃,你会发明什么玻璃?仿照文中的介绍方式把它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①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②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③白鹤太大而嫌生硬,红色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④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⑤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⑥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田园变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⑦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他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⑧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⑨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优美的歌吗?
⑩——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白鹭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把文中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一句用一个成语代替,并说说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黄昏低飞的白鹭是乡居生活的恩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用“有韵的诗”而不用“铿锵的歌”来比喻白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分析本文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鹭是美的,作者的语言更美。如果说白鹭是诗,那么在你看来本文与哪种艺术形式接近?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第⑦⑧段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白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9】“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一句话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牛的母爱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青海省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地方。那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就这三斤水,还得靠驻守在那儿的部队战士从遥远的地方运来。
②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天,一头老牛挣脱缰绳,强行闯入了运水车必经的公路。运水的军车一来,老牛迅速冲上了公路。司机bù zhī suǒ cuò,军车紧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就是不肯挪动半步。人和牛就这样僵持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③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老牛那瘦骨嶙峋的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bēi zhuàng。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 )运水的战士说( )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 )我愿意接受处分( )他从水车上倒出半盆水( )正好三斤( )放在老牛面前( )
④让人惊奇的是,老牛没有喝水,它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cí xiáng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寞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⑤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窘困,想起了我那至今仍然在乡下劳作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根据拼音写词语。
bēi zhuàng(______) bù zhī suǒ cuò(______) cí xiáng(______)
【2】在短文第③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符号。
【3】“让人惊奇的是,老牛没有喝水,它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请你想象,老牛此时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窘困,想起了我那至今仍然在乡下劳作的母亲。”“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用两三句话概括地写一下)
【5】看到老牛拦路索水,牛主人狠狠地鞭打了老牛。你赞同牛主人的这种做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竟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毫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幅。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说一说“不教一日闲过”的意思。
2.最后一句话中的“顽石”用来比喻 ;“滴水穿石”的精神指的是 的精神。
3.根据这段话的内容,完成表格。
人名 | 成就 | “滴水穿石”精神的表现 |
李时珍
|
|
|
爱迪生
|
|
|
齐白石
|
|
|
4.作者列举了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这三个人的例子,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13、阅读
坦白的感觉真好
⑴“叮——”上课铃声突如其来地发出脆响。
⑵这种声音是永远具备威慑力的——霎时间,人群作鸟兽散,教室里如一台唱得正欢的录音机被掐了点,声音戛然而止,转眼之间已是风平浪静。∥
⑶数学老师抱着一沓试卷如期而至。
⑷白花花的试卷分发而下,刺眼的分数映入眼帘。倏地,感觉周围的天色瞬间暗淡下来,原本灿烂的阳光也失去了光辉。我先是愣愣地盯着分数,有一种束手无策的迷茫,随即,将试卷塞进桌板。然后我如一条隔夜的油条,软绵绵地蜷伏在桌上,埋首于臂弯,一股难言的滋味涌上心头,曾经的优越感荡然无存。
⑸“哇,你又考了96,全班第一啊!”这是同学们对同桌的赞美。我悄悄转过头去,眼角的余光一瞥,此时的她昂着一截雪白的脖子,骄傲得像一只白天鹅。而我的脑海里却隐约响起妈妈那严厉的呵斥声——妈妈一手叉着腰,一手戳着我的鼻子,眼睛里闪着熊熊怒火。而我,低垂着头,脸色发白。这该是我回家后就要发生的一幕吧。∥
⑹家中,晚饭后。
⑺我捧着一本《水浒传故事》装模作样,默默祈祷着,但事与愿违。
⑻“乖乖,最近学校有没有单元考试啊?”
⑼ “啊?哦……没……没有……”看到妈妈眼里的期盼,我心尖一颤,赶紧避开,胸口一阵小鹿乱撞。此时此刻,恐怕连神曲《忐忑》也唱不出我心中的忐忑了。
⑽“是吗?”
⑾“真的,没有,没有考——”我嗫嚅着,声音轻得像蚊子哼哼。
⑿我拼了命地在脑海中寻找着话题,想转移妈妈的注意力。但关键时刻掉链子,脑子像是只字未动的作业本——一片空白。我有些恐慌,恨不得用手到脑海里抠出一些话题来:“那个……那个……今天姑姑来不来我们家?”
⒀“唉!不来。你姑姑呀,最近不知在忙些什么事情……”终于,妈妈微微叹了一口气,打开了另一个话匣子。
⒁“哦……”我心不在焉地应着,心中的巨石落了地。∥
⒂夜深人静,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瞌睡虫不知道上哪儿潇洒去了,就是不找我。“试卷不签名,明天怎么向老师交代?”这是一个难熬的夜晚,我心里纠结着,猛地坐起。
⒃紧攥着试卷,我敲响了妈妈卧室的门。
⒄“妈,对不起。我……”
⒅ 我终于等到你来了 妈妈笑意盈盈地看着我 看 老师早就发来了短信 还好 你没有一错到底 ∥
⒆回到房间,我脸上挂着薄薄的笑意——坦白的感觉真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荡然无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与愿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倏地,感觉周围的天色瞬间暗淡下来,原本灿烂的阳光也失去了光辉。”这句属于______描写,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已用“∥”分为五段,请你概括第四段的段落大意。
第四段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文章第二、三、四段,文中“我”的内心经历了“________”——“忐忑” ——“________”——“纠结”的心路历程,刻画得生动传神。(摘录文中的词语)
【6】“我悄悄转过头去,眼角的余光一瞥,此时的她昂着一截雪白的脖子,骄傲得像一只白天鹅。” 一句中,“瞥”换成“看”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句子细体会,回答问题。
(1)“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说明鲸____________的特点,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说明鲸____________的特点,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说明鲸____________的特点,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15、阅读检阅台。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节选)
[法]雨果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库。这就是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两个强盗指的是_______和________。从这个称呼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他们行为的_______。
【2】“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朗读这两个短句时应该读出_________的语气。“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句话写出了两个强盗_________的丑态。
【3】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会受到历史的制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主张重建圆明园,重现昔日辉煌,也有人认为应保留历史原样,教育后代不忘国耻。你的看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6、野菊花,是一种极其普通的野花。深秋时节,假若你到乡下走走,只要(捎、稍、梢)加留神,在小路边,河岸上,田野里……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形、印、影)。
野菊花细细的茎杆只有几寸高,细小的绿叶略带褐色,五分硬币那么大的黄色花朵不那么鲜艳。只因为它出身低贱,又没有翠绿的叶子,艳丽的花朵来浓妆艳沫自己,所以没有被人们请为盆中“贵宾”,也没有被文人墨客赏识。
然而,野菊花却有顽强的生命力。无论在山间,岸边、篱旁、砖砾中,都能生根、发芽、开花。既使是到了秋风瑟瑟、落木萧萧、百草枯萎的季节,别的名贵花草早已被人们移到暖房,野菊花也仍然以它独有的风姿倔强地挺立着,永不退缩。这时要是你在乡间,会忽地发现东一簇,西一簇,黄澄澄的野菊花在寒风中摇(摆、曳、动),它给人们献上了一份春意,带来了一份生机,你定会情不自禁地说:“好美啊,多勇敢啊!”
【1】圈出文中合适的字。
【2】照样子写词:
黄澄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瑟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
近义词:假如( ) 留心( )
反义词:高贵( ) 前进( )
【4】摘录描写野菊花茎杆、叶、花的语句。
茎杆:
叶:
花:
【5】面对如此美丽、勇敢的野菊花,你想对它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1】用“ ”线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2】细读短文二、三句,你从“凡是”“统统”“任意”三个词语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朗读时要读出________ 、_________ 的语气。
【4】我从课文中得知:圆明园的毁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损失,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损失。
18、阅读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大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大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请你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老太太的两次笑,这两次笑所包含的意思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题“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般美好。
B.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
D.题目别出心裁,写出了“我”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愉悦。
19、课内阅读。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chā chà)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zhā zā)起来,然后把苔(tāi tái)藓挤紧,(踏 蹋)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 舒适 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 椎)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2】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松鼠搭窝时,先____,再____,然后____。
【4】你认为松鼠的窝最奇特的地方是哪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诸葛亮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日的夜晚,野地里渐渐安静下来,四下里静得听不见一点狗吠,__________静得______________(想象情景补充句子)
(4)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物资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
2.我认认真真地誊写了一遍诗。(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
3.信赖是一盏灯,一盏明亮的灯,它使我们前进的道路更光明。(仿写句子)
信赖是__________________
4.《水浒传》是四大古典小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
22、改为转述句。
小白蛇对海力布说:“动物说了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学过本课,我们为小男孩那种自强自尊的精神所感动。在你的生活中或你读过的书中,有没有这样的人物?把他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