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搭配不当的一项( )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三国演义》
B.小人国历险——《格列佛游记》
C.三打白骨精——《西游记》
D.趁年轻人不在家收拾家务——《田螺姑娘》
2、对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松鼠体形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重300~400克。(列数字)
B.这座电视塔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作比较)
C.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
D.晕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西北地区,出现晕云就代表可能要下雨。(举例子)
3、下列关于课文信息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松鼠》是法国布封写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B.被作者称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作品是《水浒传》。
C.《将相和》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讲了完璧归赵,又讲了负荆请罪,最后讲了渑池会面,共有三个小故事。
4、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只是我们的船不敢停到无锡师范附近,怕被别的考生及家长见了嘲笑。________
(2)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________
(3)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________
(4)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翻过mín shān( ),dù ɡuò( )这条河后,回首tiào wànɡ( )jué bì( )上的风景,让人不免心生感慨。
6、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毽子越做越讲究___有黑鸡毛___白鸡毛___红鸡毛___芦花鸡毛等___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___(在( )内加上合适的标点)
2.王母娘娘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句话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diàn jì yù dìng xuān gào sù j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8、我能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 )销烟 一( )泪珠 一( )条约
一( )霞光 一( )红日 一( )红旗
9、阅读下面的记叙文,按要求作答。
高贵的捐赠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惹得小女孩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赠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要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玩具熊,捐你最宝贵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贵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还是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⑦我终于明白了……
⑧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⑨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
⑩我的眼睛也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1】第③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描写
【2】第⑥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描写了小女孩的动作,从中可以感受到此刻她的心情是( )的。
A.郁闷和生气
B.恐惧和紧张
C.不舍和矛盾
D.烦躁和绝望
【3】“我”捐赠的是“一点点钱”,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采用对比的手法,起到的作用是( )
A.表现出“我”还不够有爱心,捐赠得太少。
B.让“我”为自己只是捐赠“一点点钱”感到汗颜。
C.用“我”微薄的关爱和同情突出母女俩的高贵,有力地表现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D.让读者看出小女孩的母亲很会引导孩子,让小女孩改变了捐赠玩具熊的决定。
【4】第⑤自然段中“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第⑨自然段中写道:“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___________;她“骄傲”是因为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的含义。
(1)高贵的捐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贵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贵的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的母亲和小女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人,写清楚她给你留下的印象,并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空山鸟语
①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②鸟儿的鸣叫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
③在早晨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聆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它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
④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到你全身淋透后,雨过天晴,在你忧郁的心灵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中。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于何处容身?
⑤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叫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
⑥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歌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⑦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几种鸟的鸣叫,它们的叫声分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喜欢鸟鸣叫的声音?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文章第④⑤段,请用“——”画出一处动态描写的句子,用“﹏﹏”画出一处静态描写的句子,并分别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谁与我同行
①每周总有两三晚的补习课。家离学校有三里来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有点可怕了。
②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我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令人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丫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③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④一天晚上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⑤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⑥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⑦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⑧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还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
⑨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用“______”画出一处能表现“过岭是我极惧怕的”的句子。
【2】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前后呼应
B.总起全文
C.承上启下
D.点明中心
【3】第⑤段中提到“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惊跳”的原因是______。从画“ ”的句子中能感受到父亲是一个______的人。
【4】第⑧段中“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这句话中“夜行的路人”实际上是_______;“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中“夜行的快乐”指______。
【5】“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读到这样的结尾,你一定感慨万千。如果你就是作者,当你得知真相后,会有什么话想对父亲说?
我想对父亲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父爱
深秋的月光斜照在小床卜,孩子正睡得香甜。一旁,阿久伯凝视着她红嘟嘟的睡脸,良久,两颗泪水静静地滑了下来。
和以往—样,他下班回家。孩子也放学了。晚饭后,孩子照例要求听他讲故事。
“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孩子撒娇地抬起晶亮的眼,极可爱的模样。
他最是不能拒绝这种惹人怜惜的撒娇口吻,尽管他已将这个故事说了不下数十遍,但孩子爱听嘛,在她的心目中,它正可证明她爸爸的英雄形象。
“那是小琪琪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一天晚上,小偷进入我们的家……爸爸为了保护妈妈,和小偷打起来……小偷走了,但是爸爸右手的大拇指被小偷拿着的小刀削去一片肉。”他随着孩子的目光也瞧了瞧右手大拇指。
“痛不痛?”孩子照例问,关切地。
“不痛不痛,爸爸保护妈妈和小琪琪是应该的。”
孩子得到她心中满意的回答,再次高兴地笑了。
但是,只有他心里明白,他不过是一个最平凡的爸爸。那拇指伤痕,只是他—个爱心的表露罢了,那算不了什么的。他结婚得很迟,而可怜的小琪琪,一生下来就成了没妈妈孩子。两年前的一个夜晚:就是孩子刚满六岁的那晚她发高烧,口里吐着白沫。他本该在她嘴里放只汤匙防她啮咬,但又怕伤了她稚搬的舌头,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那夜过后,小琪琪的烧退了,但也咬掉了他指端的肉块。
小床上,月光下的孩子正唾得香甜。
他擦干了泪水,嘴角隐约地浮起了笑意。
偶然,睡梦中的孩子翻了翻身。
他也就轻轻地为她盖上了滑下去的被子。
【1】照样子写词语(各两个):
红嘟嘟____________________
隐约——隐隐约约 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对的打“√”错的打“×”。
(1)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单亲父亲对孩子爱的故事。(_____)
(2)“爸爸,讲你的“拇指”故事嘛!”所加的标点是正确的。 (______)
(3)“于是,他仅迟疑了一会,决然地将洗净的右指放入孩子的嘴。”这句属于动作描写。(_____)
【3】文中的父亲是“英雄形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种瓜,有花有叶有实,很诱惑人。春天,找来几粒种子,颜色土黄,状如小指甲,表皮网络凸起,全不似冬瓜、西瓜、南瓜的籽儿。它到底能结什么瓜,是一个迷离的梦。想想来日瓜棚下收获的喜悦,我就赶忙在院角播种了。
瞧,小生命伸开油绿的巴掌,拱破地皮儿了!那些日子,浇水呀,施肥呀,松土呀,搭架呀,小心侍候到夏末,见到小黄花儿了!看,它擎着黄亮的铜喇叭,吹着收获的序曲。我憧憬着瓜儿的硕大和甜蜜……万万没想到,等刚结的果实长大,却是几个苦瓜!
我播种( ),收获了( );我渴望( ),得到了( )。我叹息,我懊恼,我自责。但我转念一想,苦瓜毕竟也是收获呀!我仔细尝了尝自己种的苦瓜,苦瓜配上姜、辣椒,别是一番滋味。然而,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苦瓜瓤竟是甜的。看来,苦中有甜,艰辛的劳动中有甜滋味,这话不是没有根据吧?突然间,我盼望明春那播种的季节早早到来。
是的,人不要嫌弃苦味,因为它是甜的陪衬。吃着苦的,想着甜的,生命就有了希望,活着就有了力量。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将“希望、苦涩、失望、香甜”四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第3自然段的括号里。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念一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2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这话”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望向宇宙深处的中国“天眼”
①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的总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足球场面积的总和。它面向苍穹,扫描太空,堪称探索宇宙奥秘的中国“天眼”。
②建造FAST是对我国望远镜设计和制造技术的一次严格检验,因为FAST要把覆盖30个足球场的信号聚集在药片大小的空间里。要实现这样毫米级的精度,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首先,由于热胀冷缩,钢结构很容易变形;其次,FAST的天线锅是一个标准的球形,在工作的时候,它要通过变换形状以在适当的地方形成300米直径的抛物面,FAST用这种方法转换天线的方向,所以,它必须非常易于操作。科学家们通过控制近万根钢索以实现镜面的连续变形,这无疑需要高超的工程技术予以支持。除此之外,FAST最令人惊叹的奇迹自然就是它的灵敏度了,它能探测百亿光年之外的射电信号,能精确探测宇宙中的物质成分,它的每块反射面上都可进行对焦,它的灵敏度相当于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的2.25倍,巡天速度是它的10倍。
③随着FAST的正式竣工,它将成为全球最受期待的“观天巨眼”。那么, ?
④相对于阿雷西博望远镜,FAST显然可以做更多的事,并且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它的接收能力更强,灵敏度更高,而一些创新技术的运用,也使它的综合性能得以大幅度提高。
⑤FAST会在探索脉冲星方面大显身手,是人们研究类星体之谜的利器。
⑥FAST将成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的主导力量,还将作为高灵敏度雷达对空间目标,包括卫星、空间碎片等进行监视和成像。可以预测,FAST必将不辱使命,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中国“天眼”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中FAST令人惊叹的奇迹是什么?作者在说明这一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②自然段中加点的“精确”一词去掉行不行?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③自然段,文中的“ ”上应填( )
A.这个“巨眼”会发挥哪些作用呢
B.这个号称“天眼”的FAST能当得起全球的期待吗
C.这个号称“天眼”的射电望远镜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发现呢
【5】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文章在介绍FAST的大小时,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
(2)相比阿雷西博望远镜,FAST优势在于接收能力更强和灵敏度更高,在探索脉冲星方面没有杰出的表现。( )
(3)未来,FAST将成为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的主力,会帮助雷达对空间目标,包括卫星、空间碎片等进行监视和成像。( )
15、阅读短文。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态描写,从_____觉和_____觉两方面描写鸟 _______多、_______多、_______多。
【2】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部分。
【3】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鸟嬉戏、生动热闹的场面
B.按由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先概写“眼睛应接不暇”,再具体写鸟儿热闹欢腾的景象
C.体现了从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的特点,先写众多的鸟儿让人应接不暇,再细写画眉的自由快乐
16、课外阅读练习。
大海的呼吸
大海会呼吸吗?是的,它呼吸时威风凛凛,令人生畏。你到海边去看看,那海浪一起一伏地涌向岸边,飞溅起多多浪花。要不了多少时间,原先你站立的那边沙滩就被水浸没了,沙滩和岩石都不见了。几小时以后,海水悄悄地退了回去,你曾留下脚印的地方又显露了出来。
海水这种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的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层防止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能不能利用海潮这匹烈马呢?人们用实际行动作了肯定的回答。
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1.给加点字注音。
显露( ) 潮汐( ) 威风凛凛( )
2.照样子仿写词语。
无影无踪 无( )无( )无( )无( )
无( )无( )无( )无( )
3.大海的“呼吸”叫,它的特点是
4.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多选)( )
A 举例子 B 作比较 C 列数字 D 下定义 E 打比方
5.读一读本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17、阅读。
母爱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严格地限定为3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赖这3斤珍贵的水。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终于有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唯一的也是运水必经的公路。
②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喝(hè hē)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5分钟过去了,双方仍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动物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般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③后来牛的主人找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老牛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hè hé)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刚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shì sì)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漠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lán lǎn)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静寂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④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我那至今在乡下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揪心:____________________
贪婪: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叙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人故事。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老牛的两次哞叫,你能听懂吗?凄厉的哞叫是在 _______________,仰天长哞是在 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多次写到泪水,运水战士和司机的泪水是为 __________而流的,小牛的泪水是为 __________而流的,老牛的泪水是为 __________而流的。
【5】请用“ ”划出文中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6】本文令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下面《消防安全》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用火、用气现象增多,易燃、可燃材料在家庭装修中也被大量使用,火灾危险性增大。
【材料二】楼内失火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穿过烟雾逃生时,应尽量用湿物裹身,捂住口鼻,身体贴近地面,向安全出口方向疏散.如果烟味很浓,房门已经烫手,说明大火已经封住门口,则不能再开门逃生,应将门缝塞严,泼水降温,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材料三】某日晚上22时15分,某小区14幢二楼发生火灾。由于是晚上,三楼至六楼都有居民在家,而且部分居民已经入睡。火势迅速蔓延,高温、浓烟封住了三楼通往二楼的道路,导致二楼以上的居民都被困在家里。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一,用“ ”画出火灾危险性增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结合生活常识,你认为下列关于火灾逃生的方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4】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如果被困,无法逃生,可以堵住门缝,洒水,呼救,等待救援。( )
(2)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贴地弯腰前进,乘坐最近的电梯逃生。( )
(3)拨打119电话,准确说明起火地点、燃烧对象、火势情况,等待救援。( )
(4)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将湿被子披在身上,贴地弯腰前进,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
【5】根据你掌握的消防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误的打“×”。
(1)妈妈洗完菜,着急煮饭,没擦干手就去开插座开关。( )
(2)爸爸喝醉了酒,回家抽完烟把烟蒂扔在木地板上。( )
(3)奶奶每天睡觉前都要去厨房检查煤气开关有没有关。( )
19、读课文,答问题。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父亲的话让作者一生受用不尽。课文写了作者经历的哪几件事,说明父亲的话是正确的?
20、句子游乐场。按要求写句子。
1.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化是有的。 美丽并没有变。(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注意运用动态或静态描写的方法)
过了一会儿,太阳落山了。
_______________
22、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以“语文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习作。可以回忆老师和同学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老师的深厚情意;也可以在班级管理、语文教学或生活等方面,向老师提出一些建议。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哦(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