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汉字声母全部相同的一项( )
A.卿 湖 摧 惚 累
B.陪 偎 珑 堡 励
C.杭 豪 黄 惶 恍
D.拘 屡 讶 唐 矫
2、下列语境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B.你已经交了作业,科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你让我交两遍不成?”
C.你对一位获奖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对深夜仍在大声说话、喧闹的邻居说:“不要讲话了,我们需要休息了。”
3、神机妙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时机,机会
B.心思,念头
C.计谋
4、看拼音,写汉字(8分)
xiāng jié lí rùn háo xīn guǒ rán
( )边 ( )作 ( )明 红 ( ) 丝( ) ( )赏 包( )油( )而生
5、写出近义词
珍贵—________ 宏伟—________
环绕—________ 热闹—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答题。
1.“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这句话中的“……”表示列举的省略,还可以列举出 ________花、________ 花、_________花等。这句话中写的花没有一个是“桂花”,跟文章题目不符,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有人说:这两句话中,前一句不仅没有赞美桂花,反而在贬低它,与作者的“喜爱”格格不入,应该去掉。请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课文中直接点题的句子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话中,第__________是中心句,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之情。
7、我能给下列句子注上标点符号。
(1)鲸的种类很多 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须鲸 没有牙齿 一类是齿鲸 有锋利的牙齿
(2)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 过了冬就换毛 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 身上总是光光溜溜 干干净净
8、按要求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足( )多( ) 国泰( ) ( )涂炭
( )世闻( ) 兴高( ) 安( )乐( )
( )不聊( ) ( )积虑 臭名( )
(1)形容国家繁荣昌盛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国家衰败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3)褒义词有:( )( )贬义词:( )( )
(4)从上面选择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选段,完成练习。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从 丛),像泉水流(径 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jīn jìn)不住(涌 诵)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sì shì)一(副 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lè yuè)章。
【1】在“□”处填写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错字。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特别——( ) 愉悦——( ) 亲切——( )
【4】你喜欢读书吗?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结合实际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填空,回答问题。
1.这篇文章反映的是 时期的事,作者按照 顺序来写,共分成 部分,可以用小标题依次概括为 、 、 、 、 、 。
2.芦花( )的时候,远远( )去,( )的芦苇上像( )了一层( )的白雪。风一吹,( )的苇絮就( )地飞起来,把这十几家小房屋都( )在的芦花里。
这是 描写,这部分主要写了 。
(2)
11、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1】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文章以传说引入,好处是( )
A.激发读者的兴趣。 B.说明太阳离地球不是很远。 C.丰富读者的知识。
12、课内阅读。
将相和(节选)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不甘心,继续发难,但蔺相如毫不示弱,直到会面结束,秦王也没占到便宜。秦王知道糜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1】秦王要赵王鼓瑟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秦王也没占到便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线部分的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林冲风雪山神庙
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遭到太尉高俅的陷害,被发配沧州。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被高太尉收买,要在路上杀死他。幸亏林冲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他,又一路护送,来到沧州。
林冲到沧州不久,被派到城外去看管草料场。有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林冲住的草屋被大风吹得直摇晃。他想,这屋子怎么过冬啊?等雪停了,找个泥瓦匠来修一修。他觉 得浑身发冷,就扛起花枪,挑着酒葫芦到附近的小酒店去打酒。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是进庙,掩上门,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噼里啪啦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不好!草料场着火了。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见有人在外面说话。原来,太尉高俅知道在野猪林没有杀死林冲,大发雷霆。他派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监狱的牢头,趁着这场大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道:“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死罪!这次他别想活了。”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死了这三个丧尽天良的人。
这样一来,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去投奔梁山。“逼上梁山”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
【1】草料场起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林冲奋力冲出庙门的语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冲为什么被逼上梁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禁jīn (_______) jìn (_______) 差 chà (______) chā (______)
挑tiǎo (_______) tiāo (_______)
【5】下面是水浒故事人物的别名,请填上相应的姓名。
及时雨——(_________) 豹子头——(________) 九纹龙——(________)
黑旋风——(_________) 智多星——(________) 花和尚——(________)
14、课内短文
阅读《天火之谜》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上空每年都要发生几十亿次雷暴,它能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上帝的怒火”,中国人则把它称为“雷神”。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那么,雷暴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都能毙伤动物……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把一只风筝放上了高高的天空。风筝上拴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zuàn)住丝带。风筝越飞越高,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麻绳淋湿后就成了能使电流通过的导体。这时,富兰克林用手指靠近铜钥匙, “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后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这样,雷电轰鸣时,高大的建筑物就安然无恙(yàng)了。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雷电交( ) 不足为( ) 无稽之( )
( )为一谈 怒发冲( ) ( )喜若狂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习惯地认为,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内容填空。
(1)富兰克林是( )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 )和( )他发明的 ( ),不但破除了( )迷信,还使人类避免了雷击灾难。
(2)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 ),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 ) ”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 ( )、( ) 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 )、( ) , 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15、阅读。
陌生人的承诺
①多年前,作家王跃文去北方的一个城市出差。有天趁着空闲,他去了旅馆旁边的一个农贸市场。在那里他碰到一个卖新鲜羊肉的小贩,想到父亲爱吃羊肉,便买了十斤,分装在两个大塑料袋里。
②付过钱后王跃文才猛然想到,自己现在身处他乡,一时半会儿还回不了家。当时快递业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如果将羊肉从邮局邮寄回家,寄到半路可能就会坏掉。无奈之下,王跃文决定去当地火车站碰碰运气,看看是否有人能帮他将羊肉捎回去。
③到了火车站,面对匆匆穿梭的人流,王跃文一时半会不知该找谁帮忙。最终,在通往家乡那个省的候车厅里,他找到了一个年约五旬、面相憨厚的男子,温婉地提出想让对方将羊肉捎到家乡火车站东南角的一个报刊亭,届时会有人去拿。中年男子听后,哈哈大笑说:“你就不怕我将东西全拿走了,这么信任我?”王跃文也没想那么多就回答:“那有什么害怕的,就当我孝敬您了。”中年男子开玩笑地说:“好,我不会全拿的,只提一个塑料袋就可以。”话音刚落,旅客进站的时间到了,中年男子和王跃文道了声“再见”,便提上那十斤羊肉,头也不回地向检票口走去。
④回到旅馆,王跃文查看了一下火车到达的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了,也没见家里人打电话来,他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谁知又过了半个小时,母亲打来电话告诉他,说让人捎的两大袋羊肉全都收到了,对方还一个劲地表达歉意,说火车晚点了近两个小时,不然早该送到了。听了母亲的话,想起中年男子那爽朗的笑声,王跃文有种想哭的冲动。
⑤时至今日,王跃文也不知道那位中年男子的姓名,但对方的诚实守信让他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这种温暖将会永生相伴,历久弥香。
【1】(填空)根据下面句子意思,在文中找对应的词语写下来。
(1)温和柔顺,婉约有度。(______________)
(2)因为某件事情内心感到失落和失望。(______________)
【2】(简答)请用简洁的话概括第③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答)“听了母亲的话,想起中年男子那爽朗的笑声,王跃文有种想哭的冲动”,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王跃文内心有着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答)文中那位陌生的中年男子是怎样一个人?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
泥活
冯兰瑞老头,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地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以可挑剔的?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右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左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①这会儿,只见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着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②他重新拿起床上的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于此,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他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
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胖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通州大曲、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咧着嘴说:“爷爷,这酒这肉你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你猜怎么着?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
“怎么个快法呢?”冯兰瑞扭头问。
③“我刚把‘芮(ruì)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不愧是泥人冯,这么精湛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
“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开怀地笑起来。
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用拇指轻轻地摸了又摸,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摆出来的!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
④“带去吧!”冯兰瑞嘴角翘起,“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
“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冯大刚忙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
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1】给下列加点汉字选择正确的拼音。(用“√”勾出)
揪住(jiū qiū) 虬筋(zhā qiú) 不愧(guǐ kuì)
咧嘴(liě liè) 胖墩(ɡuō dūn) 精湛(shèn zhàn)
【2】比一比,再组词。
扭( ) 翘( ) 拇( ) 拳( )
纽( ) 挠( ) 姆( ) 眷( )
【3】请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不超过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 ”线的3句话分别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句①( )和( ) 句②( ) 句③ ( )
【5】根据文中的描述,冯兰瑞的年龄用哪个词形容比较合适( )
A.而立
B.不惑
C.花甲
D.弱冠
【6】读句子,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1)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冯兰瑞的花白胡子里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武松打虎”是冯兰瑞满意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亲手毁掉?请写下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她没有穿雨衣,因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温和地问道。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与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不,还不如你。”“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儿,小伙子说:“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
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电话吗?”陈红把号码告诉了他。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陈红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又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这时,只听护士小姐说:“那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离开医院了。”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
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的身影。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逞强:________。
②怔住: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你想用________的语气读这个句子。
【3】为什么陈红一家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个小伙子?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小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陈红会想些什么?请你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你是天使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美丽的身影——我的班主任杨老师,她是守护我们心灵的天使。
在三年级时,她成了我的新班主任,这让我感到震撼,当时她身着蕾丝花边百褶裙,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质,淡淡的,却使我在那一刻莫名地深深地喜欢上了她。
只要一下课,同学们就似一群快乐的小精灵围着她,而我却只在一边静静地注视着她,她的一颦一笑都那么迷人,至今还刻在我的心中,那么与众不同。
她的最爱是绘画,在我眼里,她可称得上是当代梵高,简直是毕加索第二。她对色彩艺术的深厚感情感染着我。在她的帮助下,绘画艺术犹如春雨点点渗入我尚未萌芽的心田,我喜欢绘画的同时塑造了耐心、冷静的个性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我不太爱说话,只喜欢在一边看她栩栩如生的画作,听她有声有色的讲述。记得那堂美术公开课,我第一个被叫上台去,对着麦克风,介绍自己的作品《指甲彩绘——黑色妖姬》。那时,我很紧张,战战兢兢地走上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全身还微微颤抖着,面部似乎僵硬了。我知道我的这些反常也许大家都很难看出来,但她却看出来了,她朝我点点头,用她那双水盈盈的眼睛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我终于鼓起勇气,嘴角挤出一丝笑意,大胆而充满激情地介绍了我的作品:“黑色是神秘的!……”后面的同学也纷纷上台将自己的感受和习作的主题解说得淋漓尽致。正当我们意犹未尽时,下课铃响了。我们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这堂充满激情的美术课。
当老师难,当好老师更难,想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尊重,更是难上加难,而我们的老师却完完全全做到了。杨老师更用洁白丰满的羽翼带着我们这群小精灵畅游在无穷无尽的大自然,在遇到风雨时,她张开羽翼为我们充当保护伞,遮挡狂风暴雨。
(1).本文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
(2).第四段中的“ ”和“ ”说明老师绘画技艺高;说明老师讲课生动的成语是 。
(3).用“ ”画出我在美术课上的反常表现,用“ ”画出我后来的表现。
(4).文中的“风雨”指 ,“遮挡狂风暴雨”指 。
(5).你认为杨老师令学生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呢?你喜欢怎样的老师?
19、课外阅读。
蟋蟀的住宅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歌唱,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才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提蟋蟀,把它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二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 )感到疲劳,它( )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短文中的“住宅”指的是________,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是________,住宅内部的特点是________。
【3】蟋蟀选择住址非常慎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中“碰”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一丛草”指的是________。蟋蟀“决不去碰这一丛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面的句子改为比喻句
忽然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向泸定桥的方向奔去。
21、按要求写句子。
(1)把句子补充完整,具体描述几个事例的表现来突出情景特点。
六月一日,校园真热闹。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话,写出某个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把事物比作人来描写情景。
清晨,无数雪花在空中飘扬,_____________
22、缩句
①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②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23、习作芳草地。
题目:记一件 的事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快乐和忧伤,成功和失败……请从这些事情中找出最令你感到难忘的一件,然后写下来吧。在写之前,要先想一想自己将告诉别人什么,再把想表达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