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画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了起来。( )
A. 我的事情太多,所以忙都忙不过来。
B. 鸟儿太多,所以我的眼睛看不过来。
【2】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A. 指的是茂盛的大榕树。
B. 是作者看到大榕树后,感到鸟儿们的生活十分自由、幸福,真像在天堂中一样。
2、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句中破折号的含义是( ) 引号的含义是( )
A.解释或补充说明 B.需要突出强调或着重说明的内容
C.话题的转变 D.表示引用的内容
3、正确的读音的一项是( )
A.变窄(zhǎi )
B.一簇簇(chù)
C.不可计数(shù)
4、运用叠词是本文的一个特色,请从课文中找出六个叠词,并选两个写一句话。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忙碌——( ) 拖沓——( )
糟糕——( ) 谨慎——( )
虚弱——( ) 疲惫——( )
6、课文回顾。
1.《慈母情深》讲述了贫困辛劳的________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________的事,体现了__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父爱之舟》一文围绕_______这一中心,写出了父亲________之情,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________和对___________。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按照________顺序,记叙了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作者的诗的截然不同的________,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从中感悟到了_______________。
7、疑难点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
A. mù夜____ 爱____ ____ 场 ____碑 B. zhí繁____ 尽____ ____树 ____行
8、补充词语,再选择词语填空。
(______)目十行 (_______)全其美 (________)言两语
(______)通八达 (_______)湖四海 (________)神无主
(______)嘴八舌 (_______)方呼应 (________)牛一毛
老师教了我们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我几乎能做到(_______)。你信不信,书中的情节我记得清清楚楚。听我给你讲这么一段:“会议室挤满了来自(______)的人,大家(_______),以求商得一个(_______)的法子。可只有他静静地坐着,大家催他了,就(_______),应付一下。
9、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千岛湖》节选
①千岛湖在浙江淳安县境内,逆水而上70千米,就是风光如画的黄山;顺水而下,经新安江、富春江,可以到达杭州的西湖。千岛湖正处在“黄金旅游线”的中心位置。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湖边群山环绕,湖面岛屿众多。湖岸上全是茂密的森林,奇山、异石、溶洞、瀑布、人文古迹错落其间。那里水绿、岛翠、山青,因此人们都叫它绿色千岛湖。
②所谓“千岛”可不是夸张,实际上这里还不止1000个岛呢!即使水位最高时,湖面上也有1078个岛屿,大的几十平方千米,小的两三平方千米。这些岛各有特色,有的因动物知名,有的因花树著称,还有的因名胜古迹而闻名遐迩。
③猴岛是千岛湖的“花果山”。当游船靠近小岛的时候,岛上的猴子纷纷跑到岸边,等待游人的食物。猴群中有一只身材魁梧、尾巴高翘的猴子,是这里的“齐天大圣”。在争夺王位的时候,它把另一只公猴打得落荒而逃。
④在清心岛上,有人工驯养的梅花鹿。它们围在游人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游人带去的嫩枝嫩叶。如果你高兴,它们还愿意跟你合影留念。
⑤桂花岛,正像它的名字一样,岛上到处生长着野桂花。每年秋天,小岛就弥漫在一片芳香中。
⑥“鱼跃千岛湖”是千岛湖的另一景观。自千岛湖形成后,80多种鱼在湖中安了家,有常见的草鱼、鲤鱼、链鱼,也有珍贵的鳜鱼、鲑鱼等。捕鱼的场面非常壮观,一网下去,少的几十千克,多的几百千克。
⑦这样一个优美富庶的地方,其实出现才不到40年。这里原来是一片山地,1957年开始动工兴建新安江水电站。1959年,100多米高的电站大坝建成,把新安江的水拦住储蓄起来,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人工湖。它的蓄水量相当于3184个西湖的水容量。当地无工业污染,湖水透明度高,水质清澈如鉴,属国家一级水资源保护区。水库淹没了不少山岭,露出水面的山巅就成了无数的小岛,所以水库叫千岛湖。
⑧新安江水电站是一项综合工程。它发出的电力供应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工业城和长江下游的广大农村。经过水库的调节,两万公顷的农田免除了水患,旱地改为水田,粮食产量大大增加。新安江的航运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山区的木材、竹材、茶叶等土特产品由水路源源不断地运了出来。水库养殖的鲜鱼,每年可供应市场几百万千克。
⑨千岛湖有开阔的水面,也有幽深曲折的湖湾。在湖的周围和岛上,布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才使千岛湖更加秀美,成为新兴的旅游胜地。过去,由于湖水时涨时落,岸边土质瘠薄,干旱和水淹轮流逞威,一般的植物难以活成。林业科技人员经过艰苦努力,培育出了一个新树种,泡在水里200天也不会淹死,一出水面就又吐出新芽绿叶,这样才有了“水上森林”。“水上森林”又保护了岛上的水土,所以,如今千岛湖的森林才这样茂密。
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人类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千岛湖是一首人与大自然和谐的诗,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绿色奇迹。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闻名遐迩: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荒而逃: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自然段采用了( )、( )的说明方法。
【3】文中重点介绍了哪些岛屿?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先写__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
【5】认真阅读文章第⑩自然段,说说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书是知识的宝库。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当你打开五彩缤纷的图书,你便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动人的小说,美丽的诗歌,感人的童话……让你爱不释手,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而且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位大文豪说过:“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寂寞时,它会给我们以安慰;有疑难时,它会给我们解答;遇到挫折时,它会给我们鼓舞和力量;迷失方向时,它会指引我们向光明的前程迈进。
【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开卷有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不释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________)
【3】用“‖”在文中把这段话分成两层,并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有这么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仿佛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你能再写出两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或谚语吗?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shǔ shù)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xī xì)。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chàn zhàn)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从选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靠近——(_____) 面貌——(_____)
震动——(_____) 数不胜数——(_____)
【3】抓住榕树的特点来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读第①段,我感觉到这是一棵_________的榕树。读第②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____的榕树。这两段是____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4】读选文第②段,说说你从画线部分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
12、课文内容我熟悉。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lán)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jù)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1.第一句把 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我” 的情态。
2.如何理解“这种窃读的滋味”?
3.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读书体验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13、课外阅读。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放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荚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⑤ 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股既无视权贵又不屑蜂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1】短文第②段中画“ ”的句子中,“火焰”指的是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出了它的_______________特点。从“竟”字中,我体会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从文中画“﹏﹏﹏”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对木棉的情感态度是( )
A.震撼
B.惋惜
C.赞美
D.惊喜
【3】阅读短文第④⑤段,你觉得木棉花有哪些高贵的品质和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A.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B.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
我选_________句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赞美了像木棉树一样的人,你身边有哪些像“木棉树”一样的人呢?请从你的所见所闻中,选择一位最让你敬佩的人,联系生活实际写一段话。(5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购买 买卖 出售)记忆
①就像在做梦一样,数学单元测验,我(竟然 果然)得了100分。等到清醒过来的时候,我已经坐在“易忆屋”里喝果汁了。
②“真神奇!”我惊叹道,“只要把数学学习记忆输入头脑就能考好,再也不用学得辛苦还挨骂了!青青姐,有期末考试的记忆吗?”“易忆屋”的主人青青点点头“当然有,不过上次是免费体验,这次要收费。”
③“很贵吗?
④“一次性的便宜,有效期是 24 小时;长期记忆的价钱则较贵,但考虑到使用频率,还是购买长期的划算。”
⑤我看到了桌上的价目表。啊,何止是贵,简直是天文数字的费用!我张口结舌, 半天说不出话来。青青看出了我的窘.态.,安慰我说:“没有这么多钱,没关系的。你
可以出售自己记忆换取价钱,然后用来抵扣这些费用。”我脱口而出:“啊,太棒了! 可是——学渣的记忆有什么用呢?”
⑥“可别这么说。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你认为没有用的记忆,对别人却很有价值哟!对了,我上次操作时顺便浏览了你的记忆,五岁生日会那段,也就是父母给你点蜡烛、唱生日歌、切蛋糕的那些情景,有人愿意购买,你愿意出售吗?”她微微一笑,“不过,一旦售出,这段记忆就不再属于你了。”嗨,到目前为止,我有过十次生日会了, 蛋糕都吃腻了,早已失去了( ) yòuhuò,少一次的记忆又有何妨?我欣然应允。从此,我频频出入“易忆屋”。
⑦考试成绩因此直线上升,我从人见人嫌的学渣成功地逆袭成了大家羡慕又嫉妒的学霸。除了长期的学习类记忆,我也会购买潜水、蹦极、明星见面会等一次性记忆,用来感受放松和刺激。当然,我也出售了许多自己的记忆:野餐、游园会、参观战争( )fèi xū、朋友间的小秘密……渐渐地,在我的眼中,朋友的面孔也日趋模糊,我甚至想不起同桌的名字......
⑧在某个阳光温暖的周日傍晚,我看到一对中年夫妇满脸笑容地为我点蜡烛、唱生日歌、切蛋糕……他们是谁?我实在想不起来,只能诧异地望着他们。他们难过地哭了,喊着:“我的儿子,记得我吗,我是你妈妈!”“我是你爸爸……”
⑨我的心都( )chàndǒu了,我丢失了父母的爱?是的!甚至连起码的爱父母也丢了!我太不应该了!难道为了提高成绩,就可以不择手段?就可以放弃父母的爱?放弃对父母的爱?
⑩于是,我又来到了“易忆屋”。
【1】题目的括号里应当选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第①自然段的括号里应当选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2】第⑥⑦⑨自然段括号里要填的生词分别是:( )( )( )
【3】第⑤自然段里加点词“窘态”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①自然段回答,为什么“我”数学单元测验考了 100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第自然段回答,中年夫妇为什么难过地哭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⑩自然段后预测一下,“我”来到“易忆屋”做了些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关于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是这样概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父母的爱”,本学期我们学了哪四篇课文?而这篇文章又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⑨自然段使用了详尽的心理活动描写, 我能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材料一】
秋葵,素有蔬菜之王之称,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也是蔬菜、药、花兼用型的植物,故在用途上较为广泛。(A)秋葵的果实呈长条状,通常为绿色或黄色,长度大约 5﹣20厘米,直径大约 1-2 厘米。
【材料二】
【材料三】
秋葵中丰富的膳食纤维对预防便秘有帮助。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吸水膨胀,不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运动。(B)秋葵的热量相对较低,吃下5根大秋葵,摄入的热量只有约25kcal/100g,比胡萝卜的热量还低。大口吃秋葵还能增强饱腹感、控制食欲,帮你减肥。饮食中摄入丰富的钾和镁对控制血压有帮助,吃5根大秋葵摄入的钾和镁,可以分别满足一般人群每日钾、镁需求量的15%、12%。需要注意的是,秋葵中含有影响钙吸收的草酸,最好焯水后再吃。另外,秋葵中的籽也很有营养,它含有脂肪,其中近一半为亚油酸,属于人体必需脂肪酸,可调节血脂;还含有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消炎的作用。
【材料四】
关于秋葵的常见问题。
问题1:从质地上看,秋葵和其他常见蔬菜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黏”,开花后5天的嫩果黏度最高,甚至有人认为这是高蛋白的象征。其实,秋葵的黏液和蛋白质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秋葵的蛋白质含量也并不高,仅为1.8g/100g,还没有西兰花和苋菜高。(C)这种黏液的成分为多糖,主要集中在果荚皮中,呈现出黏黏的一种状态,就像是秋葵的“血液”。除此之外,秋葵的黏质可以当成浓稠剂,用来煮浓汤。
问题2:需要注意的是即将开花的曼陀罗的外观和秋葵非常相似。虽然两者非常相似,但具有本质区别。秋葵花的形状主要为分裂状,花瓣分离。曼陀罗的花冠为喇叭状,花瓣之间不分裂。两者的果实差别很大,很好区分,秋葵的果实为筒状尖塔形态,而曼陀罗的果实为椭圆形,有尖刺。
【1】根据材料一,秋葵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结合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识小卡片。
①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说明白。比如横线C处,运用了 ________的说明方法,把 _________的特点说明白了。
②有时候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才能把事物特点说明白。比如横线B处,综合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把 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说明白了。
③把事物“说明白了”,特别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严谨。横线A中“_______”这个词语,就用得很准确。
【3】结合材料四,请从图片中选择出正确的序号填空:秋葵花是图片_____,秋葵的果实是图片_____。
【4】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葵的果实颜色主要有绿色或黄色。
B.吃秋葵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有帮助的。
C.秋葵中的籽含有脂肪,所以不能吃。
D.吃秋葵时,最好焯水后再吃。
16、课外阅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文/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姓徐,名锦澄。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檀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的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每每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我不禁还怀着深深的敬慕之意。
【1】从文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迎刃而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的“果然”一词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把相关句子摘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徐先生教了“我”哪些作文的技巧?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哦,冬夜的灯
我和我的妻子抛下自己诊所,来到加拿大西部的一个荒凉小镇做了乡间医生。一个冬日的夜里,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而家里他的婴儿正在发高烧。他的农场在十五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找。我怎么也听不明白他家的地址。这时,他说:“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们看着电灯开汽车到这里,我会把开着车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到我家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方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宽阔、广阔、辽阔)北边的天空。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tī tí dī)防风暴,而天空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寒天下雪的征兆。每年冬天,都有人被突然袭来的暴风雪冻僵在车里。没经历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无法知道它的凶猛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的怒吼(hóu háo hǒu)。果然,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到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了。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婴儿烧得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个农民交代怎样(照顾、保护、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么认得路回去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我谢绝了农民的挽留,装着胆子启动了引擎,把汽车徐徐地驶离这户人家的门口。说实话,我的心里满怀恐惧。但是车子是在道路上开了一会儿,我就发现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朝着我致意,在等待着……我沿途听到的,只是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出的隆隆声,以及风的哀鸣和轮下碾雪的索索声。可是我绝不感到孤独,那种感觉就像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用“﹨”划去括号内不准确的读音和不恰当的词语。
【2】结合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
指引:
执意: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明白( ) 节约( ) 复杂( ) 危险( )
【4】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我谢绝了农民的挽留。
“把”字句:
“被”字句:
【5】选出你认为最能概括短文中心的一项。(__________)
①写出医生对西部农民的爱。
②写出了“我”对加拿大西部农民的了解。
③歌颂了加拿大西部农民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18、课内阅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从加点的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心目中的中国是一个智慧、______、______、______、自由、______、胜于欧洲、______的中国。
【3】梁启超先生的强国之梦在今天实现了吗?请结合你自己的所见所感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月下春江美
下班回家,已是暮色时分。顾不得一天的疲惫,孩子似的跟着家人乘船去河上玩。
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而船,又像是一只巨大的铲,从中豁开,慢慢地细心地豁开、划开,生怕由于不小心或者偏心分得不均匀而引起不必要的纷争。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泡,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船后的水流“汩汩”冒个不停,像是煮沸了一样。
夕阳,只在西天留下一小块隐隐约约暗褐苍茫的晕。而这一小块的晕,映照在苍茫的河面上,随着荡起的水波呈现出圈圈美丽的倒影,竟有着雨后彩虹隐没前的轮廓。越着越像,越看越美,朦朦胧胧的不可言喻的美,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果真是的。天上一小块的光晕就让满河的水以船为界,西侧是晃晃的泛白的河水,东侧则阴阴暗暗、晦涩苍苍。
新月出来了,开始值班上岗。那如眉的新月是曾经照过白居易的九月的暮江月吗?如钩的新月之上只有一颗极亮的星,默默陪着他。不靠他太近,不离他太远,给他距离,给他支撑和美感。星和月的影子映入河中,忽而清晰,忽而恍惚,别有一番情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的疑惑;“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则是张若虚的困顿。其实,何必问“明月何时照古人”?月圆月缺,每时每刻的月都是不同的,照耀古人的月也只是古时的月,照耀我们的也只是我们同时代的月,日新月异,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今晚,这美丽春江上的月,因为我们游玩的心情愉悦,也是愉悦的。夜幕弥散,河面开始起风,不刺骨,却也陡然觉得冷。我们的船,只得往回返。水中的月,贴近船边的月和那颗越来越亮的星碎成点点闪闪的锦鳞帛片跳跃着,一路跟随我们。夜,越来越深。近岸的柳,黑乎乎的一片了,远处的更是如雾如梦一样混沌不清。
河面的一切都沉入梦境中了,那弯新月倒是越来越明朗,还有稀稀疏疏闪烁不定的星。
【1】文章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空间
B.事物的几个方面
C.时间
D.事情发展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不可言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新月异: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下春江是一种怎样的美呢?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迷离朦胧的美
B.梦幻诗意的美
C.动静相宜的美
D.豪放磅礴的美
【4】欣赏着月下的春江美景,作者想到了古人的诗(词)句。你还想到了哪两句诗呢?
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下列句子,体会景物的动静之美。
(1)暮色中,东西走向的河水更像是一匹平静平滑暗蓝的布。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
(2)而行船两侧冒起的嘟嘟串串如葡萄大小的水池,真的像一只只争论不休的小嘴,七嘴八舌地争执着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
20、桂花纷纷落下。(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修改句子。
1.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真令人敬佩。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没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台湾“光复”了,我们不可能不讲国语。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很强烈的民族精神,很浓厚的爱国情意。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往广场的路不只有一条!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任选一题)
题一:《开国大典》中,作者把开国大典的过程和场景写得很清楚,请选取一个场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如:运动会、联欢会、学校的一次活动等。
题二:写故事梗概。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把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