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季之美》这篇文章中冬天最美是( )
A.黎明
B.黄昏
C.早晨
D.夜晚
2、下列加点字的部首与音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潮汛(氵X) 间隔(卩 G ) B.大臣(ㄈ C) 召集(口 Z )
C.赤道(赤 C) 俯冲(イ F) D.陷坑(卩 x) 妨碍(女 f )
3、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地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 )
A.智慧 B.敏捷 C.坚强
【2】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你永远也学不完。( )
A.贫困 B.极为 C.穷尽
4、学了本课后,你一定对狼有了新的看法吧。请你查阅字典或询问老师,写出一些与狼有关的词语、成语或歇后语,看谁写的有好又多。
5、形近字组词。(4分)
扯( )奥( )扑( ) 拖( )
址( )懊( )仆( ) 迤 ( )
烈( )咳( )棉( ) 扭( )
裂( )该( )绵( ) 纽( )
6、下面每组词语中有一个书写错误的,请用“”画出,并在后面括号里改正。(8分)
A.垂头丧气络绎不绝爱幕之心不动声色()
B.源源不断大喜过忘心灵手巧依依不舍()
C.星罗其布不容争辩斑斑驳驳轻松自在()
D.和蔼石榴旅途捕劳()
7、请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死亡在洪水的狞笑中逼近。(____)
2.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____)
3.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____)
4.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2)心不在此,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3)朱熹认为,读书需要______到,______到,______到。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到。正所谓“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4)曾国潘指出,士人读书要具备三个要点,即有_____,有______有____,这三者缺一不可。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雨伞
①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路以外的镇上去上学。当走读生,最怕遇上雨天。半路上冷不丁地下起大雨,便被浇成“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啊!
②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娘摸着我的额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便说:“娘,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娘沉思了很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时,家里穷,队里收成不好,全指望着娘织些土布来贴补生活,还要给我交学费。她哪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③从那以后,她每天晚上总是一吃完晚饭就上了织布机,“哐里哐当”,满屋子都是织布的声音,我每天枕着织布声入梦,一觉醒来,织布机还在响着。一天,我轻轻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声:“娘,”娘用熬红了的眼睛看着我,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你别再熬夜了,俺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④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她从集市上卖布回来,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印花包袱,眉开眼笑地对我说:”给你,你要的伞!”
⑤啊,伞!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⑥从此,这把黄油布一直伴随着我。渐渐地,它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了它。带着这把伞就仿佛娘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作者以“难忘的雨伞”为标题是因为( )
A.我很喜欢这把雨伞。
B.雨伞已经成为文物了。
C.这把雨伞是妈妈用生命换来的。
D.雨伞点明了文章中心,是本文的线索。
【2】在“我”和娘说要买伞时,娘“沉思了很久”,娘当时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娘答应买伞,“我”为什么半信半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5自然段,我的心情的变化是由______到______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让你心情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怎样理解“带着这把伞就仿佛娘在我身边”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蒙迪·罗伯特上高中时,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想,罗伯特兴奋无比地将自己心中(埋藏 蕴藏)已久的梦想——拥有一个牧马场一一详尽地写出来,足足占据了七张纸,配有一幅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棚、跑道、种植园、房屋等建筑的平面设计图。在昏黄的灯光下,罗伯特沉浸在纵横交错、广阔的牧马场的梦境中。
可是,老师并不领他的情,在他的作业本上批了个大大的“F”(差),犹如一盆冷水从天而降。下课后,他满怀迷惑地找到老师,不解地问:“我为什么得‘差’?”
老师是个有一点绅士派头的、相貌冷峻的中年男子。他(平静 镇静)地看着这个与他一般高的毛头小伙子,说:“我很欣赏你作文中蕴涵的那份执著。但是,对于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来说,这个理想太不现实,你出身于贫困家庭,要拥有一个牧马场,需要很多钱,你根本无法实现这些!”老师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如果你重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些的目标,我可以考虑重给你打分。这个分数对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是想为难你。”
这个分数——是罗伯特能否毕业的关键。回家后,他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是好,便问父亲怎么办。父亲说:“你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拿主意,这对你是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个星期后,罗伯特把这份作业原封不动地退回给老师,十分坚定地说:“你可以不改动这个‘差’字,我也不想改变我的梦想。”
18年后,罗伯特经过不懈地努力拥有了一个200英亩的牧马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那个老师知道后,不无歉意地说:“罗伯特,现在我意识到,当我是你的老师时,我是个专门偷梦的贼。那些年我可能偷走了许多孩子的梦。幸运的是,你是那样矢(shǐ)志不渝(yú),那样的勇敢,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你的梦。”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有许许多多瑰丽多彩的梦。它们极有可能是我们明天成功事业的雏形。但是由于立场的不坚定、生活的挫折、别人的“好言相劝”等种种原因而(破碎 破灭)。
记住,别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
【1】从文中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冥思苦想——_________ 疑惑——_________
【3】题目中的“梦”其实是指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填空)。文中罗伯特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为什么给罗伯特的作业批了个“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中第四自然段画线句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7】简要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的相关报道。
据调查,荣获“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过了成人。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心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身边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父母的关爱?是否懂得帮父母分忧?对父母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孝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材料二】小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 | 为父母过生日 | 主动做家务 | 不跟父母顶嘴 | 与父母谈心 | 等父母吃饭 | 给父母端茶水 |
经常 | 30% | 10% | 9% | 20% | 25% | 10% |
偶尔 | 60% | 60% | 75% | 25% | 20% | 10% |
从不 | 10% | 30% | 16% | 55% | 55% | 80% |
【材料三】福州市对多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个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小学生对孝心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自己;现在有些孩子,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
【1】阅读【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10%的小学生从不为父母过生日。
B.有60%的小学生经常主动做家务。
C.有75%的小学生偶尔与父母谈心。
D.能给父母端茶水的学生达到80%。
【2】以上三则材料要传递的主题是( )
A.要让小学生学会和父母相处,懂得感恩。
B.不要让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
C.要让“孝文化”在小学生的成长中生根发芽。
D.要明白小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的原因。
【3】你赞成“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吗?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经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材料三中,福州市对多所学校的小学生进行了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结合调查结果,你觉得学校可以怎么来改善目前的状况?请写出两条建议。
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检阅台
不能没有规则
约翰晚上出去,爸爸妈妈规定,必须10点前回家。但是有一天,约翰后半夜才回来。回家时怕父母发现,他就从后窗跳进屋子。第二天早上,爸爸见窗下有一个凳子,就把约翰叫起来,说:“你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怕你会摔伤,( )怕别人发现有人在跳窗,就有可能开枪。在美国,这是最危险的。”年老的祖父意味深长地说:“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
生活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是人生的红绿灯。这看起来是在限制,实质是在保护。红绿灯是城市交通的指挥官。(____) 没有控制,整座城市( )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人也一样,没有“红绿灯”的限制,将会无法无天,闯下大祸。
中国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一次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里散步。上厕所时,他听到隔间“砰砰”地响,很是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 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说,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有出来,她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推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累得满头大汗。你看,小孩也懂得上厕所不冲洗违反规定。尊重和遵守规则是一种教养、一种风度、一种文明,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品格。没有这些,人便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和立足。没有规则,社会也无法得到和谐与安定。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文中画线部分,前一个“红绿灯”具体指___________,后一个“红绿灯”是指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内填人恰当的关联词。
【3】“孩子像牛一样长得越来越大,需要的牧场也越来越大。但不管牧场大小,我们还是要用栅栏将牧场围起。”联系上下文,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先后列举两个事例说明道理,第一个是__________,第二个是__________,这正反两例都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sā sǎ)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你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quān juàn juān)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xiān xiǎn)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文中的词填空。
________的仙女 ________的果实 ________的衣衫
________的图书 ________的词语
【3】作者从写作中感悟到了什么?阅读做笔记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钓鱼的启示(节选)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 阻)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 箸)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 决)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 戒)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钓鱼的启示”中“启示”具体指的是什么?用“﹏﹏”画出来。
【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漂亮的大鲈鱼。
B.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诸如金钱、地位、荣誉等。
C.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D.比喻人生中能把人引入歧途的各种诱惑。
【4】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在我们生活中的确会经常碰到。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呢?简要地写一写。
(1)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没人知道。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马路时,红灯亮了,但周围没有人民警叔叔。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买东西,售货员多找了钱。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一罐果酱》
记得有一年,我丢了工作。在那之前,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家里的食品柜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我们只好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
一天 妹妹放学回家 兴冲冲地说 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 捐给穷人 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妈妈冲口而出 我不知道还有比我们更穷的人 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
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无论是在公司里,还是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1】“皱”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旁,“皱”字第六笔是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空空如也(AABC):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第3自然段中缺标点的部分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5】直到今天,拥有三家酒店的妹妹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这里“送果酱”的人是指_____________的人。
【6】你认为,外婆应不应该让妹妹把家中仅有的一罐果酱送给“穷人”,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关于班级同学近视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了解班内同学近视的情况,查找近视的原因,更好地进行预防,我对班内同学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通过观察、询问和计算,了解班级同学近视的人数和比例。
2.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的用眼习惯。
3.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近视的原因,统计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1.四(1)班学生近视情况。
2.中国学生与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率比较。
| 小学生近视率 | 中学生近视率 | 高中生近视率 | 大学生近视率 |
中国 | 26.96% | 54.43% | 72.8% | 77.95% |
德国 | 25.7% | 49% | 63.8% | 高于63.8% |
日本 | 8.8% | 15.6% | 20.4% |
(四)结论
1.一些同学没有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在年级升高、学习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休息时间呈递减趋势。
2.抗疲劳眼药水与眼保健操对眼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同学们却没有引起重视。有些同学近视但未治疗和佩戴眼镜,说明对近视问题不够重视。
3.除遗传因素之外,姿势不正确、用眼习惯不良以及营养和睡眠不足都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
【1】这份报告调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次调查中,作者还了解了其他国家学生近视的情况。有人说,这与所在班级学生的近视情况关系不大。你认为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给四(1)班的同学提出用眼的建议。(至少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则富有情趣、能打动人的保护眼睛的提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父亲的画面
作者:刘墉
①人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 )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三十二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 )仿佛在眼前。
②最早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一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每一条西装裤都被磨得起毛。
③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④父亲不擅长画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之类的话,还买了成沓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父亲站在我的身后……
⑤父亲爱唱戏,常拿着胡琴,坐在廊下自拉自唱。他最先教我一段《苏三起解》,后来被母亲说:“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怎么教孩子尖声尖气学苏三?”于是改教了大花脸,那词我还记得清楚:“老虽老,孤的须发飘,上阵全凭马和刀……”
⑥父亲五十一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八十二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便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了什么样子!”
⑦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斥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⑧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
⑨“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⑩三十二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晰地看见他手臂有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有删改)
【1】从“仍 却 但”中,选择正确的关联字填在第①段的括号里。
【2】把“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每一条西装裤都被磨得起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⑨段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短文一共描绘了五幅父亲疼爱“我”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父亲给予我们的爱常常不同于母亲,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说一说父亲或母亲给予你的爱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清洁工
深秋的清晨,深蓝的天空中缀着几颗亮闪闪的星星,远处的山峦依稀可见。街上静悄悄的,树木、小草在冷风中颤抖着。
随着“嗒嗒”的马达声,一辆清洁车驶了过来。一位年轻的姑娘,穿着蓝色的工作服,秀美的脸上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她的两只眼睛多么坦然,多么明亮。她驾驶着清洁车,迎着冷飕飕的晨风□行驶在宽敞的街道上□她带走了落叶□纸屑□尘土和果皮□留下了洁净的路面□啊□这不是小王阿姨吗□她是我原来的邻居呀□
那年小王阿姨高中毕业,父母劝她参加纺织厂的招工考试,但她却执意要当清洁工人。她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她当上了清洁工人,有一次,一位老同学找她,问起她的职业,当得知她是个清洁工人后,惊讶得睁大了眼睛,感到疑惑不解。但小王阿姨却自豪地说:“清洁工人有啥不好,城市要没有清洁工人,哪还有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如今,她已是出色的城市美容师了。骑车的,走路的看着一尘不染的街道,都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
我想:清洁工人给人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这和医生给人们健康,演员使人们快乐,教师让孩子们成长,是完全一样的。
【1】我阅读完本文用时约____分钟。
【2】在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用“ ”画出描写年轻女清洁工外貌和神态的句子,用“﹏﹏﹏”画出描写作者心理活动的句子。
【4】用“√”画出与下面这句话意思相同的句子。
城市要没有清洁工人,哪还有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1)城市要没有清洁工人,怎会有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
(2)城市要没有清洁工人,也会有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
(3)城市要没有清洁工人,就不会有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
(4)城市要没有清洁工人,难道会有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 )
【5】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机票,完成下面的练习。
【1】寒假快要结束了,馨予即将从_____坐飞机到_____。你可以提醒她在2月____日前收拾好行李。
【2】机场要求至少提前40分钟办理登机,所以馨予应该在当日( )之前办理完登机手续。
A.17:15
B.16:35
C.15:55
【3】馨予要找的登机门是_____,她的座位号是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
(2)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改成反问句: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成陈述句:
21、按要求写句子。
1.鲸的祖先后来才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缩句)
2.松鼠跑得飞快。(改为比喻句)
3.黄鹂的住宅难道不漂亮吗?(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22、读下面的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1)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给短文加标点。
1.女老师斜着身子 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 念着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大家就随着女老师的手指 齐声轻轻地念起来 我们 是
中国 人 我们 爱 自己的 祖国
2.雨来向岸上的人问道 鬼子走了 啊 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 雨来没有死 雨来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