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最适合作为本次活动主题的是( )
A.开心交流,快乐表达
B.有趣的汉字
C.趣味活动,增进友谊
D.知识的海洋
2、下列各组词语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流离失所 兵荒马乱 家破人亡
B.富丽堂皇 诡计多端 处心积虑
C.津津有味 面面相觑 依依不舍
3、下列生字按照笔画或笔顺叙述错误的是( )
A.“懂”的第12笔是“横”
B.“趟”字共14笔
C.“喷”的第7笔是“竖”
4、按要求填空。
“窥”的读音是_______,部首是____。“窥”的意思主要有:①从小孔或缝隙里看;②暗中察看。“管中窥豹”中“窥”的意思应选____,“窥探”中“窥”的意思选____。带“窥”的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
5、补充词语。
①_____方_____法 ②__________圆睁 ③一_____当关 万_____莫开
④负_____请_____ ⑤无_____之_____ ⑥同归__________
6、按课文内容填空。
1.《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我还知道其他三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一文就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 。
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一粥一饭,_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
4.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课文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的,其中____________写得最详细。
(2)读课文第3自然段,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有三个主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内容填空。
1.诗人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动。陆游临终前交代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林升面对朝廷的腐败发出质问:“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这样表达对祖国未来的期待:“_________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今天,我们要牢记梁启超先生在_______(课题)中的嘱托:“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 ,___________。
作者赞美少年中国:红日初升,____________。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终化为灰烬,难怪作者感慨道;“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名间故事之一,牛郎和织女在每年的________节相会。课外我还背诵过相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四大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这学期读了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在我们和别人分享时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什么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
【1】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4自然段各自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表述,用“——”分别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3】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具体指什么?请梳理文本信息,填写下表。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 | 优点1:__ | 优点2:____ |
碎片化阅读的“忧愁” | 问题1:____ | 问题2:_____ |
得出的结论 | _______ |
【4】平时生活中,你经常进行_________阅读。读完此文,你得到的阅读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快乐读书吧
目 录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001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010
第三回 四海干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017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025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O32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O38
【1】根据上图目录,推测出它出自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_______________》。
【2】故事第五回写了“乱蟠桃、偷丹”和“____________”的事情。该章回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
【3】读名著,是一场遇见各种名人的心灵旅行,本学期,你还读过哪本名著,有什么收获?快来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白鹭(节选)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______,减之一分则嫌______,素之一忽则嫌______,黛之一忽则嫌______。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白鹭的______。
【3】作者描写白鹭的外形特点时,先从整体入手,写它的______、______,再写______和______,这种从整体到部分的描写事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你认为哪种动物是美的?仿照这段话的写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一位远房表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作“压岁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2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是《西游记》。
B.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
C.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D.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指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非常迫切。 (________)
(2)形容整齐不乱,有条有理。 (__________)
【3】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用“~~~”画 出本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4】抄书使鲁迅“受益匪浅”,具体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全文,说一说鲁迅是如何爱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拓展阅读。
________
咱家虽说是猫,却也经常思考问题。
咱家在此刚刚落脚时,除了主人,都非常讨厌咱家。他们不论去哪儿,总是把咱家一脚踢开,不予________(理睬 理解)。他们是何等地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只要想想他们至今连个名字都不给起,便可见一斑了。万般无奈,咱家只好尽量争取________(陪同 陪伴)在收留我的主人身旁。清晨主人读报时,定要趴在他的后背。这倒不是由于咱家对主人________(格外 特殊)钟情,而是因为没人理睬,迫不得已嘛!
其后几经阅历,咱家决定早晨睡在饭桶盖上,夜里睡在暖炉上,晴朗的中午睡在檐廊中。不过,最开心的是夜里钻进这家孩子们的被窝里,和他们一同入梦。所谓“孩子们”,一个五岁,一个三岁。到了晚上,他们俩就住在一个屋,睡在一个铺。咱家总是在他们俩之间找个容身之地,千方百计地挤进去。若是倒霉,碰醒一个孩子,就要惹下一场大祸。两个孩子,尤其那个小的,本性最坏,哪怕是深更半夜,也高声号叫:“猫来啦,猫来啦!”于是,患神经性消化不良的主人一定会被吵醒,从隔壁跑来。真的,前几天他还用格尺狠狠地抽了咱家一顿屁股板子哪!
咱家和人类同居,越观察越不得不断定:他们都是些任性的家伙。尤其和他们同床共枕的孩提之辈。真是岂有此理!他们一高兴,就将咱家倒提起来,或是将布袋套在咱家的头上,时而抛出,时而塞进灶膛。而且,咱家若是稍一还手,他们就全家出动,四处追击,进行迫害。就拿最近来说吧,只要咱家在床席上一磨爪,主人的老婆便大发雷霆,从此,轻易不准咱家进屋。即使咱家在厨房那间只铺地板的屋子里冻得浑身发抖,他们也全然无动于衷。
【1】在横线上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对这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只“经常思考问题”的猫,它有些什么发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哪些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请至少写出三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回忆课文,回答问题。
海伦无力地对洛迪说:“你一个人往前去吧!找到人再来救我。”可小洛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他知道,一旦离开,妈妈肯定会被淹死。他要守在妈妈身边,和妈妈一起活下去!
为什么洛迪知道,自己离开以后妈妈一定会被淹死?
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九色鹿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在河边散步。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落水人名叫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
九色鹿打断了调达的话,说:“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地走了。
有一天,这个国家的王妃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头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种鲜艳毛色的鹿。她突发奇想:如果用这只鹿的毛皮做件衣服穿上,我一定会显得更加漂亮!于是她缠着国王要他去捕捉九色鹿。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国王听了,立即调集军队,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着九色鹿的住地出发了。
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突然,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已处在刀枪箭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站在国王身边。九色鹿非常气愤,指着调达说:“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国王非常惭愧。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还下令全国臣民永远不许伤害九色鹿。
【1】对故事中的人物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色鹿:见义勇为 B. 调达:知恩图报
C. 王妃:爱慕虚荣 D. 国王:知错能改
【2】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懂得___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然就会受到____________的。
【4】读结尾段,结合上下文,说说国王是怎样斥责调达的?
国王指着着调达的脑袋痛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专家。他在火箭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有了。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1950年9月,钱学森辞去工作,办好了回国手续,买好了回国的飞机票,把行李交给了美国航空公司。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不准回国!他被迫退掉飞机票。美国海关把他的行李打开检查,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说钱学森是间谍。其实,他的行李里面装的只是准备带回国的教科书和笔记本。几天后,钱学森突然被捕,被关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每天晚上,看守人员每隔10分钟就来开一次灯,使他无法休息。半个月时间,他的体重就下降了十几公斤。
美国当局对钱学森的迫害,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公愤。不少美国朋友出面营救钱学森。他们募捐了15000美元,把钱学森从拘留所里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受到限制,信件受到检查,电话受到监听。然而,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
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他的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更得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对钱学森十分关心,亲自过问他的情况,并指示参加中美两国大使级会晤的中国代表,在会晤中提出关于钱学森博士回国的问题。1955年,美国政府不得不同意钱学森回国。同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了回国的轮船。10月8日,他含着幸福的泪花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钱学森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来到天安门广场。望着雄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
【1】“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中的“一切”在文中不包括( )
A.金钱 B.地位 C.精神 D.名誉
【2】“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朗读这句话时的语气是( )
A.悲伤 B.无奈 C.高兴 D.坚定
【3】文章在塑造钱学森的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是( )
A.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4】下列不是钱学森能回国的原因的是( )
A.他不向美国当局屈服,坚持斗争了5年。
B.美国政府十分支持钱学森回国。
C.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
D.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亲切关怀。
【5】美国当局是怎样迫害钱学森的?至少概括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一句中的“终于”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至少概括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作者为了说明松鼠“乖巧”的特点,先后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松鼠搭窝的过程。
【2】选段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松鼠搭窝的过程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填写松鼠搭窝的特点。
选址:干净暖和。
建造:_______________
居住:_______________
窝口:_______________
【4】“搬”“编扎”“挤紧”“踏平”这些动词表现了松鼠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18、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欢喜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qiào qiāo)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卖。父亲从家里带来粽子,找个偏僻(pì bì )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nǎo lǎo ),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各种手艺活,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惟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dì dí)者吧!
【1】这段片段节选自 _____________ 的 ______________ 。
【2】我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启迪_____________。
恍恍惚惚 ____________________。
【3】片段中的省略号和破折号的作用。
省略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5】仿写词语。
各式各样 _________ ________
密密层层 _________ ________
【6】我和父亲找个偏僻的地方吃粽子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
【7】片段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父亲对我的疼爱。
19、思维大练兵
阅读理解。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长那么大,可就是没有他的名字。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使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在这样一个忧伤的夜晚,在异乡的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尽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在须角的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
……
——摘自张晓风《不朽的失眠》
拓展资料:
张继于“天宝十二年(753)礼部侍郎杨浚下及第”,也就是说考取了进士。天宝十四年(755)一月爆发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唐玄宗仓皇奔蜀。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其中也包括张继。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1】阅读文章,思考以下问题。
两段资料都写了张继创作《枫桥夜泊》的背景,结合两段文章,分析两段资料中所指的诗人所能表达的愁绪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缩句。
(1)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
(2)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3)微小的灰尘不断地向四周散射强烈的太阳光。
(4)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
(5)清光绪年间的学者王懿荣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21、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怎么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不能不让人高兴。(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杰悄悄地告诉小力说:“这件事情是我和小民一起做的。”(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英勇无畏的战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敌人的阵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要节减外出。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小三很佩服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术。(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武松道:“叫我做甚么?我又不少店家的酒钱。”(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注意加点部分,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乐园
请你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朋友能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拥有知心朋友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与朋友交往,难免有摩擦,发生误会。当你被好友误解了,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误会是如何消除的呢?请你以《别了,误会》为题将整个过程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在你认识的人中,谁让你敬佩呢?这个人为什么让你敬佩?用一两件具体生动的事例写写这个人的可贵的精神品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