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愤 生动 个姓 崔促
B.做品 访问 现代 精采
C.心酸 独力 描写 教课书
D.人物 浅显 国际 指导
2、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安静 寂静 平静 宁静 肃静 幽静
(1)傍晚,江边的林荫道上非常( )。
(2)平时,我认真学习,所以每逢考试,心情总是很( )。
(3)国旗升起的那一刹那,全场( ),泪花在人们眼中闪动。
(4)自习课上,大家在埋头做作业中,教室里很( )。
可怜 不幸
(5)他有一个( )的童年,但他们仍然取得了成功。
(6)这个( )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爸爸。
3、“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 )
A.男子的配偶。
B.妻子和儿子。
C.妻子和女儿。
D.妻子和孩子。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松鼠》的作者是_____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_____,他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的巨著___。
(2)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从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把松鼠表现得活灵活现。
5、我能区分形近字(辨字组词)。
豪( ) 毫( ) 爆( ) 暴( )
仰( ) 抑( ) 端( ) 湍( )
6、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异想天开——( ) 灰心——( ) 惊讶——( ) 悲哀 ——( )
照顾——( ) 安顿——( ) 弥漫——( ) 喜出望外——( )
7、填空。
1.“兀”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兀”的意思有:①秃;②高高地突起;③还,尚。在“危峰兀立”中,“兀”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2.“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罗”的意思有:①捕鸟的网;②张网捕捉鸟;③搜集;④分布、陈列。在“奇峰罗列”中,“罗”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8、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2)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
9、课外阅读。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从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恳求 哀求 要求)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来,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希望 期望 渴望),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声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 拉住 捉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看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抓住 攥紧 牵着)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床间,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过来是个(事迹 伟绩 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以(抢救 救治 拯救)一切。’”
【1】用“√”画出短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这篇短文赞扬的是( )
A. 父亲对女儿的爱 B. 母爱的伟大力量 C. 护士的真诚爱心
【3】短文中有五处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分别说明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暴雨筛》,完成各题。
暴雨筛
①南方的女友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②她说,我35岁的时候,考上了一所夜大。每天下班后,要穿过五条街道去读书。一天傍晚,台风突然来了,暴雨像牛仔的皮带一样宽,翻卷着抽打天地。老师还会不会上课呢?我拿不准。那时,电话还不普及,打探不到确实的消息。考虑了片刻,我穿上雨衣,又撑开一把伞,双重保险,冲出屋门。风雨中,伞立刻被劈开,成了几块碎布。雨衣阴险地背叛了我,涨鼓如帆,拼命要裹挟我去雨中。我只有扔了雨衣,连滚带爬。在这渺无人迹的城市中,我惊惶地想到,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傻?也许今天根本就不上课。
③我迟疑了片刻,但咬紧牙,继续向前,好不容易到了学校,贴身的衣服已像海带一般冷硬,牙齿像上了发条似的打战。没想到看门的老人说,从老师到学生,除了你,没有一个人来!
④那一瞬间,我非常绝望,不单是极端的辛苦化为泡沫,更有无穷的委屈和沮丧。
⑤老人看我失魂落魄的样子,让我进他的小屋歇口气。喝着他沏的热茶,我心灰意懒。伴着窗外瀑布般的水龙,老人缓缓地说,你以后会有大出息。我说,我是一个大傻瓜啊。
⑥他说,所有学生里,只有你一个人来上学了。看,暴雨是一个筛子,胆小的、思前想后的,都被它筛了下去,留下了最有胆量和最不怕吃苦的人。
⑦那一瞬,好似空中打了一个闪电,我的心被照得雪亮。也许我不是三千学生当中最聪明的,但今晚的暴雨,让我知道了,我是三千学生中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
⑧从那以后,我就多了自信。你晓得,天地万物都会一起来帮助一个自信的人。所以,我就一步步地有了今天的成功。
⑨我说,那位老人,是你人生最重要的导师之一啊。
【1】老人说“暴雨是一个筛子”,筛掉哪些类型的人,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怕刮台风
B.不愿走路
C.不想上夜大
D.胆小、思前想后
【2】对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得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雨下得很大,女友顶着台风暴雨去上夜校。
B.女友顶着暴雨去上夜校,懂得了自己是最有胆量和毅力的人。
C.女友顶着暴雨去上夜校,却发现老师和其他学员都没来,感到委屈和沮丧。
D.女友顶着暴雨去上夜校.老人的话使她受益匪浅,直到后来事业有成。
【3】文中女友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
A.迟疑 自信 绝望 惊惶
B.迟疑 自信 惊惶 绝望
C.惊惶 迟疑 绝望 自信
D.惊惶 绝望 迟疑 自信
【4】对“暴雨是一个筛子”,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暴风雨像筛子筛东西一样落下来。
B.暴风雨是检验一个人意志的工具,挫折中方能见分晓。
C.暴风雨比喻人生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挫折,筛子是分出优劣的工具。
D.经历过挫折的人,如果站起来了,将通过筛子的挑战,否则将被淘汰。
【5】文中多处描写暴雨,最主要的作用是( )
A.说明女友当时所处环境恶劣
B.衬托女友惊人的毅力和胆量
C.说明女友很傻,不懂得变通
D.强调老师和学生未来学校的原因
【6】“贴身的衣服已像海带一般冷硬,牙齿像上了发条似的打战。”这句话写天气很冷,你有过很冷的经历吗?请用一两句话把自己当时冷的感觉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那位老人,是你人生最重要的导师之一啊。”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请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最美的书包
①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到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②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③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④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上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________________!”
⑤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⑥“________________,”妈妈平静地说。
⑦“我要!”_________,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jiǒng)境我是知道的。
⑧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⑨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zǎn)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⑩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⑪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⑫“____________。”她依然平静地说。
⑬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噬(shì)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一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jīn)持和尊严,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不言爱的心啊!
⑭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根据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将相关序号填在( )内。
A.寡言少语 B.豪言壮语 C.甜言蜜语 D.胡言乱语
(1)像蜜糖一样甜的话。( )
(2)说话不多,言语很少。( )
(3)充满英雄气概、豪迈雄壮的话。( )
(4)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说胡话。( )
【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内容,将序号写在相应横线上。
A.好好学习 B.家里没有碎花布 C.我也要一个花格子书包 D.我固执地坚持着
【3】阅读第⑦自然段,从中可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给“我”做的书包意味着什么?(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味(____________) 结局(___________)
【2】你小时候最爱看的小说是哪部?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指的是________写的小说______。
【4】从作者的看书经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太阳》(节选)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章开头引用了哪个古代神话?( )
A.夸父追日
B.羿射九日
C.女蜗补天
D.盘古开天地
【2】按要求填空。
(1)“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句话主要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
(2)“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太阳放出的______大。
【3】用小标题概括每一段话。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 )进了活道,他们( )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 ,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ロ”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揮部源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有一位同学根据选文画了一张“地道示意图”,请帮他补充完整。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选文中指_______,引用这个成语的好处是________。
【4】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就知道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所以我读得很快。我还能借助“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关键词,把握这段话的内容。
15、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渔夫和魔鬼的故事(节选)
从前有一个渔夫,家里很穷。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什么都没捞着,他很不高兴。第四次把网拉拢来的时候,他觉得太重了,简直拉不动。他就脱了衣服跳下水去,把网拖上岸来。打开网一看,发现网里有一个黄铜胆瓶,瓶口用锡封着,锡上盖着所罗门的印。
①渔夫一见,笑逐颜开,说道:“我把这瓶子带到市上去,可以卖它十块金币。”他抱着铜瓶摇了一摇,觉得很重,里面似乎塞满了东西。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他就从腰带上拔出小刀,撬去瓶口上的锡封,然后摇摇瓶子,想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但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他觉得非常奇怪。
②隔一会儿,瓶里冒着一股青烟,飘飘荡荡地升到空中,继而弥漫在大地上,逐渐凝成一团,最后变成个巨大的魔鬼,披头散发,高高地耸立在渔夫面前。魔鬼头像______,手像______,腿像______,口像______,牙齿像______,鼻孔像______,眼睛像______,样子非常凶恶。
③渔夫一看见这可怕的魔鬼,呆呆的不知如何应付。一会儿,他听见魔鬼叫道:“所罗门啊,别杀我,以后我不敢再违背您的命令了!”
④“魔鬼!”渔夫说道,“所罗门已经死了一千八百年了。你是怎么钻到这个瓶子里的呢?”
⑤魔鬼定神一看,眼前不是所罗门,而是一个渔夫,便说道:“渔夫啊,准备死吧!你选择怎样死吧,我立刻就要把你杀掉!”
【1】第①段中“似乎”一词在句中的作用是_____。
【2】第①段中“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一句是_____(有疑而问 无疑而问)。请把从文中找到依据的句子画上“____”。
【3】第②段对魔鬼外貌描写除了排比,还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请把下列词语填入选文中的横线上,注意搭配恰当。
铁叉 桅杆 山洞 灯笼 喇叭 堡垒 白石块
◇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______。
【4】第②段中直接表现魔鬼是个“庞然大物”的词语有“_____”,“_____”。
【5】第③段中“____”一字表明魔鬼曾经与所罗门作对过。
【6】第⑤段中“渔夫啊,准备死吧!”一句在句子类型上属于______(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句末的“吧”字在句中强调了魔鬼_______。
【7】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魔鬼是个______的坏家伙。
16、根据课外阅读完成下面题目。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这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急发声道:“既如此说,你可做得主张?”佛祖道:“做得,做得!”伸开右手,却似个荷叶大小。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心里,却道声:“我出去也!”你看他一路云光,无影无形去了。佛祖慧眼观看,见那猴王风车子一般相似不住,只管前进。大圣行时,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宫与我。”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撑着一股青气,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丫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这个片段来自我们读过的小说_____,片段中的“老孙”指的是_____,他自称_____。这个片段可以用简洁语言概括为:_____。
17、课内阅读
在那块( )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还是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苍蝇的翅膀和蜘蛛的长腿,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我们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 )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1)根据原文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①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 )
②用力支撑。 ( )
③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 )
(3)把文中最能说明这块琥珀特点的一两个句子用“——”画下来。
18、课外阅读
富兰克林的读书法
①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1üè liè)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他的读书方法是:
②一借。由于家境(jìn jìng)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cáng zàng)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③二摘。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④三背。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⑤四写。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他写作的方式有二:一是仿写。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二是创作。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chǎn shàn)述自己的观点。
⑥富兰克林这样读书,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用“______”标出文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你认为富兰克林的第三种读书方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自然段以问题结尾,请先回答这个问题,再说这样结尾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不厌不倦。”这句话说了几层意思?它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借鉴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与欣赏。
长发妹(节选)
很早以前,陡高山附近是没有水的。这里人们用水都要靠天落雨,这里的水像油一样宝贵。附近村庄有个姑娘,她的头发青黝黝的,由头顶拖到脚后跟。大家都叫她长发妹。
有一天,长发妹看见一个萝卜长在大石壁上,叶子翠翠绿绿的。她想:这个萝卜扯回家去煮来吃,一定香甜可口。她双手用劲儿把萝卜一拔,一股泉水从洞眼里流出来,过了一会儿,“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长发妹很渴,想喝水。她又把萝卜拔出来,饱饱地喝了几口水。她的嘴刚离开石洞眼,“唰”的一声,萝卜从她手里飞了出来,再“卜”的一声,萝卜仍旧塞在石壁上的洞眼里,水流不出来了。忽然,一阵大风刮来,把长发妹刮到一个山洞里。山洞里坐着一个人,他对长发妹恶声恶气地说:“这个秘密你可不能告诉别人。你若告诉别人,别人也来这里取水,我就杀死你。我是山神,你记着!”
长发妹是个好心肠的姑娘。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
有一天,长发妹靠在门口,看见一个老人由七里外的小河里挑回一担水,一不留心,跌倒在地上。老人的腿撞破了,鲜血一直淌着。她望着老人闭着的眼睛和脸上抽搞的皱纹。她再也忍不住了。她忽然大声地对老人说:“老爹爹,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她站了起来,披着长长的白头发,像疯子一样在村里来回跑着,大声呼喊:“陡高山上有泉水啊!大家快去吧!”村里的人素来认为长发妹是好心肠的孩子,大家都相信她的话。只见长发妹双手拔下石壁上的萝卜,用菜刀剁下去,把萝卜砍成了碎渣渣。泉水哗啦啦地向山下奔流而去。
(节选自侗族民间故事)
【1】对文中画“ ”的句子赏析有误的是哪一项( )
A.“唰”“卜”拟声词的运用,把萝卜能自己飞出去堵住洞眼写得生动、神奇。
B.萝卜能自己飞这种超自然的神奇现象,体现了民间故事的特点。
C.这一句在第2自然段中两次出现,显得啰唆重复,可以把第二次出现的句子换种说法。
D.此句两次出现,强调了萝卜的神奇,所以乡亲们一直没能发现此处有泉水。
【2】“她怎能不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然而,她又怎敢把这个秘密告诉村里的人呢?她痛苦极了!”连续使用两个反问句,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A.长发妹很善良,想说出这个秘密,让乡亲们都有水喝。
B.长发妹的内心很矛盾,想说出这个秘密,但又不敢说。
C.强调长发妹是个胆小柔弱的姑娘,她害怕承担后果
D.长发妹怕说出之后被山神杀死,她内心也会感到害怕。
【3】“一天一天过去了,一月一月过去了,长发妹的头发由青黝黝变成白雪雪的了。”长发妹头发变白的原因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长发妹终日忧虑,寝食不安。
B.头发长长了,缺乏营养。
C.很长时间过去了,长发妹变老了。
D.长发妹身体状况差,睡不着觉。
【4】创造性的复述故事,可以给故事中的一些情节添加细节,使之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文中第3自然段写了长发妹第一次见到山神的情景,请你为这个段落添加细节。
(1)具体描绘山神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
(2)具体描写山神的表情和动作:__________________
【5】长发妹告诉村里人泉水的秘密,山神如道了会怎样对待长发妹?请发挥想象,试写故事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耕耘,不会有收获。(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变脸(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了。(双重否定)
②我为什么不可以搞一个不是成衣的时装展呢?改成陈述句:
22、缩写句子
(1)毛主席夜以继日地为了解放全中国的事业操劳着。
________。
(2)全国的老百姓就是我们胜利的可靠保证。
________。
(3)警卫员端端正正地向毛主席敬礼。
________。
23、习作快车。
你的家乡哪里最美呢?请你参照本单元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来写一篇作文吧!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