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河源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判断下面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有:  A解释说明;  B转折

    (1)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

    (2)父亲的教育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3)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只是一片布样。(    

     

  • 2、下面的句子与例句句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

    A.你知道去公园的路怎么走吗?

    B.是谁拿走了我的书?

    C.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D.星期天你是去打球还是去游泳?

  • 3、句中空白处①②应选择的标点是(       

    毽子越做越讲究,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句子,完成练习

    (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双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反复出现三个“我的母亲”,表达了“我”看到母亲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从四个“立刻”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____的母亲。

  •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词语写句子。

    ①国( )民安       ②孤( )难鸣       ( )心沥血

    ④应接不( )       ( )计多端       ⑥处心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全诗句。

    (1)________________,不耻下问。

    (2)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________

  • 7、看拼音写词语。

    ēn huì     ài mù     lián jié     yǐn bì

    ( )       ( )       ( )       ( )

    fán zhí     jī xiè     yè mù     bēng tā

    ( )       ( )       ( )             ( )

  • 8、按课文《小桥流水人家》内容填空。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________________的柳枝,________飘动着。________的舞姿,是那么________,那么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练习。

    今天,敌人在松花江边对一个只有13岁的小姑娘进行审讯。为了扩大影响,日本兵还用皮鞭赶来了村里的许多孩子。

    敌人问()你为什么要偷着组织大家学习中文( )

    ()因为我是中国人()小姑娘回答()

    敌人恼怒了()大声吼道( )难道你不知道( )违抗命令就要枪毙吗( )

    ()你们枪毙不了我爱国的心()小姑娘大声答道()

    敌人没有办法了,换了一幅假惺惺的面孔,对小姑娘说:“你年纪这么小,怎么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呢?只要你当着大家的面,答应以后不再组织它们学习你们的语文,我们就送你到最好的学校去上学。”

    敌人稍停了一下,接着又恶狠狠地说:“如果你执迷不悟,那——眼前的滚滚波涛就是你的坟墓了!”

    小姑娘听后,微微一笑,她毫不犹豫地跳向江心……

    1.给第2-5小节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执迷不悟:  

    毫不犹豫:  

    3.这篇文章赞颂了东北小姑娘的什么精神?

    4.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这幸福伊始,是千千万万犹如文中小姑娘这样的爱国者对祖国的热爱,守住了我们的祖国,那么,身在幸福中的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写下来。

     

  • 10、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借花生的特点说明___________的道理,赞美__________,作者详细地写了_________的经过。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_____

    【2】文中花生最可贵的特点是__________。在叙述时作者将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

    【3】“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有用的人”指什么?“体面”是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至少写3个)

    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

    军人

    初春的一天,我在东单几乎是脚不沾地地被拥上了公共汽车。我刚一上车,目光便被一位靠窗坐的军人吸引住了。他年近六旬,军帽下露出如雪的鬓发。在鲜艳夺目的帽徽领章衬托下,显示出一种不言而喻的威严和身份。虽然出现在这喧闹、拥挤的公共场所,他依然挺直身板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保持着军人特有的风度。在他那微合的眼皮下藏着一星炭火似的光点,默默燃烧着。

    又继续行驶了。又是一站。从车门进来一位抱孩子的妇女。车厢里立刻响起售票员清脆的声音:“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我本想站起来,可又觉得那站立的滋味实在难受。迟疑之间,那稳重、沉默的老军人突然扶着椅背站起身来,第一个开了口:“请到这里坐吧!”那位年轻的母亲过意不去,连声推辞:“您……这么大年纪还……我站会儿就行了!”这句话像一支利箭,刺痛了我那一瞬间的私心,使我感到羞愧。我连忙招手请她过来,可是她怀里的小孩已经扑往老军人的座位的方向了。

    这情景,仿佛一道无声的命令,好几个人几乎同时站起来,态度和善亲切的要让座给那位妇女。那久已被人遗忘的美好的东西重新回到人们身上来了。

    抱孩子的妇女终于在老军人让出的座位上坐下了,小女孩冲着老军人说:“谢谢,解放军爷爷!”甜甜的童音仿佛是一阵春风,把老人脸上庄重的神色冲淡了。

    此刻,我身下的椅子像长出无数钢针,使我疼痛难忍。我第一次体会到坐着的滋味比站着难受得多,因为他——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还站着。我悄悄地离开了座位,让更雪“的人去歇歇脚吧!谁知,车子猛一停,强大的惯性使我失去了平衡,身子不由自主地向三去,一脚踩在那老军人的左脚上,可是他竟然一点儿知觉也没有似的。我连忙向他道歉,而他却奇怪地看着周围的人。

    终点站到了,人们蜂拥而下。老军人最后一个走出车门。当我在人流里往后一扭头时,看到他的左腿直挺挺地朝前挪动,听到吱吱的响声,原来是假肢!我心里突然涌上来一股热辣辣的感觉。这时,我不由得收住脚步,望着他步履艰难地走向茫茫人海里。

    【1】用“﹏﹏﹏”画出第二段中的比喻句,这里把 比作

    【2】用“ ”画出一处描写老军人外貌的句子。

    【3】“这句话像一支利箭,刺痛了我那一瞬间的私心。”一句中“我那一瞬间的私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

    【4】“那久已被人遗忘的美好的东西重新回到人们身上来了。”一句中“那久已被人遗忘的美好的东西”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

    【5】“一脚踩在那老军人的左脚上,可是他竟然一点儿知觉也没有似的。”这句话暗示______

    【6】短文赞扬了老军人的什么品质?

    _____________

  • 12、棉被里的日子(13分)

    说起晒被子,小时的阳光,便穿透岁月而来。那个时候,人单纯得像玻璃娃娃,阳光照在身上,会发出晶莹的光。母亲把棉被,一条一条展在太阳下晒。母亲算不上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她瘦,且黑,也没有飘(   )的长头发。可晒被子的母亲,浑身像罩着七彩呢,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动人。

    棉被的被面上,印着(   )大的花,花瓣儿开得恨不得掉下来。我认不得那些花,可看着喜欢。也有喜鹊(   )阳,站在花枝上,尾巴拖得长长的。被面的底色,大红或大绿,耀眼得很。阳光掉在上面,“嘭”地开了花。我把小脸埋在被子里,不肯抬起来。被子软软的,阳光软软的,像母亲的手掌心。母亲叫:“丫头,汗会蹭上去呀。”不听。母亲也不当真,任由我去。有时头埋在被子上,埋着埋着,就睡着了。四静静的。

    那时乡村人家嫁女儿,嫁妆里,最出彩的,要数棉被了。红红绿绿簇拥着,六条或八条,极霸气地耀了人的眼。乡人们围着看,对着被子评头论足,说厚了薄了或是多了少了。整个喜气洋洋全在棉被里藏。

    我结婚时,母亲给我缝了新棉被。八床新被,四条大红,四条水绿,是我见惯的那种被面,上面开着大团的花,牡丹或芍药。也有喜鹊息枝头,拖着漂亮的长尾巴。被子艳艳地放在装嫁妆的卡车上,一路上吸引了很多眼光,听得路人说:“瞧,那些被子。”心里得意,我是被(   )爱的女儿呀。这些被子,我一直盖。虽说后来有了更好的太空被、鸭绒被,还是不舍得换掉它。

    天好的时候,我会把它们捧到阳光下,像我母亲那样,把它们一一展开来晒。被面上大团的花,就在阳光下盛开了,开得欢天喜地,我也变得欢天喜地。

    现在,我的大花被在阳台上晒着。

    (1)在文中括号里写出加点字的拼音。(2分)

    (2)把文中画“____ ”的句子改成“被”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4)文中说“母亲算不上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又说“可晒被子的母亲,浑身像罩着七彩呢,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动人”,是否前后矛盾呢?说说你的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怀念那些棉被里的日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练习。

    事迹: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他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孤岛上默默坚守三十多年,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颁奖词: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旗帜,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

    【1】简要概括王继才夫妇守岛的事迹。(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将开山岛与“______________”进行了比较,突出了开山岛________的特点。这样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3】我发现这则颁奖词的特点有:①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②语言________________。颁奖词中的“风雨”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

  • 14、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精彩片段(一)

    就在乌丢丢快要与珍儿团圆时,意外发生了。谁也想不到,珍儿的学校着火啦!当乌丢丢知道这件事后急忙换上衣服就出门了。到了火场,他更是紧张,因为,他找了半天也没看见珍儿,有人说她去救火了,乌丢丢急忙冲进火场,他喊着叫着:“珍儿,珍儿,珍儿!”终于有了一点微弱的回应:“哎,我在这儿呢,乌丢丢。”乌丢丢随着声音找,终于,乌丢丢找到珍儿了,她正在帮一条小狗解绳子。乌丢丢一看就明白了,珍儿是为了学校的看家狗而冲进来的,他不但没有责备珍儿,还被她的行为感动了。乌丢丢帮珍儿一起解开绳子,让小狗逃了出去,就抓起珍儿跑,就在火柱子倒下的那一瞬间,他把她推出了地狱,而他自己却坠入了生命的边缘……但乌丢丢是不会死的,因为,他是独脚大侠,他的心是永远也不会死的。

    精彩片段(二)

    珍儿却泪流满面地说:“妈妈,这是乌丢丢的脚啊!他一句话也没说,就把脚给了我,他却永远地走了。”她在院子里跑着、跳着,望着自己两只健康的脚,一面流着眼泪,一面笑着。吟老没有上前去打扰这个有大喜又有大悲的孩子。他感叹生命的可贵,因为生命就是爱。有爱滋养着生命,生命才变得丰富多彩、有意义,甚至不朽。他回忆起乌丢丢,一个小木偶,因为带给孩子快乐而获得生命。

    1珍儿的学校着火了,珍儿加入了救火的队伍,为了救________________而被困在火海中。

    2乌丢丢为什么被感动了?(可多选)(   )

    A.乌丢丢被珍儿不顾自身安危的行为感动。

    B.乌丢丢也喜欢那只看家狗。

    C.乌丢丢被珍儿的善良、爱心所感动。

    3大火扑灭后,乌丢丢(  )。

    A.身体被大火烧伤了 B.被烧死了 C.只剩下了一只小脚丫

    4故事的结尾乌丢丢怎样了?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     )回到客舍,(     )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1】在文段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汉字。所填汉字表明蔺相如

    【2】文段画“ ”的句子中,描写蔺相如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这表现了他有勇有谋,从容不迫的性格特点;描写秦王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_,这说明秦王无可奈何,自愿认输了。

    【3】蔺相如偷偷派人送回和氏璧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文段出自《将相和》中__________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是( )(多选)。

    A.做事果断     B.不畏强暴     C.虚情假意

    D.胆大鲁莽     E.诡计多端     F机智勇敢

  • 16、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香港这棵老榕树,它的荣誉应是“国门第一树”。我愿它常青长寿,我愿它的故事流传开来。我愿看见它的枝叶在阳光下神气十足地起舞,我愿听见它在微风中深情地絮语……

    只有懂得爱植物和尊敬植物的地方,才是真正领悟人的价值的地方,才是能在地球上创造奇迹的地方。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chuán zhuàn)   (lǐng nǐng)

    21自然段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写两句第1自然段中省略号的内容。

    我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理解。

    余老五(节选)

    ①余大房何以生意最好?因为有一个余老五。余老五是这行的状元。余老五何以是状元?他炕出来的鸡跟别家的摆在一起,来买的人一定买余老五炕出的鸡。他的鸡特别大。刚刚出炕的小鸡照理是一般大小,上戥(děng)子称,分量差不多,但是看上去,他的小鸡要大一圈!那就好看多了,当然有人买。怎么能大一圈呢?他让小鸡的绒毛都出足了。鸡蛋下了炕,几十个时辰。可以出炕了,别的师傅都不敢等到最后的限度,生怕火功水气错一点,一炕蛋整个的废了,还是稳一点。想等,没那个胆量。余老五总要多等一个半个时辰。这一个半个时辰是最吃紧的时候,半个多月的功夫就要在这一会见分晓。余老五也疲倦到了极点,然而他比平常更警醒,更敏锐。他完全变了一个人。眼睛塌陷了,连颜色都变了,眼睛的光彩近乎疯狂。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专断极了,顽固极了。很奇怪,他这时倒不走近火炕一步,只是半倚半靠在小床上抽烟,一句话也不说。木床、棉絮,一切都准备好了。小徒弟不放心,轻轻来问一句:“起了吧?”摇摇头。——“起了吧?”还是摇摇头,只管抽他的烟。这一会正是小鸡放绒毛的时候,这是神圣的一刻。忽而作然而起:“起!”徒弟们赶紧一窝蜂似的取出来,简直是才放上床,小鸡就啾啾啾啾纷纷出来了。余老五自掌炕以来,从未误过一回事,同行中无不赞叹佩服。道理是谁也知道的,可是别人得不到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是才分,是学问,强求不来。

    ②余老五炕小鸭亦类此出色。

    ——节选自《汪曾祺全集卷一鸡鸭名家》

    注:炕鸡:孵小鸡。

    【1】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从人物的言行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请你认真研读选文,完成下列表格。

    小徒弟言行

    余老五言行

    小徒弟心理变化

    轻轻地问:“起了吧?”

    摇摇头

    ______________

    又问:“起了吧?”

    ______________

    心急如焚

    ______________

    作然而起:“起!”

    ______________

    【3】选文用大量笔墨描写小徒弟的言行,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段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老五炕鸡的关键时刻“倒不走近火炕一步”,说明他很有信心。

    B.余老五“脾气也大了,动不动就恼怒,简直碰他不得”,写出余老五仗艺欺人。

    C.选文写余老五“炕鸡”时虽然笔墨不多,但情故事性强,突出他手艺高超精准。

    D.选文通过对余老五炕鸡时的神态和动作的刻画,表现他工作时的专注、谨慎、沉稳。

    【5】智慧之人总有着常人不可及的地方。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道理是谁也知道的,可是别人得不到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是才分,是学问,强求不来”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像“炕鸡状元”余老五这样有才分且兢兢业业的平凡人还有很多。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介绍一位同样具有“工匠精神”的人。

    ________________

  • 18、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广州南站→G70北京西站

    Guang zhou nan     Bei jing xi

    2021年01月11日  12:50开  05车06F号

    ¥862.0元                二等座

    限乘当日当次车

    始发改签

    4401132007****2428 张小明

    买票请到12306 发货请到95306

    中国铁路祝您旅途愉快

    乘车须知:☆请妥善保管车票。☆请凭车票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乘车,如改签、变更到站或退票请提前办理。票、证、人不一致的,铁路部门有权拒绝进站乘车。☆免费携带品上限为成人20千克、儿童10千克、长宽高之和160厘米(动车组130厘米),超过上限请办理托运。不得携带可能威胁公共安全的禁止或限制运输物品、造成人身伤害的大件硬质物品、妨碍公共卫生及损坏污染车辆的物品。☆12306.cn(含铁路12306手机客户端)是唯一官方网站,为公平购票,请勿通过其他网站和技术手段抢票。

     

    【1】我能从高铁票中找到以下信息。

    (1)出行日期(______   (2)始发车站(______   (3)列车车次(______   (4)座位号(______

    【2】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信息判断以下行为是否可行,可行的打“√”,不可行的打“×”。

    (1)小明的车票弄丢了,他打算借用弟弟的车票验票进站乘车。(______

    (2)小明的爸爸要携带重量为23千克的物品乘车,他应该办理托运。(______

    (3)小明乘车时忘带身份证了,他想趁着人多溜进去乘车。(______

    (4)小明购票后想提前一天出发,他可以直接去车站乘车,不用办理改签。(______

  • 19、阅读大地的徐霞客(节选)

    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他用双脚,一步一步地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经历过许多奇人异事,并且把他游历的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

    徐霞客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研究精神。他遇到高山一定要登上峰顶,遇见山洞一定要进去探个究竟。有一次,他到广西融县的真仙岩山洞,洞口盘着一条蟒蛇,他还是设法进去,到洞里去考察。又有一次,他到湖南茶陵的麻叶洞,听说洞里有一条会吃人的神龙,没有人愿意当向导,他竟然一个人拿着火把进去。当他安全出来的时候,村人都惊讶得不得了,因为连当地人都还没有人敢进去呢!

    徐霞客一生不避艰险,走遍三江五岳,横跨了中国十六个省份。他的考察记录,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他的游记详实生动,写山写水,都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山水文学的不朽杰作。徐霞客终其一生游历探险,阅读大地,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写作的先驱,也是求真求实、开创田野考察的科学家。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驱: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霞客是一位奇人,他人在哪里?写出的奇书在哪里?

    【3】怎样理解短文题目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3】根据短文内容及课外搜集的资料,用50字的篇幅简单介绍徐霞客。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

    (1)(   )没有了吃田鼠的蛇,田鼠繁殖的特别快,庄稼叫田鼠糟蹋得特别严重,( )就歉收了。

    (2)一个好猎手,( )要有好枪法,(   )必须机智勇敢。

    (3)运动员知道,( )平时刻苦训练,(   )能为国争光。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题目自定,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