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在下面语段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
①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 ②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③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④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2、“斜风细雨不须归”中“不须”的意思是( )
A.不需要
B.不一定要
C.必须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宴会(yán) 客栈(zhàn)
B.枉费(wǎng) 灰烬(jìn)
C.嫉妒(jí) 高跷(qiāo)
D.颓败(tuí) 过瘾(yǐn)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兵(_______)马(_______) 望眼(_______)(_______) 呕(_______)沥(_______)
(_______)(_______)积虑 应接(_______)(_______) 寸草(_______)(_______)
(1)上面成语中,意思相近,感情色彩却完全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上面成语形容盼望殷切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下面与它相近的短语是_____。
A.盼星星盼月亮 B.前怕狼后怕虎 C.吃水不忘挖井人
(3)读到画横线的成语时,你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根据想象把这个画面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字词。
祈dǎo( ) 家qín( ) cù( )拥 biān( )打 shēng chù( )
胸táng( ) 船shāo( ) mián( )延 miǎo( )准 niǔ kòu( )
6、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看到妈妈辛苦mánɡ lù(_____)的身影,他yì zhì(_____)不住自己的感情,流出了眼泪。
2.今年cán jiǎn(_____)的价格好,可能会引起sī chóu(_____)的价格上升。
3.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shòu ruò(________)。
7、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 )哪一个中国人,此时此刻心中的爱国情感( )会喷涌而出。
(2)( )时间可以停留,( )让我们永远沉醉在这一刻吧。
8、给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______)敌人来了,我们(______)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______)不气闷,(______)不嫌暗。
3.(______)进了活道,敌人(______)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______)有警戒洞,(______)有迷惑洞。
9、阅读下面这一段课文,回答问题。
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1】这段短文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 )。
【2】“水浒传”加点字读( ),这个字是多音字,请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
【3】索然无味是指______,文中与它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
【4】根据文意进行梳理,作者喜欢读的作品是______,喜欢的原因是______,不喜欢读的作品是______,不喜欢的原因是______。
【5】你一定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请你写出一条你积累的有关读书的名言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有趣的蜗牛
蜗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软体动物,它驮着一座小房子似的硬売,脑袋随时可以缩进売里,很惹人喜爱。
我小时候唱过一首儿歌:“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的确,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高高翘起来的那一对触角顶尖上的两个小鼓包,就是它的眼睛。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伸出触角后眼睛睁开,要缩回脑袋之前再闭上眼睛,说明它是有眼皮的。下面一对较小的触角在嘴边,也许是探测地形的工具吧!
蜗牛喜欢吃菜叶。它们一爬到菜地里,就立刻吃起菜叶来,这对蔬菜可是不小的祸害呢! 蜗牛吃东西的时侯,一面分泌唾液,一面用细小的牙齿嚼碎食物,以便消化!
蜗牛的行动很慢,我们常常用蜗牛来形容一个人走路慢或办事不麻利。①蜗牛爬行时,腹部横紋像波浪一样不断地往前推进,脖子伸得很长,触角一颤一颤的像个老头儿,十分有趣。
蜗牛在休息时也很有意思,它把头往売里一缩,便“高枕无忧”了。遇到干旱,它躺在売里,把“屋门”封好,等下雨时再捣破“屋门”伸出头来活动。
在同等适宜的生殖条件下,蜗牛越大产卵量就越多,卵是白的或黄的,米粒大小。产卵前,它要据个深坑,把大半个身子埋起来,然后把卵产在坑内,防止宝宝受潮。这个时候,人不要动它,不然会影响它的生育。产卵后约20天,小蜗牛便出来了。②一只蜗牛能活5~6年,像它这么强的繁殖能カ,过一两年就会子孙满堂。
蜗牛可以供人食用,个儿大的蜗牛内质好,蛋白质含量高,极富营养,是一道越来越受人们喜爱的菜。
【1】短文从哪些方面对蜗牛进行了介绍呢?
(1)外形 (2)(_____) (3)(_____) (4)(_____) (5)繁殖 (6)(_____)
【2】品析句子。
(1)文中的句①主要写(_____),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我从中体会到(_____)
(2)作者的语言很幽默,句②中“子孙满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用在这里是为了说明(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毛泽东的亲情观
①毛泽东曾把处理亲情问题概括为三原则,即: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毛泽东同志的这些原则为共产党人的亲情观做了最好的诠释,无疑给世人留下光辉典范。
②毛泽东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处理亲情方面为世人做出了表率。其他不说,单说对待爱子毛岸英的严教,就令人感慨万千。1946年初,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离别18年的父子团聚,当然是很高兴的。可是毛泽东同志并没有把岸英留在身边。他对岸英说:“你在苏联大学毕业了,还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可是你还没有上过中国这个革命大学。你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缺乏实践,这一课应当补上。你应该到农村去拜农民为师,在那里可以学到在外国学不到的许多有益的东西。”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送毛岸英上前线,生怕彭老总不同意,他备下家宴,为子求情报名。当听到爱子牺牲的消息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
③亲情是血浓于水的情,是最深厚的情结,人人都有亲情。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六位亲人,他需要亲情,他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更爱人民,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他可以舍弃自己的一切,这是最伟大的亲情观。有什么比这更高尚,比这更动人?
【1】根据描述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带头做好表率。( )
B.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
【2】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解释( ) 知道( ) 榜样( ) 抛弃( )
【3】毛泽东处理问题的三原则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了毛泽东对爱子毛岸英严教的哪两件事,请用最简洁的语言作出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
②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③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④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⑤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昆虫的触角有_____、_____和听觉功能。
【2】本文是从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介绍昆虫的触角 的。
【3】题目中“鼻子”加上引号表示_____
【4】本文把昆虫触角的( ) 介绍的最详细。
A.嗅觉功能
B.触觉功能
C.听觉功能
D.平衡和呼吸功能
【5】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
【6】第④自然段中的“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中“有的”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
13、阅读课内短文,以及下面两则资料,完成后面的练习。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嚎。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资料一:
只要心存一份热爱与向往,一丘青峰一片流霞,一帘飞瀑一脉河流。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涌动。挺拔的大树,藏蕤的小草,芳香的泥上,美丽的田舍,都能让我们领悟到美的极致。就是清晨的一滴露珠。傍晚的一缕炊烟,山林的一声鸟鸣,村巷的一声狗吠。也觉得有韵有意。(《京郊日报》)
资料二:
《白鹭》作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第二阶段,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作者当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国民党政府语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进行抗日。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善恶对立、忠奸对立异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所以他这个时期的杂文以爱国反奸为中心内容,赞颂爱国者的忠义。在南国优美的田野中、明净清浅的小河边。一种常见的水禽被人尊为水边隐士、江田长者的白鹭,出没其间,把乡居生活点缀得特别富有情趣。郭沫若以其特殊的观察力,对白鹭进行了热情的讴歌。
【1】这个片段节选自课文《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2】第2、3、4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到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想一想,这些句子主要抓住了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方面来描写白鹭的。
【4】根据上面两则资料,完成下面练习。
(1)作者通过描写白鹭,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有名的意象。我能想到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词句:“_________白鹭飞,_________________鳜鱼肥。”还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鹏鸣翠柳,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_______________。
叶如_______,冬青;华如_______,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_______,壳如红缯,膜如紫绡,________________,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_________,二日而_________,三日而_________,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字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写植物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B、作比较C、举例子
(5)短文说明荔枝的特点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多项选择)
A 整体——部分B 主要——次要
C 外——内 D 时间先后
E 内——外 F 形、色、香、味
15、阅读乐园。
蚂 蚁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蚁团在火舌游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让人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逐渐地,我自感到原先那种认为”蝼蚁之命,何足挂齿”的想法,实在是太无知、太浅薄了。
1.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原文有以下几句话,你认为怎样排列才恰当?
①可万万没有想到
②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
③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
④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
⑤突然向河岸的方向滚去
恰当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____、____。
2.读短文,判断对错。
(1)这则蚁国发生的故事,是作者亲眼所见的真实的事。 ( )
(2)”'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这里的”我”指的是作者。 ( )
(3) ”顺着风势游走着的火舌活像一条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
3.第一自然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了,可”蚁团却不见缩小”,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自然段中”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沉思,让人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这句话是____句。请准确回答蚂蚁为什么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陶校长的演讲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 )都是一些小事,( )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1】按照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公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私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人格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由这个词我们联想到了陶校长的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你觉得哪些属于“公德”,哪些属于“私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如何做一个“真人”呢?补全下面的句子,表达出你的想法。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做“真人”。
17、课外阅读。
海滨的夏夜
①夜,来临了。这是一个非常幽静的海滨的夏夜。
②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③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辽远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火,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④在这幽美的夜色中,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沿着海边,慢慢地向前走去。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晚来的海风清新而又凉爽。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
【1】写出短文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霞光色彩的变化?
( )——( )——( )——( )
【3】“我”漫步海滩,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兴奋和愉快”。这里,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__来形容“我”的心情。
【4】下面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
B. 海水轻轻地抚摸着细软的沙滩,发出温柔的唰唰声。
C.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是那么大,那么亮,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D. 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火,像一串流动着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5】短文描写了几个时间段海滨夏夜的景色?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 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风景。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会出现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写出同一偏旁的词语。(写出五个即可)
例:偏僻、遥远
______________
【2】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诞( ) 夷( ) 崖( ) 膛( )
挺( ) 姨( ) 涯( ) 堂( )
【3】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年年春天__野百合努力地开花__结籽__
(2)许多情侣互相拥抱__许下了__百年好合__的誓言__
【5】百合努力开花的原因是( )
A.它要证明自己与其他杂草不一样
B.它要让满山都是百合花
C.它要证明自己是百合
【6】百合花的经历与下列哪个故事中的主人公相似? ( )
A.丑小鸭
B.卖火柴的小姑娘
C.白雪公主
【7】用文中词语填空。
起初,百合花与附近的花草长得(_______),当它长出花苞时,它受到了附近花草的(_______),但它要用开花来证明自己的(_______)。后来,它终于开花了,许多人都来(_______)它,但它们只是(_______)地开花,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8】你认为百合花最为可贵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理解
祖国( )了绿色的大门,
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 ),
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祖国(______)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清凉的绿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________的特点。
【3】“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 )”是告诉我们要________。
【4】这几句诗在文中一共出现了________次。这样写是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去吧,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绿色的课本”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希望我们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面的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
1.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
22、改成陈述句。
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本题30分。
题目:一件难忘的事
要求:
1、扣住“难忘”选材;
2、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突出难忘;
3、用倒叙写法,注意由倒叙向顺叙的过渡、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