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新疆克拉玛依初二下学期一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D.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壶口瀑布》作者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B.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C.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的演讲。

    D.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的作者是王选,他是计算机文字处理专家,被誉为“当代的毕昇”。

  •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háng)辈 cuàn)掇 )子 羁bàn

    B.)然   )旋 幽qiāo) 连qiào

    C.zhé)皱   jiān)默   jūn)裂   jiān)隔

    D.)然 chuí)髻   壬qiăng)褓

  •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老山精神”的内涵是“艰苦奋战,无私奉献”

    ②时光不息,传承不止,“老山精神”还将生生不息,传颂千秋万代

    ③老山位于麻栗坡县东南部,距县城70公里,海拔1422米

    ④如今,这种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那就是爱国、担当、责任与付出

    ⑤这座山因自卫还击战而成名,在战争中孕育并诞生了“老山精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④①② C.⑤④②①③ D.⑤④①③②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注释:①落日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应当可以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②汀洲:水中可居之地,这里指江岸。③白蘋:一种水草,花白色。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宴饮场面,也没有离别的话语。

    B.首联中,诗人面对友人的离去,忧伤地“挥手”作别。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泪沾巾”和本诗中“挥手泪沾巾”都表现了送别友人时缠绵悱恻的悲切之情。

    D.“落日”“白蘋”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多出现在送别诗中,以渲染浓浓离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颔联中,诗人以“飞鸟”自比,传达友人离去后的孤独寂寞。

    B.颈联描写诗人眼望着友人的一叶风帆沿江远去,继而想象友人抵达太湖后欣赏夕阳下的明媚春色的情形。

    C.诗人融情于景,用江中烟水、岸边青山、天上飞鸟来烘托自己的惆怅心情。

    D.诗的最后,诗人又从颈联的想象中折回到送别的现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_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郑风》) 

    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___,盖大苏泛赤壁云。 (魏学洢《核舟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诗经·关雎》中,男子追求女子没有成功,从而以“_______________”表达其对女子的日夜思念。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表达即使千山万水也不能阻隔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简答题

    (1)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将《傅雷家书》推荐给父母,并说明推荐理由。

    (2)傅雷对儿子的成长倾注满腔心血。请简要概述《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生活的关心”或“读书的教诲”的有关内容。(50字左右)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壶口瀑布》阅读训练。

    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各有什么特点,哪个详写,那个略写?

    2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好在哪里。

    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

    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时光的流逝,世事的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