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
B.我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C.《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遥的呕心沥血之作,是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一本书。
D.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分秒必争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产大片《湄公河行动》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后,导演林超贤表示,会不会拍摄续集,关键看合适的题材。(在“合适”前加上“有没有”)
B.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要全面发扬和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将“发扬”和“继承”互换位置)
C.有些网站平台对于出售身份证、银行卡信息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起应有的监管。(在“监管”后加上“责任”)
D.通过美国和韩国执意部署“萨德”事件,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地区安全的重要性。(删去“通过”)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翌日(yì) 敦实(dūn) 戛然而止(jiá)
B. 蛮横(hèng) 寒噤(jìn) 不知所措(cuò)
C. 瞭望(liáo) 龟裂(jūn) 强词夺理(qiǎng)
D. 拾级(shè) 襁褓(qiǎng) 目眩神迷(xuàn)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项是( )
A.老师犀利的目光让李明感觉如芒刺在背,恨不得赶快逃离办公室。
B.对于自己的坏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显出满不在乎的样子。
C.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D.经过语文教师把一段古文逐字逐句讲解后,我们才豁然开朗,懂得了文章的意思。
5、课外古诗阅读
漫①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②静,船尾跳鱼拨剌③鸣。
[注]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安史之乱开始,诗人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②联拳:同“连蜷”,蜷身之意。③ 拨剌(bōlà):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
【1】下列对诗的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由水中月影写起,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B.第二句写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见了。
C.一二句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近及远。
D.这首诗每句一景,景与景、情与景相互关联,浑然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3】有人说此诗传达的情感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结合第三句,说说此诗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白露未唏。(《菜葭》)
(2)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3)小红与小董是大学时代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面对即将大学毕业后的分别,小红每天情绪都很低落,小董不愿好朋友难过,于是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安慰小红。
(4)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在仕途上屡遭排斥,但仍独立不倚,坚持正义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默写完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7、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我最怕和谈专门的书呆子在一起,你同他谈话,他三句话就不离本行。谈到本行以外,旁人所以为兴味盎然的事物,他听之则麻木不能感觉。像这样的人是因为做学问而忘记生活了。我特地提出这一点来说,因为我想现在许多人大谈职业教育,而不知单讲职业教育也颇危险。我并非反对职业教育,我却深深地感觉到职业教育应该有宽大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做根底。倘若先没有多方面的宽大自由教育做根底,则职业教育的流弊,在个人方面,常使生活单调乏味,在社会方面,常使文化肤浅褊狭。
该文段选自____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_____(书名),在书中,作者与读者谈了许多问题,如书的目录中提到的___________。(任写两个)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甲)在这座城市里,正酝酿着一场风暴。
有不少人知道这场风暴即将来临。他们把步枪笨拙地藏在乡下人常穿的长袍下面,从各地潜入这座城市。有的装扮成投机倒把的商贩,坐在火车顶上来到这里。下车之后,他们不去市场,而是凭着记忆,把东西扛到预先约定的街道和住宅去。这些人都是知情的,可是城里的工人群众,甚至布尔什维克却还蒙在鼓里,不知道风暴正在逼近。全城只有五个布尔什维克例外,他们掌握了敌人的全部准备活动。
……
A在军区特勤部已经一连六夜没有合眼了。他是掌握全部情况的五名布尔什维克中的一个。A现在的心情,正像一个死死盯住即将扑来的猛兽的猎人。在这种时候,不能喊叫,也不能声张。只有把这只嗜血成性的野兽击毙才能消除后患,安心从事劳动。把野兽惊跑是不行的。在这场殊死的搏斗中,只有冷静的头脑和铁的手腕才能克敌制胜。决定性的时刻越来越近了。
(乙)明天就要把书稿寄到列宁格勒,请州委文化宣传部审阅。
如果他们同意给这部小说开“出生证”,就会把它送交出版社,那么一来……想到这里,他的心不安地跳动起来。那么一来……新的生活就要开始,这是多年紧张而顽强的劳动换来的啊。
书的命运决定着保尔的命运。如果书稿被彻底否定,那他的日子就到头了。如果失败是局部的,通过进一步加工还可以挽救,他一定会发起新的进攻。
母亲把沉甸甸的包裹送到了邮局。紧张的等待开始了。保尔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
他从早班信盼到晚班信。列宁格勒一直没有回音。
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敗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保尔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1】(甲)文段中“一场风暴”是指哪件事?结果怎样?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乙)文段运用了大量的心理独白,试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3】结合原著,说说保尔都以哪些方式加入“战斗的行列”?请概括其中的四种。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是领悟最好的容器。总要到了某个时刻,一些人才会悦纳珍视,一些情感才得以发觉珍惜,一些体验才能够真切获得,一些疑虑才可以清楚解答……
请以《如今,才知道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