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故人不独亲其亲”中的“亲”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尉果笞广 B. 恢弘志士之气
C. 稍稍宾客其父 D. 无案牍之劳形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ɡ) 两颊(xiá) 挑衅(xìn) 恬静(tián)
B.欺侮(rǔ) 蕴藻(zǎo) 脑畔(pàn) 闭塞(sāi)
C.分量(fèn) 冗杂(rǒnɡ) 撺掇(cuān) 踱步(duó)
D.怅惘(chàng) 静穆(mù) 蓦然(mù) 斡旋(wò)
3、下列对诗歌《送友人》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A.首联点明了与友人告别的地点。
B.颔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漂泊天涯的深切关怀和不舍之情。
C.颈联中用“浮云”来比喻自己,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情。
D.整首诗写景自然明快,流淌着友人间温馨的情谊。
4、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无误的一项是( )
A.“崇高”“洁净”“强大”“更加”都是形容词。
B.短语“观赏美景”“留守儿童”“关爱我们”“被压扁的沙子”的结构相同。
C.“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依次是定语、状语、补语。
D.“朝鲜政府的强硬态度并没有因美韩联合军演而改变”一句的主干是“朝鲜政府没有改变”。
5、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阕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落寞的意境?
【2】对诗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从内容上看,上阕写梅花艰难恶劣的处境,下阕写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
B.“已是黄昏独自愁”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
C.“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D.这首词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自清、坚贞自守的品格
6、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蒹葭》)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5)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7)默写《题破山寺后禅院》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1955年1月26日
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乙)1957年3月18日深夜于北京
你该记得,胜利以前的一年,我在上海集合十二三个朋友(内有宋伯伯、姜椿芳、两个裘伯伯等等),每两周聚会一次,由一个人做一个小小学术讲话;然后吃吃茶点,谈谈时局,交换信息。那个时期是我们最苦闷的时期,但我们并不消沉,而是纠集了一些朋友自己造一个健康的小天地,暂时躲一下。你现在的处境和我们那时大不相同,更无需情绪低落。我的性格的坚韧,还是值得你学习的。我的脆弱是在生活细节方面,可不在大的问题上。希望你坚强,想想过去大师们的艰苦奋斗,想想克里斯朵夫那样的人物,想想莫扎特,贝多芬:挺起腰来,不随便受环境影响!别人家的垃圾,何必多看?更不必多烦心。作客应当多注意主人家的美的地方;你该像一只久饥的蜜蜂,尽量吮吸鲜花的甘露,酿成你自己的佳蜜。何况你既要学piano(钢琴),又要学理论,又要弄通文字,整天在艺术、学术的空气中,忙还忙不过来,怎会有时间多想邻人的家务事呢?
【1】以上语段选自《____________》,多数是作者写给他的儿子____________的书信。作者教导文中的“你”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2】综合(甲)(乙)选段,作者对于“坚强”的阐述有哪些内涵?
【3】(乙)选段作者为什么回忆在上海和朋友聚会的事情?
【4】(乙)选段画线句使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而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异”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们研究了解冠状病毒、科学防范之后,当人们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2】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3】选文第②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9、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迹工整,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XX代替。
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无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勇赴险境,共同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长城。84 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挂帅专家组组长,身患渐冻症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咬牙坚守岗位。各地援鄂医疗队冒险逆行,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流向疫区,还有许多仁人志士慷慨解囊……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市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科学防治,忘我奋战,终于控制住了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