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3-2024年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芒鞋”指什么?(  

    A.草鞋

    B.布鞋

    C.木屐

  • 2、下列句子中,所写内容与“琴、棋、书”无关的一项是 (   )

    A.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B.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

    C.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作为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几乎所有史书都对此事件语焉不详,一笔带过,专家推测可能是当时统治者钳制思想的结果。

    ②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监督“四种形态”,抓早抓小、江心补漏

    ③历史专业毕业的张明,不愿意像其他同学那样皓首穷经,著书立说,而是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④近年来发生的多起搀扶老人反被讹诈的事件,使许多人面对摔倒的老人变得犹豫不决,期期艾艾,这不禁让人感叹信任危机已经出现。

    ⑤不是每个小伙都期待邂逅容貌倾国倾城的公主,不是每个姑娘都渴望遇见乘着素车白马的王子。有人坐在宝马车里会哭,有人坐在自行车后座也会笑得灿烂。

    ⑥苏武受尽千辛万苦,为汉朝立下巨大功劳,李陵认为苏武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⑥

  • 4、小说中,刘备在“桃园三结义”前从事的职业是(  

    A.卖枣 B.卖猪肉 C.卖鞋 D.小官吏

  • 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多去各地走一走,亲近当地的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深山来客

    朱山坡

    有一年夏天,洪水过后,镇上的人看到一个陌生的中年人背着一个耷拉着头的女人走进电影院。中年人是撑船从上游的支流鹿江来的。一条简陋的乌篷船,窄小得只能挤得下两个人。蛋河很少行船了,因为湾多水急,十分危险,曾经翻过好几次船,淹死过人,尤其是洪水过后,河道更加凶险莫测。鹿江很长,很窄,满是水草,几乎不为人知,它的尽头是鹿山。蛋镇没几个人去过鹿山,不仅仅是因为偏僻,还险峻,不通公路,是深山野岭,仿佛是世外之地。过去是瑶民住的地方,他们很少出山,现在已经人迹罕至。中年人自称从鹿山来,都把蛋镇人吓了一跳,那得经历多少艰险啊!

    鹿山人背上的女人是他的妻子。她五官长得真好看,是一个美人的模样,很年轻,但身体不好,脸色苍白,嘴唇没有一点血色。主要是腿不好,走不了路,浑身没有力气似的。她得的是严重贫血症,根治不了,而且会越来越严重,慢慢地,最后死掉。

    “她哪里也不愿意去。她只喜欢看电影。只要看上一场电影,她就觉得病好了一大半。”鹿山人说。鹿山人把妻子背进电影院,安置好,便出来,决不偷窥一眼银幕。从电影院里出来后,鹿山人的妻子原来苍白的脸竟然变得有些绯红,耷拉着的头也抬了起来,尤其是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变得像野草叶尖上闪亮的露珠。甚至,她要尝试着双脚踮地走路。

    这天晌午,鹿山人背着妻子又来到了蛋镇电影院,却在海报墙上看到一张白纸黑字的告示:台风将至,今天不放电影。妻子难掩失望,立马瘫软在鹿山人的背上,用力扯他的耳朵,责怪他来晚了,要是昨天或前天来就不会错过电影。鹿山人不断地解释安慰。他的两只耳朵红彤彤的,都被扯裂了吧。街道上的人为应付即将到来的台风正疲于奔命,顾不上他们,只是匆匆跟他们打一声招呼就算了。

    鹿山人背着妻子要走,却被妻子阻止了。“我要看电影!”妻子像孩子撒娇似的说。鹿山人说:“台风要来了,今天电影院不放电影,我们赶紧回家吧。”妻子说:“可是,我们比台风先到呀。”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我们再来。”妻子说:“你害怕台风呀?你害怕回不了家呀?”鹿山人沉默了。谁不害怕台风呀?台风来了,摧枯拉朽,地动山摇。还有暴雨、山洪,猛烈得惊心动魄。

    妻子从鹿山人的背上挣扎下来,扶着墙挪步到电影院正门,伸手摸了摸“蛋镇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变得莫名的哀伤,竟掩面低泣。鹿山人吃惊地问:“好好的你为什么哭?”妻子说:“我心里的悲苦,像台风,像鹿江,像山洪暴发。”

    鹿山人知道妻子内心的悲苦,但她还是第一次说出来。平时,她从不埋怨,也从不哀叹,心里最难受、最绝望的时候,也只是对鹿山人说:“我想看一场电影。”于是,鹿山人连夜准备,第二天一早便出发。这一次,本应该是昨天或前天出发的,但因为要收割最后的一亩庄稼推迟了。

    鹿山人也黯然神伤,向妻子保证说:“台风过后我们还来看电影,一个月看两场。”妻子说:“我不等了,等不及了……我等不到台风过后了。”

    风似乎越来越紧了,天空中的云朵也变得慌乱起来。鹿山人不知道怎么说服妻子,只是俯下身子,试图让她爬到他的背上,然后回家。可是,她固执地拒绝了。鹿山人尝试性地去背她,被她推开了。鹿山人站起来,要抱她。她躲闪开了,双手抚着电影院的牌子,突然号啕大哭。那哭声就像山洪暴发,悲痛欲绝。后来镇上的人回忆说,这辈子从没有听到过如此撕心裂肺的哭声,像孟姜女哭长城,电影院都快被她哭塌了。路过的人们都停下手里的活,围过来劝慰她。

    “台风马上要到了,电影院没人上班了,连学生都放假回家了。”“只是少看一场电影嘛,又不是世界末日。只要电影院还在,就还会有电影看。”“台风过后,你可以连看三天电影。住我家里,管吃管穿,要住多久都行。”

    ……

    可是,谁也无法劝止她的哭。不是一个孩子在哭,而是一个内心悲苦的人在宣泄。鹿山人和大伙都束手无策。这样哭下去,对本来就病弱的她是雪上加霜。

    这个时候,电影院院长老吴从电影院走出来:“这是哪个龟孙子贴的告示?”一把撕下自己亲手贴上的告示,对鹿山人的妻子说,“今天照常放映!”

    鹿山人妻子的哭声戛然而止,用哀求的眼神将信将疑地盯着老吴。老吴让鹿山人背起妻子跟着他走进电影院。不一会儿,电影院里便传出片头曲的声音。

    鹿山人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兴奋地告诉大伙,真的放电影了!你们也进去看呀。

    电影院的大门敞开着,没有售票员,守门的卢大耳也不见踪影,但大伙只是侧耳倾听,没有谁趁机混进去。他们都明白,这场电影是老吴专门给鹿山人的妻子放映的。在蛋镇电影院历史上,这是头一次免费给一个人放电影。可是,没有谁说阴阳怪气的话。

    鹿山人在电影院外头蹲着,独自烧着烟叶。他们走过来,心照不宣地摸摸他的头,然后默默走开。不断有女人过来叮嘱他:“电影散场了,你带她到我家吃碗热鸡汤再走。”她们不厌其烦地给他指路,哪条街哪条巷。鹿山人一概答应,反复致谢。女人们发现,鹿山人满脸疲惫,更瘦了,明显苍老了许多,不禁叹息:“他怎么还背得动自己的女人啊!”

    这次,鹿山人始终没有离开电影院一步,一直到电影结束,传来片尾曲的歌声,才进去把妻子背出来。

    鹿山人的妻子脸上的绯红色更加明显,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亢奋。她在他的背上仍兴致勃勃,热泪盈眶。那是电影带来的泪水。鹿山人觉得今天的电影很好,妻子看开心了,心里感觉特别幸福。

    老吴对鹿山人说,台风过后,欢迎你们再来看电影。

    鹿山人对老吴千恩万谢。他的妻子眼含泪水,频频点头向老吴表达谢意。老吴像一个老父亲,抬手轻轻地替她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你今天特别漂亮!”老吴慈爱地赞美了她。台风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它们攻打着电影院的窗户。上次台风攻陷放映室,砸毁了一台放映机。老吴不敢掉以轻心,转身跑回电影院。

    鹿山人以为妻子同意跟他回家了,可是,她说要去照相馆,“老吴说我今天特别漂亮。”“时候不早了……”鹿山人说。妻子说:“反正每次都要点火把回家的。”“台风来了!”鹿山人伸出一只手去捕捉风,感受到了异样,焦急而不安地说。妻子说:“死都不怕,我还怕台风吗?”鹿山人只好改弦易辙,去往国营照相馆。

    这是蛋镇人最后一次见到鹿山人和他的妻子。这次台风过后,多少次台风过后,再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踪影。

    老吴有点想念鹿山人。他断言,鹿山人永远不会再带他妻子来蛋镇看电影了。可是,当别人问“为什么”时,他只是摇头,叹息,不愿意向大伙解释。

    蛋镇人有种种猜测,但就是没有人愿意说出那句话:鹿山人的妻子或许已经离开了人世。

    ……

    有一天,国营照相馆在玻璃橱窗展出了一幅32英寸的大型彩色照片,装了金色的边框。照片里的女人穿着橘红色的旗袍端坐在黑色的椅子上,秀发及肩,脸色绯红,面带微笑,双目炯炯有神。

    国营照相馆的人说,鹿山人说好台风过后来取照片的,但两年多过去了,仍不见有人来取。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这对夫妻生活极度贫困,一个月只能看一场电影。而正是这场电影,使得他们的生活有了亮色,生命增添了意义。

    B.妻子因为台风看不成电影而“用力扯”鹿山人的耳朵,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号啕大哭,表现了妻子的任性,丝毫不顾及丈夫的颜面。

    C.小说围绕妻子要“看电影”这一核心事件展开,通过描写鹿山人的无奈、蛋镇人的热心和老吴的帮助表现了人性善与美的主题。

    D.小说结尾写到照相馆玻璃橱窗里鹿山人妻子的照片这一细节,意味深长,蕴含着蛋镇人以及作者对美的事物消逝的痛惜之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朴实、自然、细腻。全文笼罩在绝望的氛围中,展现了人生百态及美好人性,悲剧色彩浓郁。

    B.看了电影后的妻子“那双暗淡无光的眼睛变得像野草叶尖上闪亮的露珠”,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妻子对艺术的热爱。

    C.台风、山洪暴发等词语在文中多次出现,渲染了气氛,有力地推动了小说情节发展,也能够折射出主要人物的特殊心理。

    D.小说摄取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看电影,并以此作为线索,串联起鹿山人夫妻与蛋镇人之间的故事,使情节更紧凑。

    【3】这篇小说首段叙写的蛋河、鹿江、鹿山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4】这是一篇回归真善的小说,一篇直指人心人性的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揭示了哪些美好的人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下列名句。

    (1)山不厌高,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3)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7)在天愿作比翼鸟,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 8、补写下列句了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曲罢,江水映月,四下无声,令人陶醉。

    (2)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钱塘街巷之美和当地居民住宅之雅,读来让人神往不已。

    (3)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借用《怜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合乎规范的车轮即使在高温环境中也不能改变它的弯曲。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了战场苍凉悲壮的气氛。

    (3)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木受绳后变直,金磨砺后变锋利,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通过学习能不断完善自己。

    (2)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描绘了春水上涨的景象,用“__________”描绘了夜尽日升的景象。

    (3)《离骚》中诗人陈述自己宁愿受尽身体肢解的磨难,也不会改变自己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陋室铭》中,虚实结合写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任答一类人即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陈师道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白门,徐州城门名。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其政治上接近元祐党人。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③小市:徐州地名。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B.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C.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D.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毕自严,渴川人。万历二十年进士,除松江推官,年少有才干,征授刑部主事,迁淮徐道参议。内艰阙,分守冀宁,天启元年四月,辽阳覆,廷议设天津巡抚,专饬海防,改自严右佥都御史以往。置水军,战舰,备戎器。用继光遗法,水军先习陆战,军由是可用。魏忠贤令锦衣干户刘侨逮天津废将,自严以无驾帖疏论之,报闻,初,万历四十六年,辽左用兵,议行登、莱海运。明年二月,特设户部侍郎一人,兼右都御史,出督辽饷,语详《李长庚传》。及是长庚迁乃命自严代叙前平贼功进右都御史兼户部左侍郎时议省天津巡抚令督饷侍邴兼领其事即以委自严京师数地震,因言内批宜慎,恩泽宜节,人才宜惜,语甚切直,自严在事数年,综核搏节,公私赖之。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明年正月,改户部尚书。忠贤议鬻南太仆牧马草场,助殿工。自严持不可。崇横元年,召拜户部尚书。自严以度支大蚰,请核逋赋,督屯田,严考成,汰冗卒,停蓟、密、昌、水四镇新增盐菜银二十二万,俱报可。又疏言:“最耗财者无如客饷。诸镇年例合三百二十七万,而客饷居三之一,室大截省。其次则有抚赏、召买、修筑诸費,皆不可不节,”帝褒纳之。其冬,京师被兵,帝忧劳国事,旨中夜数发。自严奏答无滞,不敢安寝,头目肿,事幸无乏。明年夏,以六罪自劾,乞罢,优旨慰留。先以考满加太子少保,叙遵化、永平克复功,再进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梁廷栋请增天下田赋,自严不能止。又以兵饷日增,屡请清核,而兵部及督抚率为寝阁。复乞汰内地无用之兵,帝即令严饬,然不能尽行也。

    (节选自《明史·毕自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是/长庚迁/乃命自严代/叙前平贼功/进右都御史兼户部左侍郎/时议省天津巡抚/令督饷侍郎兼领其事/即以委自严/

    B. 及是/长庚迁/乃命自严/代叙前平贼功/进右都御史兼户部左侍郎/时议省天津巡抚/令督饷侍郎兼领/其事即以委自严/

    C. 及是/长庚迁/乃命自严/代叙前平贼/功进右都御史兼户部左侍郎/时议省天津巡抚/令督饷侍郎兼领其事/即以委自严/

    D. 及是/长庚迁/乃命自严代/叙前平贼/功进右都御史兼户部左侍郎/时议省天津巡抚/令督饷侍郎兼领/其事即以委自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内艰,古代遭遇母丧的一种说法,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则称为外艰。

    B. 巡抚,明清地方军政大员,巡行天下,抚军安民,掌管数省军政、民政。

    C. 驾帖,古代逮捕犯人使用的凭票,明代厂卫捕人,必须将案由上报,签发驾帖。

    D. 考满,指官员的考绩期限已满,一考或数考为一任,故考满也常为任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毕自严治军有方,颇见成效。他到天津后,设置水军,修造战舰,准备武器,用戚继光留下的战法,让水军先练习陆战,使军力大为增强。

    B. 毕自严为官正直,不惧权贵,魏忠贤派人逮捕被免职的将领,毕自严上疏议论;魏忠度主张卖掉南太仆寺牧马草场,毕自严又坚决反对。

    C. 毕自严精心筹划,为国理财,他提出停征蓟州等四镇盐菜银的建议,又建议节省客饷,抚恤赏赐、采办购买等费用,为国家聚总核算,节省用度。

    D. 毕自严勤勉国事,严于责己,京师受到攻打,他为了及时奏答皇帝旨意,不敢安睡;他因为未能阻止增加田赋,弹劾自己六条罪状,请求免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严以度支大绌,请核逋赋,督屯田,严考成,汰冗卒。

    (2)复乞汰内地无用之兵,帝即令严饬,然不能尽行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被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来吧,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担心,你走完3200万次后,恐怕就吃不消了。”

    “天哪!3200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难的事,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有这么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这样,我就试试吧。”

    从此,小钟规规矩矩每秒钟摆动一下,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它摆动了3200万次。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