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由于木材本身的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发扬着生命的气息。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说,东阳木雕构图饱满,内容丰富,层次分明,具有以小观大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表现故事性较强的内容。经过几千年的传承、探索与创新,在精益求精的艺人手中,东阳木雕技艺日臻完美,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极具艺术感染力。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木材本身的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B.木材本身具有的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C.由于木材本身的生命和灵性,木雕作品天生就发扬着生命的气息。
D.木材本身具有的生命和灵性,使木雕作品天生就充斥着生命的气息。
2、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雅思考生的写作考试成绩是全球最低的。
②功利性阅读败坏了中国孩子的阅读品味和胃口,甚至导致他们怨恨读经典作品。
③阅读方面的偏差必然导致中国学生写作能力的欠缺。
④这一令人尴尬的现实令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
⑤孩子们手中放不下来的书籍,多半是课本、习题集、作文选、动漫作品、恐怖小说等。
A.②⑤①④③
B.⑤②①③④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③①④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B.比赛中,残疾人运动员勇敢地将肢体的残缺暴露在观众面前,第一次观看残疾人比赛的健全观众有震撼,有深思,也有不忍,是难以名状的。
C.这个国家平均每年有近20个天然湖泊消亡。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将大面积湖泊分割成小湖泊,是造成天然湖泊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
D.近年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我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海外中心,成为讲好中医故事,展示中医药魅力的窗口。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权利与义务、自由与责任 ① 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义务,在行使自由的同时要承担责任, ② 一个人越自由,他的自我责任就会越重。世界上没有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只有自由没有责任的事。 ③ ,我们越强调权利,就越要准备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法治社会 ④ 是个人权利得到充分保护的社会,同时 ⑤ 是个人 ⑥ 承担相应责任与义务的社会。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 | 因为 | 因为 | 不仅 | 而且 | 应该 |
B | 分别 | / | 所以 | 既 | 也 | 必须 |
C | 如同 | 而且 | 当然 | / | 又 | 一定 |
D | 犹如 | 如果 | / | 不仅 | 也 | 必须 |
A. A B. B C. C D. D
5、下列诗词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②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④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③②①④⑤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良心的故事
梁晓声
①那是一头漂亮驴子,三岁多,能干不少活了。
②驴子属于牲畜。
③牲畜是世界性叫法;“牲口”是中国的特殊叫法。特殊就特殊在,视它们为册中的另“一口”。在过去,评估一个农村大家族时,每言人口多少,“牲口”多少。牛马骡驴,在四类“牲口”中,驴子的地位排在最后。通常情况下,驴的工作是拉磨。怕它晕,人要将它的眼罩上。秋季,须去壳的粮食多,一两个月内,它从早到晚被罩着眼,拉着沉重的磨扇,一千圈一千圈地转。壮年决不会用欣赏牛马骡的眼光来看驴的,但那孩子却经常以欣赏的目光望着自家的驴,在他眼中,驴好漂亮啊———一双大“兔耳”;长睫毛大眼睛;不宽不窄的头;不厚不薄的唇;肩部一条深色纹路;直直的腿……总之,他家的驴没有一处不耐看。
④小村在大山深处,几十户农家围着一片可怜的耕地散居着。不论人们多么勤劳,打下的粮食从没使人们吃饱过。
⑤然而那少年却有自己的梦。他家的驴是最好的,他的梦想是它每年都会生下小驴,一头头送给别人家,于是全村有很多驴,家家有小驴车。大家都可以进县城了。十六岁的他,还没进过县城。
⑥首先听他说过梦想的是他父亲。“不许你再做那种大头梦!你也是驴脑子呀?还梦想着家家都养驴!人不喝水啦?!!”父亲生气地一训,他就再也不在家里说他的梦想了。
⑦对于一个少年,心有梦想是憋不住的。不久,老师和同学们也知道他的梦想了。同学们对他的梦想都持嘲笑态度,老师却鼓励他写出来。他就写了。几个月后,他家的驴出了名,他也出了名,因为他的梦想登在县里的文学刊物上了。
⑧但是对那头驴,他父亲的既定方针并没改变―――尽快卖掉。
⑨老天似乎也容不下这头驴了。
⑩全村唯一的水井井水忽然变浅了,只能每家轮流用水。轮到谁家,谁家都全家出动,轮一次要一周多呢!轮到少年家时,他母亲将驴子也牵到井边。拽上的第一桶水先让驴子饮个够。但那水量毕竟有限,驴经常处于渴而无水可饮的情况,有几次都闯入邻家找水喝,为此引发了邻里之间大吵了一架。
⑪自从发生了吵架事件,父亲卖驴的想法更急迫了,只不过一时还找不到出价合理的买主。两年过去了,他家的驴却没卖。真相是——每天夜里,少年将驴牵到井边,将长绳的一端系在驴身上,另一端系自己腰上,一手拎小桶,缓缓下到十几米深的井里。驴也听话,命它在哪儿站定,就老老实实站在哪儿,一动不动待拎上半桶水,看着驴一口气饮光了,再下井,因为半夜饮足了水,那驴干起活来格外卖力。某夜下雪,留下了蹄印和足迹。天亮后,一些人聚到他家门前,指责家偷水。母亲臊得不出屋,父亲当众扇了他一耳光,保证杀驴,驴肉分给每家谢罪。少年流泪不止。驴也意识到大祸临头,在圈内贴壁而站惴惴不安。
⑫村里出现了军人,是招兵的。为首是位连长,被安排住到了他家。天黑后少年进了连长住的小屋,他哀求连长走时,将他家的驴买走。连长从枕下抽出两期杂志问:“这上边的散文是你写的?”他点点头,连长说:“你对你家的驴感情很深啊!”他说:“它是我朋友。它为我家干了那么多活,人得讲良心。”么多活,人得讲良心。
⑬十八岁的少年成了新兵。既将离村时,唯独他迟迟不出家门。连长边进他家院子,见他抱着驴哭呢。父亲值他,他就跪下了,对父亲说:“爸,千万别杀它!也别卖它!我走了,它喝我那份水!”连长为之戚然,也说:“老乡,回去我就号召捐软,争取能为你们再打一眼井!”
⑭连长和他刚走出院子,驴圈里猛响起一阵驴叫,听起来像是放声大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很有特色,一共两句话却各自独立成段,一褒一贬,看似案兀,实则引起读者兴趣。
B. “驴子的地位排在最后”是因与牛马骡相比,驴子的体型和力气最小,不能负担太重的农活。
C. 少年眼中驴子之所以最漂亮最好,是因为驴子是自己家里的,而且全村有少车家有一头驴子。
D. “老大似乎也容不下这头驴了”是指下文“全村唯一的水井井水忽然变浅了,只能每家轮流用水”。
【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3】文章并没有写驴子最后的结局,它或是被杀了,或是被卖了,或是因为某种原因死了。结合全文分析,你认为哪种结局最好?为什么?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位卑则足羞,______。(韩愈《师说》)
(2)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七则》)
(3)______,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4)世胄蹑高位,______。(左思《咏史》)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______,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李白《将进酒》)
(8)______,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杜甫《登岳阳楼》第二联“____,____”,将洞庭湖水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描绘出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表里俱澄澈”三句,描绘了明月光辉四射,银河、明月一同映入洞庭湖水之中的场景。
(2)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介绍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即“面对面社群”。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__,____”两句说他日常接触的总是那些人,所以日子久了可以用脚步声来辨别来者是谁。
(3)有人将自己的书屋命名为“锲斋”,其出处为荀子《劝学》 “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泰伯》中,曾子从“任重”和“道远”两个方面对士表达了“弘毅”的要求,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里描写完琵琶女的演奏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听众和景色两方面侧面烘托其高超的演奏艺术。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总结了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爱其人”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爱其人”给六国和秦国都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的结果。
10、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
(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表现人们沉浸在“余音袅袅”的音乐境界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达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锦瑟》中起兴的句子是:“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南中①咏雁诗
唐·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春 雁
明·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注)①南中:岭南地区。神龙初年,作者坐附张易之,流配岭表。
【1】两诗的语言“常中见巧,平中见奇”。王诗首句“一夜”写时间之快,突出___________之情;韦诗首句“万里”写距离之远,突出________之情。
【2】两诗都以“雁”为核心意象,但在写法上却各不相同,请结合诗歌加以具体分析。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同光三年秋大水,两河之民,流徙道路,京师赋调不充,六军之士,往往殍踣,乃预借明年夏、秋租税,百姓愁苦,号泣于路,庄宗方与后①荒于畋②游。十二月己卯腊,畋于白沙,后率皇子、后宫毕从。是时大雪,军士寒冻,金枪卫兵万骑,所至责民供给,坏什器,彻庐舍而焚之。县吏畏惧,亡窜山谷。
明年三月,占星者言:“御前当有急兵,宜散积聚以禳③之。”宰相请出库物以给军,庄宗许之,后不肯,曰:“吾夫妇得天下,虽因武功,盖亦有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因取妆奁及皇幼子满喜置帝前曰:“诸侯所贡,给赐已尽,宫中所有惟此耳,请鬻以给军!”宰相惶恐而退。及赵在礼作乱,出兵讨魏,始出物以赍军,军士负而诟曰:“吾妻子已饥死,得此何为!”
庄宗东幸汴州,从驾兵二万五千,及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所亡太半。至罂子谷,道路隘狭,庄宗见从官执兵仗者,皆以好言劳之。曰:“适报平蜀得蜀金银五十万当悉给尔等。”对曰:“陛下与之太晚,得者亦不感恩。”庄宗泣下。
(节选自《新五代史》)
(注释)①后:指皇后刘氏。 ②畋:打猎。 ③禳:祈祷消除灾殃。
【1】学过与本则材料有关的课文是_________ 。
【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所至责民供给 (2)御前当有急兵
(3)始出物以赍军 (4)庄宗东幸汴州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军士负而诟曰:“吾妻子已饥死,得此何为!”
(2)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所亡太半。
【4】用“/”给下列句子两处断句。
适报平蜀得蜀金银五十万当悉给尔等
【5】各用2个字概括百姓、军士对庄宗的心情。
百姓对庄宗的心情: 军士对庄宗的心情:
【6】联系全文,从多方面分析庄宗“失天下”的原因:
14、写作。
经典名著可以影响人的一生。《红楼梦》就是这样的经典。书中的处事法则、生活态度、人物命运以及人生哲理等等都能给我们无尽的启发。作为中学阶段的必读书目,相信《红楼梦》的文字也融入到了你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你的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红楼》伴我成长”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