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72年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是
A. 基辛格
B. 尼克松
C. 布什
D. 克林顿
2、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的这一科学称谓是在(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实行了
地主和富农 | 占农村人口不到7% | 占有土地54% |
贫农和雇农 | 占乡村人口57% | 占土地14% |
A. 土地改革
B. 包产到户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大跃进
4、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A.①③②⑤④⑥ B.④⑤①③②⑥ C.②①③④⑥⑤ D.⑤①④②③⑥
5、据《新快报》报道,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个“大熊猫、你好、茅台酒”的热潮。在这一热潮中,横滨的中华街涌来了很多中外顾客。引发这一“中国热”现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中美关系的改善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美国与日本、台湾关系日益密切
6、有一位同学搜集了“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由此推断他研究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
7、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
A. 多党合作制度 B. 政治协商会议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主集中制度
8、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中国引起这次关注是基于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毛泽东首次率团访问苏联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9、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要
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番
B.实现城乡居民收人比2010年翻两番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下列属于抗美援朝时期的战斗英雄是
①刘道一 ②徐锡麟 ③赵登禹 ④佟麟阁 ⑤邱少云 ⑥黄继光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⑥
11、你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 )
A. 城市 B. 农村 C. 国营企业 D. 私营企业
1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 )
A. 特区问题 B. 香港问题 C. 澳门问题 D. 台湾问题
13、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是在
A.1976年5月
B.1976年9月
C.1976年10月
D.1971年9月
14、流行语言是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下海、打工、跳槽、经济社会、出国留学等语言迅速流行起来,这反映了我国( )
A. 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变革 B.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C. 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D. 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
15、“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包括
①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②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③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70年代以后,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那时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逐级申请拨款。针对这一情况,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应是
A.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 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建立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
17、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重庆谈判
B. 抗日战争胜利
C.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D. 挺进大别山
18、贴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习俗,其内容往往是社会历史变迁的生动写照。下列春联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面貌的是
A.新四军拼命抗日,老百姓安心过年
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
D.奥运世博扬国威,改革发展创奇迹
19、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
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
C.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针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一部分人举行所谓“占领中环”的集会,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黄平在接受新华网在线访谈时指出,最大的问题是它……挑战了基本法,挑战了“一国两制”。“占中”行动对“一国两制”的挑战最主要体现在( )
A.香港作为一个特区和中央的关系
B.香港地区和整个祖国大陆之间的信任关系
C.否定一个中国这一根本前提
D.动摇了香港这个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1、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的_______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三个阶段。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3、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 )
24、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25、下图人物是_____,他的_____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上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被中国人尊称为“国父”。他是________
(2)九一八事变后,他受共产党派遣到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________
(3)《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是________
27、会议内容:
①思想上: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停止使用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的决策。
③组织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28、1992年,党的_______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_________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
29、观察《196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将下列所述事件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1967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所在地
B.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是______。
(2)2001年,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事件是______。
(3)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事件是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回答:
(1)“三年以来”指什么时期以来?
(2)“三十年以来”指什么事件以来?它标志着什么?
(3)“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指什么事件?标志着什么?从那时起,中国人民的内外敌人是谁?
(4)今天,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纪念革命先烈?怎样继承革命事业?
32、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请回答:
(1)“一国两制”构想提出人是谁?
(2)“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什么?
(3)完成在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4)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什么共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3、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除深圳外,其他三个是什么地方?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五条: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材料二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
材料三 从1997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特区政府的财政储备由4575亿港元增至9033亿港元。香港已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营商环境和竞争力长期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规定,体现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个方针的提出者是谁?分析指出中央和特别行政区的权力关系。
(2)材料二中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香港回归后的经济现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