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新疆哈密初二下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实质是

    A.废除资本家的剥削

    B.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C.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D.为农业、手工业改造提供范例

  • 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基础的会议和理论是(   )

    A. 十五大、邓小平理论   B. 十六大、三个代表思想

    C. 十七大、科学发展观   D. 十九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3、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了什么变化

    A. 土地国有为地主所有

    B. 土地国有为农民所有

    C. 农民所有为国家所有

    D. 地主所有为农民所有

  • 4、《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材料叙述的是鸦片战争的(  )

    A.背景

    B.内容

    C.目的

    D.影响

  • 5、援藏16年积劳成疾因车祸逝世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邵阳籍生物学家钟扬入选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如果1964年评选感动中国人物,被评为“党的好干部”的应该是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稼先

  • 6、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1987年,这种隔绝状态被打破,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的人数达3万人;1988年,两岸往来人员达到40余万人次。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大背景是

    A.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海峡交流基金会的成立

    C.连战率团访问中国大陆 D.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

  • 7、根据所学知识,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最可爱的人”——焦裕禄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王进喜 D.“铁人”——邱少云

  • 8、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9、1953年2月,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在这里组织起来指的是( )

    A.推行公私合营

    B.实行计划经济

    C.加入人民公社

    D.建立农业合作社

  • 10、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2002年,新世纪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

  • 1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被誉为“中国名片”,其演化契合着国家的发展。如图为新中国曾发行的部分人民币图案,从图案中不能得出的信息是当时的中国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建立市场经济

    B.增强企业活力

    C.全面深化改革

    D.深化国企改革

  • 13、下图是某同学所记录的一节历史课笔记(部分),这节课内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纪末期

    D.二十世纪初期

  • 14、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下列经济特区中不是与深圳同一批设立的为(     

    A.珠海

    B.汕头

    C.厦门

    D.海南

  • 15、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优先发展是

    A.发展旅游业

    B.发展农牧业

    C.发展轻工业

    D.发展重工业

  • 16、被国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最宏伟的工程”是

    A. 青藏铁路

    B. 南水北调

    C. 三峡水利工程

    D. 京广高铁

  • 17、把邓小平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八大

  • 18、“1974-1976年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钢产量2800万吨,财政收入400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B.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C.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D.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 19、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淞沪会战的积极作用在于(  )

    A.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出现空前团结的抗日局面

    D.保卫重要城市上海和南京

  • 20、“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泡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于1990年所作的一首词节选。这首词颂扬的人物是(  )

    A. 邓稼先 B. 雷锋 C. 焦裕禄 D. 周恩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22、下图事件是_____;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

  • 2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___

  • 24、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水稻优良品种是________

  • 25、1956年底,   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26、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____________”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__写进党章。

  • 27、十年文革时期,林彪和___________两个反革命集团作恶多端,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最终没有摆脱历史的惩罚。

  • 28、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 29、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________

  • 30、______年12月,______全会在北京召开。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做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实行什么的历史性决策?

  • 3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它们分别是什么历史事件?

  • 33、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何时?

    (2)汉武帝时代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西汉是怎样加强对新疆(西北地区)的管辖的?

    (4)明朝时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许多措施,请列举一例。清朝哪一机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5)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你用元朝和清朝前期各一件历史史实,证明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物质生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这些变化描绘出了历史发展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材料二  李大妈说:“改革开放前是发愁吃不饱、菜品种也少得可怜,白菜、和土豆可以说是主要品种了。现在我每天都不知道该吃点什么!要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反映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的“四大件”

     

    时期

    “四大件”

    20世纪50—70年代

    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

    (2)材料二中李大妈所说的改革开放前后“吃”的问题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简要分析“四大件”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4)到了20世纪90年代,新的高档消费品层出不穷,新“四大件”的说法又落伍了。经济发达地区,电脑、手机、私车、别墅等也进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中。对于新“四大件”的落伍,你有何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