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共收录了鲁迅的10篇回忆性散文,其中《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琐记》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判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B. 在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的表哥出于好奇,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
C. 《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非洲贩卖黑奴,航海途中遇到飓风,船触礁,他漂流至一个荒岛,生活了28年。在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D. 及时雨宋江怒杀阎婆惜后,被发配到江州,又因上浔阳楼喝酒并题了一首反诗,被打入大牢,最后在法场被李逵等人所救。豹子头林冲因带刀误入白虎堂,被刺配沧州,路途中险些被公差杀害,所幸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救下。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与气质又是相通的。书能教你心地善良,使你生出 的气质。书能教你持重内向,使你生出 的气质。书能教你自强不息,使你生出 的气质。书能教你勇于创新,使你生出 的气质。
A. 稳健 纯真 进取 刚毅 B. 纯真 稳健 刚毅 进取
C. 刚毅 进取 纯真 稳健 D. 进取 刚毅 稳健 纯真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山水画的意境》的作者是李可染,江苏徐州人,画家,以山水画成就最高。
B. 《无言之美》的作者是叶圣陶,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
C. 《谈读书》的作者是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
D.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
4、下列对名著的有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生命的意义”一节,写保尔在双目失明后即将返回基辅,仍然坚持来到烈士陵园悼念战友,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B.《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法布尔对昆虫的形态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的描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
C.《简·爱》中的简·爱和《骆驼祥子》中的虎妞都经历了生活的磨难,但是依然坚定独立,勇于反抗,敢于追求自由与平等。
D.《儒林外史》在讽刺丑恶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形象,如王冕、杜少卿、虞育德、范爱农等。
5、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节选自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注释)齐安:黄州,今湖北黄冈;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陂陁(pō tuó):起伏不平的样子。
【1】解释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
(1)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
(3)车马之迹不至(_____________) (4)意适忘反(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表达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步于中庭
B.子瞻迁于齐安
C.庐于江上
D.往往留宿于山上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闻 子 瞻 至 幅 巾 迎 笑 相 携 徜 徉 而 上
【4】翻译下列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1)[甲]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其中“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写)将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2)[乙]文中的“幅巾”,是不着冠、以布束首的意思,这表现了山中人的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是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僻的地方。
【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
(1)首联诗人先用一问句表达感慨:这升起我心中诗的旋律的“萧萧数百竿”是谁种的呢?随即指出它们如今伴我这“闲官”清吟,是多么相称啊!“闲官”一词传达出了因官事清闲而带来的轻松愉悦心情。(____)
(2)颔联用拟人的手法写竹子不与娇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来临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随遇而安,无意仕途的心态。(____)
(3)颈联的“拂”和“侵”两字都用了拟人的写法。“拂”写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侵”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局上,使人感受到竹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同趣的意境。(____)
(4)尾联写自己第二年又被贬谪到了更远更荒僻的地方,但还时常想到今冬在这里看到翠竹白雪结为岁寒之友的情景。(____)
(5)此诗以竹自喻,人物融合,自然贴切;语浅意深,情味隽永。表露诗人的牢骚不平和自我宽解。(____)
【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正在使用的表意文字,其形体是根据意义构造完成的。早期文字中,能够看到很多栩栩如生的象形字符,即使已经笔画化的楷书,也仍保留着很多表意特征。汉字的表意性不仅使文字、书法、绘画能够在中国文化中融合互通,也使汉字作为视觉表达形式,更适于重新组构和塑造,满足艺术设计的需求。汉字在设计中,既承载了字义传达功能,又凭借表意性图示特征,重塑出意义之外的图形信息。
(1)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四个会徽所体现的汉字在世界大型活动的徽标设计中独特的魅力。
(2)“汉字在设计中,既承载了字义传达功能,又凭借表意性图示特征,重塑出意义之外的图形信息。”从“材料一”的四个会徽中任选一个为例,分析它“字义”和“图形”传达的信息。
8、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湿征衣。
(2)毅魄归来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喇叭,唢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读史使人明智,________________,数学使人周密,________________,伦理学使人庄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超越生命的临界点
俞敏洪
①爬山爬到一定时候,会感到筋疲力尽,再也不想往上多爬一步。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全身开始舒服起来,爬山的乐趣油然而生。跑步跑到一定时候,也会感到筋疲力尽,但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过一会儿你就会感到呼吸舒畅起来,两条腿也好像自动跑了起来,继续跑下去的勇气会转变成一种轻松地向前跑的惯性,接着跑下去就能跑出很远。
②不管是爬山还是跑步,在你咬紧牙关的那一刻,就是你做一件事情的临界点。如果你能坚持下去,就会挺过临界点,进入一种新的境界,不再害怕所面对的更长、更困难的挑战,并且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获得一种身心的愉悦、一份成就感和一份自信。
③在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临界点,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临界点。它不像肉体上的临界点那么明显,但更难挺过去。因为它会持续更长的时间,需要人们有更多的内在勇气。
④在工作和事业中要取得成功,也需要我们有闯过临界点的勇气和坚持到底的耐力。很多人在工作中十分浮躁,总觉得自己做的是小事。其实,小事做不好的人绝对不可能干出大事来,能否认真地把一件事情做完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基本标志。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到处寻找金矿,在自己拥有的一块土地上挖了个遍,结果一无所获,最后只能绝望地卖掉了土地。而买他土地的那个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只向下挖了几锹,就挖出了金子。另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人挖井,挖了十口井都没有挖出水,其实每口井他只要再向下挖一米,就有一条永不干涸的地下河在等着他——“行百里者半九十”,九十就是临界点。只有超越各种生命的临界点,才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⑤世界上的事情经常很容易开始,但却很难有圆满的结局。因为圆满意味着必须走完全程,意味着必须历经千难万险,意味着遍体鳞伤也绝不放弃,意味着受尽伤害依然心地善良,意味着在到达临界点的时候咬紧牙关继续拖着疲惫的双腿向前奔跑,直到最后肉体和精神为了同一个目标合二为一。
⑥不能跨越生命的临界点,我们会吃尽失败的苦头;要跨越生命的临界点,我们需经受更多的痛苦。只要你能忍受黎明前那最黑暗的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灿烂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你升起。
【1】文章阐述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请概述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请分析第⑥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只要你能忍受黎明前那最黑暗的一刻,太阳一定会带着满天灿烂的朝霞为向着东方奔跑的你升起。
10、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爱心菜
侯发山
鸡叫头遍的时候,老王和老伴就在大棚里忙活开了。
等到一畦畦白菜扳倒,老王的头上已经袅起热气,他甩掉棉衣,坐在田埂上歇息。老伴嗔道:“现在还是三九天,能的你?!”
“一干活就热乎了。”老王站起来,顺手抓起一个编织袋,双手张开口子,“来吧,赶早不赶晚。”
老伴没有动,用袖子擦拭一下鼻尖的汗珠:“不能不去?”
老王瞪了老伴一眼:“废话,吐出来的吐沫咋能舔起来?”
“大年三十,人家都往家跑,你呢,就会唱反调。”老伴一边埋怨一边往袋子里装白菜,“我,我跟你去吧。”
“废话,你又不会开车。”说到这里,老王腾出一只手比划了一下,“咱沈丘离武汉四百多公里,走高速,五个多小时,明个儿准能回,不耽误过年。”
老伴叹了口气,没再多说,她知道再开口也还是废话。
“不中!”老王忽然叫道。老伴吓了一跳,抱着一颗白菜怔在那儿,不知道老王发哪门子神经。
老王瞅着老伴手里的白菜,说:“这颗留下,咱过年吃。”
老伴这才注意到手里那颗菜样子有点萎缩,叶子泛黄,犹豫一下,便放到了一边。再装菜时,就经心多了,专拣那些个头大、菜叶新鲜水灵的。老王叹道:“若不是贷款没还清,其他菜可以搭配一些。”
老伴张了张嘴,终于还是说出了口:“庙里的师父说过,只要心意到了,都是一样的。”老伴说的庙是村里的华佗寺庙,她常去那里烧香。
老王说:“我走后,你去庙里烧烧(香),保佑保佑。”
老伴没有吭声。老王知道,即便他不交代,老伴也会去庙里磕头许愿的。
天刚放亮,白菜全都装上了车,满满当当的,似乎多装一颗都没有地方。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
老伴迟疑了一下,说:“弄点饭,吃了再走?”
“来不及,路上凑合吧。”老王说罢,扭开车门跳上驾驶室。这时候,他的手机唱起了“我们的大中华啊!好大一个家……”——是县城“百家乐”超市的杨经理打来的,让他送一车白菜。
“杨总,不好意思,今个儿不能给咱送了。价钱好商量?再涨价也不中,真不是钱的事儿……新年好,古得拜!”老王挂断电话,开上车迎着曙光出发了。
到了第三天,也就是正月初二下午,杨经理从微信上得知,老王是去湖北武汉送白菜了!怪不得呢,听说武汉的蔬菜贵得离谱,白菜十几块一斤呢,他这一车菜,差不多有两万斤,乖乖,如此算来,他这一趟没少赚。在杨经理的印象中,老王是一个很本分的人。真是画虎画皮难虎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杨经理气不过,想打电话奚落老王几句,觉得不能得罪老王,毕竟以后还合作呢。一念至此,他便开上车去找老王,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备点货。
一到村口,杨经理就给拦下了——一位老大爷戴着口罩,身穿战袍,左手拄柄关公大刀坐在路中间,右手拿个电喇叭,声称外来车辆和人员不得进村。
杨经理忙从口袋里掏出口罩,一边戴一边说:“我是超市的,需要找老王进菜,疫情再严重,咋说也不能影响老百姓的菜篮子吧。”
老大爷举起电喇叭:“老王昨晚才从武汉回来,没回村,也没回家,在他的大棚里自我反省,不,隔离呢。”
杨经理闻听,撇了撇嘴,心说老王发烧才美哩,谁让他挣昧心钱哩?
老大爷似乎知道杨经理的心思,又补充了一句:“老王可是俺村的骄傲,不要一分钱,往武汉送了两万斤的白菜。”
“啊?”杨经理吃了一惊。
老王的大棚在村外的河湾里,杨经理去过多次。距离大棚还有十多米,杨经理把车停了下来,路当中扯了一条横幅,横幅的上边写着“别来无恙”,下边写着“我是武汉返回人员,请不要靠近我”。这时候,在大棚里的老王已经听到动静,戴着口罩从大棚旁边的铁房子里出来了,大声说道:“杨总,啥事?”
“大棚里还有其他蔬菜吗?能不能再配一车?”
“黄瓜,番茄,柿椒,都有,差不多能装一车。价格跟其他大棚一样,要不然人家会骂我老王八。”
“可以,要好的,这回不是超市上架,我打算捐给武汉。”
“好啊,你咋送?”
“发物流。”
“别搞那个,还是我送吧,车消过毒了,路线也熟悉。”
“好,运费咋算?”
“说啥运费呢,给我加箱油就中。杨总,武汉老乡要问起,咋说呢?得有个由头吧?”
杨经理歪头想了想,高声说道:“就叫‘爱心菜’吧!”
“啥?包心菜?大棚里没有啊。”
杨经理往前走了两步:“咱们河南是豫,湖北是鄂……”
“啥啊?鱼?鹅?”老王打断杨经理的话,马上又说,“对对对,都是一个圈子的,一家人。”
杨经理憋不住笑了,摘掉口罩,朗声说道:“咱河南简称‘豫’,‘豫’字15画,湖北简称‘鄂’,‘鄂’字11画,多出来的四画刚好是‘心’的距离!所以,咱送的菜就叫‘爱心菜’!”
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杨经理转过脸去,这才看到车厢上悬挂着的横幅——“河南爱心菜”。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7期)
【1】根据提示,概括文章情节。
(1)______—老王开车去武汉送白菜—(2)______—老大爷夸赞老王是骄傲—(3)______
【2】联系上下文,分析小说两次写到的老王的笑。
(1)老王前后左右看了看,脸上荡出满意的笑容。
(2)老王笑了,指了指路边他的货车。
【3】小说中的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甚至大量采用独立句成段的形式。作者这样处理有何效果?请从内容、情节、人物或读者等方面任选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失败的背面
①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人在小小的绣花针上穿线,这时,你越是全神贯注,你的手就抖得越厉害,线就越不容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作“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
②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中所做的很多事,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失败的心理准备呢?为什么不能用正常的心态正视失败呢?要知道,失败是痛苦的,但失败并不可怕,也并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是灾难。世事难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走到人生最辉煌的顶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名扬四海的大政治家丘吉尔参加总统竞选,当秘书告诉他“落选了”时,他却爽朗一笑说“民主胜利了!我追求的是民主。”他虽然竞选失败,但同样辉煌。他的失败,标志着他曾经拥有过。他能正视失败,说明他的内心足够强大。
③失败了,关键是要找到失败的原因。失败后的思考比成功后的欢乐更有价值。也许你的努力还不够,也许客观条件不允许,也许有意外的因素在作祟。然后,就像为自己的人生这场考试交了一次学费一样,用明智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失败。如果是因骄狂而失败,就要学会谦逊内敛;如果是因轻敌而失败,就要学会审慎行事;如果是因自不量力而失败,就要学会尊重客观实际;如果是因能力不够而失败,就要告诫自己加倍努力。总之,只要失败不失志,把失败当做成功的种子,坚持不懈地去耕耘,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长成参天大树。
④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弱者在挫折和失败面前叹息,绝望,不能自拔。只有强者,会越挫越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接受失败,忍受失败的折磨,在失败中磨砺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有力量,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
⑤如果做到了这一切,失败的背面就是成功。
【1】文章开头引用医学界中的“目的颤抖”现象,有何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文章第2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读罢此文后,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成功的独到见解。
12、写作。
晋朝傅玄的《太子少傅箴》有名句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留白,不仅使画面变得素雅、干净、灵动,还给观者留下很多想象空间。其实我们的生活,也需要适当“留白”,给自己的生活和心灵一点自由惬意的空间。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呢?请选择你很有感触的一点,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4)字数600—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