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林清玄先生《有情十二帖之山雨》中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看你微笑着,无声,在茫茫的雨雾中从山下走来,你撑着的花伞,在每一格石阶一朵一朵开上来,三月道旁的杜鹃与你的伞一样有艳红的颜色。在春雨的缠绵里,我的忧伤,像雨里的乱草缠绵在一起,忧伤的雨就下在我的眼中。 , , , 。山雨不停,我心中忧伤的雨也一如山雨。这阵雨永远也不会停了!看着满天的雨,我这样想着。突然听到凉亭里传来一声高扬的:将军。
①你果然没有到山顶上,转过坡道又下山了,我看着你的背影往山下走去,转一道弯就消失了,消失成雨中的山,空茫的山。
②山顶的凉亭里,有人在下棋,因为棋力相当,两个人静静地对坐着,偶尔传来一声“将军”,也在林间转了转,才会消失。
③眼看见你就要到山顶,却在坡道转弯处隐去了,隐去如山中的风景,静默。雨,也无声。
④我看着满天的雨,感觉这阵雨永远也不会停。
A.④③①②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2、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齐国广开言路,修明政治,使齐国大治,燕、赵、韩、魏知道这种情况后,都到齐国朝见。
B.本文既表现了邹忌高明的讽谏方法,同时也表现了他大胆进谏的勇气。他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即齐威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齐威王以悬赏的方法鼓励“群臣吏民”提意见,结果各类人都为得奖而来,弄得门庭若市。
3、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B. 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襁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婴孩。
C. 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在县或府里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会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 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4、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面对记者镜头,大家面面相觑,只有他首当其冲,主动接受记者的采访。
B. 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C. 从未见过开得这么茂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 传统的古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在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各有千秋。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彼竭我盈 (__________)
(2)望其旗靡 (__________)
(3)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
(4)今齐地方千里(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________”和“________”;(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_______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_________”。
【4】根据(甲) (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给乌兰诺娃①
——看芭蕾舞《小夜曲》后作
艾青
像云一样柔软,
像风一样轻,
比月光更明亮,
比夜更宁静——
人体在太空里游行;
不是天上的仙女,
却是人间的女神,
比梦更美,
比幻想更动人——
是劳动创造的结晶。
[注] ①乌兰诺娃:著名的苏联芭蕾舞女演员。
【1】找出诗中描写芭蕾舞舞姿特点的比喻句,并分析其作用。
【2】“人体在太空里游行”有什么表达效果?
【3】“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4】诗的最后一句起什么作用?
7、九年级某班以“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魅力”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昨天,省博物馆馆长在博物馆的贵宾厅接见了国际著名考古学家傅稻镰教授,并邀请他本月12日为市民作关于文物收藏的讲座。傅教授欣然接受了邀请,双方约定讲座时间为该日上午九时,地点在省博物馆报告厅。
请用一句话将“傅教授作讲座”的信息告知他人,不超过35字。
(2)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A】数据显示,因为我国文博资源丰富,使用率却不算高,国人平均每两年才进一次博物馆,而在欧美国家,居民平均每年要走进博物馆三到五次。今天,博物馆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藏品不断汇聚,展览不断丰富,展陈方式也更多样。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观照当下,回潮过去,了解我们的文化。你会和我一样,【B】每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①【A】处划线句中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
②【B】处划线句中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活动后,同学们纷纷在“博物馆:连接文化之桥”留言簿上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每一件文物,都是记载历史变迁的珍稀图画;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是连接华夏子孙的精神纽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衷心感谢您,博物馆!”
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8、按要求填空。
(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4)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抽刀断水水更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 ,在水一方。(《诗经 蒹葭》)
(7)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奇特想象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 ,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苦功夫才是真捷径
①前不久,采访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赛场见识了什么叫“神乎其技”——参加决赛的年轻人一个个屏气凝神,完成着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细细琢磨,比赛的内容( )突破性的新技术,( )各自领域里最基本的操作能力,如用普通车床进行车削,用手锯进行切割,对线路板进行有效的接线处理……
②实操技术领域尤其讲究从基本功开始,许多学徒做基本工序一做就是几年,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基本功,也磨炼了心性。但凡能在各自领域里实现技术革新的,无不是把基本功练到了极致;而在一项项技术改造中,最先适应变化的,也是基本功最扎实的。
③什么是基本功?画家李可染先生说得通透:“基本功是从艺术修炼的全过程中,抽出最根本、最困难、最关键性的规律部分,只有这些最根本的规律被掌握被攻破了,以后在创作上遇到具体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艺术创作如此,推及各个行业也大概不差,基本功的核心内容就是 。掌握了它,才可以谈登堂入室、谈推陈出新。就好比书法中的横竖点撇捺,虽不是完整的汉字,却是架构的基本素材,要想运笔自如、挥洒淋漓、自成一体,只能从笔画练起。
④然而,在一些“捷径”的诱惑下,有些年轻人偏离了下笨功夫、练基本功的正途。其实,那些所谓捷径通往的注定不是成功的彼岸,反而可能是泥潭和陷阱,即使暂时有了获益,却未能完成真正的革新,还可能形成路径依赖。
⑤年轻人要有长远眼光,喜欢写作就要坚持深度思考、字斟句酌,喜欢表演就要坚持艺术学习、锤炼演技,喜欢设计就要殚精竭虑、锐意创新,如此才能慢慢积累优势,到达别人到不了的高度和境界。根深者叶茂,源远者流长。那些稳扎稳打的年轻人,终将靠实力取胜,走在阳光大道上。锚定根本不放松,不东张西望,才算是扣好了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⑥练基本功是一场下苦功的修行。大国工匠高凤林为了练出稳、准、匀的焊接手法,喝水时端着盛满水的缸子练稳定性,休息时举着铁块练耐力,还冒着高温观察铁水的流动规律,手臂烫伤、腰板僵硬更是常有的事。如果吃不了苦,忍不住艰辛,功力就无法修炼到位。
⑦练基本功还要学会放慢脚步,耐住性子。年轻人容易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正如世间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在各个行业领域也不可能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走。跳水界有个说法叫“十年磨一秒”,运动员入水那一秒的姿态决定了成绩,但为了这一秒,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来重复练习转体、抱膝、反身等基本动作。其实各个行业都有这“一秒”的荣光,它会酬报所有的努力,但无不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领悟和改进。
⑧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理应有更远的愿景和更大的抱负,稳扎稳打、聚沙成塔,以此成就更好的自己。
【1】在第①段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②段画线句论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关系。
【3】结合上下文,在第③段空格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4】从全文的论述来看,基本功的重要性在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把练基本功比作“一场下苦功的修行”,需要做到:(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下面材料作为论据,放在第⑥段还是第⑦段恰当?请说明理由。
国旗护卫队的展旗手杨博每年在模拟旗杆下练习几千次基本动作,手上血泡长了又破、破了又长,越是大风大雨,越是强迫自己加强训练。
1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
姜广辉
①“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诚廉》,意思是说:石头可以被碾碎,但不能改变它坚硬的本质;丹砂可以被磨细,但不能改变它赤红的本色。对于华夏儿女来说,名节操守不容玷污,理想志向不可动摇,就如同石之坚、丹之赤一样不可改变。
②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名节操守和理想志向,认为这是人的“正性”。大雪压枝,不改四季青葱的本色,是松柏的品节;狂风席卷,不改九天翱翔的征程,是鲲鹏的志向。古人从大自然中获取灵感,认为天地之间,虽然品物万殊,但皆有其正性。人的正性就是“人间正气”。
③古往今来,凡立身高洁、守志坚决之人,皆能为保持品节而坚贞不屈,为固守信念而视死如归,文天祥便是典范。南宋末年,文天祥临危受命,率军抗敌,兵败被俘,不受威逼利诱,至死不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是文天祥忠贞不渝品质的表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他大义凛然、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
④ 不仅个人如此,一个群体也是这样。八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在高原寒、炊断粮、风餐露宿的条件下,在面对围追堵截、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若没有坚韧不拔的钢铁般的意志,若没有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理想信念,红军就不会成就两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闻名世界的壮举。
⑤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人间正气”,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提供了凝聚力和驱动力,是我们创造美好未来的坚实基础。“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种“人间正气”激励着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③④段中“文天祥”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例子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4】第④段中“若……就……”这一关联词有什么作用?
11、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家庭战争
外祖父在这所宅子里住了总共也就是是一年:从一个春天到第二个春天。
不过,我们却名声大噪,每周都会有一群孩子跑到门口来,欢呼着:“卡什林家又打架了!”
天一黑,米哈伊尔舅舅就会来到宅子附近,等待时机下手,大家不提心吊胆。他有时候会打几个帮凶,不是醉鬼就是小流氓。他们拔掉了花园里的花草树木,捣毁了浴室,把蒸汽浴的架子、长凳子、水锅全都砸了,连门也没放过,都砸烂了。
外祖父站在窗于前,脸色阴沉地听着人家破坏他的财产。
外祖母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有停地叫着:“米沙,米沙,干什么啊?”
回答她的是不堪入耳的俄罗斯式的咒骂。
我不可能跟着我外祖母满院子跑了,因为那样太危险了,可我又害怕,只好来到楼下外祖父房间。“滚开,混蛋!”他怒不可遏地大吼。
我飞也似的逃回顶楼,从窗口向外盯着外祖母。我很怕她让人给杀了!我喊她,让她回来,她不。米哈伊尔听见了,开始破口大骂我的母亲。
有一回,也是这么一个令人不安的夜晚,外祖父病着,躺在床上,头上包着手巾,在床上翻过来掉过去,大叫着:“辛苦一生,攒钱攒了一辈子,最后落到这么个下场!“如果不是害臊,早把警察叫来了!“唉,丢人现眼啊,叫警察来管自己的孩子,无能的父母啊!”他突然站了起来,摇晃着走到窗前。
外祖母拉住了他:“干什么去?”
“点灯!”外祖母点起了蜡烛。他像拿枪一样,端着烛台,冲着窗口大吼:“小偷儿、癞皮狗!”
话音未落,一块砖头哗地一声破窗而入!
“没打着!”’外祖父哈哈大笑,这笑声像哭。外祖母一把把他抱回床上,就像抱我似的。
“上帝保佑,别这样!你这样会把他送到西伯利亚去充军的,他只不过是一时糊涂。”
外祖父踢着腿干嚎:“让他打死我吧!”
窗外一阵咆哮。
有一次,米哈伊尔拿着一根大木棒子打着门。门里面,外祖父、两个房客和高个子的洒馆老板的妻子,各执武器,等着他冲进来。外祖母在后面哀求着:“让我出去见见他,跟他谈谈……”
外祖父前腿屈,后腿绷,就像《猎熊图》上的猎人似的,外祖母去哀求他时,他无声地用肋、脚往外推她。墙上有一盏灯笼,影影绰绰地照着他们的脸,我在上面看着,真想把外祖父拉上来。
米哈伊尔舅舅对门的进攻十分奏效,已经摇摇欲坠了。战斗马上就要开始。外祖父突然说:“别打脑袋,打胳膊和腿……”门旁边的墙上有一个小窗户,舅舅已经把窗户上的玻璃打碎了,像一只被挖掉眼珠的眼睛。
外祖母奋不顾身地冲了上去,伸出一只胳膊,向外面摆着手,大叫:“米沙,看在上帝的份儿上,快走吧!他们要把你打残啊,快跑!” 米哈伊尔舅舅在外面,照着她和胳膊就是一棍子,外祖母一下子就倒在了地上,嘴里还念叨着:“米沙,快跑……”
(选文有删改)
【1】选文出自《童年》,请你再列举出一个《童年》中与我有关的典型情节,并写出与《童年》同为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小说的名称。
《童年》中与我有关的典型情节: _______________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小说的名称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着重号的“名声大噪”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4】文章末端对于外祖母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一组前后相照应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其作用。
1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题目: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①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③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