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垂髫”指儿童,“髫”即儿童垂下的头发;“黄发”指老年人。
B. 豆蔻:原是一种植物,花淡黄色;后来用“豆蔻年华”指少年十三四岁的年纪。
C. 笄年: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之年,又叫“及笄”。
D. 古人对整岁数有特定称谓。如三十叫而立,四十叫不惑,五十叫半百,六十岁叫花甲,七十岁为古稀。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和老挝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增进了互信,中老两国形成了颠.扑.不.破.的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愿一、如.既.往.地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③医疗体制改革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剑.走.偏.锋.,其改革思路充分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辩证法,是针对药价虚高、医患矛盾的治本之道。
④目前银行业整体流动状况良好,主要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稳定,银行存款利率不存在非理性的大幅上浮,“存款大战”的说法难免危.言.耸.听.。
⑤尽管这一地区环境恶劣,荆棘丛生,丘壑纵横,山.高.水.低.,但这里的人们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改变了面貌。
⑥“二战”期间,大批中国劳工被强掳到日本从事矿山开采,因非人待遇,很多人累死他乡。对此,日方组织活动大赞中国劳工踏实肯干,实为兔.死.狐.悲.之举。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迷惘 诛联 百无聊赖
B.干瘪 炫耀 汗流夹背
C.藐视 急燥 絮絮叨叨
D.沉缅 内帏 痴心妄想
4、(题文)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卫星导航终端中采用的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是技术含量及附加值最高的环节。在导航基带中,一般通过导航专用ASIC硬件电路结合应用处理器的方案来实现。我国此前的应用处理器多选用国外公司ARM处理器芯片核,________,技术还受制于人,无法彻底解决产业安全及保密安全问题。而通过设立重大专项应用推广与产业化项目等方式,北斗多模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国产化现已实现,中国人自己的应用处理器也在北斗多模导航芯片中得到规模应用。
A. 需向国外支付较高的IP核使用许可费用
B. 需向国外支付较高的IP核使用许可费用的同时
C. 国外公司需要我国支付较高的IP核使用许可费用
D. 国外公司需要我国支付较高的IP核使用许可费用的同时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劳动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先民们怀着美好的心愿,踏上田野,唱出那“采采芣苢”的歌儿。一“采”,一“有”,一“掇”,一“捋”,一“祜”,一“撷”,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活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而杨万里在看到农民农忙时,也体验到了别样的劳动乐趣。当看到农人们身披蓑衣,头顶箬笠“笠是兜鍪蓑是甲”,犹如戴盔挂甲的战士,在雨中抢种“雨从头上湿到胛”时,一幅劳动人民争分夺秒抢农时的繁忙劳作景象鲜活地展示了出来。于是,农忙抢种的一首作品就诞生了。
A.gèn duō lǚ móu jià
B.gèng zhuì luō máo jià
C.gèn duō luō móu jiă
D.gèng zhuì lǚ máo jiă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日前,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传来好消息:全年粮食生产将再创新高,考虑到今年多地受严重旱涝灾害影响,这一成绩尤为来之不易。粮食连年丰产增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正加速向农业各产业全面机械化推进。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化,很难想象我们的饭碗如何端得稳。
2不过,只有机械化还不够,无法把农民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中彻底解放出来。要让农民成为令人向往、有吸引力的职业,还需要智能化,给农机插上科技的翅膀,给农业增加更多科技含量。
3机械化和智能化差别何在?以水果采摘为例,从树上采摘,放到筐里,收集入库,机械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高处矮处的果子,机械手全都能采到。但是哪个果子成熟了可以采摘?采下来的果子如何按大小、颜色分类?这需要思考和判断,这是复杂劳动。对人而言,这是重复枯燥的工作。要把人从中解放出来,去从事更高级的劳动,需要智能化。比如运用视觉识别系统,这就不再是简单的机械化能解决的问题。
4机械化和智能化结合,正是未来农业包括农机装备发展的方向。当采收环节实现机械化后,能不能把机械化和智能化贯穿到“耕、种、管、收、运”的生产全链条?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和使用大国,但高端装备产业国产化、自主化水平较低依然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全球农机市场,中国农机装备产业如何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继而成为“领跑”,是“十四五”期间的重大课题。农业机械未来的发展任务,不仅包含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农机装备,还要集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推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业结合,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解决方案,研发具有信息获取、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的新一代农机装备,这对国产农机装备企业来说,意味着广阔市场和无限机遇。
5新技术、新装备的使用,也催生了大量新型农民。随着传统农业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新岗位在农村生根发芽。农民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给田里补水施肥,腾出更多时间自主选择。有人回家乡做起“飞手”,通过无人机技术为农田实施喷灌;还有人走出田间地头摸索电商门路,售卖特色农产品。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正在走上乡村振兴的历史舞台。
6农机有了科技这双翅膀的助力,新型农民或能成为令人向往的新职业。
(摘编自康朴《给农机插上科技的翅膀》)
材料二:
当农业机械足够智能,农民面对着电脑或手机终端,控制机械完成农业生产。那时,农民这一职业也许会像现在的“码农”一样,成为21世纪最时髦的工种。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农业人口减少,我国农业生产必将经历“机器换人”的过程。到2025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将达到68%。
2004年,我国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这之后的十年被称为中国农机制造业的“黄金十年”。2016年,我国2300多家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的总产值近4500亿元,生产规模跃居世界首位。
但是,国际市场数据显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全球前三名农机企业2015年收入达619亿美元,与我国2300余家企业收入相当。
农机领域我国自主创新投入少差距大,重要产品和工艺技术几乎全部依靠引进,产业利润极低,技术处于跟跑阶段。但第三代农机美国2016年才起步,和我们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
第三代农机即指智能农机,技术体系包括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大功率电机控制、路径规划技术、电子控制芯片、大数据分析系统等。由于门槛较高,目前市场进入者还不多。
智能化、定制化是农机发展的未来方向。农机创新体系不能简单引进,尤其是我国地形复杂,农机产品更需要多样性开发、个性化定制。
目前,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这一平台已经聚集了洛阳研究所等10余家中国科学院内农机相关技术研究单位、7所高校和包含中国农机工业的龙头企业中国一拖在内的30余家企业,上中下游合作创新,2018年,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研发出国内首款智能农机定制芯片——“神农I号”芯片,以及被喻为拖拉机“安卓系统”的“珊瑚”操作系统等。
都说“懂芯片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芯片”,计算所和中国一拖的合作,成功打破了这一魔咒。我们要建立中国人自主可控的农机创新体系,用核心技术摆脱农机产业低附加值的窘境。
(摘编自王强《智能农机:让农民变“码农”》)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年受严重旱涝灾害影响的地区粮食仍然丰产增收,这主要得益于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B.随着传统农业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加快,农机有了科技的助力,新型农民有望成为令人向往的新职业。
C.全球前三名农机企业年收入与我国2300余家企业收入相当,这表明我国农机领域利润极低,技术尚处于跟跑阶段。
D.上中下游的合作创新,为建立中国人自主可控的农机创新体系、用核心技术摆脱农机产业低附加值的窘境提供了可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业装备生产国,虽然高端装备产业国产化、自主化水平较低,但未来中国农机装备产业潜藏无限机遇。
B.新型农民正在走上乡村振兴的历史舞台,这使得农民有更多时间自主选择,手机已成新农具,直播已是新农活。
C.当前农业机械的智能化,已经完全改变了我国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现实,农民变身为时髦的“码农”。
D.随着《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5)》的实施,到2025年,中国必能用核心技术摆脱农机产业低附加值的窘境。
【3】下列各项最能体现材料二中“码农”特点的一项是( )
A.江苏涟水引进一批以高校毕业生、专业人才为主体的“智农”,使农民实现从“世袭身份”到“全新职业”的转变。
B.山东安丘官庄镇富士康智慧物联网农业产业园内,67岁的王桂芝一个人用一部手机控制整个园区的浇水施肥。
C.浙江瑞安农民用手机通过“三位一体”智农共富平台,下单农机,平台汇总后团购享受比批发价还便宜的出厂价。
D.湖南衡阳衡南县清竹村农民种植袁隆平团队研究的杂交水稻晚稻,成功突破“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4】简要概括材料一的脉络结构。
【5】《人民日报》在畅谈“乡村振兴”时说:“未来要想当农民,门槛很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里“门槛”的理解。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不谋而合。
(2)李商隐的《锦瑟》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无尽的追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
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诀别时,表现荆轲为国捐躯、慷慨赴难精神的句子是“____ ,____。”
(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表露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点明诗人最终辞官归田根本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
9、“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灵动的水,往往触发或见证着古人的诗情,各有意趣。它有时冷冽清澈,“①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点染着滕王阁周围秋意正浓的晚景;有时清幽宁静,“谢公宿处今尚在,②_____”,陪伴李白开启瑰奇梦境;有时浩荡汹涌,“无边落木萧萧下,③_____”,引起杜甫韶光易逝的悲感;有时惊心动魄,“乱石穿空,④_______,⑤____”,激起苏轼怀想古代英雄人物的豪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泼墨写意,粗笔勾勒,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的句子是:“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____,____”的欢乐景象表达词人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
(2)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3)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了边塞的广漠、苍凉、壮美,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异曲同工。
(5)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6)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乐音效果。箜篌声使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煦,高高在上的天神也被打动。
(7)李贺《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能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乐声感物至深,致使“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975),南唐被北宋攻克,李煜被软禁于北宋都城汴京为囚。这首词作于这一时期,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1】“春花秋月”是美景,词人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颂的名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词笔法起伏跌宕,词人是如何将现实和回忆联系在一起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纲,字文纪,观州蓚人。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纲曰:“令则官调护,乃自比倡优,进淫声,惑视听。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我欲为乐耳!”后勇废,文帝切让,官属无敢对,纲独曰:“陛下不素教,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得贤者辅而善,得不肖导而恶,奈何歌舞鹰犬纤儿使日侍侧?何特太子罪邪?”帝曰:“以汝为洗马,何不择人?”纲曰:“臣非东宫得言者。”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大业末,贼帅何潘仁①劫为长史。
高祖平京师,纲上谒,授丞相府司录参军,封新昌县公,领选举。受禅,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纵左右攘夺,民愁苦。宇文歆谏,不听,腾状显言,王坐免。俄而复留,下危惴。刘武周入太原,元吉惧,弃军奔京师,并州陷。帝怒,谓纲曰:“王年少,不习事,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兴王地,兵十万,粟支十年,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诞养成之。歆事王浅,有阙必诤。今赖歆计,使陛下不失爱子,且有功,又可加罪乎?”翼日,帝悟,引纲升御榻,劳曰:“卿不言,我几滥罚。”于是释歆,然犹贷诞也。
纲在东宫,太子建成尤加礼,尝游温汤,纲疾不从。后太子浸狎亡赖②,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为其长史,故无愧。陛下功成,厚自伐,臣言如持水内石,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东宫又与臣忤,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尚书、詹事如故。
贞观四年,复为少师。及疾,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年八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贞,太子为立碑。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卷二十四》,有删减)
[注]① 何潘仁:在隋炀帝时因犯法逃亡,纠集亡命之徒,众至数万,自称总管。大业末年,何潘仁胁迫在鄠县隐居的李纲为义军长史。②亡赖:不务正业;不务正业的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B.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C.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D.少慷慨/尚风节/始名瑗/慕张纲为人/改焉/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又歌《武媚娘曲》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倡优:指古代以音乐歌舞或杂技戏谑娱人的艺人当中的优秀人才。
B.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冼马,为太子属官,侍从,太子出行时为前导,唐朝为太子掌管图籍。
C.乞骸骨:指古代官吏自请辞官回家。
D.印绶:印,印信,指古代各种印章;绶,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常借指官爵。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纲认为太子身边的臣子有所为也应有所不为。唐令则身为左庶子,在隋朝太子杨勇的宴会上又弹乐器又唱歌,李纲认为太子会因此受连累。
B.李纲善于抓住问题关键。面对隋文帝的痛斥,唯独李纲出来辩解,说过错不只在于太子。
C.李纲原则性很强。齐王李元吉身为并州总管纵容手下四处掠夺,百姓不堪其扰。李纲劝谏而不得,便向唐高祖李渊呈递奏表说明情况。
D.李纲因要辞去职务而被唐高祖斥骂。唐太子李建成接触不务正业的人后,开始猜疑朝廷。李纲多次劝谏无果,便提出辞职。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使上闻之,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
(2)潘仁,贼也,志残杀,然每谏辄止。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农业是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9月22日,《南方周末》发表的《天府粮仓的丰收时刻:良种、良田、良才与良策》报道了成都平原丰收的盛况。
成都平原的秋天是金黄色的,那被清风卷起的稻浪,散发着梦幻般的清香。这是延续千年的丰收时节。两千五百年前,李冰父子修都江堰,“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成就流芳百世的“天府粮仓”。
班级计划举行“青年成长”的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如果用良种、良田、良才和良策这四个农业发展中的因素,来探讨青年成长的条件,你认为哪个因素更重要?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