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嫁接是用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的常用方法。嫁接的关键是:( )
A.接穗要保持湿润
B.嫁接的时间要选好
C.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D.要选择好接穗和砧木
2、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了口腔中某种致病细菌,这是( )
A.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计划免疫
D.人工免疫
3、下列生物体现出的生殖方式与试管婴儿这种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组织培养蝴蝶兰
B.月季的扦插
C.植物异花传粉
D.克隆羊多莉
4、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5、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人类相同。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A.29条+X
B.29条+Y
C.29对+XX
D.29对+XY
6、如图是生殖过程简图,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①----精子
B.②----卵巢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
7、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有植物界的“活化石”,又称为“中国鸽子树”的是( )
A.珙桐
B.银杉
C.桫椤
D.水杉
8、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它的种子在母树上的果实内萌发后,随果实一起从树上掉下插入泥滩,很快就能长成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组织培养
B.扦插
C.嫁接
D.有性生殖
9、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通过运动扩大了活动范围
B.所有动物运动都依赖肌肉和骨骼
C.动物运动时都需要消耗能量
D.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
10、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所列各概念间关系的是
A.DNA﹥基因﹥染色体﹥细胞核
B.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C.基因﹥染色体﹥DNA﹥细胞核
D.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11、下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12、如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
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
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
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13、有些女性因为某种原因摘除了子宫,那么她将表现出的生理现象是( )
A.不能排卵,月经正常
B.正常排卵,月经失调
C.不能排卵,月经失调
D.正常排卵,没有月经
14、饭菜打包放进冰箱比放在室温下不容易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没空气,细菌真菌缺氧死亡
B.没空气,细菌真菌无法繁殖
C.温度低,细菌真菌死亡
D.温度低,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慢
15、在人的生殖过程中,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 )
A.阴道
B.卵巢
C.子宫
D.输卵管
16、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①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以上微生物中,②和④的细胞结构最相似
C.③是依靠孢子繁殖
D.制作酸奶利用的是④
17、以下对图示昆虫发育过程最正确的解释是( )
A.图示昆虫发育过程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B.若此昆虫是一种害虫,则成虫期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C.蛹期不食不动
D.这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同
18、以下关于优生与遗传病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婴儿出生就有的先天性疾病都属于遗传病
C.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D.一个人的染色体带有患病基因,但不一定患有遗传病
19、决定豌豆种子圆滑的是显性基因,用D表示,决定豌豆种子皱缩的是隐性基因,用 d 表示,皱缩种子的豌豆的基因组成示意图如下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0、医生在给人体抽血化验时,用一根橡皮胶管将上肢的上臂扎紧,一会儿上肢前臂靠肘关节处的血管暴起,该血管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21、_____在《物种起源》中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自然选择的概念: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在_____中_____的过程。自然选择的原因:_____。自然选择的途径: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的_____和_____。
2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一句成语,请写出这条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
24、人体尿液的形成离不开肾小球的_________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_______作用
25、人类的________细胞是亲代与子代之间联系的唯一“桥梁”。精子和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__________。通过受精作用形成的受精卵,既含有___________的染色体,又含有________的染色体。因此,受精卵内的染色体数目又与_____________相同了。这样,染色体数目在亲子代之间保持了__________。
26、利用________生殖原理,使植物组织或细胞等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生物技术叫做植物的组织培养,具有________、受季节影响小,易得到“脱毒苗”.
27、生物的变异是_____定向的;而_____是定向的,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28、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_。
29、一对夫妇婚后生了一个漂亮的女孩,该女孩细胞内决定性别的是______。
30、吸毒者由于经常共用不洁注射器注射毒品,很容易感染_________病.
31、 ___________
32、鸽子、蝙蝠都会飞,所以它们都是鸟类。 ( )
33、来宾市忻城、象州等地盛产桑蚕,小明家依靠种桑养蚕发了家。在饲养家蚕过程中,小明发现桑叶很有限,于是设想用玉米叶替代桑叶来饲养家蚕,为此他拟定实验方案并进行探究实验,同时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进行观察。请结合相关知识作答:
(1)在该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问题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设置对照实验,小明将20只刚孵化的健康家蚕幼虫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用一定量的桑叶饲养,乙组用_______________饲养,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每天观察家蚕的进食、生长情况并做记录。
(4)小明在实验中选取20只家蚕幼虫而不是2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实验的更有说服力,小明重复做了几次实验,小明得出的实验结果应是几次实验的 ___________。(此处选最小值或最大值或平均值)
(6)甲组家蚕幼虫逐渐长大、成熟,20多天后,19只吐丝结茧;乙组家蚕幼虫却不食变弱、死亡。由此,小明通过分析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随着我县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每年春末就会从南方飞来很多的燕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对燕子行为的真实写照。它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或在城乡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蚁、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材料二:蚕农发现,雌雄蛾从茧中钻出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交配,否则会因寿命短暂会失去传宗接代的机会,雌雄蛾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爬到一起,完全是靠它们之间释放“气味”和闻到的“气味”实现的。
材料三; 随着人类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对动物行为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很多野生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一些重要行为丢失,如野马只会在水槽中饮水,为了恢复野马在野生条件下的饮水能力,把原先导水入槽的橡胶管拉向水坑,一步步诱导野马去水坑饮水,从而恢复野马的野外生存能力。
(1)材料一中燕子的筑巢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应属于_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______所决定的。
(2)材料二中的雌雄蛾依靠“气味”爬到一起,这种“气味”在生物学上叫做性外激素,这一实例表明了动物个体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方式除了资料中所说的,还有______和______。蚕的幼虫和蝗虫幼虫一样,会有蜕皮现象,是因为______。
(3)材料三中人类对野马进行野外饮水训练,野马所形成的水坑饮水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4)小明把上述材料中的燕子、野马归为一类,蚕归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______,野马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