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方向( )
A.正北 B.正南 C.东北 D.西南
2、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主要产业包( )
A.机械制造 B.房地产、经济贸易、金融等
C.新能源 D.博彩业
3、菜油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2月广东省的油菜就已经开花,而甘肃省的河西走廊的油菜要6、7月才开花,主要自然影响因素是
A. 科技 B. 地形 C. 气温 D. 河流
4、下列是《航拍中国》摄制组人员在日记中记录的各地特色文化,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西藏,藏民用誉为“高原之舟”的三河马为摄制组运送物品
B.新疆,晾房里挂满了葡萄,维吾尔族用香甜的瓜果款待我们
C.陕西,冬暖夏凉的窑洞住起来十分舒适,安塞腰鼓热情奔放
D.海南岛,烈日炎炎,喝上几口甘甜的椰子汁顿时觉得神清气爽
5、下列旅游资源与欧洲国家匹配不正确的是
A. 阿尔卑斯雪山 —英国 B.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法国
C. 哦奥林匹克遗址公园—希腊 D. 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6、以下中国的陆上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 )
A. 朝鲜 B. 俄罗斯
C. 阿富汗 D. 缅甸
7、下列关于北京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位于太行山、燕山、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B. 位于黄海以西,华北平原中部
C. 位于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南 D. 位于渤海以北,东北平原南部
8、下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对应正确的是( )
A.傣族﹣﹣泼水节 B.蒙古族﹣﹣丰收节
C.高山族﹣﹣元宵节 D.回族﹣﹣雪顿节
9、北京时间(东八区)20:00,求纽约(西五区)是几点钟( )
A.17:00 B.1:00 C.7:00 D.15:00
10、澳门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电子工业
B.汽车制造业
C.石油化工业
D.博彩、旅游业
1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和东北平原黑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较贫瘠
B. 黑土地多种棉花和花生
C. 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
D. 黄土地不需要灌溉,黑土地必须灌溉
12、柴静拍摄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社会热议,你认为该纪录片最有可能讲述的地区是(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长江三角洲地区 D. 黄土高原
13、对河西走廊绿洲的形成,人口分布以及城镇的兴起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是( )
A.祁连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B.天山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C.阴山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D.秦岭山地的冰雪融水和河流
14、“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的( )。
A. 水资源紧张问题
B. 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不协调的问题
D. 油气资源勘探的难题
15、划分A、B两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 B. 植被 C. 河流 D. 降水
16、俄罗斯气候特点 ( )
A.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和
B.四季分明
C.冬季温和
D.常年严寒
17、仔细分析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北方地区 B.乙是南方地区
C.丙是西北地区 D.丁是东南地区
18、新疆地形的特点是( )
A.平原、丘陵相间分布
B.高山、高原相间分布
C.高原、盆地相间分布
D.高山、盆地相间分布
19、黄河发源于
A. 昆仑山 B. 祁连山
C. 横断山 D. 巴颜喀拉山
2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缺水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1、美国海外州是_____州,北极圈穿过该州。
22、__________是藏族的传统服饰,__________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泊。
23、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 、平原、 、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24、印度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受气象灾害中_____灾害影响大。
25、“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新疆轮南、向东到达的城市是________。
26、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西气东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 短缺问题。
27、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对此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_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28、台湾古称“_______”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_______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
29、新疆的农业主要分布在 上,“ ”是当地古老的引水工程。
30、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______气候,夏季_____,冬季_____;降水集中在_____季节。
31、读甲、乙两幅局部经纬网图,根据 A、B 两点的位置,回答下列各题。
(1)A、B两点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__。
(2)从地球五带看,A位于_____________带,B位于_______________带。
(3)A、B两点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
32、资源是有限的,节约资源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节约资源出力.请举例(至少三例)说明你是如何为节约资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33、读下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网密布,盛产稻米和淡水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是其核心城市,左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上海的是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图中甲附近的铁路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线。
(4)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5)由中国弓箭形经济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把长江比作“箭”,东部沿海比作“弓”,那么箭头的位置就在__________地区。
34、读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表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丁是_______地区,乙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丙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_______,丁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
(2)③④所在地是我国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③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_,④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
(3)②是________山脉,山脉以北为塔里木盆地,此盆地所在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一族。
35、阅读下面资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重要的科技教育中心,重要的金融中心,最大的商业中心,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材料二 小刚家住江苏昆山,在上海一家科研单位工作。小刚的家离单位虽然有较远的距离,但小刚每天乘坐高铁上下班很是方便。小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到上海周边的乡镇企业进行技术指。由于交通发达,周末,小刚有时带领家人到周围苏州园林、杭州西湖、水乡周庄等地游玩,有时到休闲会所听评弹,品茗茶……
(1)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具有什么作用?
(2)小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获得了较多的发展机会,往返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同城市之间,犹如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个城市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种社会现象称为什么效应?
(3)产生这种社会效应依托的条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