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五指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珠江三角洲利用紧临港澳优势,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 实现的

    A.国际贸易 B.旅游业

    C.种植业 D.水产养殖业

  • 2、下列有关台湾省叙述正确的是(    

    A. 台湾省就是台湾岛   B. 台湾北临黄海,东临东海,南临南海,西临太平洋

    C. 台湾与广东隔海相望   D. 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 3、有关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的如下归纳,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B. 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C. 南美洲北部亚马孙平原是人口稠密区 D.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加剧老龄化

  • 4、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文化差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方的越剧、黄梅戏等唱腔高亢   B. 南方人吹箫,讲究“低头眯眼,余音绕梁”

    C. 北京故宫建筑规模宏大,气势宏伟   D. 苏州园林小巧玲珑

  • 5、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

    A.华北平原 B.吐鲁番盆地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

  • 6、东北三省的地形以(  )为主

    A.高原和丘陵

    B.山地和平原

    C.高原和平原

    D.平原和盆地

  • 7、图中区域与内地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突出优势表现在下列哪一方面( )

    A. 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   B. 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C. 充足的电力供应   D. 便宜的农副产品

  •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24日在北京召开。这体现了北京是全国的(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经济中心

    D.交通中心

  • 9、(题文)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 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 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C. 千沟万壑——黄土高原   D. 林海雪原——塔里木盆地

  • 10、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2016年9月27日的贯通,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的经济合作,其中港澳地区具有的优势是(  )

    A.雄厚的工农业基础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D.众多廉价的劳动力

  • 1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利用的天气现象是

    A.   B.   C.   D.

  • 12、下列地方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 )

    A.麦加 B.麦地那 C.巴格达 D.耶路撒冷

  • 13、祖国内地与澳门相邻的经济特区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 14、不是东北“三宝”的是(  )

    A. 人参   B. 鹿茸   C. 白兰瓜   D. 貂皮

  • 15、作为我国首都,北京市的主要职能是

    A. 国际金融贸易中心 B. 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C. 国际海运中心 D.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 16、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对外开放的政策 B.自然资源丰富

    C.许多地方是侨乡 D.靠近香港和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

  • 17、极地地区自然环境十分独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企鹅生活在北极地区 ,是北极的象征

    B. 北极地区大部分是陆地,南极地区大部分是海洋

    C. 各国加强合作,珍惜、保护南极环境

    D. 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 18、巴西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博物馆”,其中占一半以上的是   (   )

    A. 混血人种 B. 黄种人 C. 白种人 D. 黑种人

  • 19、下列城市不是位于长江沿江地带的是(  )

    A. 重庆

    B. 武汉

    C. 太原

    D. 南京

  • 20、我国南方地区的屋顶一般建造成什么形状

    A.平顶 B.方顶

    C.斜顶 D.圆形顶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青藏地区的主要作物有  

  • 22、________、________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1980年成为我国的经济特区。

     

  • 23、中国以世界上________%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________% 的人口,这被公认为是一个奇迹。

  • 24、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了________工业,形成了“________”型经济。

  • 25、成都平原是由______________江冲积而成,又有______________水利工程灌溉,成为“天府之国”。

  • 26、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________ 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 27、我国最大的盐场是_______盐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

  • 28、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的________ ,东西绵延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________ ”区域.

  • 29、在我国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西双版纳,它位于________省。

  • 30、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划分A区域的主导因素是_____

    (2)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

    (3)乙地耕地类型为_____,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4)C区域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D区域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

  • 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别表示的地理区域是:A________地区,B________地区。

    (2)图A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图B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3)这两种气候分别属于干湿地区中的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是我国农业生产中________业最主要分布的地区。其中A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耕地类型为________,熟制是________;B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耕地类型为________,熟制是________。

  • 33、为镇摄“台独”分裂势力,解放军海军部队继南海海上阅兵后于4月18日在台湾海峡进行实弹射击军事演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媒体报道中,我们常常看到“海峡两岸”等字眼,“海峡”是指________海峡,台湾东侧濒临的海洋是________。图中甲是指________省,

    (2)台湾的地势特征是________,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主要聚居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族。

    (3)乙省东北部的________岛(图中丙)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4)台湾城市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___部沿海地区。台湾岛环状铁路网的形成,主要是受到________(自然因素)的影响。

    (5)台湾岛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北部气候类型是________

  • 34、读下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低平,水网密布,盛产稻米和淡水鱼,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上海是其核心城市,左图中数字序号表示上海的是________

    (3)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便利,图中甲附近的铁路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线。

    (4)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

    (5)由中国弓箭形经济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把长江比作“箭”,东部沿海比作“弓”,那么箭头的位置就在__________地区。

  • 3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