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誉为“塞外江南” B. 生态环境脆弱
C. 人少地多 D. 村落集中在黄土梁上
2、下列关于世界海洋及其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相等 B.南半球以海洋为主,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大洋是印度洋 D.四大洋彼此相通,连为一体
3、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主要原因是( )
A.进行多种经营,种植菱、藕等水生植物
B.今后应转向煤、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C.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粮食
D.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图是上海与苏州的“同城效应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长江三角洲最大的核心城市是( )
A.上海
B.南京
C.苏州
D.杭州
【2】实现“同城效应”主要依赖于( )
A.长江水运
B.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5、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 )
A.已停止增长 B.分布不均 C.老龄化严重 D.在飞速增长
6、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钢铁工业中心
B.经济发展中心
C.政治、文化中心
D.农业发展中心
7、在黄土高原行走,本来距离很近,却常要绕道远行,其原因是 ( )
A.河道纵横
B.沼泽遍布
C.冰川广布
D.千沟万壑
8、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
A. 转口贸易业 B. 金融业 C. 博彩旅游业 D. 制造业
9、观察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小孩脚踩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图中小孩位于北半球
C.小孩所在位置属于中纬度地区 D.小孩所在地区的气候是四季分明
10、学好地理,可以根据我们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下列行为合理的是( )
A.李敏喜欢旅游,她到西安参观布达拉宫,到洛阳看兵马俑
B.吴昊常出差,夏季去新疆带雨具,冬季到海南岛带羽绒服
C.采购员张兵到四川采购柑橘,到新疆采购哈密瓜,到山东采购苹果
D.乡长王海对乡里土地利用进行规划:在陡坡上种小麦,在平原上种果树
11、延安的气候特点是( )
A. 冬冷夏热,降水夏秋多、冬春少 B.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C. 冬冷夏热,降水较多 D. 气温、降水的年变化都不大
12、新疆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原高山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13、(题文)近年来,我国沿海实行了休渔制度,南海海域的体渔期为6、7两个月.这样安排原因是
A. 此时段为台风多发期,确保渔民安排
B. 此时段海水温度高,蒸发强,海水盐度大,鱼类少
C. 此时段南海幼鱼比例最大,为了保护渔业资源
D. 此时段有赤潮发生,影响渔业生产
14、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它属于中国的那一个省区
A. 福建 B. 海南
C. 浙江 D. 台湾
15、属于北方地区农产品的一组是
A.苹果、花生油、面粉
B.香蕉、菜油、稻米
C.玉米、高粱、青稞
D.蔗糖、蚕丝、葡萄干
16、关于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珠海接壤 B. 大多数人口分布在路环岛
C. 于1999年12月29日回归祖国 D. 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
17、近年,垃圾智能回收箱(如图)逐步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①土地资源 ②金属矿产 ③森林资源 ④煤、石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利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①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养成垃圾分类习惯②获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边落后国家③分析站点垃圾特点,提前做好填埋准备④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若在校园安装垃圾智能回收箱,需要设置大回收箱的类型应包括
①纺织物②废纸③塑料制品④金属⑤有害垃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显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B. 自东向西,我国地势逐渐降低
C. 从南到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逐渐降低
D. 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向南弯曲
19、下列有关非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B. 气候普遍炎热,被称为“热带大陆”
C.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 是最湿润的大洲
20、关于香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南临南海
B. 博彩旅游业是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C. 区旗上的主要图案是荷花
D. 香港地狭人稠,城市建设主要采取“上天”“下海”两种方式
21、香港与澳门是我国的两个 ,实行 制度。
22、东北平原包括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是我国最大的平原。
23、香蕉、芒果、桃子和荔枝等水果中,能够在兰州市生成的是_______;椰子树不能够在我国北方生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条件不足。
24、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和___________;云贵高原_________地貌广布。
2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________ 原因,也有________原因。
26、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基本模式是_______,至20世纪末,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_______基地之一。
27、北方地区的农业以旱作为主,在熟制上,长城以北的农作物一般________ , 长城以南大部分地区一般________ 或________.
28、台湾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 地区.
29、青藏地区主要包括________自治区、________ 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30、在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农业中的________ 业地位重要,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东部地区是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区,其中,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________ 业为主.
31、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的领土,读“台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乙、丙代表的地理事物,省区甲_______海峡乙_______岛屿丙_______。
(2)台湾岛的地形以山地为主,①________山为中国东部最高峰。
(3)台湾省属于地震多发地区,是因为它位于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
(4)台湾省居民以________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族。
(5)旅游业已成为台湾重要的经济支柱,请你推荐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至少两处:_________、_________。
32、读南极洲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请写出南极洲濒临的海洋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_
(2)写出昆仑站L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写出字母和名称)
(4)从G点出发到H,方向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图,回答问题。
(1)该省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气候突出特征是____。
(2)该省区的地形大势为“____”;该区域内重要的铁路为____铁路;省区内油气资源丰富,通过____工程,大量输往我国东部地区。
(3)乙图所示的是当地人们为适应当地环境而修建的著名水利设施____,其水源主要来自____。
34、读中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是____,属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____地区。
(2)与德国鲁尔区相比,丙虚线圈所示重工业基地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____,大庆和鞍山靠近矿产资源富集区,分别形成____工业和____工业城市。
(3)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人口呈现负增长,请你就该地区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____
(4)请你就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方面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并作答。____
(5)丁阴影区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简析该区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____
35、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D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
(2)图中A在B的_____方向,量得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5个图上比例尺的单位距离,则A,B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千米。
(3)从地形类型上看,图示地区属于_____,图中B山顶的海拔高度范围是_____米之间。
(4)图中清水河的汛期主要在_____季。
(5)下图的甲、乙两图中,能反映A,B两点间地势起伏状况的是_____图。
(6)用地理位置推算,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