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描述不属于东北三省的是
A.天府之国 B.沃野千里 C.白山黑水 D.山环水绕
2、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自然原因是( )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
C. 热量充足,单位面积产量高 D. 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高
3、现在的北京,城市道路宽阔,修建了立交桥、地铁等建筑,这些建筑有利于( )。
A. 对北京旧城的改造 B. 改善北京的交通
C. 对古建筑的保护 D. 增加北京的绿地面积
4、有关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主要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
B.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方向是由东向西辐射
C.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主要依靠长江干流航运进行
D. 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意义是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
5、“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描述的地区是(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6、下图为日本传统民居“合掌造”,其建筑特点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降水少,草原面积广
B.降水多,森林覆盖率高
C.冬季寒冷,多风沙
D.夏季高温,降水少
7、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科尔沁沙地 C. 巴丹吉林沙漠 D. 毛乌素沙地
8、下列描述与图示内容不相关的是
A.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B. ①山脉是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三河马、藏绵羊、藏山羊分布本区
D. 图中从A→B→C降水量逐渐减少
9、“……冰川环抱着草原,雄鹰盘旋在雪山,圣洁的雪莲,把冰封的爱恋,绽放了千年……”歌曲描写的是我国的哪个地理区域?( )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0、窑洞是下列哪个地区特有的民居 ( )
A. 云贵高原 B. 黄土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11、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图示两大三角洲区域说法有误的一项的是( )
A.乙图区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B.甲图区域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
C.甲图中B、A、C分别是该三角洲区域的一“核”两“翼”中心城市
D.两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2】对于乙图中③和⑥两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⑥经济支柱是博彩业
B.⑥旅游业繁荣,称为购物天堂
C.③毗邻深圳
D.两地均为热带季风气候
12、秦岭一准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3、以下四句话用于描述三江平原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
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
14、我国在积极融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样做有利于( )
A.促进世界的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C.控制我国的人口增长
D.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15、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 C.巫山 D.武夷山
16、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A. 北京 B. 杭州 C. 上海 D. 南京
17、我国每年春末夏初出现“梅雨”的地区是( )
A. 珠江流域 B. 江淮流域 C. 黄河流域 D. 海河流域
18、下列关于成渝经济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西部人口最为稠密、产业最为集中、城镇密度最高的区域 ②成渝两市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成都在科技、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 ③该经济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 ④该经济区可建成为能源基地、重型装备制造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基地、以IT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9、正在修建的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如下图)。川藏铁路沿线地区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哈萨克族
C.蒙古族 D.藏族
20、北京奥运会前夕,北京著名的企业——首都钢铁公司的冶炼部分整体搬迁到河北唐山的曹妃甸,但科技研发部分仍留在北京。研发部分留在北京的原因是( )。
A.为了增加北京的就业机会 B.北京的科技力量雄厚
C.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D.北京空气清新,环境整洁优美
21、青藏地区的珍稀动物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
22、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________南部和________北部地区。这里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
23、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___古典园林和________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24、我国地理差异显著,自南向北,纬度逐渐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
25、珠江三角洲地区独特的经济合作模式是_______。
26、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1) 。(2)
27、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农作物一年一熟及两年三熟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我国最大城市群是_________。
28、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其城市职能为全国的 和 中心。
29、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_ 沙漠,________ 是新疆古老的地下引水工程.
30、我国人口、资源、 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资源紧缺等一系列突出问题.
31、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图为某旅行团队春节期间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线路,根据有关信息回答:
时间 | 日程安排(旅游路线) |
第一天 | 广州→武汉→宜昌 |
第二天 | 宜昌→重庆 |
第三天 | 重庆→成都 |
第四、五天 | 成都→青海湖 |
第六天 | 青海湖→广州 |
(1)第一天,旅行团从______省的广州出发坐火车,穿越①______(山脉)的隧道,到达______省武汉市。
(2)第二天,坐轮船沿长江______(顺流、逆流)而上,沿途测览我国著名的长江三峡大坝风景区,在重庆上岸,看到当地的汽车悬挂______(重庆简称)的号牌。
(3)第三天,该旅行团乘坐大巴行驶在从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上,沿途可以观赏______盆地的景色。
(4)从广州出发到抵达武汉,大多数旅客都感觉天气变冷了,纷纷换上厚衣服,原因可能是______(请选择)。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增高
D.海拔降低
(5)第四、五天,旅行团游览的青海湖是一个______(淡水、咸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其原因可能是______(请选择)。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增高 D.海拔降低
(6)该旅行团在第六天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期间共飞越了我国______级阶梯回到广州。
32、是我国陕西省区域图 。该区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生态环境薄弱。针对该区域生态问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园区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滴管技术等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取得良好效果。读图文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自南向北说出陕西省的地形区名称。
(2)据b图和文材料指出该省区分布最广的地形及主要的资源。
(3)据图文信息,借助杨凌农业高新发展模式请你为图中区域陕北合理发展农业提出至少三条建议。
33、读图甲、图乙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曾让无数中国人落泪;台湾著名政治家、书法家于右任创作的《望大陆》同样表达了其怀乡思国之情。中学生王明在阅读了《乡愁》、《望大陆》之后,对台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利用2018年寒假到台湾旅游。
(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歌表达了作者的一份情怀,并在祖国大陆引起强烈共鸣,这说明________。(选择填空)
①海峡风浪滔天,行船困难
②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③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④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祖国与台湾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后人根据《望大陆》中提及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把于右任遗体安葬在台湾山脉的最高峰________。
(3)王明领略了世代居住在台湾的少数民族________族颇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4)王明在台湾遭遇了发生在花莲的6.5级地震,这让王明不禁感叹:台湾真是一个地震多发区,这是因为台湾位于_板块与 ________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3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图中大青山和小青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2)根据图中的指向标,请判断图中的大清河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_。
(3)判断A---B和C---D两处表示的地形名称A---B是______,C---D是_______。
(4)图中甲地坡度比乙地______。
35、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问题。
(1)地图中序号①代表______毫米的降水量线,将我国大致划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______业、_____业和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以_______业为主。
(2)地图中序号②______毫米的等降水量线,将我国东部地区又划分为南方和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