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
A.长白山、黑龙江
B.大、小兴安岭,松花江
C.长白山,鸭绿江
D.太行山,乌苏里江
2、下列是四大区域的典型景观图,分别与我国自然地理分区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西北地区 B.乙—南方地区
C.丙—北方地区 D.丁—西北地区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和东北平原黑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较贫瘠
B. 黑土地多种棉花和花生
C. 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
D. 黄土地不需要灌溉,黑土地必须灌溉
4、东北地区占主要地位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 公路 B. 河运 C. 铁路 D. 航空
5、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 )
A. 地形 B. 光照 C. 水源 D. 科技
6、下列关于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以东
B.南方地区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
C.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和东南沿海各省区
D.南方地区只濒临东海和南海
7、我国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台湾海峡
8、亚洲南部某国是世界软件大国,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该国是
A. 中国 B. 印度 C. 日本 D. 泰国
9、读北京市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市北依太行山、西邻燕山 B. 北京市西邻华北平原、南邻黄土高原
C. 北京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 D. 北京最近的出海口是天津
10、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沙滩椰林——内蒙古高原
C.林海雪原——大兴安岭
D.山青水碧——黄土高原
11、关于台湾岛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南海中最大的岛屿 B.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兼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
C.东临台湾海峡,西临太平洋 D.地形以山地为主
12、下列叙述中,与北方地区相符的是
①耕地以旱地为主 ②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③赛龙舟为传统的运动项目 ④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 ⑤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厚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3、下列不能反映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是
A. 一月份平均气温 B. 降水 C. 地势 D. 人口的疏密
14、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5、仔细分析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北方地区 B.乙是南方地区
C.丙是西北地区 D.丁是东南地区
16、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耕地减少,粮食总产量少
C.人口增长快,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速度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17、下列农业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
A.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东北平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 D.欧洲西部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
18、读下图,回答问题。
【1】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人们常用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的是( )
A.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D.三山夹两盆
【2】关于如图所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水稻、甘蔗、油菜等
B.图中①地区是东北的人口稠密区,目前自然景观可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来形容
C.图中②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D.该地区的地表结构特征是呈半环状或马蹄形
19、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B.由于实行了计划生育,我国目前不存在人口问颗
C.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D.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20、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
①水稻②小麦③油菜④花生⑤甜菜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21、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 ________”,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及亚洲、________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
22、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 ,它的地表最大特征是________。
23、东北平原的农作物耕作制度是一年_______熟;东北三省气候最突出的特点________。
24、享誉世界的“电影城”好莱坞位于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最大港口城市________ .
25、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一是指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
26、连接成都与陇海线的铁路线是_____;京沪线和陇海线相交的铁路交通枢是_____。
27、四大地理分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8、南极圈穿过 洲、 洲和 洲。
29、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________区(农业类型)。
30、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3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虚线a代表的山体部位是____。
(2)河流b的流向是____(填自何方流向何方)。
(3)该地区瀑布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____(填字母)处。
(4)欲登上该区域最高山峰有甲、乙两条路线,攀登难度较小的是____路线。
(5)C、D两地相对高度是____米。
(6)量得海滨观景亭到假日酒店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约是____米。
32、读南美洲和非洲略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对话。
(1)南美洲:亲爱的非洲,你我同住地球村,仅隔美丽的____洋。
(2)非洲:是啊,咱们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带。
(3)南美洲:你赤道附近的_______河与我的亚马孙河流量都十分巨大。
(4)非洲:对啊!那是因为两条河流的流域大部分处于_______________气候区,,当然流量很大啦!
(5)南美洲: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咱们的国家大部分属于____国家,当然咱们也有不同,比如,从地形上来看,你以_____为主,而我的西部分布着世界上最长的山脉_____,该山脉以东高原与______相间分布。从人口来看,我的居民以混血人种为主,你的居民以___________人种为主。
(6)非洲:有空请来看看“赤道雪峰”____________山。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水资源匮乏,是困扰北京市的一大问题。
(1)北京是全国的首都,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面向______海,经纬度位置为:经度______ ;纬度______。
(2)如果有机会去北京,你最想参观的名胜古迹是_________(说出一个即可)。
(3)针对材料中北京的水资源匮乏问题,请你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至少两种解决办法: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西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资料一: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的环境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特征影响并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布局。下面为西北地区地形图(图1)和东北三省地形图(图2)。
资料二: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为避免在西气东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工程严格规定沿线28米宽的施工区域。工程施工绝不允许超出此范围,施工中尽量避免破坏地表植被,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加大了西部地区治理环境的投入
探究思考:
(1)两地区主要的地形特征: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和________为主,东北三省以山地和平原为主,地形特征是________
(2)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差异显著,主要补给方式不同:①河流汛期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②河流夏汛的主要水源是________并请你说明理由。
(3)农业的发展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农业以________为主,东北省的农业以________为主,导致两地农业生产差异的主导自然因素是________
(4)写出西北地区发展石油化工工业最有利的自然条件。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请你根据资料二对采取的措施进行归纳。
(5)分析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发展农业的条件。
35、读新疆地区图回答问题。
(1)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________途经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和_______。
(2)铁路沿线经过的①地区,位于______(山脉)北麓,当地灌溉农业发达,其河流补给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和雨水。②_________山脉。
(3)结合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说说修建该铁路需要克服的困难______________。
(4)随着西部大开发,图中沙漠地带__________资源得到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