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传统的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造,主要因为( )
A.从经济角度考虑,可降低成本
B.从房屋性能考虑,保温隔热
C.从气候方面考虑,降水较少
D.从安全方面考虑,抗震减灾
2、台湾岛与祖国大陆之间的海域是( )
A.黄海 B.渤海 C.台湾海峡 D.大西洋
3、下列地区绝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B.欧洲西部
C.亚洲 D.中东
4、南方旧式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
A. 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 便于空气流通
C. 便于雨水下泻
5、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有( )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地理位置优越③科技创新能力强④重工业发达
A.①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粤港澳大湾区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极有可能形成的模式是( )
A.“珠江三角洲服务业+香港农业”
B.“珠江三角洲农业+香港工业”
C.“珠江三角洲制造业+香港服务业”
D.“珠江三角洲出口+香港进口”
6、关于长江三角洲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邻近马六甲海峡交通便利 B.能源矿产丰富
C.我国经济第二发达的地区 D.技术力量雄厚
7、台湾的经济特点类似于下列国家中的( )
A. 俄罗斯 B. 印度 C. 澳大利亚 D. 日本
8、造成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地势 C. 海陆位置 D. 洋流因素
9、近年来,北京多次陷入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乃至身体都带来极大的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以步代年或乘坐公交车辆 B.增加城市绿地
C.大力推广家用小汽车的销售和使用 D.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10、有关反映长江沿江地带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B.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C.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D.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转移、扩散
11、我国西北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以干旱著称;青藏地区以“高处不胜寒”的高寒特点令人不寒而栗,使得两个地区人烟稀少,那么这两个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A. 渔业 B. 种植业
C. 畜牧业 D. 林业
12、读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图,判断下列各种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温度带是青藏高原区 B. ②温度带是中温带
C. ③区域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D. ④区域的植被以草地为主。
13、以下不属于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的是
A.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B.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
C.在海域划界、岛屿归属上与邻国存在争议,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D.国内市场狭小,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位较落后
14、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有错的是( )
A.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B.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
C.三江平原应进一步垦荒建设北大仓
D.石油、煤炭、铁矿、森林资源丰富
15、澳门现有土地和原有土地状况相比,扩充了很多,这样做是为了解决( )
A. 人多地狭问题
B. 人才短缺问题
C. 资源短缺问题
D. 厂房短缺问题
16、下列哪个地区的农区和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
A. 西藏 B. 黑龙江 C. 云南 D. 内蒙古
17、印度,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但是人口众多。20世纪6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实行 “绿色革命”,明显提高了粮食产量。印度教教徒视牛为神,所以印度的牛不计其数。为了提高牛的经济价值,增加牛奶产量,从1977年起,印度开展了“白色革命”。印度三面环海,海岸线长。20世纪80年代后期印度又推行“蓝色革命”的构想。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属于亚洲的哪个区域(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2】水稻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 )
A.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平原
B.北部地区
C.德干高原西北部
D.恒河下游地区
【3】印度半岛周围的海域分别是( )
A.阿拉伯海、南海和大西洋
B.阿拉伯海、红海和印度洋
C.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
D.阿拉伯海、红海和大西洋
18、城际铁路是中短距离客运专用铁路,适用于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者城市带。长株潭城际铁路是连接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的城际铁路,采用电力牵引,自动控制。下列关于长株潭城际铁路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②方便长株潭城际之间货运往来,加强了经济联系。
③丰富了三地的交通运输方式
④增强了三地经济发展的活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9、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
A. 地面崎岖、峰岭众多 B. 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C.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 D. 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形
20、塔里木盆地内河流多为时令河,但是越旱,这里的人们就越盼望见到太阳,主要是因为( )
A.天越旱,降水越多
B.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C.天越旱,沙尘暴越多
D.气温越高,瓜果产量越低
2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________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2、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受 影响,大致自南向北 。
23、________洲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是________。
24、北京是著名_____________,更是享誉世界的____________。目前,北京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6处世界遗产。
25、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 、 和藏绵羊。
26、美国海外州是_____州,北极圈穿过该州。
27、长江沿江地带气候属_______气候,夏季_______,冬季_______,年降水量在_______毫米以上。
28、划分 亚洲与北美洲,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是________________海峡。
29、我国的四大海产是________,小黄鱼,带鱼和________。
30、台湾最大的城市是 ,台湾最大的港口:
31、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海拔较低,气温较高 D.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2)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昼夜温差大的特点 D.日照强烈的特点
(3)修建青藏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国在城市群规划和建设方面的又一战略布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下图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示意图。
材料二:一体化是不同经济体通过制订共同的规则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协同和融合的过程。为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在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科技创新一体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优势互补,紧密协作。
(1)“河流是文明的摇篮”。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提供了充足的____和便捷的___条件。
(2)“城市是文明的象征”。①城市是____;作为省会城市,该城市是江苏省的____中心。
(3)“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安徽可以为上海经济发展提供___,上海可以为安徽经济发展提供_____。
(4)“文明因交流而共荣”。为推进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三点)
33、阅读图文资料,分析回答.
材料一:阿克苏冰糖心苹果产于新疆阿克苏温宿县,位于天山南麓,被称为新疆的“水果皇后”,更以其独特的“冰糖心”(果糖在果品内聚集优异,产生糖分自然凝聚现象,抛开果品其糖分聚集处犹如蜂蜜的结晶体)而饮誉海外。年产量只有5000吨,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10月25日霜冻期之后,上市时间晚于普通苹果1—2个月。
材料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读图:铁路A 山脉D
(2)新疆位于地势第 阶梯,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所以本区因地制宜发展了 农业。
(3)简析阿克苏苹果“冰糖心”形成的有利因素。
(4)诸多迹象表明,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将成为国家重要经济增长极,试分析其有利条件。
34、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数字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名称:A______
(2)界线 a 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界线 b 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3)以干旱为主要特征的是_____,以湿热为主要特征的是_____。(填序号)
(4)春旱出现的区域是_____。(填序号)
(5)下列旅游景点分布在B区域的是_____。
A.颐和园 B.天池 C.桂林山水 D.青海湖
35、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与自然景观差异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自然景观____差异明显,主要是受____影响。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自然景观:A____、B____、C____。
(3)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草原畜牧业分布区,其中____牧区是我国最大牧区。____是本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和重要的经济支柱。